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65例急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急诊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6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患者进行溶栓前后护理,以及正确的康复锻炼与出院指导.结果 65例患者通过急诊静脉溶栓后,大部分患者血管再灌通良好.参加早期锻炼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急诊静脉溶栓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全程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25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重视治疗前后的病情及并发症观察.结果 25例AMI患者中11例持续性胸痛30 min内迅速缓解,8例持续上抬的ST段迅速下降接近基线或较前下降50%以上,6例灌注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消失.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是有效的方法,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溶栓前准备工作能保证溶栓顺利进行,溶栓时及溶栓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可及时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我科18例进行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加强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及病情的观察,对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治疗措施,但随之带来的术后脑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上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高血压病(EH)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08例(溶栓治疗38例和常规治疗70例)有EH病史的AMI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血管再通率为65.7%,血管再通组患者较血管未通及常规治疗组患者左心功能的各项参数均有改善(P<0.05~0.01),住院期间并发症和严重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降低(P均<0.05)。结论:提示对EH患者AMI早期、适当的静脉溶栓治疗可缩小梗塞范围,减少并发症,降低急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高血压病(EH0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贩疗效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08例(溶栓治疗38例和常规治疗70例)有EH病史的AMI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血管再通率为65.7%,血管再通组患者较血管未通及常规治疗组患者左心功能的各项参数均有改善(P〈0.05~0.01),住院期间并发症和严重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降低(P均〈0.05)。结论:提示对EH患者AMI早期1、适当的静脉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静脉溶栓治疗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4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8例、牙龈出血12例。出院后随访3~6个月,GOS评分5分22例,4分35例,3分23例,2分8例,1分4例。结论 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的、个体化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及效果。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2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依从性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依从率为93·75%,对照组为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率、脑卒中复发知识知晓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知识掌握率及脑卒中复发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开放研究方法对入选病例按每公斤体重1.5万单位尿激酶一次静脉应用,以后依次应用脱水剂、抗凝剂。24小时后常规应用扩血管及抗凝脑保护剂。14天一疗程。统计溶栓后即刻有效率及一疗程时总有效率。结果:50例病例全后1~6小时临床症状明显恢复42例,即刻有效率84%,一疗程总有发生率94%,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1%。继发脑陋血发生率4%。死亡率6%。均死于并发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136例患者分为2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 ,并给予除抗血小板聚集外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周、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周、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且安全性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用药时间窗、药物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降纤酶组各50例,尿激酶组给予3种不同剂量尿激酶静脉冲击;降纤酶组给予降纤酶治疗3天。两组病人均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2周。结果:尿激酶组疗效明显优于降纤酶组(P<0.01-0.05)。尿激酶用量在100-150万U时疗效肯定。48小时内溶栓均有效果。6小时内疗效最佳。尿激酶组发生再梗死8例(16%),以6小时后用药者居多;皮肤粘膜出血11例(22%),与尿激酶用量成正相关;颅内出血3例(6%),均为早期神经功能受损严重者。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越,用量在100-150万U时安全有效,用药时窗 个体化,早期神经功能受损严重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2013-01-2013-12收治ACI患者48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观察组)。2010-01-2012-12收治ACI患者48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比较2组ACI静脉溶栓治疗的生理指标及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47例,对照组恢复43例。2组治疗后NDS、AD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知识掌握、满意度、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开放研究方法对入选病例按每公斤体重 1 5万单位尿激酶一次静脉应用 ,以后依次应用脱水剂、抗凝剂。 2 4小时后常规应用扩血管及抗凝脑保护剂 ,14天一疗程。统计溶栓后即刻有效率及一疗程时总有效率。结果 :5 0例病例溶栓后 1~ 6小时临床症状明显恢复 42例 ,即刻有效率 84% ,一疗程总有发生率 94%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11% ,继发脑出血发生率 4% ,死亡率 6 % ,均死于并发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191,自引:5,他引:186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对急性脑梗死(发病6h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凡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155例接受UK150U,B组162例接受UK100万U,C组148例接受安慰剂。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Barthel指数(BI)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溶栓后ESS分数迅速增加,3组间有显著差异,颅内非症状性出血率为9.03%(A组)。5.56%(B组),4.73%(C组)。颅内脑实质性出血率为4.52%(A组),3.09%(B组),2.03%(C组)。颅内脑实质性出血死亡率为1.89%(A组+B组),C组无一例死于实质性出血,结论:UK用于急性脑梗死(发病6h内)有效且相对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9.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早期动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临床疗效已经初步得到肯定.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及时恢复供血,有可能避免缺血脑组织坏死.我科自1999年5月~2000年10月应用尿激酶(UK)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6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