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鼠神经生长因子预防颅脑损伤后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注射用鼠神经营养因子(NGF)(商品名金路捷)对颅脑损伤后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自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西京医院收治的33例颅脑损伤患者做为NGF组,同期同等伤情3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应用金路捷40 μg,治疗21 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GCS评分和康复期生活质量评估(KPS)A较,观察2组不同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14天开始,NGF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时,NGF组KP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路捷对于颅脑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具有预防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251例GCS评分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有否进行早期机械通气分为治疗组128例与对照组123例,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压(BP)、心率(HR)、GCS评分和预后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aO2、PaO2、PaCO2、BP、HR、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7,14 d时两组间SaO2、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GOS评分、死亡率、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细胞缺氧状况,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治疗结果,并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OS亦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高压氧是一种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致残率低、并发症少、无痛苦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了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5例。观察2组患者GCS评分的变化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7d、14d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1个月清醒21例,而对照组12例,其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有助于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促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18/30)与对照组(8/3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清醒24例,而对照组14例,两组清醒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清醒时间比较,观察组为(12.46±6.29)d,对照组为(15.95±7.53)d。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时不仅能加速清醒,还能促进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0-01—2015-02我院收治的1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去骨瓣减压术不同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2.57±14.45)min、(93.19±25.47)mL、(14.42±2.14)d,对照组分别为(71.36±20.25)min、(128.06±39.43)mL、(21.46±4.0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的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及2周分别采取肱静脉血,采用非平衡法测血浆内皮素含量,检测试验组病人的血压,治疗后1、3、7天两组病人行CT检查。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1周分别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浆E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病人头CT均未见脑出血增加。结论丹参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去骨瓣减压、降颅压、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通过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局部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颅内压、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颅内压水平在亚低温治疗后第1天、3天、7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治疗组的预后良好及中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该类患者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4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d、5d、7d检测患者颅内压(ICP),于术后6个月时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脑水肿、脑梗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3d、5d、7d IC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5d、7d时试验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率明显降低,脑水肿程度也明显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梗死体积也明显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预后不良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9.78%(55/92)、33.70%(31/92)、6.52%(6/92),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9.13%(36/92)、50.00%(46/92)、10.87%(10/92),两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ICP,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仅采用骨瓣减压控制术。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清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比例,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清醒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3疗程后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个疗程后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高压氧能有效提高血氧含量、扩大血氧弥散半径、促进血管生成和侧枝循环建立、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清除自由基、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颅脑损伤神经降压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应用放免法动态测定5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及脑脊液神经降压素含量,以观察神经降压素水平在颅脑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浆及脑脊液神经降压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病情轻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神经降压素参与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病理生理过程;神经降压素受体桔抗剂成为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途径;血浆或脑脊液神经降压素动态含量,可能是判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TrkA在不完全损伤视神经上的表达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局部缓释神经生长因子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损伤组双侧视神经均用动脉瘤夹临时阻断夹钳夹30 s,神经生长因子组双侧视神经均用动脉瘤夹临时阻断夹钳夹30 s后局部应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的医用生物蛋白胶,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以RT-PCR方法检测各组伤后3、5、7、10d视神经TrkA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相对值为0.44±0.06.损伤组和神经生长因子组3 d后表达有明显增高,其中损伤组第3、5、7、10天分别增高至正常的7.1、35.0、19.6和9.5倍,NGF组第3、5、7、10天分别增高至正常的8.0、32.4、20.4和8.5倍;两组之间不同时间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后TrkA表达短期内增高,局部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缓释神经生长因子不影响其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判断病情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患者入院后行有创颅内压监护,对照组根据传统方法评估颅内压。比较2组患者GCS评分和GO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预后组间颅内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检测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并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易漏诊部位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32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的诊断标准,并按损伤严重评分(ISS)和GCS评分对伤情进行评估。同时对漏诊组(50例)和非漏诊组(382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32例患者中有50例漏诊,漏诊率为11.57%。与非漏诊组比较,漏诊组患者ISS评分,GCS≤8的病例所占比例及死亡率均较非漏诊组患者高(P〈0.05)。视神经、空腔脏器及脊髓损伤漏诊率较高,这些易漏诊部位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较高。结论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其视神经、脊髓等合并伤的诊断,规范其诊疗流程,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亚低温(MHT)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HT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MHT组术后1~3 h行MHT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7 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颅内压(ICP)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治疗3~7 d,MHT组血清MMP-9、IC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7 d,MHT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搏动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HT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MMP-9、ICP及脑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蛋白B(S-100B)含量的影响。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两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患者血清NES、MBP和S-100B浓度,并行GCS评分,3个月后行GOS评分;同时检测96例健康成人血清的NES、MBP和S-100B的浓度,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的NES、MBP和S-100B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成年人(P〈0.05)。治疗后黄芪治疗组血清NSE、MBP和S-100B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芪治疗组在入院时的GC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1周和2周其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3月后其GO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能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MBP,S-100B含量,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岛素优化疗法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7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优化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法,观察2种不同治疗方案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低血糖和手术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岛素优化疗法可以减少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危重症相关性皮质类固醇不足(CIRCI)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并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血浆皮质醇水平为ACTH刺激前〈100μg/L或刺激后变化幅度≤90μg/L定为CIRCI,比较CIRCI和非CIRCI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发病28 d死亡率。结果 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CIRCI 33例(67.3%);CIRCI组APACHE-Ⅱ评分[(23.56±5.74)]显著高于非CIRCI组[(19.50±6.77)分,P〈0.05];CIRCI组发病28 d死亡率[60.61%(21/33)]较非CIRCI组[31.25%(5/16)]明显增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CIRCI发生率较高,CIRCI对重型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患者预后判断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