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的方法.方法 将4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B组),麻醉诱导后插管,B组在插管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于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及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结果 在麻醉苏醒期,A组血压和心率升高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A组耐受气管导管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全麻患者的气管内表面麻醉,能够有效地减轻气管导管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撂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对青光眼小儿全麻拔管时眼压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青光眼患儿均行内眼手术,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全麻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端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 g,Ⅱ组不用.两组患儿全麻拔管前、拔管后30 s和2 min时分别测眼内压、心率和血压.结果:Ⅱ组在不同时期眼内压、心率和血压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青光眼患儿全身麻醉时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明显减轻全麻拔管时眼内压,心率和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行肺叶切除术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L组30例,C组30例.2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行明视经口支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前1 min,L组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 g,C组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2组诱导前5 min(T1)、停药后角膜反射恢复(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 min(T5)血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有创血压、心率.结果:C组T2~T5时间点各指标高于T1时间点(P<0.05);L组T3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率较T1增高(P<0.05),T2~T5时间点各项指标均低于C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少肺叶切除术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围拔管期儿茶酚胺释放,维持围拔管期血压、心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术28例,ASAⅠ-Ⅱ级,年龄27—71岁,采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气管插管全麻。结果诱导迅速,术中平稳。术毕苏醒期稳定,无呛咳躁动,(10±5)min即对指令有反应。结论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气管插管全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溶液喉头和声门下喷雾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应用在开颅手术中抑制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患者。A组患者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行咽喉黏膜喷雾表面麻醉、然后用喉麻管给予生理盐水2 ml进行声门下喷雾、气管导管前部涂上水溶明胶进行气管插管;B组患者在2%的利多卡因咽喉黏膜表麻之后,用喉麻管给予2%利多卡因溶液2 ml进行声门下喷雾、气管导管前部涂上水溶明胶进行气管插管;C组患者在2%的利多卡因咽喉黏膜表面麻醉之后,用喉麻管给予2%利多卡因2 ml进行声门下喷雾、气管导管前部涂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 g后进行气管插管,术中行机械通气。记录气管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3 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3 min(T4)以及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同时采集静脉血测各时点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T)的含量。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及拔管后24 h咽喉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各时点患者HR、SBP、DBP的变化以及静脉血AD、NE、CORT的含量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且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后24 h患者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三种表面麻醉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对导管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持续泵注应用于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R、F两组(各15例),R组行丙泊酚4~6 mg/(kg.h)和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F组行单纯丙泊酚持续泵注4~6 mg/(kg.h),间断追加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股动脉置管后1 min(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的血压(MBP)、心率(HR),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睁眼时间(t2)、拔管时间(t3)。结果:F组在气管插管后、股动脉置管后及拔出气管导管时的血压及心率显著高于R组,F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显著长于R组。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快、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而平稳,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需全麻气管插管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例,利多卡因组(L组)20例,L组气管插管静脉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A组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随后静脉丙泊酚血浆靶控浓3ug/ml,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L组各时间点血压、心率波动明显少于A组(P0.05),L组拔管前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χ2=8.2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并可减少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复合异氟醚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静脉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之后按麻醉维持用药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R+ISO组)和异氟醚组(ISO组),观察两组病人入室、诱导后、插管时、切皮后5 min、停药及拔管各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血压及心率于麻醉诱导后较基础值明显降低,术中血压、心率均稳定,但拔管时R+ISO组的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ISO组,R+ISO组停药后神志和呼吸恢复非常迅速,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快于ISO组.结论:采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复合异氟醚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苏醒较快的麻醉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在无肌松药情况下全麻气管插管的条件.方法 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芬太尼0.2 μg/kg、维库溴铵1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B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0.2 μ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分别于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 min、5 min记录心率、血压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计算心率和血压变异系数.根据面罩通气难易程度、下颌松弛程度、声带位置、患者对插管和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时的反应来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A组心率变异系数小于B组(P<0.05),B组血压变异系数小于A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BIS均低于给药前(P<0.05),组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A组声带位置、患者对插管和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时的反应优于B组(P<0.05),面罩通气、下颌松弛两组没有明显区别(P>0.05).B组插管总的优良率低于A组(P<0.05).结论 无肌松药下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芬太尼气管插管基本能满足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在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伴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12月择期在我院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入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所有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A组用达克罗宁胶浆均匀涂抹于气管导管的前端,B组常规应用等量石蜡油润滑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5min(T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4)各时间点生命体征,镇静躁动评分,拔除气管导管期间出现呛咳、声嘶、咽喉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T3、T4时间点的SBP、DBP均低于B组同时间点(P0.05),HR均慢于B组同时间点(P0.05),A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期间的镇静躁动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拔管呛咳和咽部不适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可以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减少拔管期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黄光梅 《临床医学》2013,33(8):77-78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术前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均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1.5~2.0 mg/kg.麻醉维持:配方丙泊酚500 mg+瑞芬1 mg+芬太尼0.1 mg共50 ml持续泵注,25~35 ml/h,视血压调节速度.罗库溴铵0.3~0.6 mg/(kg·h).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行控制性降压.结果 28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2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迅速继续填塞动脉瘤.结论 选择全身麻醉对减少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非常有利,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气管内全麻患者更换喉罩后在围拔喉罩期与围拔气管导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Ⅱ级术前伴有高血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分为A、B二组,A组为气管插管组,B组为准备关腹时更换喉罩组.记录准备关腹/准备关腹更换喉罩时(T1)、手术结束时(T2)、拔管前5 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并计算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观察拔气管导管或拔喉罩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拔管前5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A组心率、血压、RPP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躁动、呛咳、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准备关腹时更换喉罩,在围拔喉罩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表麻气管导管对缓解全麻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连表麻气管导管组(Ⅰ组),普通气管导管组(Ⅱ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拔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呛咳发生率。结果:整个苏醒和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与手术结束时比较,Ⅰ组无明显变化,Ⅱ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后5 min恢复到基础值;组间比较,拔管前5 min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5 min和拔管时呛咳的发生率Ⅰ组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表麻气管导管气管内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麻醉苏醒拔管期气管导管对气管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性呛咳、躁动和血流动力学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4.
李荣花  张新建  盛莉 《临床医学》2011,31(10):52-53
目的探讨不同插管方法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LE)、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T)和表面麻醉处理后行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LET)三组,每组40例。诱导前行第9~10胸椎间隙硬膜外阻滞,1.7%~2.4%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LE组置入喉罩,ET组气管插管,LET组插管前行2%利多卡因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插管(罩)前后(T1、T11)、切皮前后(T2、T22)、腹腔探查前后(T3、T33)、拔管(罩)前后(T4、T44)观察三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T和LET组内、组间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和LET组内、组间比较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差异在插管(罩)前后和拔管(罩)前后。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和应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气管导管插管也可减少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合适剂量达克罗宁胶浆改善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72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68例。A组采用生理盐水润滑气管导管表面;B组、C组、D组分别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3、5 g涂抹于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10 cm处。各组患者均术前口腔含服5 mL达克罗宁胶浆5 min。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T1)、手术开始(T2)、苏醒后(T3)、拔管后5 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带管时间;记录拔管时呛咳、躁动发生率,评估术后6、24 h的咽痛、声嘶、咳嗽评分。结果 4组各时点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带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C组呛咳率最低,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D组躁动率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对喉罩全麻患者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5min及手术结束前15 min各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B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5 min及手术结束前15min各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5 mL;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法应用氟比洛芬酯;D组:气管插管全麻,与C组用同样方法应用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于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比较,拔管时、拔管后4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P<0.05).于拔管时和拔管后,与D组比较,A、B、C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下降(P<0.05);与B、C组比较,A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下降(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减轻喉罩全麻患者清醒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7.
肖敬波  方军  王胜斌 《临床医学》2009,29(10):26-27
目的探讨气管内全麻联合控制性降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的患者全部采用全凭静脉复合气管内全麻,术中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采用控制性降压等方法处理。结果30例患者麻醉诱导,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控制性降压恰当。术中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无麻醉及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并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赵新生  于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29-303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用药方案对全麻下行鼻、咽腔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行鼻、咽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麻醉诱导:A组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8μg/kg,丙泊酚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A组患者吸入七氟醚1~1.5MAC、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8~0.15μg/(kg.min)和根据需要分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 mg/kg;B组患者吸入异氟醚1~2 MAC、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和根据需要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从停止吸入麻醉药到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以及认知功能恢复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情况及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01);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以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胺的麻醉方法能够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并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中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分别采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分别记录各组的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E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有所下降,但麻醉过程中基本平稳(P>0.05).P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尤其是SBP在插管前、插管后5 min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P组插管前、插管即刻的血压值明显低于E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和恶心、呕吐情况发生.结论:依托咪酯乳荆可安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下全麻用于宫外孕手术中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估计出血量〉800ml宫外孕患者30例,随机分组,每组15例。即气管插管为A组,喉罩为B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手术中血压、心率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结果A组麻醉诱导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心率增快明显,拔管时患者躁动,挣扎。有3例声音嘶哑。B组麻醉诱导平稳,放置喉罩及拔喉罩时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术中血压,心率随输血、补液、止血逐渐平稳,术后无不良记忆。结论喉罩通气全麻用于宫外孕手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是宫外孕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