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组织(TNBC)中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TNBC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Notch1、MMP-2的表达情况并比较。[结果]TNBC 组织中 Notch1、MMP-2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其表达率分别为62.50%(35/56)、53.57%(30/5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 <0.01);56例 TNBC组织中Notch1、MMP-2蛋白在组织学分级G3级阳性表达率高于G1+G2级( P <0.05),Notch1、MMP-2的病理分期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 P <0.05),Notch1、MMP-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 P<0.05)。[结论]Notch1、MMP-2在TNBC中呈明显高表达,与TNB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p2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甲肿组)、60例甲状腺癌组织(腺癌组)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甲状腺癌形成过程中,skp2和p27的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其临床意义。结果skp2和p27在甲肿组、腺癌组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6.67%、93.33%和68.33%、36.67%。Skp2蛋白表达:腺癌组明显高于甲肿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组织(P〈0.05)。p27蛋白表达:腺癌组明显低于甲肿组(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转移组组织(P〈0.05)。结论Skp2和p27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一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和p27的表达呈负相关。skp2和p27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甲状腺癌的标志物,可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SE)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5例胰腺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HPSE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HPSE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x^2=22.35、29.79,P〈0.05)。淋巴结转移组HPS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4.60,P〈0.05)。Ⅲ+Ⅳ期组HPS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组(x^2=6.91,P〈0.05)。结论在胰腺癌组织中HPSE高表达,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HPSE可以作为判断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沈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66-4868
目的探讨E-eadherin、CD44V6和HIF.1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E-eadherin、CD44V6和HIF-1α的表达。结果(1)E-eadherin在结肠癌中的高表达率为58.89%,低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90.00%(P〈0.05),CD44V6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7.78%,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56%(P〈0.05),HIF-1α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1.11%,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6.67%(P〈0.05)。(2)E-cadherin、CD44V6和HIF-1口的表达均与结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结肠癌的Dukes分期有关(P〈0.05)。E-eadherin的表达还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3)结肠癌中CD44V6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CD44V6和HW-1α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黄山  康苏娅  刘振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4):582-585,596,F000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以及癌旁胃组织中MMP.2、TIMP.2、MMP.9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对胃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97例胃癌组织以及89例癌旁胃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的方法检测MMP-2、TIMP-2、MMP-9在胃癌组织及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MMP-2、TIMP-2、MMP-9在89例胃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O.01),其中MMP-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大于其在癌旁非肿瘤胃组织,而TIMP.2、MMP.9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小于其在癌旁非肿瘤胃组织。MMP-2的高表达率与胃癌组织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正相关(P〈0.01);TIMP.2与胃癌组织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显著负相关。MMP.9在肠型胃癌的表达要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P〈O.05)。MMP-2的高表达与TIMP-2的高表达显著负相关(P〈O.01)。结论MMP-2可促进胃癌的侵袭转移,在胃癌组织高表达;TIMP-2抑制胃癌的侵袭转移,在胃癌组织低表达;MMP-2的表达与TIMP-2的表达显著负相关。MMP-9在胃癌组织表达低,.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与TIMP-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MP一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I。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I,C临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以51例NSCLC患者癌组织(A组),36例癌旁组织(B组)和1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标本经外科手术收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病理的意义。【结果】A组中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均P〈O.05)。MMP9在鳞癌中表达高于腺癌(P〈0.05),并且阳性率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P〈o.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肺癌组织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O.01)。【结论]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彭林涛  许欣 《临床荟萃》2011,26(23):2058-2060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Laminin,LN)、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60例食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LN、CD44v6和VEGF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中LN阳性率为60.0%(36/60),CD44v6阳性率为50.0%(30/60),癌组织中LN阳性率为48.3%(29/60),CD44v6阳性率为60.0%(36/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管癌患者外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Ⅲ~Ⅳ的LN、CD44v6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外膜侵犯、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Ⅰ~Ⅱ(P〈0.05或〈0.01)。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为70.0%(42/6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90.0%(54/60)(P〈0.01);低分化癌、外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Ⅲ~Ⅳ的食管癌患者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癌、无外膜侵犯、无淋巴结转移覆临床分期Ⅰ~Ⅱ的食管癌患者(P〈0.05或〈0.01)。癌组织中CD44v6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2=0.329,P〈0.05)。结论LN、CD44v6和VEGF的表达增强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这3项指标对判断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ESCC 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以及9例正常食管组织MMP-11表达水平。结果 ESCC 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MMP-1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25/36)、25.0%(9/36)、22.2%(2/9)。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MMP-1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组织( P <0.05),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 MMP-1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就MMP-11阳性表达率而言,Ⅰ~Ⅱ期患者低于Ⅲ~Ⅳ期患者、T1~ T2期患者低于T3~ T4期患者、无淋巴转移的患者低于有淋巴转移的患者(P <0.05)。MMP-1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位置、直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MMP-11蛋白可能参与了ESCC 的发生、发展,MMP-11蛋白高表达可能是促进ESCC 浸润转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ag-1及Bcl-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ag-1及Bcl-2在60例行肝脏部分切除的肝癌组织、30例癌旁肝组织与14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间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Bag-1及Bcl-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Bag-1及Bcl-2的表达在肝癌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癌栓形成、有无包膜形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Bag-1及Bcl-2阳性表达者1a和2a生存率及生存时间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Bag-1及Bcl-2与肝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VEGF-C和VEGFR-3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病理分期为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共计234份进行半定量PCR研究。同时对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与其不同的病理类型、分期、分化程度及其他临床特性进行分析。结果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R-3mRNA的表达在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显示,在淋巴结转移组及病理分期组,VEGF-C或VEGFR-3mRNA的表达水平无论是在癌组织中,还是在癌旁组织中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VEGF蛋白在50例 TNBC组织石蜡标本(TNBC组)和5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石蜡标本(非TNBC组)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 TNB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TNBC组VEGF阳性表达率50.0%(25/50)显著高于非TNBC组阳性表达率(30.0%,15/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VEGF在 TNBC 组织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脉管内有癌栓密切相关(P <0.05);TNBC组 VEGF阳性表达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16.0%(4/25)和76.0%(19/25),阴性表达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0%(12/25)和96.0%(24/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在 TNBC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提高肿瘤细胞殖能力和转移潜力的作用,且其表达异常增高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三阴性乳癌(TNBC)组织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行保乳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乳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切片120例,其中TNBC者60例,非三阴性乳癌(NTNBc)6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癌组织中AR、Ki67的表达,分析二者与TNBC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绝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AR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6.67%(16/60),在N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48/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286,P〈0.01)。Ki67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0),在N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6.67%(16/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07,P〈0.01)。TNBC病人AR表达与BMI、淋巴结转移及绝经状态有关(X2=4.972~10.774,P<0.05),Ki6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关(x2=4.213、9.492,P〈0.05)。TNBC病人AR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246,Pd0.05)。结论AR、Ki-67在TNBC中的表达与NTNBC相比有明显差异,有望成为新的预后指标,从而为预测TNBC的特点及内分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W11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GW1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W112蛋白表达量(1.09±0.14)及阳性表达率(61.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41±0.19,0)(P〈0.05);GW112蛋白表达水平从乳腺增生、不典型增生到乳腺癌组织依次增强,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GW112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GW112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Y-盒结合蛋白1(YB-1)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11月期间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均为术后石蜡病理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组织中 YB-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YB-1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细胞中无表达或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0%,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B-1在Ⅰ期乳腺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评分显著低于Ⅱ期乳腺癌组织(2.6±1.511 vs.4.2±1.182, P<0.05)。YB-1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2.8±1.15 vs.5.1±0.74,P<0.05)。结论 YB-1乳腺癌中表达上调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癌(TNB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2000—2008年有完整随访资料97例乳癌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学检查证实TNBC者23例。结果 TNBC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均有关(χ2=4.169~4.998,P〈0.05),与病人年龄、月经状况无关。随访的23例TNBC病人中,14例发生复发转移;74例非TNBC病人中,19例发生复发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82,P〈0.05);TNBC病人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非TNBC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5)。结论 TNBC有特定的临床特征,其预后明显差于非TNB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腋淋巴结转移(ALNM)超声显像特征的病理生物学特性与影响预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单因素比较两组乳腺癌的超声显像特征及病理生物学特性;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TNBC 的超声显像特征与病理生物学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结果本组1063例乳腺癌中经免疫组化诊断为TNBC 218例,占同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20.51%,NTNBC 845例,占79.49%。超声显像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4.20%(895/1063);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98例(9.22%),误诊为腺瘤及囊性变70例(6.59%)。单因素分析肿瘤最大直径>5.0 cm(18.81%vs.10.30%)、肿瘤纵横径比(D/W)<1.0(64.68%vs.57.04%)、混合回声(19.27%vs.12.07%)、无微钙化(85.78%vs.79.76%)、后方回声无衰减(83.49%vs.75.98%)、边缘无毛刺征(82.11% vs.75.50%)、周边无高回声晕(75.23% vs.66.04%)、腋淋巴结(ALN)短径≥0.5 cm(52.75%vs.44.85%)、ALN-D/W≥1.0(44.50%vs.36.92%)等超声指标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D/W<1.0、混合回声、无微钙化、后方回声无衰减、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ALN短径≥0.5 cm、ALN-D/W≥1.0等超声指标中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5.0 cm和肿瘤组织学分级G3(17.43%vs.10.06%)、术后局部复发(14.22%vs.5.925)、ALNM(56.88%vs.45.55%)及脏器转移(14.68%vs.6.39%)等病理生物学指标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OS和DFS分别为82.31%和74.98%;TNBC组与NTNBC组5年OS为72.93%vs.84.73%(χ2=16.569,P=0.000),DFS为66.51%vs.77.16%(χ2=10.468,P=0.001)。结论 TNBC的超声显像特征与病理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相关性,超声相对特异性征象为乳腺貌似良性肿瘤并ALN肿大,对术前预测性诊断及预后评价有指导意义。TNBC具有增殖侵袭性强,转移复发率高,P53表达率高和预后差的病理生物学特性,ALNM及脏器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Ezrin、CD44v6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组织标本中Ezrin、CD44v6、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Ezrin、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62.50%、76.79%和26.79%,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CD44v6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herin的下调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在浸润性导管癌中Ezrin与CD44v6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E-cadherin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Ezrin、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9月乳腺癌患者10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临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ER、PR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8.1%、49.5%、59.0%。ER表达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5),ER、PR表达一致率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5)。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月经初潮年龄、肿瘤大小、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癌旁组织病理学形态无关。PR表达及ER不同阳性强度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ER、P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R、PR对评估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和CD138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和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观察102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5例乳腺良性肿瘤与15例正常乳腺组织)Her-2/neu和CD138的表达。结果①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和0%,CD13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2%和100%。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良性病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1),良性病变组织中CD138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P〈0.015)。②Her-2/neu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o.05)。③CD138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与CD138的阴性表达显著相关(P〈O.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