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3~2007年我院內科收治的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5例出现急性左心衰,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出现心源性休克,其中1例死亡,2例出现阿-斯综合征。最终治愈6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须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有心源性休克者予主动脉內球囊反搏(IABP)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晓青 《西部医学》2005,17(1):20-20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悬殊,部分轻症呈隐匿性经过,少数患儿起病急,病情重,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如不及时诊治,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现将我院1995-2003年收治的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差别甚大,重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或房室传导阻滞(AVB),甚至猝死等。我院自l982~1993年共收治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0例。现就其临床特征作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住院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及好转38例,死亡7例。结论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同时全面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是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件重症病毒件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的2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绝大多数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心肌酶均明显升高,但无酶峰变化,肌钙蛋白T(c-TnT)不仅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而且它的持续增高对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是否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致命的心律失常,早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度过危险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结论: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同时全面结合临床资料是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肌酶学、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查.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纠正心力衰竭、减慢心率或床旁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治疗2周后,8例患者临床治愈,5例好转,4例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3例死亡.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根据病毒感染史、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超声发现心脏增大和普遍活性减弱、心电图异常等,并排除其他继发性心肌病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综合监护、营养及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和纠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3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心肌酶增高持续时间长,但无心肌梗死时的酶峰变化;少数患者可遗留心脏扩大,其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在诊断中应强调对临床资料评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4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儿经治疗后,24例痊愈,17例好转,2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4.7%.心脏增大15例病愈后恢复正常,15例遗留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2年至2006年白城市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中7例出现急性心衰,8例Ⅲ度房室传导性阻滞(AVB),5例出现阿斯综合征,5例出现心源性休克,最终治愈8例,好转5例,死亡5例.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须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Ⅲ度AVB或高度AVB患者予以安装临时心脏起博器以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逐渐增多 ,少数心肌严重损害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重症性心律失常 ,若诊治及时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仅少数出现扩张型心肌病。现将我科1993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住的 4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男 ,6 1岁 ,农民 ,因发作性晕厥 4h于 1998年 4月 9日入院。近 1个月来反复感冒史。入院时T 36 .4℃ ,P 5 0 /min ,BP 10 .0 / 6 .0kPa,双肺听诊无异常 ,心率 5 0 /min ,心律齐 ,第一心音明显低钝 ,未闻及杂音 ;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 :窦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情况、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84.6%。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急性期(均存在心源性休克),另2例死于急性肺水肿。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欠佳,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尽早诊断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酷似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收集临床表现酷似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正常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8例.分析归纳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经及时确诊并采取相应治疗后21例患者乏力、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明显好转,心肌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恢复大致正常范围;5例患者阵发性心悸,发作时心电图分别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2例发作性胸闷、胸痛,心电图示ST-T改变(ST段下移0.1~0.2 mV,T波低平);2例心电图遗留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偶发早搏;1例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3例急性期死亡.结论 酷似心肌梗死的病毒性心肌炎,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改变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因此,注重把握临床资料,及时掌握客观诊断依据,积极合理诊治是临床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复方四参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四参饮对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7例,予复方四参饮冲剂(主要成分为太子参、丹参、南沙参、苦参、广郁金等),6 g/次,2次/d;对照组35例,予心律平,150 mg/8 h.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早搏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9 %和78.9 %(P>0.05).治疗药组起效慢,但作用温和持久.结论:复方四参饮对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平  宋治远  舒茂琴  柴虹  李华康 《重庆医学》2012,41(12):1178-1180
目的了解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7例急性酷似心肌梗死的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17~70岁,平均41岁,住院0.5~25d。结果入院时,7例患者心肌坏死标志物明显增高,心电图呈多导联的ST段抬高,住院期间,6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患者经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经积极纠正心力衰竭、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等措施,治愈5例,死亡2例。结论部分重症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和临床表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关键在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激素冲击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确诊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和中位症状消失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9.54%,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P=-0.049),对照组和治疗组中位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9.5和6.5d(P=0.035)。治疗组中2例患者出现血压偏低、轻微头晕,休息后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加用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可以提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对象符合①45岁以下;②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③既往无心绞痛表现;④心肌酶学增高(较正常参考值高2倍以上);⑤ECG除极相及(或)复极相出现较典型的AMI样改变,即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或压低;⑥1个月内恢复正常或死亡者.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11例入选,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6岁.8例有前驱感染症状,9例发生心功能不全或室速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10例患者心电图多导联出现异常.根据心超表现分为3型,Ⅰ型3例为心脏结构、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异常;Ⅱ型4例为心室腔不增大,但室壁(室间隔或正后壁)增厚,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减退,但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Ⅲ型4例为左心室腔明显扩大,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减退.糖皮质激素对2型效果好.存活7例,经1~2年随访逐渐恢复.结论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病情重、死亡率高,多有前驱感染症状,常出现多导联心电图异常,依据心超表现的分型对治疗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少数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 ,易误诊 .[病例报告 ] 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临床表现严重 ,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讨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应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8.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致AVB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所致AVB患者行心电监护并酌情给予相应治疗,同时分析其疗效及相关治疗措施的价值。结果35例患者经治疗AVB消失,2例遗留二度Ⅰ型、Ⅱ型交替性AVB,1例遗留三度AVB。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AVB多为可逆性病变,经临床积极治疗多可恢复,少数不能完全恢复的多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极少数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患者需行心脏起搏器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住院患者50例。分成磷酸肌酸组25例,使用磷酸肌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治疗(包括干扰素、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磷酸肌酸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心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F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心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M)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潜在的氧化损伤。方法:对57例ACM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HAV,对照组)的血浆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和红细胞LPO的含量及血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和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检测,对2组各生化参数的含量、活性及95%可信区间进行了比较。对ACM患者血浆GST活性与其他生化参数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并对ACM患者机体潜在氧化损伤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及其95%可信区间进行了分析。结呆:(1)病例组血浆NO、LPO含量和红细胞L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GST活性和红细胞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1);(2)病例组血浆NO、LPO含量和红细胞LPO含量平均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下限均高于对照组相应生化参数平均值95%可信区间的上限,而血浆GST活性和红细胞CAT活性平均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均低于对照组相应生化参数平均值95%可信区间的下限;(3)ACM患者随着GST活性的降低,血浆NO、LPO含量和红细胞LPO含量逐渐升高,呈直线负相关(P〈0.05),而红细胞CAT活性逐渐降低,呈直线正相关(P〈0.01~0.001);(4)与对照组比较,ACM患者遭受潜在氧化损伤的相对危险度就95%可信区间来说,最小是对照组的1.319倍,最大是对照组的11.366倍。站论:ACM患者体内的NO代谢紊乱,自由基病理性连锁反应加剧,引起严重的氧化应激反应和潜在的氧化损伤。治疗ACM患者应每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以减缓患者体内潜在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