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头电针组、强制运动组(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及综合干预组(头电针+CIMT),常规康复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为主,Brunnstrom技术为辅)强化患侧上肢训练;头电针组采用焦氏头针结合电刺激疗法;强制运动组限制健侧上肢,强化患肢训练;综合干预组采用头电针联合强制运动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观察患者偏瘫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偏瘫上肢FMA评分明显升高,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P0.01);但除综合干预组偏瘫腕关节活动度在腕关节背伸及桡偏两个活动方向上较常规康复组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各组间FMA评分及手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常规康复组比较,综合干预组FMA评分升高,偏瘫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康复、头电针及强制性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均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但头电针联合CIMT训练作用最为明显,且显效最早。  相似文献   

2.
张鸿萍 《中医药研究》2010,(9):1062-1063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4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CIMT组和传统治疗组,CIMT组每天强化训练患侧上肢5 h,连续2周,同时使用休息位手夹板和吊带限制健手的使用,每天8 h;对照组采用传统PT和OT等康复方法,不限制健手的使用。采用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BI)评定上肢灵活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后,CIMT组与对照组间CTEF、BI检查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MT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灵活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儿童脑瘫——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儿童脑瘫-偏瘫患者34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偏瘫康复治疗以及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偏瘫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上肢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上肢功能级别均有所提高。并且治疗组忠儿治疗后上肢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手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儿童脑瘫-偏瘫的治疗上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费用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彭丽延  李素惠 《光明中医》2014,(10):2185-2187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60例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相应干预4周后的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加强制性运动护理干预措施,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给予药物、针灸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对一运动疗法训练。结果:观察组步行能力、步态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疗法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等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MA、MBI、ST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MBI、STEF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FMA、MBI、ST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对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结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脑梗塞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20例脑梗塞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内科治疗;2周后,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给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音乐疗法结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干预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4天后,观察组ARAT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结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脑梗塞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及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作业疗法,采用Fugl-Meyer评价法和Brunnstrom分期来反映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并作统计分析。结果:Fugl-Meyer积分,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与2月、3月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月与3月比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Brunnstrom分期比较,上肢近端和远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痊愈11例,显效48例,有效147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为84.43%。结论: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促使偏瘫患者早期、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及对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包括运动疗法(PT)和作业治疗(0T);试验组除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外,还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两组患者每项训练各进行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4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训练前、训练后2周及训练后4周时分别进行手握力评定、改良Ashworth评分(MAs)、上肢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力指数(MI)评估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手握力、改良Ashworth评定(MAS)、上肢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力指数(M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的手握力及MI评分均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和肘、腕屈肌MAS较训练前有均有显著好转(P〈0.01),对照组较训练前亦有改善(P〈0.05),试验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肘、腕屈肌MAS较对照组亦有改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并有效降低肌痉挛及改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治疗基础上结合新 Bobath 技术治疗促进上肢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48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行新 Bobath 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自理 能力,统计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与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康 复有效率为 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新 Bobath 技术治疗用于脑卒 中偏瘫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辅以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定偏瘫侧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AROM),记录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偏瘫侧腕关节AROM、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FMA上肢部分评分的提高均比对照组显著。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优于仅应用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范丽伟  蔡光永  朱慧梅  章榕坪 《新中医》2023,55(12):166-170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Bobath 康复疗法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脑血流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152 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Bobath 组各76 例。Bobath 组给予Bobath 康复疗法治疗,联合组给予头皮针联合Bobath 康复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症状积 分,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最大峰值流速(Vs),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评分,以及患 侧腕屈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治疗后,2 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歪斜积分均较治疗前 降低,联合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歪斜积分均低于Bobat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大 脑中动脉RI 均较治疗前降低,大脑中动脉Vs 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大脑 中动脉RI 低于Bobath 组,大脑中动脉Vs 高于Bobat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上肢、下肢 FMA 评分及患侧腕屈肌、腓肠肌iEMG 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上肢、下肢FMA 评分及患侧腕屈肌、腓肠肌 iEMG 均高于Bobat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联合Bobath 康复疗法治疗可改善脑梗 死后偏瘫患者的脑血液循环,促进其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悬吊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早期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早期介入悬吊运动训练,观察两组2个月治疗前后Holden功能步行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根据Holden功能步行分级,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对提高早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均有改善作用,但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Bobath技术及镜像训练技术,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偏瘫上肢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MA、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的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使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疗法治疗。对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组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RA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时,使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疗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 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 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 案,统计分析两组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UE)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患者 FAM–UE 评分、ARAT 评分、MBI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案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对其上肢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加Bobath运动疗法治疗偏瘫性肩痛的疗效。方法:将52例脑卒中偏瘫性肩痛患者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前者采用中药熏蒸汽化热疗加Bobath运动疗法治疗,后者采用Bobath运动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汽化熏蒸热疗加Bobath运动疗法治疗偏瘫性肩痛可获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上肢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其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9.
的探讨头针结合运动想像疗法对脑梗死早期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动组(头针+运动想象疗法+运动疗法)和运动组(运动疗法),每组各45例。治疗前和治疗28天时,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评分,并采用F-Meyer量表(FMA)评价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使用量角器测定患侧手腕主动活动范围(AROM),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FMA、AROM和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治疗后针动组各项评分均优于运动组(P〈0.05);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la(6-Keto—PGFla,6-K—P)的含量,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TXB2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配合头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促进脑梗死早期偏瘫上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穴长时间留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4例.治疗组实施头穴长时间留针疗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3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STEF、上肢FMA评定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间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长时间留针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可在短期内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