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过分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疾病占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CCMD-3将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列入躯体形式障碍.常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使用静脉滴注舒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 背景 抑郁障碍在躯体疾病中常见。抑郁经常使临床治疗疗效欠佳,并可增加患者的合并症和死亡率。伴抑郁障碍的躯体疾病患者不但其检查和治疗费用比没有抑郁障碍的躯体疾病患者要多,而且躯体功能差,对治疗的依从性也差。由于对躯体疾病抑郁心境和相关症状以及这些患者是否是真正的抑郁另有争议,躯体疾病伴随的抑郁诊断也较复杂。因此,在临床医疗中,躯体疾病患者伴抑郁常没有被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医生所能够得到的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年期间接受住院治疗并确诊为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中合并躯体疾病的863例进行分析.结果 接受住院治疗的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中合并躯体疾病患者863例,其中合并1种躯体疾病的328例,合并2种躯体疾病的236例,合并3~5种躯体疾病的289例,合并6~11种躯体疾病的10例.结论 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胃肠炎、电解质紊乱、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病毒性乙型肝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多种躯体疾病,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多,入院后不但要积极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控制躯体疾病的加重也尤为重要,相关科室之间的联络会诊显得特别关键.  相似文献   

4.
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1)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放如 《中国医刊》2005,40(11):55-57
在躯体疾病病人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较高.有研究显示,抑郁障碍在所有住院病人中达22%~33%.癌症病人中达33%~42%,脑卒中后的前2周内达47%,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数日内达45%,在心肌梗死后3~4月达33%(Katon和Sullivan,1990).躯体疾病常并发抑郁障碍,且它们常常不易被识别,有时即使被识别,也可能没有采取及时与恰当的治疗.而对伴发抑郁症的合理治疗,不但可减轻抑郁症状,而且还能改善躯体疾病的预后,所以需要引起临床各科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临床常见躯体疾病中并发抑郁障碍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焦虑和抑郁障碍与躯体疾病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有人说 2 0世纪是“焦虑的年代” ,2 1世纪则是“抑郁的年代”。可见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已成为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 ,其终生患病率分别为 6 1%~ 9 5 %和 10 %~ 15 %。但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不仅见于精神科临床 ,还常与内外科疾病或 /和其他疾病并存。据统计 ,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有2 2 %~ 33%的患者可诊断出患有抑郁障碍 ,33%~5 0 %的患者可诊断出患有焦虑障碍。一些慢性疾病患者 ,如心脏病、癌症、慢性肺病、脑中风患者发生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 ,由于焦虑障碍是一种长期性负性情绪障碍 ,可招致多种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6.
抑郁障碍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放如 《中国医刊》2005,40(9):53-55
抑郁障碍是以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滞、意志活动减退并伴有焦虑、食欲减退、失眠乏力等诸多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是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特征而作出的,而抑郁症尚未有明确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的解释,我国目前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临床和精神病理学来划分,一般来说,抑郁障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传统的狭义的抑郁症仅指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内源性、精神病性重症抑郁),而广义的抑郁症则包括各种轻中度抑郁、反应性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等,总称为抑郁性障碍,根据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下述几种分类法.  相似文献   

7.
连科学家也承认这样的观点:女性社会角色、受教育程度、内分泌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女性更易发生情绪波动,出现情绪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也容易因此诱发躯体疾病或患上功能失调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13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17分,其中SCL-90量表中躯体化因子得分>2的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组(研究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因子得分≤2的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不伴躯体症状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患者的述情障碍。并就述情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得分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抑郁评分越高,其述情障碍越严重;3TAS因子1与3个症状因子呈正相关,因子2与5个症状因子成正相关,因子3与8个症状因子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性别、受教育年限、抑郁的严重程度等是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抑郁障碍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障碍是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的精神障碍,患病率3%~17.1%。抑郁障碍是导致全球人群劳动能力受损的首要因素之一,它造成生产力的损失和卫生资源的占用,导致罹患个体的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功能损害,造成家庭经济的负担、家庭正常生活秩序的紊乱。2006年中国抑郁障碍的年社会经济负担超过600亿人民币,2000年全球非致命陛疾病负担DALYs排行抑郁症位居第一。疾病负担包括直接负担、间接负担和无形负担,评价疾病负担常用成本最小化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提高抑郁障碍识别和治疗率、建立早期规范持续的治疗策略和多种形式的治疗及支持资源是降低抑郁障碍社会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现就上述各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疗保健中的抑郁障碍的共病现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秦虹云  季建林 《中国全科医学》2002,5(11):900-901,908
抑郁障碍的共病现象 (comorbidity)是指患者在抑郁发作时期同时出现另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精神或躯体方面特定障碍[1] 。在基层医疗保健中 ,抑郁障碍的共病现象是普遍的 ,大部分的抑郁障碍并不单独出现。抑郁障碍可以共病其他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以及慢性疼痛等。由于  相似文献   

11.
抑郁障碍是一种躯体疾病的严重合并症,国外有报道称综合医院的住院患者中伴发抑郁障碍约占22%~33%,但临床识别率不足50%,国内报道很少,肺结核伴发抑郁障碍研究较少。我院近年来(2001~2004年)收治确诊的肺结核伴发抑郁障碍共20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放如 《中国医刊》2005,40(12):52-53
4心血管疾病与抑郁障碍 4.1共病诊断共病指在某个个体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或终生同时发生或先后存在多于一种疾病的情况.上期我们已经提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某些疾病可并发抑郁症,多项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很多躯体疾病均具有高共病性.在心内科,许多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相互联系,且两者都是一般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其共患率也较高(Cunningham,1994;Lane等,1994;Shapiro等,1997).由于心血管疾病对生命的严重威胁,患者患病后可出现各种严重心理应激反应和导致抑郁障碍的发生或复发.Carney(1988)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中17%存在重性抑郁症,而存在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12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心梗)或死亡的几率为其他冠心病人的2倍.Shapiro(1997)发现,16%~22%的病人在心梗后出现重性抑郁症,而抑郁症的存在也显著增加了病人的短期及长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杨放如 《中国医刊》2006,41(1):55-57
6 其他科某些躯体疾病所并发的抑郁障碍 除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部分疾病在其病程中可以表现出抑郁症状或抑郁障碍外,其他科某些疾病也可并发抑郁障碍,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抑郁、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生物学因素:情绪抑郁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同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内分泌调节失调有关。躯体疾病后,抑郁症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低下,可能因躯体疾病的损害破坏了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神经元及其通路,从而导致抑郁。心理、社会、环境因素:①疾病因素:疾病作为应激本身也会产生心因性焦虑、抑郁,且焦虑、抑郁可作为疾病本身的症状存在。②对疾病预后的认识:许多躯体疾病缺乏根治的方法,使病人对疾病产生恐惧;另外病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认同,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WHO在15个国家或地区所做的多中心合作研究发现,抑郁症在内科门诊中的患病率为2.6%-29.5%(平均10.4%),中国上海两所综合医院内科门诊中所做的研究发现,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5.14%,其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0%。本文对我院178例门诊就诊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的检测,探讨躯体疾病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病状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综合医院门诊中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障碍和单纯抑郁障碍的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探讨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Ⅳ版(DSM-Ⅳ)作为诊断依据,连续纳入就诊于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和心理卫生科门诊的抑郁障碍患者94例,使用Hamilton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作为严重程度评定量表,比较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和单纯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和差异.结果 连续纳入患者共94例,平均年龄为(48±18)岁.其中,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障碍者45例,单纯的抑郁障碍患者共49例,两组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均以中度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平均年龄为(62±15)岁,以中老年人居多,有较多的躯体疾病(3个),HAMD-17量表评分中迟滞因子分数为10.9±3.2,提示抑郁的迟滞症状明显;而单纯的抑郁障碍患者平均年龄(35±10)岁,以中青年人居多,很少伴有躯体疾病(0个),量表中核心因子分数为8.9±2.0,说明这类患者的核心症状突出.结论 在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抑郁障碍患者和单纯的抑郁障碍患者在临床特点上有显著不同,正确的认识这种差异有助于提高诊断的识别率,并决定恰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陈泳  胡萌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7):450-450
目的 研究综合性医院门诊抑郁障碍者的临床特征,为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 150例抑郁障碍者治疗前后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临床分析,用氟西汀、黛力新、苯二氮草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结果 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为睡眠障碍,其次为疲乏、胃肠功能障碍、体重减轻、头痛、头晕、胸闷、心慌,经治疗后效果显著。结论 以躯体症状就诊是综合性医院抑郁症患者的特点,抑郁障碍与躯体疾病互相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抑郁症,对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障碍抑郁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对80例伴有躯体障碍的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度洛西汀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及相关的理化检查评价度洛西汀用于伴有躯体障碍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抑郁、焦虑以及躯体化症状较入组前明显降低(P<0.01),有效率为60.0%,治愈率为50.0%.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度洛西汀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障碍、疼痛症状及情绪变化,起效时间较短(2~4周),不良反应亦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躯体形式障碍的症状、情绪及人格特征,并与抑郁症、焦虑症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综合医院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敏感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躯体形式障碍36例,抑郁症30例,焦虑症34例.对所有入组病例采用心理测试软件进行SCL-90、EPQ测试,就其症状、情绪及人格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CL-90方面:躯体形式障碍组因子分≥2的因子依次为躯体化、焦虑、睡眠障碍(其他)、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其躯体化因子分高于抑郁症组(2.76±0.76 VS2.29±0.17),也高于焦虑症组(2.76±0.76 VS2.32±0.23),焦虑因子分低于焦虑症组(2.35±0.23 VS2.78±0.31),抑郁因子分低于抑郁症组(2.23±0.35 VS 2.7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方面:躯体形式障碍、抑郁症、焦虑症三组患者的P、N分均较高,E分均较低;躯体形式障碍组及焦虑症组的N分高于抑郁症组(62.78±6.70 VS55.67±9.26,61.18±6.97 VS55.67±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组的P分高于躯体形式障碍组(63.67±8.50 VS 58.75±7.40)及焦虑症组(63.67±8.50 VS 58.8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以躯体化症状最为突出,存在多种躯体不适,同时又伴有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负面情绪,其躯体化症状程度高于焦虑症及抑郁症,但抑郁、焦虑情绪的程度分别低于抑郁症及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人格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相似,以内向、情绪不稳定(神经质)及精神质为主;在神经质维度方面,躯体形式障碍及焦虑症患者为突出;在精神质维度方面,抑郁症患者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7例躯体形式障碍与68例抑郁症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常见躯体化症状患者深入访谈提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与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及首次就医方式差异有显著性,在常见的14项躯体化症状中,8项差异显著。两组的HAMD总分和7个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除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在躯体形式障碍组显著高于抑郁症组外,其余各项均低于抑郁症组。结论:躯体形式障碍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