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小组2005年收集的17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77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2月间收集2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0.2%(177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5%(15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2.3%(132例).结论 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本院2009.01-2010.12年共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ADR的性质、给药途径、药物剂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ADR报告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占65.22%),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多(占41.30%),发生ADR的最多的药物剂型是注射剂.结论 开展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工作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我院173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ADR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73例ADR报告的类型、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及药物种类、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布、ADR累积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分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3例ADR报告中,一般的159例(占91.9%),严重的3例(占1.7%),新的11例(占6.4%)。静脉给药引发ADR报告病例170例(占98.3%),口服给药3例(占1.7%)。涉及7类药物,其中抗菌药物占比89.0%,居首位。抗菌药物中排列首位的是青霉素类。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医生是ADR报告的主要人群。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药师应与医生、护士配合,共同提高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以期减少ADR导致的药源性疾病,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ADR)的具体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军队ADR监测系统"软件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22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报告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22例ADR报告涉及的药品有11种,注射剂居首位;氨基糖苷类(7例,31.82%)和林可霉素类(7例,31.82%)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7.5%),其次为消化系统(15.62%)和神经系统损害(15.62%).结论: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并注意监管药品在医院各部门流经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10年194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ADR的发生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2010年上报的194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05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中药制剂稍次之.而ADR引发的组织器官损伤最常见于皮肤过敏反应及消化系统症状.结论 应重视安全合理用药,加强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7.
靳蓉  赵柏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70-5171
目的 了解妇幼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上报的175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归纳统计和综合分析.结果 175例ADR报告中,共涉及79种药物,其中以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1.41%);其次为妇产科用药(占14.65%).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为107例,占61.14%;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和其附件损害(67例,占总数的36.61%);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64例,占34.97%).结论 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医务人员应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以便保障妇女儿童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2008年我院1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冬红  方琦  臧旭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6):1802-1804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15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2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57;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为ADR的高发人群;抗微生物类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而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引发ADR的概率最高(占71.71%).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类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网成立的背景、意义、运行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通过4个步骤完成了ADR检测网的建立.结论 明确了医务人员在ADR工作中的职责,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对安全用药的责任意识及对ADR的判断能力,提高了ADR的报告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1988年在卫生部领导下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试点工作以来,ADR报告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些有价值的药物安全信息,为改进用药措施和指导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就我院ADR小组(鞍山市ADR监测中心)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收到的12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1临床资料以124例ADR报告为资料,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损害类型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2结果2.1ADR患者的性别、年龄情况12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报的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58例ADR报告中,以抗感染药物居多,临床表现多见于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的发生、发展的特点,探讨ADR发生的因素,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9年至2013年间收集的17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77例ADR报告中≤10岁共计92例(52%),21 ~40岁女性61例(35%);抗菌药物91例(52%),中成药54例(31%);静脉给药150例(85%);主要ADR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7例(77%).结论:发生ADR的因素涉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等,因此需要加强ADR的监测力度,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和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1月收集到的17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73例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2.5%),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69.9%),其次是中药制剂(18.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9.1%).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我院2009年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归类统计和评价.方法 对11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药物剂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6例ADR中,以抗菌药物引起ADR最多,33例,占28.4%;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3例,占37.7%;无严重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基本无影响.结论 进一步加强ADR上报监管工作,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8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这80例ADR报告涉及的患者中,使用抗感染药物后发生ADR的患者有37例,占46.25%;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发生ADR的患者有13例,占16.25%;进行静脉给药后发生ADR的患者有65例,占81.25%。结论:我院应加强对临床药物的管理(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的管理)及ADR的监测工作,增强临床工作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情况,掌握我院ADR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定好相应对策,减少ADR事件的伤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收集上报中的189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等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89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5.7%(162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7.1%(89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最常见,占总例数的55.6%(105例).结论:在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为调整医院用药方式及筛选用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1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促进我院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11年上报的180例ADR报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80例ADR中,女性ADR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女发生ADR比例为1:2.05;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3.89%;引发ADR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82.22%。ADR涉及的药物品种中,居首位的是抗茵药物88例,占48.88%,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例数为30例,占抗菌药物发生例数的34.09%。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57.78%。结论加强合理用药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上报ADR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8.
周俊  杨赟 《浙江医学》2007,29(10):1132-1133
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694例,笔者拟对该不良反应报告作一统计、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ADR的重视,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  相似文献   

19.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ADR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ADR病例报告数量、质量逐年提高。为了解我院ADR监测情况,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集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旨在研究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5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203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较多,分别占46.31%和29.56% ;引起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 占总报告例次的42.36%;静脉注射是引起ADR 的主要途径,占84.73%.结论 临床应注重合理用药,加强ADR 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 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