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急性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将在本院儿科门诊和急诊就诊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31例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布洛芬口服退热;对照组(78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液退热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后60min和90min的体温;记录用药90min后腋温降至正常及在治疗期间出现与治疗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例数。结果两组发热患儿在用药后体温均明显下降,但布洛芬组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90min后布洛芬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患儿比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布洛芬组大汗淋漓比率明显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结论布洛芬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发热患儿,退热疗效较好,可以推荐,但对其不良反应仍需重视。  相似文献   

2.
杨永志 《海峡药学》2012,24(6):154-155
目的观察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有高热症状的患儿128例,随机分成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其中布洛芬组有患儿64例,给予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治疗;对乙酰氨基酚组有患儿64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治疗。记录患儿接受治疗后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布洛芬组(A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B组)均有效降低患儿的体温,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洛芬组能迅速降低患儿的体温,并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相对于布洛芬组,对乙酰氨基酚组降低患儿体温缓慢;两组间比较,布洛芬组的降温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组降温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患儿退热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赵慧  田宝成 《中国药业》2009,18(21):70-70
目的观察口服尼美舒利颗粒剂与肌肉注射赖氨匹林对患儿发热的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差异。方法将80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患儿按随机数字方式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尼美舒利颗粒剂,对照组40例肌肉注射赖氨匹林针,观察两组患儿体温下降到设定温度的时间,给药4h和6h时的体温变化以及患儿的依从性。结果体温下降到设定温度的时间及给药后4h体温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6h体温变化及给药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美舒利颗粒剂在治疗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方面综合性评价比肌肉注射赖氨匹林针好。  相似文献   

4.
布洛芬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退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56例)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44例)治疗,记录首次给药后0.5、1.0、1.5、2.0、3.0、4.0、5.0和6.0 h的体温变化.结果: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降低1.5 ℃所需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0±78)min、(119±82)min,比例分别为83.9%和84.1%(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10±76)min、(124±78)min(P>0.05),比例分别为87.5%和68.2%(P<0.05).前2 h两组体温下降相似,在3.0、4.0、5.0和6.0 h布洛芬组平均体温下降大于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正常化维持时间更长.结论:布洛芬退热疗效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相似文献   

5.
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儿童发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儿童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伴有高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患儿21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给予口服尼美舒利治疗,对照组100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记录用药40 mln~8 h体温变化,评价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起效快于对照组,40 min时体温明显降低(t=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h、3 h时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h、4 h、6 h、8 h时治疗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6.48、12.38、13.94、15.68,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美舒利对儿童退热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炎琥宁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炎琥宁组患儿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和炎琥宁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4.2%、95.8%;炎琥宁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琥宁组患儿发热及咳嗽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体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体温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炎琥宁组患儿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体温.  相似文献   

7.
彭明  汪建 《中国药业》2005,14(4):73-73
目的:评价去感热注液对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发热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去感热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柴胡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48 h的体温变化.结果:经治疗,两组体温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温下降更明显.结论:去感热注射液疗效优于柴胡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刘坤 《海峡药学》2014,(12):143-144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酌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降温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初次解热时间与完全退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外感发热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59-61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肺炎发热湿热内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炎发热湿热内郁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相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口服,同期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第3天末患者体温控制、第5天末咳嗽咳痰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能有效缓解肺炎发热湿热内郁证患者的发热及咳嗽咳痰症状,并能缩短发热周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尼美舒利治疗儿童高热的退热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3个月~12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儿童11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尼美舒利;对照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观察体温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尼美舒利降温作用优于对乙酰氨基酚,且药效维持时间长.结论 尼美舒利治疗儿童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具有效果快、作用强、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临床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口服退热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108例感染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布洛芬组予布洛芬(异丁苯丙酸)顿服,剂量为8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顿服,剂量为15mg/kg·次。结果 布洛芬组患儿退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60min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乙酰氨基酚组,且最大作用时间及退热持续时间也较对乙酰氨基酚组长,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轻微,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确切,均为儿科理想安全的口服退热药。但以布洛芬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其退热作用更强更快,体温下降更明显和维持时间更长,可作为儿科临床医师第一线的退热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12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病因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色华 《北方药学》2016,(7):152-153
目的:对比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34例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退热药物的不同,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试验组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两组退热效果,退热时间参数及药物应用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退热总有效率97.0%,对照组为88.1%,两组退热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03,P=0.0486),试验组1h内的体温下降度数为(0.72±0.18)℃,对照组1h内的体温下降度数为(0.55±0.15)℃,两组1h内的体温下降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88,P=0.0000),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药物性血细胞计数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感染性发热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布洛芬更好,起效较快,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临床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口服退热药物提供参考.方法108例感染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布洛芬组予布洛芬(异丁苯丙酸)顿服,剂量为8 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顿服,剂量为15 mg/kg·次.结果布洛芬组患儿退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60 min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乙酰氨基酚组,且最大作用时间及退热持续时间也较对乙酰氨基酚组长,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轻微,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确切,均为儿科理想安全的口服退热药.但以布洛芬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其退热作用更强更快,体温下降更明显和维持时间更长,可作为儿科临床医师第一线的退热药.  相似文献   

15.
布洛芬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退热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56例)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44例)治疗,记录首次给药后0.5、1.0、1.5、2.0、3.0、4.0、5.0和6.0h的体温变化。结果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降低1.5℃所需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04-78)min、(1194-82)min,比例分别为83.9%和84.1%(P〉0.05)。前2h两组体温下降相似,在3.0、4.0、5.0和6.0h布洛芬组平均体温下降大于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正常化维持时间更长。结论布洛芬退热疗效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相似文献   

16.
王云松 《海峡药学》2012,24(5):146-147
目的观察清开灵配合针刺大椎穴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清开灵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配合针刺大椎穴加拔火罐治疗,1日1次;疗程3~5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和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开灵配合针刺大椎穴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疗效显著,患儿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右旋布洛芬与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感染性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高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3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口服右旋布洛芬和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采用腋温法检测用药前和用药不同时间后的体温,并计算体温下降的幅度。结果右旋布洛芬和布洛芬混悬液都具有很好的依从性,但右旋布洛芬退热速度更快,作用更强,维持退热时间更长。结论右旋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疗效优于布洛芬混悬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104例行对照实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52例)患儿采用热毒宁治疗,而对照组(n=52例)患儿采用病毒唑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小儿AURI伴发热采用热毒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9):62-6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给药途径对小儿肺炎患儿用药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患儿84例,根据阿奇霉素用药途径随机分为口服组、静脉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儿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依从性及不良用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治疗依从性为85.71%显著高于静脉组59.52%,不良用药反应为7.14%显著低于静脉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阿奇霉素疗效与静脉给药大致相同,但与后者相比,前者具有不良反应少、用药便利的优势,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所有患儿实施对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8-10mg·kg-1·d-1;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炎琥宁8-10mg·kg-1·d-1。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基本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1例皮疹,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发热、咳嗽、流涕、咽痛、扁桃体肿大等临床症状,有效缩短病程,并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