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随着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 ,其产青霉素酶淋球菌 (PPNG)的流行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定期在性传播疾病 (STD)门诊淋病患者中进行PPNG菌株的测定 ,对合理选择高效的药物 ,提高淋病的治愈率极为重要。为此 ,1995年与2 0 0 0年我们对门诊淋病病人分离出的淋球菌进行PPNG菌株的测定 ,以动态观察PPNG菌株的流行情况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菌株来源  1995年与 2 0 0 0年两年由我科门诊病人中选择 10 2例急性淋病患者。取尿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细菌培养、以氧化酶实验确定淋球菌 ,然后进行纯种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为控制淋病的漫延 ,更加有效地利用药物资源 ,对淋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为期 4年的连续观察。方法 对每年分离的淋球菌进行 5种常用药物 (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 )的药敏检测 ,测定淋球菌对以上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率。结果 壮观霉素及头孢三嗪的药物敏感度无明显改变 ,4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 ;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上升 ,由 1998年的 5 6.5 %上升至 2 0 0 1年的 71.4% ,PPNG和TRNG菌株在 4年内分别上升10 .0 %和 16.3 %。结论 PPNG和TRNG菌株的明显上升表明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正逐渐增强 ;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该类药物已不再适宜被推荐用于治疗淋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尚没有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3.
福州地区质粒介导淋球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福州地区由质粒介导产生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和由质粒介导产生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菌株的流行状况,以制定有效的淋病防治方案。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和ⅧC测定法连续检测1999年~2002年间淋球菌分离株的质粒介导耐药情况。结果:4年来,共检测了698株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PPNG流行率由1999年2.2%上升为2002年8.72%,TRNG由0.6%上升为20.69%。结论:福州地区PPNG、TRNG检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持续监测淋球菌PPNG菌株、TRNG菌株的流行情况,对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岛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淋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不规则用药和细菌的变异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影响淋病的治疗效果。开展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也可对新药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为了解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我们对青岛地区118株淋球菌作了药敏试验,以期为临床治疗以及监测淋球菌耐药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菌株来源 118株淋球菌采自青岛大学医学院皮肤科1995年~1998年门诊病人,均行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鉴定为淋球菌。2.材料 药敏试验纸片系青岛市医学检验中心提供,在有效期内使用。培养基用广西皮肤病研究所生产的“桂敏”…  相似文献   

5.
238株淋球菌的青霉素耐药试验和PPNG菌株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8株淋球菌的青霉素耐药试验和PPNG菌株检测结果张木有,赵子山,刘仲秋,陈永锋,曾维英广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邮政编码510500)1988年以来,我们对临床分离的238株淋球菌用琼脂稀释法进行青霉素敏感试验和PPNG菌株检测,现报告如下。材料及...  相似文献   

6.
1993~ 1998年中国十城市分离的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目的 研究我国1993-1998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作为制定治疗方案和防治对策的参考依据。方法 测定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产霉素酶淋球菌菌株用纸片酸度法。结果 6年来,共检测了3186株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现青霉素的耐药菌百分率为66.70%,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占8.14%;对四环素的耐药菌株占93.02%,高度耐药的四环素耐药淋球菌菌株占4.65%。结论 我国近6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经菌百分率较高,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对淋球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 ,对制定性病的防治措施和策略有重要意义。壮观霉素 (淋必治 )是我国用来治疗淋病的主要药物之一。随着壮观霉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淋病 ,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也有变动 ,为了解目前的情况 ,笔者近半年测定了 30株淋球菌的MIC ,现报告如下。[作者单位 ]  1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广东广州  51 0 1 50 ;2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 为 1997年 7月~ 11月本科性病门诊中分离所得 ,菌株经菌体形态、菌落形态及氧化酶试验鉴定 ,纯化 2次后洗于脱脂牛奶中 ,- 80℃冰箱中保存待…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淋球菌耐药质粒及其与淋病流行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了解贵阳市淋球菌耐药质粒的大致范围及淋球菌耐药质粒在细菌间的流向。方法:采用改良的Jo.Annes法对2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质粒提取,测定其分子量的大小;从中筛选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PPNG),分别与大肠杆菌和淋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进行接合和转化试验。结果:2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检出7株PP-NG菌株,淋球菌4.5Md质粒的携带为40%,3.7Md质粒的携带率为25%。3株带有24.5Md质粒的PPNG菌株,其耐药(R)质粒均可通过接合而传递给大肠杆菌和淋球菌敏感菌株;2株PPNG菌株可通过转化将R质粒传递给大肠杆菌和淋球菌敏感菌株。结论:贵阳市流行的淋球菌中有2种耐药质粒存在,以4.5Md质粒为主;PPNG菌株可通过接合和转化的传递方式,将耐药质粒在淋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和大肠杆菌中传递,与淋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淋球菌对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性的符合率。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性病科门诊收集的10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B法检测淋球菌对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布坦3种药物的敏感性;Etest法检测淋球菌对头孢克肟、头孢泊肟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琼脂稀释法(MIC法)检测淋球菌对头孢布坦的敏感性。结果K-B法和Etest法对头孢克肟敏感菌株的检测率分别为92.0%和100%;K-B法和Etest法对头孢泊肟敏感菌株的检测率分别为94.9%和100%;K-B法和MIC法对头孢布坦敏感菌株的检测率分别为93.0%和95.3%。结论K-B法对3种药物敏感菌株的检测率与Etest或MIC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淋球菌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很敏感,由于不规则用药逐渐产生耐药性变异。现将我院7年来对15种药物敏感性的检查结果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株来源1990年~1996年本院门诊分离的淋球菌。二、方法用K B法。自配纸片,环丙沙星每片5μg,壮观霉素每片100μg...  相似文献   

11.
2003~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2003~2006年淋球菌耐药现状。方法: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的β-内酰胺酶;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测了791株淋球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阳性率每年维持在42.23%~57.36%之间,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阳性率由2003年的19.47%(37/190)上升到2006年的32.82%(65/198)。在非PPNG中,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菌株的阳性率介于57.84%~87.27%。耐环丙沙星淋球菌的阳性率介于97.89%~99.51%,未检出头孢曲松耐药菌株,每年的低敏菌株比例处于30.58%~57.89%之间。每年均检出1~2株大观霉素耐药菌株,共6株。结论: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为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0-2001年广西南宁地区分离的160株淋球菌,在系统鉴定的基础上,以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和四环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判定其敏感、中度敏感及耐药性。结果:在检测的160株淋球菌菌株中,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阳性率为4.4%,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78.1%、91.9%、3.1%、0.6%和48.1%。结论:南宁地区淋球菌耐药以环丙沙星为甚,青霉素和四环素次之,也出现了个别耐头孢曲松和耐大观霉素的淋球菌菌株。  相似文献   

13.
2001~2006年福州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福州地区2001~2006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制定治疗方案和防治对策的参考依据,共监测了1206株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用纸片酸度法。发现产青霉素酶的菌株(PPNG)258株,占21.39%。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菌株(TRNG)260株占21.56%。本地区PPNG菌株及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菌株呈明显上升趋势。环丙沙星耐药1163株占96.43%。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
了解penA、ponA、porB和mtrR突变与深圳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2011年深圳市淋球菌临床分离株29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筛选出头孢曲松低敏株[MIC (0.06 ~ 0.50) μg/ml]53株。将头孢曲松低敏菌株以及按照1 ∶ 1抽样原则随机抽取的53株高敏菌株,共计106株淋球菌作为试验菌株。对所有菌株penA、ponA、porB和mtrR基因进行PCR扩增以及DNA测序分析。 结果1株淋球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penicillin?鄄binding protein 2,PBP2,由penA基因编码)具有镶嵌样结构(MIC 0.125 0 μg/ml),对剩余105株淋球菌PBP2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共得到16个不同的氨基酸模式。模式ⅩⅢ、ⅩⅧ、ⅩⅩⅩⅧ对应的头孢曲松MIC值相对较高(MIC50均为0.062 5 μg/ml),而模式Ⅱ的头孢曲松MIC值相对较低(MIC50为0.008 0 μg/ml)。mtrR、porB以及ponA突变在头孢曲松低敏组和高敏组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PBP2镶嵌样结构可能不是深圳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非镶嵌样PBP2 500 ~ 580位多个氨基酸突变产生的不同氨基酸模式联合mtrR、porB以及ponA突变在诱导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中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杭州地区64株淋球菌流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续或间断地监测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十分必要的。现将2000年1~10月我们对临床分离的64株淋球菌应用琼脂稀释法进行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菌株来源:2000年1~10月本院性病实验室从性病门诊患者中分离的64株淋球菌。菌株经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鉴定分纯后,置于脱脂牛奶保存于-70℃冰箱冻存。(二)抗菌药物: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提供。(三)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培养基采用GC基础粉(Oxoid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6.
淋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PNG基因与耐青霉素类药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淋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 2基因 (PenA)突变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 (PPNG)与耐青霉素类药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技术对 97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PPNG基因检测 ,并对 4例PPNG基因检测阴性、而抗生素药敏试验表明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的淋球菌菌株的PenA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97株淋球菌菌株中有 67株为PPNG基因检测阳性 ;而 4株PPNG阴性的耐药菌株的PenA基因序列均存在点突变。结论 PPNG所导致的耐药是淋球菌耐青霉素类药物的主要来源 ;PenA基因突变是产生耐药菌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南京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以及相应菌株的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基因型别。 方法 2007年和2012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临床防治基地分别收集了204株和81株淋球菌,经过分离纯化及鉴定后,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头孢曲松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株培养后利用试剂盒提取DNA,并进行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 结果 测试的285株淋球菌MIC ≥ 0.060 μg/ml的菌株比例为63.2%,MIC ≥ 0.125 μg/ml的比例为31.6%。2012年MIC ≥ 0.060 μg/ml和MIC ≥ 0.125 μg/ml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4.4%和11.1%,2007年MIC ≥ 0.060 μg/ml和MIC ≥ 0.125 μg/ml的菌株比例分别为70.6%和39.7%。NG-MAST分型研究显示,285株淋球菌共有166个型别,菌株多样性较高,其中73种为已知型别,93种为新型别。2007年测定的所有菌株中以ST568(n = 13),ST270(n = 9),ST421(n = 7),ST2288(n = 5),ST1731(n = 4),ST1766(n = 4),ST1866(n = 4),ST1870(n = 4)等为主。2012年测定的所有菌株中以ST2318(n = 5),ST1053(n = 4),ST5990(n = 4),ST8726(n = 4)为主。相同NG-MAST型别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近的MIC值。 结论 2012年与2007年菌株的优势型别有较大变化,某些型别与头孢药敏值有较强对应关系。NG-MAST分型可能作为分子生物学标记用于淋球菌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8.
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淋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①纸片扩散法检测58株淋球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②E测定法定量检测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③PCR技术扩增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①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同为敏感、中介、耐药者分别为2株、4株和39株。②环丙沙星MIC为敏感、中介、耐药分别为2株、17株和39株。③环丙沙星MIC为0.004-0.016μg/mL的2株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均未发生突变;MIC为0.064-0.094μg/mL的菌株仅发生gyrA单位点突变;而MIC≥0.25μg/mL的菌株均发生gyrA双位点突变。MIC≤0.25μg/mL的菌株无parC基因突变,而MIC≥1.0μg/mL的菌株除出现gyrA双位点突变外均同时发生parC单位点突变。④在发生突变的16株菌中,Ser91(TCC)→Phe(TTC)突变为15株。结论:①gyrA基因突变介导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低和中水平耐药,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水平耐药需要parC基因突变的共同参与。②gyrA基因Ser91→Phe的突变是导致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键突变。  相似文献   

19.
1999-2002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目的 监测南京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报告1999-2002年的结果。方法 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共对417株淋球菌进行了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阳性率由1999年的8.0%上升到2002年的31.31%(P<0.001),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阳性率由1999年的1.8%上升到2002年的22.2%(P<0.001)。在非PPNG中,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菌株的阳性率介于64.08%~87.80%。耐环丙沙星淋球菌的阳性率介于83.93%~97.17%。未检出对头孢曲松耐药的淋球菌,但低敏菌株的比例从1999年的17.9%上升到2002年的50.5%(P<0.005)。在2001与2002年各检测出1株对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结论 南京地区分离的淋球菌中,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包括PPNG和TRNG)增长速度较快,染色体介导的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淋球菌比例很高,大观霉素耐药性淋球菌偶见。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为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淋球菌耐药性与耐药质粒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质粒在介导淋球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耐药质粒的接合、转化及消除试验,比较试验前后各菌株药物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耐药性淋球菌菌株通过耐药质粒的接合和转化,可将其耐药性传递给敏感的淋球菌菌株,而耐药质粒的消除可使耐药性淋球菌恢复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结论 质粒的介导在淋球菌耐药性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