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s CheckList-90,SCL-90)、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ing Rating Scale,SSR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测评。结果:①躯体化障碍组的SCL-90除了敌对因子分外,总均分和其他8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躯体化障碍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较低。躯体化障碍组的消极应对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积极应对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③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除焦虑、恐惧和偏执因子外)呈负相关,客观支持分与强迫、人际敏感和偏执因子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症状,社会支持缺乏和不良的应对方式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军人消极应对方式与躯体化症状水平的相关关系,为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某军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730名军人,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评;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①已婚军人躯体化症状较高(t=-2.56,P<0.05).独生子女职业倦怠总分偏高(t =-2.63,P<0.05);②军人躯体化症状与消极应对总分及各因子显著相关(r=0.381~0.895,P<0.01);③多元线性回归,人际关系消极,情感消极,军旅特殊生活消极和健康及经济消极进入军人躯体化的回归方程.结论 军人消极应对是影响基层军人心理健康,导致躯体化症状的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躯体化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躯体化障碍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44例符合CCMD-3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研究组)和 92例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对照组),分别用HAMD、SDS、SCL-90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HAMD认知障碍因子分及SCL-90人际关系、恐怖及偏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临床以躯体性焦虑、胃肠道及疑病等症状为主,自罪、自杀、工作和兴趣减退、激越等症状较轻.结论:躯体化障碍的抑郁症状因躯体症状的掩盖而更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4.
躯体化障碍患者防御方式与A型行为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躯体化障碍已作为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的亚型之一列入CCMD-3[1].本文采用A型行为问卷(TASQ)[3]和防御方式问卷(DSQ)[2]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应对方式测试结果,女生求助因子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合理化因子得分高于女生。EPQ问卷评定,男生的P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的L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应对方式因子分与EPQ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建议高校管理者应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与其人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11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寻求支持的应对方式,在应对方式上,各因子分性别间无显著性,应对方式因子分与EPQ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高中生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但仍需要培养高中生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躯体化障碍患者防御方式与行为类型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 对 5 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防御方式问卷( DSQ)和 A型行为问卷 ( TABQ)测查。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躯体化障碍患者较多应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 ,较多使用退缩、解除、躯体化、否认、同一化 ,较少使用抱怨、幽默 ( P<0 .0 5 )。A型行为者在使用不成熟 ( F1 )和中间型防御方式 ( F3 )上显著多于非 A型行为者 ( P<0 .0 5 ) ;TABQ总分与不成熟防御方式 ,中间型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P<0 .0 0 1 )。与成熟防御机制呈负相关。结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8.
躯体化障碍与童年期的创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童年创伤与躯体化障碍形成的关系。方法:对象为一躯体化障碍女性患者,通过治疗性晤谈,收集其病史、阻抗、移植和反移植等材料,使用内省的、通情的和精神分析的 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童年期有严重的创伤经历,其特征是丧母及长期的过度劳累性身体虐待,相应的表现有严重的压抑、分离、惊恐发作和生理应激反应。成年后突出的病征是躯体化障碍和惊恐发作,其发生和加重与分离和劳累联系在一起。这些情境类似于童年期的创伤情境,症状表现也类似过去的,提示其躯体化障碍是过去创伤性反应的再次唤起。结论:躯体化障碍可能起源于童年期不可逃避的持续性身体虐待所导致的生理应激反应。症状的形成机制涉及情绪的压抑、躯体反应的分离、继发性获益以及受虐性的客体关系内化,而后者导致对创伤主动的追寻倾向。  相似文献   

9.
青年天主教徒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青年天主教徒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问卷(TCSQ)、EPQ、SCL - 90对 37名青年天主教徒及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 :⑴青年天主教徒PC得分明显高于NC得分 ;EPQ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SCL - 90总均分及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⑵NC得分与P、N、L量表分与SCL - 90总均分及某些因子分呈显著相关 ;⑶NC和N维度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 :⑴青年天主教徒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较为积极 ;⑵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人群稍差 ;⑶NC和情绪不稳定是影响青年天主教徒心理健康的两个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喜艳  蔡太生 《医学信息》2009,22(5):724-727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大学二年级6个班级共252名在校大学生,以应付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集中回答问卷.结果 大学生选择成熟的应对方式多余不成熟应对方式,大学女生比男生更多外向性格,也更多采用幻想的应对方式,男生与女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无差异性,但更有效.大学男女生的人格特征在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上无性别差异,在内外向和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上有差异,在求助对象上有差异,在异性朋友数目方面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解决问题与精神质、神经质和外向负相关,与外向正相关;求助与外向正相关;合理化与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正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均与精神质、神经质正相关,与内外向无相关.结论 大学生成熟的应对方式与精神质(P)、神经质(高N分)显著负相关,与外向(高E分)正相关;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与精神质(高P)、神经质高焦虑程度(高N分)正相关,与掩饰维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典”恐惧者的人格特征及应付方式。方法 选择因“非典”恐惧来咨询的 2 2人为研究组 ,以同期健康者 2 2人为对照组 ,两组分别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 ( 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定。结果  EPQ测定中 ,研究组 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E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研究组积极应付的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 ) ,而消极应付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非典”恐惧者普遍存在个性和应付技能缺陷 ,应及时开展心理干预 ,帮助他们学会和掌握积极应对技能 ,改善消极态度和不良适应行为 ,有利于心理状态调整和心理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社交焦虑障碍的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别对40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查。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以及掩饰因子均分都高于正常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社交焦虑障碍组解除、制止.回避、隔离和同一化、投射、潜意呈现、退缩和躯体化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幽默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社交焦虑障碍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降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增高。社交焦虑障碍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HAMA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与HAMA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心理防御机制有其特点.他们较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分析构建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方法采用SCL-90量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和应对方式问卷在同一时段,以班级为单位对761名中职生进行施测。结果①解决问题和自责分别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预测作用(t=-2.468,P<0.05;t=9.784,P<0.001);②人格特质中的稳定性、恃强性、幻想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预测作用(t=-3.460,2.668,P<0.01;t=-2.150,2.304,P<0.05;t=4.364,P<0.001)。结论个体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人格同时对两者有直接作用,而且人格可以通过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通过结构方程进行检验,结构模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非理性信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非理性信念问卷、应对方式问卷测评40例惊恐障碍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并对惊恐障碍患者进行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的测评。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的非理性信念水平明显偏高(P<0.01),在自责、求助、幻想、回避、合理化应对方式上得分较高(P<0.05);②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量表总分受幻想因子与求助因子影响,与幻想呈正相关(β=0.422,P<0.01),与求助呈负相关(β=-0.339,P<0.05)。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具有概括化评论、低挫折耐受和绝对化要求的非理性信念,且多采用自责、求助、幻想、回避、合理化的应对策略;幻想、求助应对方式可预测惊恐障碍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共病焦虑障碍的重性抑郁症与非共病焦虑障碍的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共病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抑郁组无显著性差异;共病组的消极应对方式分显著高于抑郁组(P<0.01),在积极应对方式上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EPQ各维度评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共病患者相比,共病焦虑障碍的重性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较高、应对方式更为消极,未发现共病者与非共病者在人格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患者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急性白病患者和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N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患者具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存在人格缺陷;解决问题因子显著低于健康组,而自责、幼想和退避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提示患者常以自责、幼想和退避方式来应付困难和挫折,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行为人格特征均缺乏稳定性。人格缺隐和不恰当的应付方式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目的:研究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对某企业集团中不同职业群体的4745名职工采用特质应对量表(TCSQ)、大五人格问卷(NEO-FFl)和自制的社会应激事件凋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男性、20~30岁组、文化程度高的被试,其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高,应激水平高。NC与人格中的神经质(N)显著正相关,与外倾性(E)和严谨性(C)显著负相关;PC与N呈显著负相关,与E、C、宜人性(A)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应激水平的因素依次为NC、N、C、E、PC、A。结论: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应激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差异对应对方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以自编留守儿童一般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应付方式问卷为测量工具,对37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各个维度的平均值处于中间值范围;在内外向因子上出现了年级和类型差异;神经质和精神质可以共同预测退避和合理化等这些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选择。结论尽管人格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但是也具有可塑性,因而为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是促进其良好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