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抗真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物的总销售金额及构成比逐年上升。深部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远大于浅部抗真菌药,其中三唑类用药金额最大,其次是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金额排序中三唑类药物排在前列,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稳居第1、2位。浅表抗真菌药以特比萘芬为主,销售金额逐年下降。抗真菌药的DDDs排序中,深部抗真菌药中三唑类伊曲康唑排在前列,浅部抗真菌药克霉唑、硝呋太尔制霉素排名也居于前列。结论南京地区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呈增长趋势,应加强对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工作,从而促进抗真菌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抗真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应用趋势。方法对医院药品库房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4—2007年抗真菌药物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销售金额及排序情况。结果三唑类抗真菌药物DDDs较高、用量较大。结论医院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圣惠  刘青坡 《中国药业》2010,19(15):56-58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6—2008年抗菌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抗真菌药的使用率增长迅速;DDDs排序与用药金额排序比值表明大多数药物同步性较好;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偏高。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对抗真菌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4.
钭柳芬 《中国药业》2009,18(21):54-55
目的评价医院抗菌药物的产品结构、使用趋势及应用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缙云县中医院2004年与2008年的抗菌药物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院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前15位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趋于多元化;排序比接近1的药品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居主导地位,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呈上升趋势,喹诺酮类呈下降趋势。结论按医院等级评定要求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监管取得了成效,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应用占主导地位,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李进 《海峡药学》2012,(12):258-259
对医院门诊药房有关抗真菌药物使用的处方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用药量及药品销售金额等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盐县人民医院小儿内科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明 《医药导报》2001,20(6):389-389
目的对小儿内科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金额排序法统计了海盐县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住院患儿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该类药物消费金额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65.1%,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抗真菌类的消费金额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42.7%,22.8%,18.9%,7.1%。结论本研究对儿科合理用药、加强宏观调控及临床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浙江省肿瘤医院各类药物应用情况,反映抗肿瘤药物及相关辅助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0-2012年该院用药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将药品分为16大类,计算全部药品与各类药品销售总金额及增长率,并按金额进行排序。结果:3年来该院药物销售金额出现不同比例的增长,16大类药品金额排序没有明显变化,其中抗肿瘤药物稳居第一,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营养药类药物金额增长最为明显。结论:该院用药结构具有肿瘤专科医院的特色,用药结构稳定、合理。  相似文献   

8.
凌静  卢芳芳  陈博 《中国药房》2010,(12):1097-1099
目的:分析某军队疗养院康复中心2007~2009年心脑血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合理使用心脑血管类药物及其基本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该院康复中心心脑血管类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9年该院心脑血管类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总体呈增长趋势,最常用的是脑血管、脑代谢、促智药及抗高血压药。其中心脑血管类基本药物占心脑血管类药物的94.8%。脑血管、脑代谢及促智药以奥拉西坦、血栓通临床应用较广,抗高血压药以氨氯地平应用较广。结论:心脑血管类基本药物分类复杂、种类多、临床应用广泛、市场需求潜力大,仍需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2-2004年抗感染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掌握我院各类抗感染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和销售金额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1.我院抗感染药品种数2003年与2004年持平,比2002年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头孢菌素类品种数最多;2.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平均占西药销售金额的42.03%,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遥遥领先,平均占抗感染药销售金额的33.58%;3.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结核药、林可霉素类药物是使用频度最高的6大类,提示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结论:医院3年来抗感染药物品种增多、占总体用药比例偏高,建议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强化合理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用抗真菌药物在武汉地区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部门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09~2011年外用抗真菌药的使用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外用抗真菌药总体销售金额和药品种数逐年上升。3年来唑类抗真菌药销售金额均列第1位;软膏剂的使用金额均列第1位;曲安奈德益康唑销售金额均列第1位。结论:武汉地区医院抗真菌药使用量及销售金额在逐年上升,品种、剂型也不断增加,应提倡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毛士龙  张蓉蓉 《中国药房》2010,(43):4108-4110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方法:调查上海市12家二级医院和14家三级医院2007~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生产厂家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逐年上升,二级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比和年增长率均高于三级医院;用药金额排序前20位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均以心脑血管用药为主,三级医院抗肿瘤品种使用较多;销售金额排序前15位的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随其产品竞争力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二级医院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替代趋势较为明显。结论: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快速增长,显示其市场需求较大。应加强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与评价,重视临床合理性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年武汉市32家医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2010-2012年武汉市32家医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总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多样,用药总金额和用药频度同步稳定增长;三七类和丹参类注射剂在武汉地区的占主导地位;血栓通(规格:100mg,属三七类)、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规格:5ml,属丹参类)两个品种应用增长迅速,最具竞争优势。结论:武汉地区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呈增长趋势。应高度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制药企业须努力提高药品的质量及稳定性,临床应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在该地区的应用仍有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解放军第180医院2009-2012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中2009-2012年所有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用药金额和限定日剂量,计算并分析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与DDDs排序比,以及日均费用.结果: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常用品种有7种,常用剂型为片剂、注射剂和贴剂.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最大,吗啡类的用量排序逐年降低.羟考酮控释片日均费用最大,用量排序逐年上升.结论:该院的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但在品种的选择上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吴民  刘建红  朱春梅 《中国药房》2010,(31):2951-2953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数据库,对我院2005~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4年内占总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13.06%、9.33%、9.97%、9.08%,用药金额在2006~2008年有逐年上升趋势。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的祛瘀剂在用药品种、金额以及DDDs方面近3年来均排在首位,清热剂次之。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分级管理制度的成效。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1年药剂科抗菌药物的出库记录,统计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费用(DDC)等情况。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逐年升高,但占总药品销售额的比例逐年下降。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及DDDs显著高于口服药。销售金额居前列的药品主要集中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且均为注射剂。"非限制使用类"药品销售金额及DDDs逐年上升,"限制使用类"药品销售金额及DDDs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特殊使用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及DDDs逐年下降。结论: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已初见成效,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但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全院医师、药师及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利用Excel软件对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销售金额等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2012年该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依次为理血药、补益药和抗肿瘤及辅助用药。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中药注射剂中,除疏血通注射液销售金额下降外,其他中药注射剂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中药注射剂限定日费用(DDC)普遍较高,较高的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中药注射剂在该院临床应用逐年增多,药品结构和,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药学工作者应加强中药注射剂品种结构调整和临床用药教育,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6—2010年我院抗真菌药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用药频度(DDDs)作为评价药物利用的指标。结果:2006—2010年我院抗真菌药销售金额持续增长,尤其是氟康唑、伊曲康唑的销售金额及DDDs均上升较快。结论:我院抗真菌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郑继海  王金彩 《中国药师》2009,12(11):1627-1628
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来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及DDDs排序法,对我院2006—2008年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逐年上升,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的用药金额和DDDs排序稳居前三位,阿卡波糖增长迅速,用药金额2008年已跃居第一位。结论:我院临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以磺酰脲类和双胍类为主,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厦门市中医院病区西药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表,对该院2011-2013年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及用量进行统计;另对各类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销售金额与DDDs的排序比(B/A)进行分析。结果:3年中,该院中药注射剂的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品种数量较稳定,个别品种的销售金额与DDDs的排序比值小于1。其中,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及销量均排在第1位;销售金额及DDDs居优势地位的单品种是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而注射用益气复脉的DDC最高。结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重视监管,加强此类药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和评价,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娜  马金秋  吴纪宁  阎彦 《中国药房》2010,(39):3728-3731
目的:评估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方法:对我院门诊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及部分常用品种的科室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消耗金额逐年增高,心脑血管用药连年居首位;有5种药品连续3年进入金额排序前10位,有4种药品连续3年进入DDDs排序前10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用量逐年增大,日均费用较高,品种过于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