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安徽省10~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皖北差于皖南(MHT总分、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P<0.05);女生差于男生(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初一学生MHT总分低于其他年级(P<0.05);农村差于城镇(对人焦虑、孤独倾向,P<0.05);非独生子女差于独生子女(MHT总分、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结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中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皖北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朱焱  胡瑾  余应筠  卢芸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7-1659
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定新乡和重新镇四~九年级学生1 569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 569名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4.2%.留守小学生MHT全量表分和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小学生(t值分别为2.254,2.171,2.476,2.099,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MHT全量表分、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t值分别为2.666,2.358,3.862,2.076,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对人焦虑检出率较非留守小学生高,留守初中生学习焦虑、恐怖倾向检出率较非留守初中生高(x2值分别为6.131,6.601,6.875,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8.23±3.64)高于非留守小学生得分(7.54±3.68)(t=2.533,P<0.0S).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消极应对方式与该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关(P<0.05).结论 该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较非留守中小学生稍差,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等心理问题方面留守中小学生表现较明显.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安徽省10一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皖北差于皖南(MHT总分、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P<0.05);女生差于男生(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初一学生MI-IT总分低于其他年级(P<0.05);农村差于城镇(对人焦虑、孤独倾向,P<0.05);非独生子女差于独生子女(MHT总分、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结论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中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皖北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9-2012年。按照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查、设立合理的非留守组作为对照、有完整的样本统计量]进行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对纳入的12篇文献进行Mata分析,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研究结果合并的加权均数差和95%的可信区间。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MHT量表中八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最后二者外,其他六个维度的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P=0.000 1~0.03)。 结论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乔良  陈希宁  袁萍  苏维  曾谨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08-3111
[目的]了解南充、眉山两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南充和眉山两个镇中心小学3~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留守儿童填写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结果]留守儿童中,总焦虑倾向检出率为6.21%.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上的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在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上的检出率高于留守男生.高学年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的检出率高于低学年儿童.与父母保持联系的留守儿童的孤独倾向和身体症状的检出率高于不与父母联系的留守儿童. [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广西玉林市2 700名农村高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 玉林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1.80%,不同性别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差异显著(均P<0.05)。是否独生子女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是否为留守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照顾者类型的小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学习焦虑是本次调查发现的首要心理健康问题。未来可从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方向着手,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父母关系及亲子沟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影响内容,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8所初级中学的3 5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量表)及自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心理问题的阳性率为23.93%,具有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与不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良好亲子沟通的学生与不良亲子沟通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因子得分及MHT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率较高,迫切需要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缺乏正常的亲子交流可能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留守少年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及学生生活应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了留守少年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应激等方面的情况.方法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SAS-SSS)对广西天等县358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① SAS-SSS:男生在自信心、自主性、挑战性、自控性等五个因子和心理优势感、心理弹性两个分量表上得分较女生高,女生在社会接纳性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初二在自控性因子得分较其他两年级得分高,初二在心理弹性分量表得分高于高一,初二在乐群性因子得分高于高二,高二在动力因子上得分高于高一;②MHT: 留守女生的学习焦虑、交往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得分和焦虑总分均高于男生,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少年较其它两组的在学习焦虑、交往焦虑、冲动倾向3个因子得分以及焦虑总分上更高;③SLSI: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少年较其它两组压力、变化2个因子得分和应激总分更高.结论 心理健康工作者应结合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背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少年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人格特点的差异。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少年版)对重庆市278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在278名农村学生中,心理问题发生率为6.5%;2) 农村留守学生MHT总分、自责倾向因子分高于非留守学生(42.8±1.4,33.4±1.7,t=3.52;6.1±0.2,4.5±0.3,t=3.58,P均<0.01);3)留守组EPQ人格问卷中精神质、情绪稳定性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留守组(5.64±3.21,3.29±2.68,t=4.307;15.61±4.53,8.73±4.71,t=7.355,P均<0.01),掩饰性因子分却显著低于非留守组(10.50±4.29,13.04±4.54,t=-2.828,P<0.01);4)相关分析表明留守学生MHT总分与精神质、情绪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情绪稳定性与MHT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MHT的大多因子正相关;而内外向与MHT总分和各因子都无显著相关;5)EPQ人格各因子能解释MHT总分、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因子21%~49%的变异。而情绪稳定性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对MHT总分最具有预测力,单独解释量达49%。 结论 农村留守中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留守学生较非留守学生人格上存在更多问题,也对其心理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家长、代养人、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塑造和培养留守学生良好个性。  相似文献   

10.
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安市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534名农村小学生进行测查,为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测查了332名城市小学生。结果:吉安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小学生中受各种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人数达38.9%;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在总焦虑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农村小学生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性别差异(P〈0.05);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有年级差异(P〈0.05)。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成长环境影响较大,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关心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社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初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3所初级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初中学生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中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与一般人群不同(P均〈0.01),且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一般人群;初中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中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如男生健康;初中各年级学生在多项因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差异(P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P〈0.01、焦虑和敌对P〈0.05),且各因子状况随年级增加有不同程度恶化,尤其是毕业年级在所有因子中均有明显恶化现象(P均〈0.01)。外来务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是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初中女生、毕业年级和初二年级是初中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需根据其不同心理困扰特点,采取早期综合性干预措施。相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城镇学生的心理适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城镇子女可能存在生活与心理独立方面弱势。  相似文献   

12.
段云  赵琳  陈高帅  高晓凤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182-11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86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民族地区44.19%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居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48.37%)、情绪波动(47.67%)、焦虑(46.98%)、强迫症状(45.42%)、抑郁(43.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好、与父母联系频率高对中学生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P<0.05);汉族学生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P<0.05);男生相对于女生易出现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易出现偏执、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问题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亲学历较高的中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焦虑及情绪不稳定问题(P<0.05)。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习压力问题居首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评估学校一家庭一个人综合干预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即时效果和远期效果,为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遵义地区6所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水平差的留守初中生,选取其中3所学校的55名学生为实验组进行综合干预,另3所学校选取53名学生为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及干预结束6个月后3个时间点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均较对照组低(1.79±0.27与2.57±0.50;1.64±0.37与2.68±0.49);干预结束6个月后,实验组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均较对照组低(1.85±0.30与2.50±0.46;1.81±0.40与2.55±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实验组在表达看法、了解自己、增加自信、乐于分享、感觉活动经验有意义、感觉信任和坦诚方面得分均比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综合干预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776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X^2 (3) =17.631,P=0.001);肥胖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X^2 (3)=20.653,P=0.000);肥胖男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其他组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超重、肥胖女生则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等方面问题发生率较其他组女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学生心理问题在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营养状况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肥胖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40,自引:10,他引:30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的流行状况、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为进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中学生样本人群共12430人的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抑郁症状评定。结果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2.8%,其中男生为21.2%,女生为24.9%。初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0.5%,高中生为25.8%。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多因素分析提示,农村学生、女生、年级升高、父母关文化程度低与抑郁症状相关。结论 应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郑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制定中学生亚健康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郑州市随机抽取初中2所、高中2所,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4个年级共1 461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自编中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结果 郑州市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为67.15%,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5.26%,男生躯体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女生,高中生躯体亚健康症状、心理亚健康症状和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初中生(均P<0.05)。非单亲家庭、三餐饮食规律、采纳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饮食、少熬夜、增加课外锻炼时间、减少上网时间、学习成绩中下等以上、学业负担小、有3位以上知心朋友均可降低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均P<0.05)。 结论 郑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较严重,可能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学业负担较大等危险因素有关,建议采取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心理指导、体育社团活动等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学校心理干预对中小学生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心理卫生教育对中小学生心身健康的影响. 方法以学校心理卫生教育干预形式,结合家庭干预,对小学四年级一个班52名学生和初中一个班50名学生进行一个学期16课时的心理教育和四个学时的家长公开课相结合.以53名同校四年级和51名同校初二另二个班学生为对照,用SCL--90分别进行测查. 结果心身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其中强迫、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四项心理指标的提高较为显著,男女生干预前后在某些指标上的变化却有差异.本实验对有轻微心理症状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的改善最为明显,而对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的改善不明显. 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减少或消除不良因素,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中小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小先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9):1210-1212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人格、自我效能、心理健康状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留守(459人)和非留守初中生(24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初中生严重心理问题5人,检出率为1.1%,在不同方面存在轻微或中等程度心理问题人数较多的是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及身体症状,分别为133、129、98人,检出率分别为29.0%、28.1%、21.4%;女生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分别为(6.68±2.54)、(4.70±2.60)、(44.73±11.32)分,男生分别为(6.02±2.59)、(3.28±2.50)、(41.95±11.65)分,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对其焦虑倾向有明显负向预测作用(校正R2=0.045,P<0.001);情绪性、外向性和谨慎性对其焦虑倾向有明显预测作用(校正R2=0.235,P<0.001)。结论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除积极人格的塑造之外,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是一条更为直接和更具操作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4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焦虑检出率为1.79%,其中学习焦虑问题非常明显;撒尼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MHT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初二年级与高一年级学生过敏倾向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生与女生的学习焦虑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2个民族中学生学习焦虑问题均较严重,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过敏倾向和学习焦虑因子分各年级之间与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某乡农村留守初中生身心亚健康现状,探讨留守初中生身心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农村2所中学的72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学生373名,非留守学生348名;对其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和自编的留守初中生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学生身心亚健康、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学生(P0.05);留守学生的身心亚健康、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报告率分别为30.6%、37.0%和40.2%。不同类型留守学生的身心亚健康状况:女生的身心亚健康、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均差于男生,P0.05);在身心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方面,家里3个子女及更多的差于2个子女及以下;留守时间长的学生差于留守时间短的学生;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组学生差于父母单方外出组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留守初中生身心亚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留守时间、孩子数量、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父母关心程度、与父母交流的难易度、看护人意愿、朋友的多少。结论留守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较差,并存在很多相关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该乡留守中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