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的行为问题及其与家庭环境、母亲心理状况的相关性,以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 选取青岛市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PKU患儿32例作为病例组,再选取年龄、性别与病例组匹配且无躯体及精神疾病的正常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及Conners 父母症状问卷(Conners Parent Symptoms Questionnaire,PSQ)进行测评及研究。结果 1)PKU患儿的品行问题及多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儿童,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KU患儿行为问题与家庭亲密度、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呈负相关;3)PKU患儿心身障碍与母亲躯体化呈正相关。结论 学龄前PKU患儿存在多种行为问题,改善家庭环境及母亲心理状况有利于减少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心理行为及气质、家庭环境特征,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确诊为功能性便秘的106例患儿和21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由其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气质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儿童多动行为调查表。 【结果】 1)功能性便秘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22.64%)高于健康对照组(12.26%)(P<0.05),4~5岁功能性便秘男童体诉、不成熟、攻击三个因子得分和女童社交退缩、抑郁、肥胖、分裂样四个因子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6~11岁功能性便秘男童抑郁、强迫性、多动、攻击性四个因子得分和女童分裂样强迫性、体诉、违纪三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2)功能性便秘组儿童在规律性、适应度、坚持度和注意分散度四个气质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3)家庭环境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亲密度、知识性、独立性、控制性四个方面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功能性便秘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有独特的气质特点,家庭环境不良,应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孔玲莉  王世佳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83-1485
目的 对淮安市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且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180例孤独症患儿的父亲或母亲为病例组,同时按照1∶2匹配的原则,选取与孤独症患儿性别、年龄、成长环境相同的360例健康儿童父亲或母亲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析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因素。 结果 ⑴ 共调查孤独症病例儿童家长180例,其中父亲42例,母亲138例,病例组家长年龄30以上所占比例大于对照组(χ2=41.37,P<0.05),没有工作的家长比例高于对照组(χ2=72.960,P<0.05),家庭月收入低于对照组(χ2=95.514,P<0.05);⑵ 病例组家长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⑶ 病例组家长生活质量调查中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⑷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父母有工作(OR=2.125)、文化程度高(OR=1.936)及家庭月收入高(OR=2.014)的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家长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提高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关注,必要时对孤独症儿童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健全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经济压力,提高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积极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疗效的影响,探讨其心理问题与护理体会。 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月选择200例维吾尔族宫颈癌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疏导性心理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干预等,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变化及差异。 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Karnofsky评分显示干预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分提示干预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及其他四个维度症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宫颈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对宫颈癌治疗有积极作用,临床中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体系对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情绪状态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心理调查问卷分析,分别调查白血病、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及健康学龄期儿童及其家长,比较社会支持干预前后白血病患儿的情绪及其家长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社会支持干预包括信息支持、经济支持、心理支持等方面。结果 1)白血病患儿较对照组儿童存在较多的负性情绪(P<0.05),经过社会支持干预后,其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惧和焦虑总分方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观心境好转。2)白血病组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社会支持干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3)家长的心理问题与患儿的负性情绪存在正相关(P<0.05)。4)社会支持干预下,白血病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总评提高,躯体、社会和心理维度均较无社会支持组家长有所改善(P<0.05)。结论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存在较多的负性情绪,其家长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减少患儿的负性情绪及改善家长的心理健康,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诊疗中相关问题及母亲心理健康状况的特征,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为开展进一步工作提供部分参考。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235例学龄前ASD儿童按年龄段分为18~36月龄组(组1)98例,37~72月龄组(组2)137例,分别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两组儿童诊疗中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母亲进行心理健康的评定。结果 比较首诊主诉症状,两组ASD儿童家长均关注语言问题或以语言落后为主诉就诊,组2 较组1更多关注到社会交往障碍及行为异常(P<0.05);两组家长均把“语言进步”作为治疗首要目标,其次为行为改善(包括会理人、看人、刻板动作减少、听话好带等)(P>0.05);其它诸如:家庭如何开展训练、是否能上幼儿园及上学、病因及生第二胎患病几率、训练费用、是否成为特才、训练时间长短等,比较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家长的SCL-90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文献中正常健康儿童父母的SCL-90得分(P<0.05);各因子分中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组2高于组1(P<0.05)。结论 语言障碍或进步仍然是本地区学龄前期ASD儿童家长在诊疗中关注的首要问题,不同年龄段的ASD儿童诊疗及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AT)男生家庭环境与行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ADHD组、TD组及正常对照组(N组)各50例男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FES-CV中,CAT组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及组织性得分低于N组,矛盾性、独立性得分高于N组(P<0.01),知识性得分低于TD组(P<0.05)。CBCL中CAT组所有10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强迫性得分高于ADHD组(P<0.05),除分裂性和强迫性之外的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TD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FES-CV中的亲密度与CBCL中的强迫性、社会退缩、多动、攻击、违纪,情感表达与抑郁、多动、攻击,知识性与体诉,娱乐性与攻击性等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 【结论】 CAT男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功能缺陷,其不良的家庭环境与患儿的行为问题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的气质特点与家庭环境,探讨气质与家庭环境对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影响,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研究65例5~7岁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气质特点与家庭环境,再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 【结果】 原发性遗尿症组儿童中难养型和中间偏难养型占的比例大,分别为29.2%(19/65)和30.7%(24/65),高于对照组,表现为普遍难养,而启动缓慢型则无明显差异。在气质维度方面原发性遗尿组情绪本质(3.42±0.59)分、节律性(4.12±0.53)分、持久性(3.78±0.65)分、适应性(4.35±0.55)分不同于正常对照组[(3.13±0.65)分、(4.34±0.63)分、(3.24±0.72)分、(4.75±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E组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方面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矛盾性、控制性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独特的气质以及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是原发性遗尿的影响因素,但可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早期的心理干预可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有利于症状的快速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拒绝上学组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54例拒绝上学组儿童、78例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家庭环境量表中, 矛盾性得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除在控制性方面得分没有明显差异外, 余各因子均低于对照组。SR儿童在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 而在惩罚、严厉因子与拒绝、否认因子方面, 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拒绝上学儿童的家庭存在家庭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及其父母的人格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抽取ADHD儿童60例和正常对照儿童60例,由儿童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60例ADHD儿童的父母和6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父母共240人同时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结果 ADHD 组儿童在精神质(P)和神经质(N)两个因子得分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内外向性(E)和掩饰性(L)两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DHD组父亲的精神质(P)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掩饰性(L)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DHD 组母亲神经质(N)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掩饰性(L) 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回归分析显示,父亲E分与ADHD儿童的P分呈负相关;母亲P分与儿童E分呈正相关,父亲L分与儿童E分呈负相关;父亲E分、母亲E分与ADHD儿童的N分呈负相关,母亲N分和父亲P分与其呈正相关;父母亲个性特点各因子均与ADHD儿童的L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DHD儿童及其父母的人格有一定的特征,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抽动障碍(TD)儿童与正常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差异,探讨不同类型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的差异,为TD儿童的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亲职压力简表(PSI-SF)对103例TD患儿父母与110例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型TD儿童父母PSI-SF各得分差异。结果 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总分为91.54±21.82,达到亲职压力量表阳性结果(高于90分)的有84例,占81.55%。不同类型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特点不同:短暂性抽动障碍(T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总分、亲职困扰分量表分、亲子互动失调(PCDI)分量表得分与正常儿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困难儿童得分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抽动障碍(CTD)及Tourette's综合征(TS)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特点类似,其总分、亲职困扰、亲子互动失调分量表分以及困难儿童分量表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0.05)。结论 T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水平较低,主要压力源为患儿的特质和行为问题。与前者对比,CTD及Tourette's 综合征儿童父母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主要压力源为困难儿童及亲子互动失调方面,需针对不同类型TD进行个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原发性癫痫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家庭因素,为癫痫患儿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35例原发性癫痫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进行对照研究,并就家庭因素与癫痫患儿行为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癫痫患儿的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癫痫儿童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正常儿童父母显著增高(P0.05);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相比正常儿童家庭明显降低(P0.05),而矛盾性和控制性则明显升高(P0.05);父母教养方式结果显示癫痫组儿童的父母情感温暖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家庭组(P0.05),而父母拒绝否认、母过份干涉与保护因子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父母抑郁情绪得分与癫痫患儿行为问题总分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原发性癫痫患儿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相关家庭因素可能是导致其行为异常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4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和2所公立学校的1 88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V,FES-CV),对研究对象进行家庭环境测定。结果 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家庭环境不同,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家庭的低亲密度、低知识性、高矛盾性(P<0.01)。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类型一的比率高于常住儿童(P<0.05)。 结论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较常住儿童差,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有待于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儿童术后生存质量的状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PedsQLTM4.0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对100例ARM术后2年和术后5年的儿童进行随访调查,比较ARM患儿与健康儿童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1)2岁~ARM患儿情感功能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同龄健康儿童相应维度得分(P0.05);5岁~ARM患儿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同龄健康儿童得分(P0.05),其中情感功能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最大。2)5岁~ARM儿童自评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家长报告得分(P0.05);5~岁健康儿童自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家长报告得分(P0.05)。3)2岁~和5岁~两组伴有排便障碍的ARM患儿生存质量相应维度得分低于不伴有排便障碍的患儿(P0.05)。结论 1)生存质量可以通过减少心理压力,给予更多的关爱与照护得到提高,尤其在情感功能方面,家长给予了特别关注。2)排便障碍对2岁~和5岁~ARM患儿的生存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进行计算机辅助执行功能训练,初步探讨计算机辅助训练对患儿症状及执行功能缺陷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56例ADHD患儿分别进行计算机训练及药物治疗,评估其执行功能指标及行为症状变化。结果 计算机辅助训练后的执行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训练后患儿的Stroop测验的乙表正确数、正确率有显著提高(P<0.001);WCST持续错误数减少,概念化水平和持续应答数得分提高(P<0.01);WISC-Ⅳ的背数、译码及符号检索得分均有提高(P<0.05);CANTAB-SWM的总间隔错误、间隔错误、SWM策略分及SOC移动次数得分减少(P<0.05));PSQ评估的ADHD相关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因子)显著下降(P<0.05)。结论 计算机训练可以改善ADHD患儿的执行功能缺陷,对核心症状也有部分改善,有望成为新的临床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患者所采用的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37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高血压患者和常模的比较,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SCL-90总分及五个因子(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1=4.377,P1<0.05;t2=2.429,P2<0.05;t3=3.627,P3<0.05;t4=3.380,P4<0.05;t5=2.263,P5<0.05),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显著高于常模(t=6.545,P<0.05)、回避因子显著低于常模(t=-3.246,P<0.05)、屈服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对因子与除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回避因子与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屈服因子与除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他因子与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常人;面对和回避应对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屈服应对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验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Parent Behavior Inventory,PBI)在我国儿童早期的父母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 采用经过翻译的中文版PBI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上海市148名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评估,对测定结果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 量表各条目得分与其所属分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父母行为问卷的支持/参与维度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敌意/强制维度与家庭环境量表的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效度方面,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2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5.698%。父母行为问卷及其支持/参与、敌意/强制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672、0.807和0.652,支持/参与和敌意/强制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64(P<0.01)和0.986(P<0.01)。 结论 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父母中的初步应用具有比较适当的效度和信度,个别条目需要根据社会文化特点进行修订,以便用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对改善学龄儿童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性。方法对383名学龄儿童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并运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和教师版分别于基线、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评估,比较各因子得分变化。结果 SDQ(家长版和教师版)多动问题因子和SDQ(教师版)困难总分的干预后3个月得分低于基线,且干预后6个月进一步降低(F=28.14~87.53,P0.05);SDQ(家长版)困难总分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均显著低于基线(F=8.11,P0.05);SDQ(教师版)亲社会行为因子的干预后3个月得分显著高于基线,且干预后6个月得分进一步增高(F=27.99,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可以改善学龄儿童的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