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通过RT-PCR及Werstern-blot观察IGF-1调节BTEB及其下游细胞色素C家族成员CYP1A1、2E1、3A11和11A1的基因表达情况。过氧化氢处理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Caspase 3活性测定、Hoechest33258染色法和Tunel法观察下调CYPs的基因表达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形态的改变。结果大鼠心肌细胞经IGF-1刺激60 min后,BTE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IGF-1刺激48 h后, CYP1A1、2E1、3A11和1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均P<0.01);用BTEB特异性的siRNA人为下调BTEB基因表达后,CYP1A1、3A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CYP2E1、11A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用CYP1A1、2E1、3A11和11A1特异性的siRNA人为下调上述基因表达后,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显示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均P<0.05)、Caspase 3活性测定显示酶活性降低(均P<0.05)、Hoechest33258染色和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凋亡小体和凋亡细胞数目减少,与IGF-1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果相似;且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率明显降低(均P<0.05),线粒体形态明显改善。结论 IGF-1可以通过下调细胞色素C家族成员CYP1A1、2E1、3A11和11A1的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其中CYP1A1、3A11受BTEB调控途径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氨酸脂质体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以DiOC6(3)为荧光分子探针检测实验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Annexin V联合PI染色法检测实验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1)H/R处理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甘氨酸脂质体处理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最少,弱荧光部分细胞百分率为(9.61±0.76)%。与甘氨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H/R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0.7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甘氨酸脂质体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低于甘氨酸组(P<0.01)。空白脂质体组细胞凋亡发生率与H/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酸脂质体能抑制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心肌细胞凋亡,脂质体携载甘氨酸能更好发挥其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a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诱导损伤作用。 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c-12221,分别加入含0(对照),200,400,600 mg/L肿瘤坏死因子a的培养液,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率变化,Hoechst 33258/PI双染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结果与结论:肿瘤坏死因子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Hoechst 33258/PI染色观察可见凋亡细胞染色质凝集、细胞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不同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a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线粒体膜电位低于对照组(P < 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表明肿瘤坏死因子a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作用机制与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登革病毒(DENV2)感染能否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并初步探讨凋亡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用DENV2感染RAW264.7细胞,MTT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活化片段的变化,比色法检测caspase-9活性变化,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Z-VAD-FMK抑制细胞凋亡后以TCID50检测感染细胞上清病毒滴度。结果:DENV2感染RAW264.7细胞24 h、36 h及48 h后细胞活性受到抑制,免疫荧光检测有核固缩现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病毒感染诱导了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活化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增加,caspase-9活性也增加,JC-1染色发现病毒感染诱导RAW264.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用Z-VAD-FMK抑制凋亡后感染细胞上清病毒滴度增加。结论:登革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内、外源性途径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凋亡;凋亡发生抑制了病毒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aspase-9途径在丁酸钠(NaBt)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HT-29细胞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别及联合给予5.0 mmol/L丁酸钠、20 μmol/L z-VAD-fmk、z-DEVD-fmk、z-IETD-fmk、z-LEHD-fmk处理24 h,并设空白对照。以Annexin V-FITC法联合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cas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结果: (1)丁酸钠诱导的HT-29细胞凋亡[(35.40±0.70)%]可被z-VAD-fmk抑制[(1.33±0.59)%],亦可被z-DEVD-fmk抑制[(1.40±0.52)%],并可被z-LEHD-fmk抑制[(1.27±0.91)%],均P<0.01;但是z-IETD-fmk不能够抑制该作用[(32.10±2.33)%],P>0.05;(2)丁酸钠干预HT-29细胞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5.53±0.91),z-VAD-fmk、z-DEVD-fmk、及z-LEHD-fmk 能够阻断这种作用(9.80±1.15, 10.23±0.50, 10.33±1.02), P<0.05;而z-IETD-fmk未显示对该作用的改变(5.93±1.31), P>0.05;(3)丁酸钠干预HT-29细胞后,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增高2-3倍,caspase-8的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丁酸钠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caspase-9,启动细胞凋亡环节,从而激发下游的效应caspases,诱导HT-2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Notch1表达下调对病理瘢痕成纤维细胞(PSF)中caspase-9活化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增生性PSFs,感染Notch1 siRNA慢病毒和阴性对照慢病毒。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otch1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活化的caspase-3(c-caspase-3)和caspase-9(c-caspase-9)蛋白及胞质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蛋白;JC-1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Notch1 siRNA慢病毒感染后的PSFs中Notch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慢病毒和未感染的PSFs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Notch1后的PSFs增殖能力降低(P<0.05);细胞G0/G1期比例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c-caspase-3和c-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P<0.0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5);细胞中cyclin D1和CDK4蛋白水平降低(P<0.05);胞质内的cytochrome C蛋白含量升高(P<0.05)及线粒体中cytochrome C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Notch1表达下调抑制PSFs增殖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7.
紫外线对角质细胞线粒体功能及凋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紫外线(UV)照射对HaCaT角质细胞系线粒体功能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以紫外线低剂量(UVA2J/cm2,UVB10mJ/cm2)和高剂量(UVA6J/cm2,UVB30mJ/cm2)照射HaCaT细胞,继续培养15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线粒体质量(mitochondrial mass);使用碘化丙啶(PI)进行DNA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亚二倍体分析凋亡,以及进行Annexin V-FITC与PI共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HaCaT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后,△ψm下降的细胞比例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照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为7.94%±1.02%、25.87%±4.55%、39.27%±5.32%;线粒体质量降低的细胞比例同样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照组、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分别为15.19%±1.58%、40.36%±4.41%、68.79%±5.46%。用PI检测DNA含量所产生的亚二倍体峰观测凋亡率,对照组、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凋亡率分别为1.82%±0.51%、30.16%±5.47%、58.49%±5.98%。用Annexin V-FITC/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程度,其结果与PI-DNA染色所得结果一致,对照组仅有少量细胞死亡,低剂量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为多(Annexin V-FITC单阳性细胞),高剂量组以坏死细胞为多(Annexin V-FITC/PI双阳性)。 结论: HaCaT细胞经紫外照射后,线粒体去极化作用增强,同时线粒体质量降低,这些变化与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8.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用95%N2与5%CO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环境,建立体外细胞缺氧模型,使细胞分别缺氧6 h和12 h。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于缺氧处理前24 h至缺氧结束加入5 mL/L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首先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继而使用MTT法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活性的改变,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荧光酶标仪检测胞浆内caspase3、7的活性。结果: 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增多,参麦注射液能增强缺氧细胞的线粒体活性,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抑制caspase3、7的激活,从而减少凋亡细胞(P<0.01)。结论: 缺氧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发心肌细胞的凋亡,参麦注射液能减少缺氧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与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抑制caspase酶激活,即抑制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软骨肉瘤的机制及对线粒体途径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SW1353软骨肉瘤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设对照组和白藜芦醇处理组,药物处理组用25、50和100 μmol/L白藜芦醇处理24 h、48 h或72 h。采用CCK8法检测SW1353软骨肉瘤细胞的活力,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activated caspase-3、Bcl-2、Bax、Akt和p-Akt蛋白在细胞中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白藜芦醇处理后细胞活力下降,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可见药物处理组有明显的细胞凋亡核象。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药物处理组activat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和p-Akt蛋白表达下调,总Akt改变不显著。细胞划痕试验显示,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SW1353细胞的迁移。结论:白藜芦醇能够诱导软骨肉瘤凋亡,部分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及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10nmol/L IGF-1刺激的同时,分别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Raf-1 3条通路抑制剂(20μmol/L),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IGF-1调节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BTEB)的基因表达及其通路调控。100μmol/L H2O2处理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通过DNA梯度分析、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Caspase-3活性测定、Hoechest33258染色法观察用BTEB特异性siRNA人为下调BTEB基因表达后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大鼠心肌细胞经IGF-1刺激60min后,BTE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加入ERK1/2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BTEB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于下调BTEB表达后,DNA片段化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Caspase-3活性降低(P<0.05),凋亡小体减少,与IGF-1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果相似。
结论 IGF-1可以通过ERK1/2通路下调转录因子BTEB基因表达而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Trx-ASK1)在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原代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待细胞可见搏动率大于95%、预孵育抗氧化剂ebselen(Ebs)后,给予DOX(1 μmol/L)作用24 h。 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性氧簇(ROS)敏感的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 (H2DCFDA)检测细胞内ROS含量;细胞凋亡荧光Hoechst 33258试剂盒进行凋亡检测;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ASK1、p-ASK1、p38和p-p38;免疫沉淀法检测Trx-ASK1是否发生分离。结果: 乳鼠心肌细胞给予DOX后细胞内ROS量明显增多,荧光染色可以观察到明显凋亡,给予抗氧化剂Ebs后凋亡得到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凋亡组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0.01);PARP1、ASK1和p38等蛋白活化形式表达增加(P<0.01);Trx-ASK1的分离显著增加(P<0.01)。Ebs保护组与凋亡组相比,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PARP1、ASK1和p38等蛋白活化形式表达减少(P<0.01);Trx-ASK1分离明显减少(P<0.05)。结论: 给予DOX后心肌细胞可发生明显的凋亡,Trx与ASK1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从而使得ASK1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参与了该凋亡过程,给予Ebs后凋亡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充分说明Trx-ASK1在DOX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DOX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以下几组:空白对照组、CoCl2处理组、BM-MSCs-siCTL+CoCl2处理组和BM-MSCs-siEPO +CoCl2处理组。应用MTT、流式细胞术(FCM)及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BM-MSCs对CoCl2诱导的细胞活性下降及凋亡的影响。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M-MSCs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情况。同时通过RT-PCR法检测PC12细胞的Bcl-2与Bax表达情况。此外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9和-3活性。结果:MTT结果显示BM-MSCs共培养能够提高PC12细胞活力, 0.6 mmol/L CoCl2单独处理组24 h和48 h细胞存活率仅为(43.0±6.4)%和(33.8±5.7)%,1∶15细胞比BM-MSCs共培养24 h和48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上升,分别为(77.9±3.8)%和(75.2±9.7)%(P<0.01)。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0.6 mmol/L CoCl2处理24 h和48 h明显诱导BM-MSCs的EPO表达上调,而EPO siRNA可完全抑制BM-MSCs的EPO表达(P<0.01)。FCM及Hoechst 33258结果表明CoCl2处理能诱导PC12细胞损伤及凋亡,BM-MSCs-siCTL与PC12细胞共培养可有效抑制CoCl2的细胞毒性作用,减少细胞缺氧性损伤及凋亡,而EPO siRNA可明显阻断BM-MSCs的抗细胞凋亡作用(P<0.01)。 RT-PCR结果显示BM-MSCs共培养组PC12细胞的Bcl-2表达较CoCl2处理组明显升高,而Bax表达较CoCl2处理组明显降低;EPO siRNA明显抑制BM-MSCs介导的Bcl-2表达升高和Bax表达降低(P<0.01)。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BM-MSCs-siCTL共培养组的caspase-9和-3活性较CoCl2处理组明显降低,而BM-MSCs-siEPO共培养组的caspase-9和-3活性较BM-MSCs-siCTL共培养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BM-MSCs共培养能抑制Co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EPO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硝基化在多柔比星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直接给予多柔比星刺激和预孵育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清除剂锰(III)四(1-甲基-4-吡啶基)卟啉(MnTMPyP)后再给予多柔比星刺激。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荧光Hoechst 33258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剪切片段[cleaved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cleaved PARP-1]、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 (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 ASK1)、磷酸化ASK1(p-ASK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MAPK)和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的表达,免疫沉淀法检测Trx-NT和Trx-硝基酪氨酸的形成。结果:给予多柔比星后,心肌细胞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到明显凋亡,MnTMPyP预保护后,凋亡情况减轻。多柔比星组与正常组相比,Trx硝基化水平升高,caspase-3活性、cleaved PARP-1和p-p38 MAPK表达增加(P<005),Trx-ASK1和p-ASK1表达减少(P<005)。MnTMPyP预保护组与多柔比星组相比,Trx硝基化水平降低(P<005),caspase-3活性、cleaved PARP-1和p-p38 MAPK表达降低(P<005),Trx-ASK1和p-ASK1表达增加(P<005)。结论: 多柔比星刺激心肌细胞后,Trx硝基化水平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给予ONOO-清除剂MnTMPyP后,Trx硝基化程度和凋亡情况得到明显改善。Trx硝基化可能是多柔比星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R-155特异性siRNA增强阿糖胞苷(Ara-C)诱导的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Ara-C与miR-155 siRNA单独或者联合干预Raji细胞增殖。qRT- PCR检测脂质体转染siRNA后miR-155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qRT-PCR显示,转染miR-155 siRNA后,Raji细胞的miR-155表达明显下降(P<0.05),Ara-C或miR-155 siRNA单独处理细胞后均显示出增殖抑制作用,而两者联合使用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各组细胞进行药物干预48 h后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ra-C或miR-155 siRNA单独处理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5±0.3)%和(14.6±0.3)%,与对照组[(3.6±0.4)%]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ra-C+miR-155 siRNA组的凋亡率[(38.4±1.4)%]分别与Ara-C和miR-155 siRNA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ra-C+miR-155 siRNA组与Ara-C组及miR-155 siRNA组相比,caspase-3的水平明显增高。结论:miR-155特异性siRNA具有增强阿糖胞苷对Raji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caspase-3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肽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损伤组和肌肽预保护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片段的表达。结果:细胞存活率随着高糖刺激时间和高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肌肽预保护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高糖处理组(P<0.05)。高糖组ROS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肌肽预保护组与高糖组相比ROS水平降低(P<0.05)。高糖组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片段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肌肽预保护组与高糖组相比,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片段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活化caspase-8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肌肽能够拮抗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SMSC)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组、H2O2+EPO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MMP的平均荧光强度,Hoech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H2O2组凋亡发生率最高,为(22.13±1.79)%,经10、20、40 kU/L浓度的EPO预处理后凋亡率分别为(16.47±2.53)%、(4.97±0.55)%、(2.93±0.47)%;H2O2干预组MMP最低,为9.70±0.09,经10、20、40 kU/L浓度的EPO预处理后MMP分别为12.67±0.32、27.90±0.66、44.53±0.93,对照组凋亡率为(1.93±0.57)%,MMP为51.37±0.64;在H2O2干预组和低剂量EPO预干预组,Hoechst 33258染色呈现明显的凋亡征象。结论: EPO可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并稳定线粒体膜电位。  相似文献   

17.
背景:线粒体基质中的Cyclophilin-D蛋白(CypD)在线粒体损伤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目前对于CypD蛋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以及CypD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未明确。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基因沉默对内皮细胞CyPD蛋白表达及氧化应激损伤、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含500 μmol/L H2O2的PBS液处理ECV304细胞,小干扰RNA沉默ppif基因以建立CyPD蛋白缺陷型细胞凋亡模型,空白对照组以单纯PBS液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ECV304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与结论:CyPD缺陷模型组细胞凋亡率为(32.51±6.6)%,明显低于500 μmol/L H2O2处理组(52.57±5.84)%,P=0.001。电镜观察结果显示,CyPD缺陷型细胞模型组细胞凋亡数量明显较500 μmol/L H2O2处理组减少,形态改变也较轻,多为早期凋亡特征。提示下调CyPD蛋白水平可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关键词:内皮细胞;氧化应激;RNA干扰;cyclophilin-D蛋白;线粒体缩 缩略语注释:si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小干扰RNA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5.0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轮对于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诱导的 H9c2 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比较经不同浓度、 不同时间的咪达唑仑和 LPS 刺激的 H9c2 细胞活力以确定 达唑仑最佳给药条件; 将 H9c2 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 咪达唑仑组、 LPS 组和 LPS + 咪达唑仑组, 比较各组 细胞凋亡率、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 氧化应激指标、 炎性因子水平和 NOD 样受体蛋白 3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3, NLRP3) / 胱天蛋白酶 1 (caspase-1) 途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并用 NLRP3 激活剂尼日利亚 菌素验证咪达唑仑的作用。结果咪达唑仑可降低 LPS 介导的 H9c2 心肌细胞凋亡率, 减轻氧化应激和炎 性反应, 提高 NLRP3 / caspase-1 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咪达唑仑对 LPS 介导的 H9c2 心肌细胞损伤 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NLRP3 / caspase-1 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75(GPR75)对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ETE)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敲减H9c2心肌细胞GPR75基因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T-qPCR法检测GPR75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mRNA表达;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GPR75、Bcl-2、Bax及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发色底物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H9c2心肌细胞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表达GPR75,敲减GPR75抑制了20-HETE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同时,敲减GPR75阻断了20-HETE诱导的Bax和CytC表达上调以及caspase-3活性增高作用(P<0.05),逆转了20-HETE诱导的Bcl-2表达下调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结论:20-HETE通过GPR75介导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