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成莉  邢辉 《浙江临床医学》2013,(9):1284-128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照新辅助化疗后再减瘤和直接手术减瘤分为两组,比较化疗疗效和预后。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有效率88.9%,新辅助化疗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直接手术组(P〈0.05);新辅助化疗组手术时间较直接手术组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组满意减瘤率为83.3%,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45.5%(P〈0.05)。新辅助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个月和2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可以明显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满意率,但并未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尿路感染风险评估模型,检验其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量表调查患者信息,统计术后尿路感染的患者例数,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尿路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并经应用检验其效果。结果 统计显示,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的卵巢癌患者24例,发生率为2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尿路感染影响因素有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插管次数、术后低蛋白血症、尿路感染预防宣教(P<0.05)。其中,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导尿管留置时间≥7 d、导尿管插管次数>1次、术后低蛋白血症、尿路感染预防宣教缺失的术后患者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尿路感染风险评估模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8,P=0.132),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Ki-67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109例晚期卵巢癌,均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根据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Ki-67表达状态分为Ki-67阳性组57例和Ki-67阴性组52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2组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并绘制预测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决策曲线。结果 2组癌抗原125(CA125)、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脉管浸润、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25、临床分期、腹膜转移及Ki-67表达为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其中Ki-67阳性表达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是Ki-67阴性表达患者的3.896倍。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Ki-67阴性组术后1、3、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Ki-67阳性组(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65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者89例为初次手术组,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者123例为间歇手术组,行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者153例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评价3组疗效,并随访观察3组5a生存率。结果初次手术组、间歇手术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16.0%、52.1%、63.4%,5a生存率分别为20.3%、30.5%、32.3%,间歇手术组、观察组高于初次手术组(P〈O.05),间歇手术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可提高晚期卵巢癌治疗有效率,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化学治疗对Ⅲ期卵巢上皮性癌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的卵巢上皮性癌30例,对其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PC方案化疗。结果30例患者平均年龄52岁(42~62),其中27例(90%)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例(10%)为粘液性囊腺癌,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27例(90%)为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10%)为不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平均生存时间30个月,而不理想者仅为18个月,术后化学治疗达到6个疗程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9个月,而不足6个疗程者仅为12个月。结论 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积极的化疗可以改善Ⅲ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MV)与Palomo术治疗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2008.10)、EMbase(1990~2008.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79~2008.6)、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79~2008.10)、CNKI数字图书馆(1990~2008.10),手工检索《中华男科学》等4种相关杂志。纳入MV和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踪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意见不一致则通过讨论或向专家咨询解决。采用RevMan4.3.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22篇文献,最后纳入7个RCT(1389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MV组精子活率[RR=1.21,95%CI(1.09,1.34),P=0.0005]和密度[RR=1.35,95%CI(1.20,1.51),P〈0.00001]提高率均高于Palomo组,MV组术后自然孕率高于Palomo组[RR=1.34,95%CI(1.08,1.66),P=0.008],而MV组单侧手术时间较Palomo组长[WMD=23.01min,95%CI(16.86,29.16),P〈0.00001],双侧手术时间亦较Palomo组长[WMD=34.05rain,95%CI(4.9,63.21),P=0.02]。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V组术后复发率低于Palomo[RR=0.17,95%CI(0.10,0.31),P〈0.00001],且MV组术后鞘膜积液发生率低于Palomo组[RR=0.10,95%CI(O.05,0.23),P〈0.0000130两组切口感染率、阴囊血肿及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Palomo术相比,显微结扎术具有患者术后精液改善率高,术后自然孕率高,术后复发率和鞘膜积液发生率低的特点;但手术时间更长。远期疗效有待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5期)、MEDLINE、EMbase、CNKI、WanFangData、VIP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2年5月,同时手T检索相关灰色文献,查找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切除子宫治疗妇科良性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南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2个RCT,共33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术相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住院时间[MD=-2.31,95%CI(-3.03,-1.60),P〈0.00001]和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更短[MD=-13.86,95%CI(-17.70,-10.03),P〈0.00001],术后发热及其他非特异性感染发生率更低[OR=0.72,95%CI(O.54,O.95),P=0.02],但术中泌尿系损伤发生率更高[OR=2.41,95%CI(1.21,4.82),P=0.012]且手术时间延长[MD=20.27,95%CI(3.95,36.59),P=0.03]。,两组在术中肠道损伤、血管损伤、术后瘘管形成、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及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在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术后发热及其他非特异性感染发生率更低,但术巾泌尿系损伤发生率更高且手术时间更长:由于缺乏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结局指标的结果,期待未来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8.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与常规辅助化疗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敏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1):1016-1018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NACT)与常规辅助化疗(ACT)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结果.方法 NACT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加肿瘤细胞减灭术,ACT组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合并术后辅助化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NACT组和ACT组手术最佳减灭率分别为66.7%和39.3%(P<0.05),合并脏器切除率分别为12.1%和21.4%(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1%和10.7%(P>0.05),术后腹腔引流量分别为1 114.3 ml和2 365.9 ml(P<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个月和20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84.8%和60.7%(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43.4%和40.0%( 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及两种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探讨能延长卵巢癌初次治疗后临床缓解时间(DFI)的因素,为复发性卵巢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54例。具体分析DFI和总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分期、残留灶、化疗疗程的关系;并比较卵巢癌复发后采取两种治疗方法对再次缓解率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在39例死亡病例中,初次治疗后DFI越长,患者生存时间也越长,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5,P<0.05)。对54例患者DFI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病理类型患者的DFI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P<0.05),其中浆液性癌与子宫内膜样癌的D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2,P>0.05),而腺癌的DFI较前两者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0.03、0.01,P均<0.05);临床手术分期越早,残留灶≤2 cm、化疗疗程正规将明显延长D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9、2.99、2.24,P均<0.05)。复发癌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补救化疗患者,再次缓解率和复发后2年、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补救化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27、11.20、11.84,P均<0.05),而1年、4年、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59、6.42、4.38,P均>0.05)。结论影响卵巢癌患者DFI的因素有病理类型、手术分期、残留灶大小及术后化疗疗程。再次手术联合化疗可提高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近期的生存率,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前列癌发病与病情变化种族地域差异明显,国外相关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群。分析45例中国人群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内分泌治疗起始进展至雄激素非依赖期(AIPC)的时间,以及进展至激素难治期(HRPC)的时间为评估目标。选择如下因素:确诊时年龄,基线PS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有无骨转移,一线治疗过程中PSA达到的最低值(PSAnadir),治疗后达到PSAnadir时间等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开始进展至AIPC中位时间为19个月,进展至HRPC中位时间为35个月。临床分期(P=0.016)、骨转移(P=0.049)、Gleason评分(P=0.001)、基线PSA(P=0.04)、PSAnadir(P=0.012)为治疗进展至AIPC期的危险因素,其中临床分期(P:0.025)、Gleason评分(P=0.009)、基线PSA(P=0.012)、PSAnadir(P=0.009)为治疗起始进展至AIPC期的独立危险因素。Gleason评分(P=0.002)、PSAnadir(P=0.009)为治疗进展至HRPC期的危险因素,其中PSAnadir(P=0.038)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国内前列腺癌患者自内分泌治疗起始,进展至AIPC和HRPC的时间分别为19个月与35个月,病情进展危险因素包括Gleason评分、PSAnadir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8~2005年间收治的52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接受了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组),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另外28例患者只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对照组)。结果手术组患者复发后中位生存期为32.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中,生存期受手术后残余病灶的影响,残余病灶直径<2cm,中位生存期为41.3个月,残余病灶直径>2cm,中位生存期为2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可以改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及CA125在卵巢癌复发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和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患者,测定血浆LPA和CA125表达情况,检测同期28例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30例初诊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及30例正常女性的血浆LPA和CA125作为对照,分析LPA和CA125在卵巢癌复发患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组血浆LPA(9.52±4.64 mol/L)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患者组(2.02±1.94 mol/L)(t=7.96,P<0.05)及正常人群组(1.91±2.21 mol/L)(t=8.15,P<0.05),与初诊患者组(9.19±2.47 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05),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组血浆CA125(75.42±10.66 U/ml)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患者组(11.42±9.67 U/ml) (t=28.830,P<0.05)及正常人群组(10.45±6.42 U/ml)(t=24.220,P<0.05),与初诊患者组(63.29±132.32 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29±7.32 U/ml)(t=2.622,P>0.05).采用LPA和CA125诊断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诊断价值有差异(χ^2=37.834,P=0.022),其中LPA敏感度(93.8%)高于CA125(65.6%),特异度无明显差异(χ^2=24.501,P=0.99).结论 LPA水平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的复发有重要价值,可能成为监测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上皮性癌(EO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OC的预后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EOT)组织以及50例EOC组织中TIMP-2和VEGF的表达情况。术后随访3~5年,分析术后有无复发患者的TIMP-2、VEGF表达和VEGF/TIMP-2的比值情况。结果 TIMP-2和VEGF在EOC组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EOT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术后复发患者的EOC组织VEGF和TIMP-2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的患者,而VEGF/TIMP-2的比值≥2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的患者(P<0.05)。结论 TIMP-2和VEGF在EOC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情况和VEGF/TIMP-2比值与EO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卵巢上皮性癌与低miR-433的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在115个卵巢上皮性癌(EOC)组织和45个正常组织中通过逆转录定量即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检测miR-433的表达。通过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方法分别测定miR-43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EOC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miR-433的预防价值可通过Cox回归分析来估测。结果miR-433在EO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低miR-433表达与肿瘤大小(P=0.050)、晚期FIGO阶段(P=0.009)以及肿瘤复发(P=0.002)密切相关。Kaplan-Meier分析证明具有低miR-433表达的EOC患者比具有高miR-433表达的患者的总存活率(P<0.001)更低。多变量分析鉴定miR-433(P=0.013;HR=2.973;95%CI=1.260~7.012)是EO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miR-433在EOC的表达降低且可能与EOC的肿瘤进展相关,是EOC患者的独立预后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癌、45例良性卵巢肿瘤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d-1和HO-1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Id-1和HO-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与良性卵巢瘤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083、6.838,P〈0.05);与卵巢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1.097、27.444,P〈0.05)。Id-1、HO-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前CA125水平、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4.678-7.739,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中Id-1和HO-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 Id-1和HO-1的高表达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100A9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2例正常卵巢、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6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100A9的表达,同时对蛋白表达进行定位。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中S100A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差异有显著意义(F=52.548,q=5.766、18.331,P〈0.05)。S100A9在上皮性卵巢癌Ⅲ~Ⅳ期、低分化及有大网膜转移时表达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4.03、3.43、3.27,P〈0.05),而其表达与病理类型、有无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20例癌组织S100A9细胞核表达,其余为细胞质表达。结论 S100A9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切除(systematic lymphadenectomy,SL)与非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切除(unsystematic lymphadenectomy,USL)治疗上皮性卵巢癌(EOC)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循证医学数据库(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s,EBM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199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纳入SL与USL比较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观察性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22 796例患者,其中SL组5?420例,USL组17?376例。13个纳入研究中,2个为RCT,11个为观察性研究(其中2个数据来自美国国立癌症中心的SEER数据库)。2个RCT的结果显示,与USL相比:①SL不能改善早期(FIGOⅠ~Ⅱ)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5-PFS)[OR=0.70,95%CI(0.40,1.22),P=0.21],但能改善晚期(FIGOⅢ~Ⅳ)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5-PFS[OR=0.62,95%CI(0.40,0.96),P=0.03];②SL不能改善早期[OR=0.84,95%C(I0.44,1.58),P=0.58]及晚期[OR=0.93,95%C(I0.64,1.37),P=0.73]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OS);③SL也不能改善达到理想减瘤的早期[OR=0.84,95%CI(0.44,1.58),P=0.58]及晚期[OR=0.93,95%CI(0.64,1.37),P=0.73]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5-OS。观察性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与USL相比:①SL不能改善早期[OR=0.38,95%CI(0.08,1.74),P=0.21]及晚期[OR=2.88,95%CI(0.95,8.72),P=0.06]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5-PFS;②不论是否除外SEER的影响,SL均能改善早期[OR=0.54,95%C(I0.46,0.63),P<0.00001;OR=0.59,95%C(I0.38,0.92),P<0.02]及晚期[OR=0.47,95%CI(0.43,0.52),P<0.000?01;OR=0.57,95%CI(0.42,0.77),P=0.0002]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5-OS;③SL不能改善达到理想减瘤的早期患者的5-OS[OR=0.32,95%CI(0.02,6.19),P=0.45],但能改善达到理想减瘤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5-OS[OR=0.53,95%CI(0.32,0.88),P=0.01]。结论 SL有可能改善上皮性卵巢癌的5-PFS及5-OS。但由于缺乏足够的RCT,SL对上皮性卵巢癌5-PFS及5-OS的影响仍不确定,需要开展更多RCT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nail、Axl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nail、Axl在56例上皮性卵巢癌、56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2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nail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20.677、16.132,P〈0.01)。Axl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31.226、20.596,P〈0.05)。Snail、Axl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病灶发生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2.635-12.143,P〈0.05),与临床病理类型无关。Snail、Axl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692,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nail、Axl高表达,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62(miR-362)及微小核糖核酸-485(miR-485)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ovarian cancer, EO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 2020 年3 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EOC 患者98 例和正常对照组50 例,检测两组血清miR-362 和miR-485 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OC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EOC 组血清miR-362(0.42±0.05)及miR-485(0.51±0.0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37±0.96,1.74±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13,14.520,均P < 0.001)。Kaplan-Meier 分析显示,miR-362 及miR-485 低表达与EOC 患者总生存率有关(χ2=14.518,12.610,均P < 0.001)。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95%CI)=1.904(1.327 ~ 3.185)]、淋巴结转移[HR(95%CI)=1.953(1.401 ~ 3.394)]、腹膜转移[HR(95%CI)=3.450(2.617 ~ 7.105)]、miR-362 < 1.30[HR(95%CI)=2.755(2.104 ~ 6.118)] 及miR-485 < 1.05[HR(95%CI)=2.106(1.513 ~ 4.782)] 是影响EOC 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结论 EOC 患者血清miR-362 及miR-485 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其低表达与EOC 患者总生存率有关,可作为EOC 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