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弹力网状绷带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带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40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对照组采用微孔胶布粘贴固定,观察比较两组平均静脉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及不适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使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可减少针头脱出和皮肤过敏,可增加患者舒适感和安全感,可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带在固定新生儿肢体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中心新生儿病房中收治的120例采用肢体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观察,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无菌透明胶布固定留置针,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留置针,观察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炎、液体渗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体留置针患儿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效果优于无菌透明胶布固定,保证留置针的安全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留置针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弹力网状绷带帽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17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52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帽进行辅助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带绕头1周固定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及拔针时患儿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拔针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帽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可减少留置针意外脱出和患儿皮肤过敏,增加患儿舒适度与配合度,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2月人住该中心儿科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采用3M透明敷料加纱布条固定法,干预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采用3M透明敷料加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法。对比两组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效果、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固定成功54例,二次固定2例,留置针脱出3例,输液外漏1例;对照组患儿固定成功40例,二次固定8例,留置针脱出7例,输液外漏5例,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固定成功率明显升高,二次固定、留置针脱出及输液外漏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肢体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留置针部位出现皮肤过敏1例(1.67%),渗漏肿胀1例(1.67%),总发生率为3.34%;对照组患儿留置针部位出现皮肤过敏3例(5.00%),感染1例(1.67%),渗漏肿胀2例(3.33%),总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能显著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循证思想为基础的优质护理在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应用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留置针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循证思想为基础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持续留置针率、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第2天、第3天持续留置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第4~6天持续留置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针头脱落、皮肤过敏、皮肤红肿、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应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留置针的患者实施以循证思想为基础的优质护理,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规范化竖向贴膜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126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使用横向无张力贴膜固定,观察组使用竖向无张力贴膜加弹力绷带固定。观察比较两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使用效果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规范化竖向贴膜加弹力绷带固定,可明显减少头皮留置贴膜发生卷边、松脱和留置针脱出的现象,解决小儿头皮留置针的固定问题,避免患儿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的接受度,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材料固定皮肤特殊情况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将116例皮肤特殊情况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选用纱布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选用自粘弹力绷带加安信纳米创伤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移位、脱管及局部皮肤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舒适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选用自粘弹力绷带加安信纳米创伤贴固定特殊皮肤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明显,对皮肤无损伤,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舰船环境下海上医疗救护中使用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材料的固定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海上医疗救护及模拟演练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5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贴、3 M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纳米创伤贴加自粘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P0.01)。结论舰船环境下海上医疗救护中选择纳米创伤贴、自粘弹力绷带用于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固定,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网状弹力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科收治住院的湿疹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改良网状弹力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患者40例(观察组)和传统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患者40例(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网状弹力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网状弹力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湿疹效果良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手术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有效固定方法。方法将12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使用3M透明贴粘贴固定针眼及针柄,塑料胶布2条U型固定留置针及输液器;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先使用3M透明贴粘贴针眼及针柄,塑料胶布2条U型固定留置针及输液器,再采用弹力绷带缠绕固定留置针。观察两组手术患儿静脉留置针的脱管、移位打折、液体外渗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移位打折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进的弹力绷带加固方法固定留置针提高了手术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管理质量,增加了手术患儿围术期护理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弹力帽在留置针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住院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3M透明贴膜常规固定留置针,观察组则采用3M透明贴膜加弹力帽固定留置针。比较2种方法后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反应和对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后导致的Ⅱ级以上静脉炎发生率、粘贴松动发生率、针头脱落、液体外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穿刺成功后用弹力帽加3M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法有保护留置导管,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重新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的效果,明显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减少了药物的浪费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金惠明 《天津护理》2004,12(3):166-167
摘要目的:了解化疗泵持续化疗经颈外静脉留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肠癌症术后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外周肢体静脉留置针,就两组外渗例数、输注时间及发生静脉炎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输注时间、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化疗泵持续化疗经颈外静脉留置与经外周静脉留置相比具有发生外渗及静脉炎并发症少,能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网帽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120例婴幼儿接受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280例次,按穿刺的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次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观察组140例次采用弹力网帽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的长短,药液外渗、静脉炎、压疮的发生情况及程度,并选取不同固定方法留置2次以上的患儿74例,出院时调查家长对2种固定方法的支持率。结果2种固定方法,留置时间、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液体外渗与静脉炎的程度不同,网帽固定明显轻于弹力绷带固定,同时网帽固定压疮的发生率比绷带固定低,其程度也明显轻于绷带固定;患儿家属对采用网帽固定法支持率高。结论弹力网帽固定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心内科2015年住院使用肢体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注营养心肌、扩管类药物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严格按照留置针无菌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医用一次性透明膜固定留置针,再用3M医用自粘弹力绷带采用外科包扎伤口的方法固定即八字环绕法,缠2~3圈固定,长度约15 cm;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一次性透明膜固定留置针,然后用常规固定方法用胶布固定。对比2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留置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能起到有效固定,使留置针更好的发挥保留作用,同时也减少了因留置针脱针而可能引起的医疗纠纷及其他不良事件,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弹力绷带外翻位固定治疗距腓前韧带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距腓前韧带Ⅱ度损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弹力绷带外翻位固定,对照组用石膏托固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91%;观察组恢复工作时间为(14.6±2.3)d,对照组恢复工作时间为(18.3±1.7)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绷带外翻位固定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效果优于石膏托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2例血管细、弹性差、多次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输入化疗药物前先用2%盐酸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磷酸钠5mg(2ml)加7ml生理盐水稀释缓慢静脉推注后,再输入化疗药物;对照组在化疗前静脉注入10ml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Ⅰ期、Ⅱ期药物外渗发生率分别为8.5%和0,而对照组分别为26.8%与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5%和1.4%,对照组分别为36.6%与9.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管细、弹性差以及多次应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化疗前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缓慢静脉推注,能显著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同时,应加强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在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儿科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留置针采用3 M透明敷料加纱布条固定法,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采用3 M透明敷料加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法。分析两组患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8.8±14.2)h,对照组留置时间为(65.3±15.8)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在新生儿肢体留置针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减轻患儿痛苦,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得到家长及护理人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输液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后再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发生脱管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脱管的发生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可明显减少留置针导管的脱落,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减轻了患儿疼痛,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在常规固定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弹力绷带固定。观察转运中静脉留置针固定后的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转运中静脉留置针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采用透明贴膜加弹力绷带外固定的方法 ,明显减少了留置针在转运过程中发生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情况,提高了急诊患者的转运安全性,减轻了急诊护理人员在转运过程中的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留置组66例次,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化疗,留置3~5d;观察组66例次,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化疗,输液结束当日拔针;普通组67例次,采用普通头皮针输液化疗。结果:静脉炎发生情况:观察组与普通组相似(P〉0.05),明显低于留置组(P〈0.01);而药物外渗发生率则观察组与留置组相似(P〉0.05),明显低于普通组(P〈0.01)。结论:对无条件做PICC或深静脉置管化疗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化疗,当日拔针,可明品减少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发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化疗患者的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