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324例老年肺结核与200例青年肺结核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 老年组咳嗽、咳痰、气促分别占85.8%、75.6%、52.8%,青年组分别占71%、48%、23%。病灶范围3个肺野以上者,老年组占50.3%,青年组占24%。痰茵阳性率老年组40.1%,青年组36%。结论 老年肺结核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病变范围广泛,合并空洞者多,排茵率高,合并症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不同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12月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9例青年人胃癌与356例老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青年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发病性别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部位,青年组多位于胃窦部,占66.10%,老年组虽然以胃窦部为主,但贲门部比例较青年组高,占39.16%,两组发病部位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占49.15%。老年组以中分化腺癌为主,占49.16%,发病病理组织类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年组胃癌手术方式与老年组相近(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预后均较差,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整体病期均较晚,预后均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曹辉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49-51
目的探讨澳特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400例急性支气管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澳特斯,对照组口服急支糖浆,均不用其它镇咳化痰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疗程5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及5d咳嗽频度、咳嗽强度、咳痰量、咳痰难易程度评分及综合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频度、咳嗽强度、咳痰量、咳痰难易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治疗后3d两组咳嗽频度、咳嗽强度、咳嗽量、咳痰难易程度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疗后5d,两组咳嗽强度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咳嗽频度、咳痰难易程度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咳痰量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咳嗽、咳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综合疗效中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澳特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疗效显著、依从性好、安全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与中青年肺炎临床疗效。对象和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67例住院的肺炎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对两组进行常规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组间差异选用x2检验,结果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中青年组痊愈12例,占80.0%,好转3例,占20.0%,无无效或死亡病例;老年组痊愈23例。占44.23%,好转20例,占38.46%,无效8例,占15.39%,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中青年肺炎临床疗效优于老年肺炎患者,临床工作中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规范化、合理化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160例。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的为成年组。结果:160例中老年组95例,成年组65例。全组共有结直肠肿瘤66例,肠粘连43例,其他肿瘤腹腔广泛转移12例,乙状结肠扭转8例,斜疝9例,原因不明8例以及其他原因14例。肿瘤患者在老年组中占43.2%(43/95),成年组中56.8%(36/65)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粘连老年组中占32%(30/90)成年组中占21.5%(64/65)差异无显若差异性(P〉0.05);乙状结肠扭转老年中占2.7%。成年组中占10.3%,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患者中。老年组有80%接受了手术,成年组(93.4%)接受了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和成年组结直肠肿瘤的切除率分别为51%和53.8%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组死亡8例,老年组病死率6.75%,(7/95)成年组为1.25%(3/6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肿瘤是肠梗阻的主要原因:(2)结肠癌致急性肠阻者手术(切除)率超过50%;(3)老年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成年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31例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临床特点、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31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并对二组临床特点、心理状态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①青年组AMI均为男性,吸烟占97.6%,饮酒占90.3%,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AMI有高血压病占46.5%,高脂血症占59.1%,糖尿病占32.5%,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②青年组有典型心绞痛占90.7%,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青年组AMI患者以焦虑为主,占60.4%,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AMI患者以抑郁为主,占46.5%,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老年组病死率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大量饮酒和吸烟;而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是老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AMI患者以焦虑为主,稳定病人的情绪是配合治疗的关键;而老年AMI患者以抑郁为主,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7.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60岁)和51例中青年(〈4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但中青年组家族史和吸烟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两组高血脂症、糖尿病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5.4%),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66.7%)。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共占92.3%,而中青年组占6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阳性率为93.8%,中青年阳性率仅为70.6%,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其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龄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情况,探讨当前结核病耐药性发展趋势。方法将691例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的复治肺结核患者分为青年组149例、中年组255例和老年组215例,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INH、SM、EMB和RFP等4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73.8%、58.4%和45、1%,中年组高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高于老年组(P〈0.001);获得性耐多药率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44.1%、31.4%和19.5%,青年组高于中年组(P〈0.01)和老年组(P〈0.001),中年组高于老年组(P〈0.005);对RFP的获得性耐药率青年组和中年组均高于老年组(P〈0.001)。结论不同年龄组获得性耐药率差异较大,建议应重视不同年龄组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的监测,为修订结核病控制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分析临床及X线特点,引起足够的重视。方法 通过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对照,分析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及X线特点。结果 老年肺结核的男女之比为1:0.43,临床表现不典型,无特异性,以咳嗽、咳痰为主,与肺部其它慢性疾病相似,发热、盗汗相对表现较少,合并症多,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X线表现病变≥3个肺野42例,双肺野56例,多发空洞30例,且发生于双肺者23例,病变以干酪为主病35例,支气管播散病灶26例,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X线表现比中青年为重,进一步加强对老年肺结核的重视和认识,提高警惕性,有助于加速结核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8月1日-2011年7月31日462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Sbl和EMB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观察青年组(14-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初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2613%、44.7%、和43.4%,青年组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2,P〈0.01)、(X^2=5.41,P〈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复治患者耐多药率分别为15.6%、57.8%和19.6%,中年组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0,P〈0.01)、(X^2=20.67,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结核病患者耐药率、耐多药率均有所不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动态评价血糖、肺结核病灶及痰菌培养结果的演变情况。结果痰菌阳性者57例(86.5%),继发性肺结核50例(75.8%),慢性纤维空洞型11例(16.7%),粟粒型肺结核3例(4.5%),胸膜结核2例(3.0%),病变广泛者61例(91.9%),有空洞者47例(70.6%);66例中血糖控制良好者有23例(34.8%),血糖控制一般者26例(39.4%),血糖控制差者17例(25.8%),单纯肺结核组疗效(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高于血糖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一般组高于血糖控制差组(P〈0.05);总疗程1年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阴转率高于总疗程9个月组(P〈0.05)。结论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长程抗结核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白介素12对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与老年性肺结核之间的关系。方法 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间收治新登记涂阳老年肺结核病人54例,青壮年肺结核51例病人,健康老人41例及健康青壮年75例的血浆IL-12.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所有肺结核病人血浆内IL-12水平均较正常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肺结核组IL-12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老年组(P〈0.05)。老年性肺结核和青壮年肺结核组IL-12的水平均降低。而老年性组比青壮年组降低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青壮年组IL-12水平均高于所有老年组及青壮年结核病人组及正常老年组。结论 监测老年肺结核病人体内IL-12水平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人群(≥60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榆林市第一医院2000年5月--2007年5月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共284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比较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岁)与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59岁)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60岁者48例(16.9%)。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痛、黏液脓血便、单纯血便、黏液便、便秘、发热、腹胀、贫血、肠外表现、并发症和癌变的发生率与非老年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泻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患者(P〈0.05),而腹泻与便秘交替则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病变位于直肠者明显少于非老年组(P〈0.01),病变为广泛性在老年组则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及病情程度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腹泻与便秘交替较多见,病变部位广泛性较非老年组为多。  相似文献   

14.
通过1000例肺结核临床分析提示,O型血在肺结核中所占百分率为35.0%了,明显高于其他血型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O型血的肺结核患者患病后易发生咯血,大咯血及咯血窒息,且菌阳率高,易形成空洞。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对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认识,对比分析42例≥60岁老年人和85例<40岁的青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原有肺疾病(继发性气胸)老年组(92.24%)高于青年组(16.47%),P<0.001;有明确诱因者老年组(14.29%)低于青年组(42.35%),P<0.01。急性起病者老年组(47.62%)少于青年组(95.23%),P<0.001;胸痛发生率老年组42.85%,少于青年组89.41%,P<0.001;老年组静息性呼吸困难高于青年组,P<0.001;误诊率老年组38.1%,高于青年组4.71%,P<0.001;死亡:老年组5例(11.90%)。结果表明:老年人气胸具有病因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误诊率高和预后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青年(小于5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年龄小于50岁33例作为中青年组,年龄大于60岁33例作为老年组,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和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其影响,结果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变以前壁,前间壁部位梗死率最高占57.6%,老年组为3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中有冠心病家族史者明显增多,与老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青年  相似文献   

17.
老年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与转归。方法 对比分析109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和112例中青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气胸类型、肺压缩程度、原有基础疾病、诱因、误诊情况、治疗与转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组患者与中青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除咳嗽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原有肺部疾病比例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诱发因素除用力排便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误诊率、治愈率、平均肺复张时间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大多有肺部基础疾病,以张力性气胸和交通性气胸多见,临床特征不典型,以突然或进行性加重的气促、喘息、呼吸困难多见,治疗多需排气减压术,肺复张时间长,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微卡辅助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本组96例病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组给予微卡22.5μg,臂部肌肉深部注射,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痰菌阴转及病变吸收、空洞闭合情况。结果 痰菌转阴率第2月末观察组96.0%,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疗程结束时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显效率:观察组96.0%,对照组8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疗程结束时空洞闭合率:观察组83.33%,对照组52.63%(10/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卡辅助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356例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167例)和对照组(〈60岁,189例),入选对象接受"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观察表"调查。结果:临床症状发生频次比较中,老年组的胸部症状频次、消化道症状频次和症状频次合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合并症与并发症表现比较中,老年组的胸部合并症和并发症频次、胸外合并症和并发症频次、胸部合并症与并发症患病例数、胸外合并症与并发症患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影像学表现比较中,老年组弥漫性浓密阴影、干酪空洞和陈旧性硬结钙化病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者中散在斑片状阴影和纤维空洞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大连地区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与中、青年患者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人群(≥60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榆林市第一医院医院2000年5月-2007年5月间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共284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比较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岁)与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59岁)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60岁者48例(16.9%)。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痛、黏液脓血便、单纯血便、黏液便、便秘、发热、腹胀、贫血、肠外表现、并发症和癌变的发生率与非老年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泻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患者(P〈0.05),而腹泻与便秘交替则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病变位于直肠者明显少于非老年组(P〈0.01),病变为广泛性在老年组则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及病情程度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腹泻与便秘交替较多见,病变部位广泛性较非老年组为多,可能系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易紊乱及免疫力、环境因素不同有关。结肠镜检查结合活检是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