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门静脉高压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全过程. 方法: 采用有创和无创相结合的方法,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门静脉部分结扎(PVL)后不同时点进行检测. 结果: PVL大鼠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全身血管扩张,血管阻力降低,局部血流量增加,血容量增加,平均动脉压降低和门静脉压升高.PVL后24h即出现全身血管扩张,此后一直保持扩张状态.术后48h心脏在射血分数不变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局部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术后72h血流动力学变化趋于稳定. 结论: 全身血管扩张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生的始发因素,血容量增加、局部血流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加则是继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前后肝硬化病人肝脏血流灌注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肝脏阻抗血流图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肝脏血流灌注改变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脏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分别在术前1周、术后2周检测肝血流阻抗改变,同时用Doppler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阻抗血流图表明,和对照XEG相比,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肝动脉、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明显下降,总肝灌注量降低;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术后门静脉向肝灌注增加,肝动态的向肝灌注无显著改变。Doppler测定表明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门静脉直径增加,血流量增加,但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别;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术前无差别。结论:肝硬化病人肝动脉、门静脉向肝有效血流灌注都降低,肝脏总血流量下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增加大部分病人的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但对肝动脉的向肝灌注无显著影响;肝脏阻抗血流图作为反映肝脏动态血流灌注的无创性检查,对于评价肝硬化病人的肝脏血流及评价手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评估中MRA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和12例非肝硬变对照组病人进行MRA检查,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形态成像和血流量变化,分别与间接门静脉造影(IPVG)和多普勒超声(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A成像结果优于IPVG,能很好显示门静脉系统各属支,对流速、流量的测定与DUS有良好相关性。结论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并可测得其流速、流量,应成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与间接门静脉造影术(IPVG)和多普勒超声检查(DUS)对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MRA在门静脉高压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3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和12例非肝硬化病人对照组进行3D-DCEMRA和2D-PCMR检查,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的显像和血流量,分别与IPVG和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A能很好显示门静脉系统的各属支,成像结果优于IPVG。对门静脉系统各血管流速、流量的测定与DUS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影像,并可测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可成为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现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门静脉阻力增高和高血流动力循环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发生、发展的两个决定因素,前者是PHT形成的启动因素,而后者在PHT的维持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以门静脉系统为主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不但是PHT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也是引起抑或影响PHT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加强PHT血流动力学研究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与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 ,PHT)病人的术式选择不仅应考虑病人的病因和肝脏代偿能力,而且须根据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这对提高手术效果极为重要。肝脏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术前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 )、门体分流率(PSS)测定,门静脉系统血管的直径和通畅性,侧支血管的部位、多少和大小,门静脉入肝血流量的多少(部分向肝、部分离肝或完全性离肝血流) ,及肝动脉血流量等内容。常用的术前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多普勒超声(DUS) ,磁共振门静脉系血管成像(MRPVG) ,经动脉门静脉造影及肝静脉插管测压、造影术等。术中测定游离门静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及不同出血史病人门静脉系统血管壁NOS2、VEGF的表达.方法 43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依照出血病史分为两组,A 组(无上消化道出血史或1次出血史)26例,B组(>1次出血史)17例行门静脉系统超声血流检查,术中测压,取冠状静脉脾静脉血管壁免疫组化NOS2、VEGF染色(S-P法).结果门静脉主干内径(PVD)(14.56±1.69)mm,最大血流速度(PVMAX)(19.47±5.35) cm/s,血流量(PVBF)(840.66±211.81)L/min,门静脉压(PVP)(33.2±7.07) cmH2O.A、B两组病人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及门静脉压(PVP)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门静脉直径及门静脉血流量显著高于B组.43例中28例(65.1%)有冠状静脉逆流(离肝血流).脾静脉血流量(422.5±139.4)L/min,脾静脉平均血流量与门静脉平均血流量之比为0.503,B组病人脾静脉血流量低于A组.脾静脉NOS2阳性率A组为30.8%,B组为52.9%.冠状静脉VEGF阳性率A组为38.5%,B组为58.8%.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的NOS2和VEGF均有高表达.结论门静脉系统高血流动力学是引起出血的基本条件,初期高血流动力学是机体代偿机制;多次出血史病人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脾静脉主动充血在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结构改变是影响出血的重要抑或直接因素;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NOS2高表达在维持高血流动力学中起重要作用;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VEGF高表达与血管结构改变紧密关联,并因此影响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症是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或血流量异常增多所致的、以门静脉压力增高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肝内阻力增高及全身和内脏血流量增加。Benoit认为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肝内阻力增高起60%的作用,内脏血流量增加起40%的作用。 尽管对门静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但仍未被确切阐明。在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中,肝内阻力增加是门静脉高压的始动因素,其后高血流动力学的发生在维持和加重门静脉高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对门静脉和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直接门静脉测压和血气分析、SwanGanz导管对1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检测TIPSS术前后门静脉、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TIPSS术后30分钟和2周,门静脉压力下降34%和554%,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加677%、213%和680%、204%。术后2周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加14倍,心输出量显著增加(P<001),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显著下降(P<001),右心房压和肺动脉压增加(P<005);肾血流量显著增加(P<001),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TIPSS既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和改善肾脏功能,又加重门静脉和全身血流高动力状态,应用时需加强心、肝功能的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在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8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和 12例非肝硬变对照组病人进行MRA检查 ,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形态成像和血流量变化 ,分别与间接门静脉造影 (IPVG)和多普勒超声 (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A成像结果优于IPVG ,能很好显示门静脉系统各属支 ,对流速、流量的测定与DUS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 ,并可测得其流速、流量 ,应成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