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不典型螺旋CT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不典型的螺旋CT征象。方法对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32例FNH患者37个病灶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个病灶中,有14个病灶直径≤3cm,23个病灶直径〉3cm;7个病灶周边存在假包膜;22个病灶存在中央瘢痕。其中有20个病灶直径〉3cm;所有病灶在动脉期均呈高密度,其中31个病灶肿瘤实质均匀强化。结论多发病灶、存在假包膜、无中央瘢痕、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是FNH不典型的CT征象。征象的多样性与病灶的病理类型和病灶的直径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不典型的螺旋CT征象。方法对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32例FNH患者37个病灶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个病灶中,有 14个病灶直径≤3 cm,23个病灶直径>3 cm;7个病灶周边存在假包膜;22个病灶存在中央瘢痕, 其中有20个病灶直径>3 cm;所有病灶在动脉期均呈高密度,其中31个病灶肿瘤实质均匀强化。结论多发病灶、存在假包膜、无中央瘢痕、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是FNH不典型的CT征象。征象的多样性与病灶的病理类型和病灶的直径相关。  相似文献   

3.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典型与不典型螺旋CT征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eng L  Wu PH  Shen JX  Mo YX  Xie CM  Ruan CM  Li L 《癌症》2006,25(7):861-865
背景与目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肿瘤样病变。本研究旨在探讨该病典型与不典型的螺旋CT征象.从而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32例FNH患者的37个病灶的螺旋CT征象,包括病灶数目、大小、边缘情况、密度、强化形式、中央瘢痕、假包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7个病灶中,有14个病灶最大径≤3cm,有23个病灶最大径〉3cm;有20个病灶位于肝包膜下;有7个病灶周边存在假包膜,这7个病灶最大径〉3cm;有22个病灶存在中央瘢痕,其中有20个病灶最大径〉3cm。所有病灶在动脉期均呈高密度.其中31个病灶肿瘤实质均匀强化,17个病灶周边可见异常增粗的血管影。结论:FNH典型的cT征象是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存在中央瘢痕并延迟强化:FNH不典型的CT征象是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无中央瘢痕、存在假包膜。征象的多样性与病灶的病理类型和病灶的最大径相关。  相似文献   

4.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动态增强与DSA影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经兴  李勇  洪国斌  骆江红  陈耀庭  许林锋  梁碧玲 《癌症》2008,27(11):1186-1189
背景与目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其影像学诊断仍有因难.本研究拟探讨FNH的MRI动态增强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以提高FNH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MRI和DSA影像资料.MRI检查26例,其中,平扫后普通增强扫描11例,动态增强扫描15例;DSA检查10例.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15例18个病灶动脉期呈显著强化,强化持续至延迟期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11个病灶显示中央瘢痕.中央瘢痕在门脉期开始强化并持续至延迟期.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18个病灶均为动脉期迅速升高,门脉期至延长期缓慢下降,呈速升-缓降型.DSA检查10例13个病灶表现为动脉血供丰富.8个病灶供血动脉分支进入病灶后呈辐射状向周围发散.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更能敏感显示FNH中央瘢痕组织信号.FNH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特征表现为速升-缓降型.FNH的DSA特征为供血动脉分支进入病灶后呈辐射状向周围发散.MRI动态增强和DSA检查可提高FNH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7例FNH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 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9~52岁,中位年龄34岁.组织学上有特征性中央纤维星状瘢痕、异常结节状结构、畸形血管和毛细胆管增生.7例FNH中5例为经典型,1例为毛细血管扩张型,1例为混合型.结论 FNH为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学上应与肝细胞腺瘤、肝腺瘤样结节增生、分化好的肝细胞肝癌和肝纤维板层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FN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我院近10年来收治24例FNH,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占75.0%(18/24),CT扫描有中央星状瘢痕14例,占63.6%(14/22),影像学检查符合率:B超33.3%(6/18),超声造影60.0%(3/5),CT77.3%(17/22),MRI50.0%(2/4),DSA88.8%(8/9),PET-CT100%(5/5),手术切除8例,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2例,随访1年,1例病灶消失,1例明显缩小。肝动脉硬化栓塞治疗5例,其中1例破裂出血急诊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至3年,1例病灶消失,明显缩小4例。继续观察9例,随访1~3年无明显增大。结论 FNH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对无症状的FNH可继续密切随访,定期观察,对诊断不明或不能排除肝癌者应手术治疗,对诊断明确、有症状或要求治疗者可采用射频消融或肝动脉硬化栓塞治疗,肝动脉硬化栓塞治疗尤其适用于FNH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7.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以提高对FNH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1例21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进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其中2例行肝动脉血管造影。结果 21个FNH,平扫16个为低密度,5个为等密度,其中12个病灶中央有点状、条状、放射状低密度影。动脉期21个FNH除中央疤痕外,均明显均匀强化,9例见明显增粗的供血动脉;门脉期病灶密度下降,但均高于或略高于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于肝实质,3例见包膜强化。血管造影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FNH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中的特征性表现,对FNH的确诊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 larhyper-p lasia,FNH)是一种较少见的肝细胞来源的良性瘤样病变,术前诊断困难,很难与其它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本文收集了本院1994年2月~2006年9月间收治的11例FNH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要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以及与原发性肝癌(PH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2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16例,采用GE-LOGIQ9彩色多普勒系统,具有CPS(contrast pulse sequence)造影专用程序和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22例原发性肝癌的造影方式均呈典型的快进快退型。16例FNH在动脉期呈强回声,而门脉相呈等回声。在延迟相,15/16例(94%)FNH病灶呈等回声或稍高回声,1/16例(6%)较肝实质回声稍低;11/16例(69%)病灶在门脉和延迟相可见中央瘢痕。[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楚显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和原发性肝癌的造影充填过程及充填方式,在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华  李嶔  应霁翀 《肿瘤学杂志》2015,21(12):999-1003
摘 要:[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和小肝细胞癌 (SHCC)在MRI平扫、增强扫描和 DWI参数上的差异。[方法] 选取SHCC 及FNH患者57例。分析 MRI 鉴别 SHCC 与 FNH 的平扫、增强扫描和 DWI、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差异。[结果] 在T1WI表现上,FNH 等信号病灶12个(57.14%),SHCC低信号病灶37个(84.09%);在动态增强门静脉期 T1WI表现上,FNH 高信号病灶15个(71.43%),SHCC低信号病灶26个(59.09%),2组信号等级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18、-5.723,P<0.05);在T2WI 和 DWI表现上,2组病灶均以高信号为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318、-1.431,P>0.05)。T1WI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698,特异性为81.4%,灵敏度为58.7%;多期动态增强门静脉T1WI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92,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61.0%和100.0%。[结论] SHCC 与FNH的鉴别诊断中MRI 平扫T1WI 和多期动态增强门静脉期 T1WI的诊断价值较高,而DWI 和T2WI 对鉴别诊断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型强化病变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有病理结果的非肿块病灶的MRI主要影像特征。结果病理结果19例为恶性,35例为良性。平扫病灶的形态和信号特征不明确。增强扫描:恶性组,病灶分布呈节段性和区域性不均匀强化的占47.3%(9/19);良性组,病灶呈网状或点簇状均匀性强化的占28.6%(10/35)。MRI诊断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7%、61.4%。结论MRI对乳腺非肿块型强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及DWI有助于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与变异肝细胞病灶(FAH)和结节(NAH)的关系,并对其微血管结构以及细胞增生活性与肝细胞腺瘤(HCA)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对5例患者的6个经典FNH和9例患者的10个HCA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Ki-67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计算Ki-67标记指数以反映细胞增生活性。结果 6个FNH病变中均检测到多个FAH和NAH。HCA和FNH组织中均有CD34标记的微血管,但其密度和分布不同。HCA中微血管弥漫存在;FNH中微血管呈灶性或小结节状分布,主要存在于NAH中。CK19标记显示,FNH中胆小管和胆管阳性,NAH和HCA均为阴性。FNH中,73个NAH的Ki-67标记指数(2.8 %)明显高于FNH内NAH未累及的肝实质(0.6 %),但与HCA(1.8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典FNH中常见NAH形成,NAH与周围肝实质不同,具有较高的细胞增殖活性以及类似于HCA的CD34阳性微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肾细胞癌是致死率最高的泌尿系统肿瘤,肾包膜侵犯状况可能与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但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探讨了肾包膜侵犯状况对于。肾癌临床症状及分期的意义。方法:根据肿瘤与。肾包膜之间的关系把肾包膜侵犯状况分为浸润而未穿透包膜和浸润且穿透包膜。回顾分析2006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101例连续肾癌病例的临床症状、术后病理显示的肾包膜侵犯状况以及TNM分期(AJCC 2002年版),并比较3者之间的联系。结果:55例为体检发现,24例诉腰痛,18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14例有恶液质等全身症状或者伴有转移症状。大体标本77例肿瘤直径≤7cm,50例44cm。病理T1期68例,T2期9例,〉T2期24例,其中N1-2或M1期的有19例。24例主诉腰痛的病例,肿瘤均未穿透肾包膜;而11例穿透肾包膜的,患者均无腰痛主诉。对于≤4cm的肾癌,腰痛与肾包膜穿透与否无明显相关:当肿瘤〉4cm时,29%(10/35)例无腰痛主诉的病例肿瘤已穿透肾包膜;当肿瘤〉7cm时,53%(8/15)例无腰痛主诉的病例中肿瘤穿透肾包膜;有转移症状或全身症状的病例,43%(6/14)肿瘤穿透肾包膜;无转移症状或全身症状的病例中,6%(5/87)肿瘤穿透肾包膜。40%(40/101)的病例出现肾包膜浸润,其中11例穿透肾包膜:在肿瘤〉7cm的病例中,71%(17/24)出现肾包膜浸润。当肾癌局部未穿透。肾包膜时,是否有包膜浸润对于肿瘤的淋巴结或内脏器官的转移无影响(4/29 vs 9/61,P〉0.05);当肾癌浸润肾包膜时,如无进一步的肾包膜穿透,则肿瘤转移显著减少(6/11 vs 4/29,P〈0.01)。结论:就诊时腰痛主诉提示肾癌可能尚为局限性病变,对于较大的肾脏占位,如无腰痛主诉,则肿瘤可能已穿透。肾包膜肾包膜侵犯状况与肾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分期有关联。肾包膜浸润在肾癌中比较常见,尤其对于较大的肿瘤,但穿透肾包膜的肿瘤很少。仅仅肾包膜浸润而不穿透不增加肾癌诊断时出现转移的概率,肾包膜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肿瘤的转移,在限制肿瘤扩散中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为仅次于肝血管瘤的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曾命名为局灶性硬化、局灶性结节性硬化、孤立增生性结节或孤立结节状再生性增生等,由Rogers 1981年首次报道。本病无恶变倾向,预后良好。本文就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脏富血供肿物中常见恶性病变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和肝脏良性病变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肝腺瘤(hepaticadenoma,HA)CD34显色、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32例HCC、12例FNH及5例HA组织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各组CD34显色结果及MV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D34在HCC、FNH及HA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HCC的MVD为(57.88±24.89)/mm2,低于良性组(FNH、HA)的MVD(112.59±14.56)/ramz,两者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CD34作为血管内皮标志物不具有反映恶性肿瘤的特异性。MVD亦不能作为反映肝脏肿物诱导血管新生能力的特异性指标。HCC的MVD低于FNH、HA的MVD,可为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及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I对肝硬化结节(再生结节、退变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0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MRI资料,其中32例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全部病例均见再生结节,其中合并退变结节14例、原发小肝细胞癌18例,再生结节为肝内弥漫的小于1.0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影;退变结节为直径1.0cm~3.5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影;小肝细胞癌为直径小于3.0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影。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见小肝癌于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消退。结论:根据结节大小、信号改变MRI可区分大部分再生结节、退变结节及小肝细胞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困难的退变结节及小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7.
丁建辉  彭卫军  唐峰  毛健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12):1060-1063
背景与目的:肝脏是血源性转移癌最好发的器官,正确判断富血供肝转移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探讨富血供肝转移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有明确原发肿瘤病史并伴有肝脏转移的病例。根据强化程度,当病灶显示出明显的早期强化(强化程度与胰腺或肾皮质相仿)时,肝转移瘤被认为是富血供的,据此,共有31例符合人选标准,其中男性8例,女性23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51.9岁。所有31例均行上腹部MRI检查(采用1.5T超导MR扫描仪),扫描序列包括T2WIFSE序列,T1WISPGR序列(用于增强前后扫描)。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注射剂量为0.1mmol/kg,注射速率为2ml/s,注射后行Ⅲ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20、45、90S。所有MR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高年主治医师分析并达成一致。结果:31例患者共发现239个肝转移灶,分布于两叶,无特别好发肝段。其中21例转移灶为多发,其余10例为单发转移灶。病灶小于9.5cm。MR图像显示所有病灶于T1WI均为低信号。在T2WI图像上,127个病灶(53%)显示为中等高信号,65个病灶(27%)为中等高信号伴病灶中央更高信号区。增强动脉期显示183个病灶(77%)呈明显的边缘强化,41个病灶(17%)呈弥漫均匀的结节样强化,15个病灶(6%)呈弥漫不均匀强化。增强门脉期,131个病灶表现为与动脉期相仿的强化方式与程度,其中33个病灶表现为较动脉期稍增厚的强化环。结论:根据富血供肝转移瘤的主要特征.大多数病灶可以和肝脏其他富血供病变(如HCC.血管瘤,FNH等)能正确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增强计算机层析成像(CECT)肝脏低密度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CECT提示肝脏低密度病灶的CEUS检查结果。结果47例病灶的病理结果为20例转移癌,9例炎性假瘤,6例血管瘤,4例原发性肝癌,2例囊肿,2例脓肿,2例结核,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1例肝脏局部脂肪组织浸润。45例CEUS诊断结果与病理或临床诊断相符合。囊肿和炎性假瘤在整个CEUS时相无增强,但炎性假瘤内可有穿行的血管。肝脏局部脂肪组织浸润与肝脏同步增强。乏血供转移癌中80%(12/15)的表现为周边快速、轻度增强,内部轻微均匀增强;富血供转移癌中80%(4/5)表现为整体明显快速增强。脓肿和结核在CEUS中的强化程度与坏死程度有关,表现为快速不均匀增强。血管瘤周边向中心缓慢增强,其持续增强时间较转移癌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NH的CEUS表现由中心向外快进快出的典型增强方式。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EUS表现为整体快进快出的增强方式。结论CEUS对CECT肝脏低密度病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此类病灶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行CT检查,1例行CT及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密度、边界、强化及转移特征。结果 6例患者共6个病灶,均位于胰体尾部,肿瘤均较大,最大径线5~10 cm,边界多较清楚,病变密度多不均匀,可见坏死囊变区,其中1例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病灶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3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2例实性部分轻至中度强化,1例分隔轻度强化,1例可以看到完整包膜结构,1例病变可见肝脏转移。结论胰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可与胰腺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n C  Geng L  Chen H  Wang Y  Wu MC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9):567-569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48例FN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结果 大多数FNH患者无明显症状,血清学检查正常。25例患者的CT和MRI检查均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29例FNH病灶切面具有典型的星状疤痕。全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1%,无手术死亡。随访4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FNH发病与服用避孕药关系不大;CT和MRI对FN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FNH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诊断明确而瘤体较小、无明显症状的FNH患者,可密切随访及定期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