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应室是职业危害的高危科室,负责医院手术操作器械包使用后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发放等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是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作者对医院供应室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锐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详细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研究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教育依从性。方法:针对锐器伤发生的原因以及自身防护要求,抽调1100名医护人员,根据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相关防护教育依从性,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调查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依从性不良,对防护知识未接触的医护人员所占比例为11.9%,与患者接触前后经常洗手的比例为33.2%。结论:医护人员有必要接受血源性疾病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其对防护工作的重视以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锐器损伤的现状,并提出减少锐器损伤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院60名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找岀容易发生的环节,并分析原因.结果: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环节多,其后处理简单,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结论:护士面临锐器伤的危险,应充分的认识其危害,积极的采取防护措施,保障自身的人生健康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供应室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环节,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本供应室护士2011年发生锐器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供应室锐器伤最易发生和危害最大是的环节是污染器械的回收、分类和清洗的过程。结论: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明确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对该环节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可减少供应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对我院60名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发生的原因及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及预防等认知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尤其是针刺伤发生率最高,原因主要是拔针和玻璃安瓿刺伤等为主,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缺乏。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安全操作,实施标准预防、职业暴露后早期规范处理伤口、及时登记和报告及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等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员与各种患者接触 ,执行各项技术操作 ,发生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等特殊职业损伤的几率非常多 ,这是造成护理人员发生血缘性疾病传播的最主要职业因素[1] 。在医院 ,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 ,但这种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却没有引起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因此加强临床护士对锐器伤的防护就更为迫切。1 发生锐器伤的常见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多数锐器伤的发生不是随机、不可避免的 ,其发生与个人的认知、态度、行为和个性等因素有关[2 ] 。有 2 0余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 ,其中包括针刺伤后可能发生感染的HBV、HCV、H…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医疗锐器伤的发生及认识情况,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以一所县级医院实习的82名自愿接受调查的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82名实习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的占95.12%,以针刺伤为主,共发生195次损伤,平均每人2.38次。发生损伤后能主动汇报的比率低,占21.79%;在对锐器伤的认识的10个问题中,经卡方检验,显示出不同学历护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直接用手传递锐器者占82.3%。结论护生缺乏锐器伤防护知识,发生锐器损伤率高,同时护生对锐器伤防护教育和危害因素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但不同学历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差异不大。因此,学校应增设锐器伤防护课程,增强防护意识,医院应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及管理,并规范操作和建立规范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手术室护士锐器伤防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广英 《中医正骨》2007,19(11):76-77
医务人员的皮肤被锐器刺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手术室是锐器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因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体液等,所以手术室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随着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趋势的大幅度上升,锐器刺伤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手术室护士必须加强防护知识学习,提高防护意识,减少锐器刺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自2005年3月~9月,我们对本院手术室16名护士进行健康促进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经验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6人,均为女性。年龄19~49…  相似文献   

9.
随着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 ,健康问题已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为了解医院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情况 ,笔者于 1 997年 5月对我院在职人员进行了乙肝五项的普遍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调查资料医院工作人员总计 354人 ,本次受检 31 1人 ,占 87.9% ,其中大部分没有乙肝疫苗接种史 ,只少数人员有接种史 ,在医院工作的时间为 5~ 30年。在乙肝五项检测中 ,1 0 4人至少有 1项阳性 ,总感染率为 33 .4%。受检人员中男 1 38例 ,感染 42例 ,感染率为 30 .4% ;女 1 73例 ,感染 62例 ,感染率为 35 .8%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见表 1。2 …  相似文献   

10.
周能香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67-168
目的:了解贵州省骨科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方法:对32份医疗锐器伤登记表进行总结。结果:32名医务人员锐器伤中26名年龄<30岁的发病率最高,占81.25%;医生、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对半,明确污染源的占84.38%,其中乙肝37.50%,梅毒18.75%。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增强职业防护意识,规范安全操作,将职业伤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锐器伤”是指护士在工作时间,由注射器针头、玻璃安剖等一切锐器所造成的皮肤出血等意外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护士的工作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仍面临着较高的职业风险。通过对本市12家基层医院80名护士的调查,2009年度有超过一半的护士受到过锐器伤,其中21名发生过2次以上伤害,鉴于现在很多传染病的潜在危险,在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锐器伤存在于哪些环节,如何进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而引起大家对护士职业防护安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感染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感染科护士发生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2名感染科护士中有25名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78%,低职称、低学历、低工作年限的护士发生率较高。结论:感染科护士发生锐器伤主要是由于防范意识淡薄,技术操作不规范。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教育,建立健全各项防护措施,将锐器伤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时的有关情况.结论 医护人员应主动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我院06、07级实习护生200人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初入病房与寻找工作期间是锐器伤的高发阶段。结论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有利于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锐器伤现状,提出针对性措施减少其发生。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019年医护人员锐器伤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病区、急诊、手术室锐器伤构成比较高,分别为42%、22.7%和17%。护士是锐器伤的主要波及人群,占77.3%。其中,实习护士占39.7%。随着工龄增加,医护人员锐器伤占比降低。工龄<5年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占比最高,为64.8%。锐器伤发生部位主要是手部,其中食指占比最高,为35.2%。导致锐器伤的物品种类主要为各类针具,其中注射器针头、缝合针、头皮针、套管针的累计构成比>80%。结论:需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与科室建立监督体系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护医护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工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防护意识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共9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护理人员中发生锐器伤的人数为81名(88.4%),在有潜在血液接触操作中戴手套的仅占23.6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差,发生锐器伤率高。加强护理人员全面性防护意识,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和伤害程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情况及自我防护的意识。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对194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情况及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防护意识差,职业防护的各种措施实施情况较差,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人数较多。应提高护生的防护意识,降低医疗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HIV的高发区,而伊宁市更是重灾区,地处偏远落后。HIV病人每年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基层医院口腔科由于各种条件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重视不够,在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唾液可直接污染诊疗设备、器械及医务人员的手,从而导致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日益增加。因此工作人员具有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实施防护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笔者就此对我院口腔科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实施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科助产士锐器伤的现状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产科锐器损伤102例(助产士51名),对其一般资料、锐器伤类型、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等进行逐项整理。结果:锐器损伤以手术缝针刺伤为主,占31.37%,其次为刀、剪、钳刺伤,占28.43%;损伤程度为轻度者占79.4l%。损伤原因主要为工作忙乱,占56.86%。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助产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20.
锐器伤是护士人群中一种常见的职业损伤,众多研究表明,发生被感染病人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缘性疾病传播的最大职业危险。为了预防锐器伤的发生和最大限度的减少锐器伤对护士造成的危害,我院于2004年1月建立了职工锐器伤监控制度,至2005年4月,护士发生锐器伤59例,现将其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