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神经颧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面神经颧支解剖提供更详细的资料,为除皱术等颌面部整形美容外科提供相关的解剖学依据。方法用巨微解剖方法观察10例(20侧)防腐成人头部标本和2例(4侧)新鲜成人头部标本。观察颧支的分支、分布,对颧支的上部分支(浅支)进行统计、定位。结果(1)颧支出腮腺的分支有2~5支,两支型为主,占66.70%,3支型占25.00%,多支型占8.80%。(2)浅支出现率为91.67%,其分支也有3种形式。(3)浅支和深支订多种形式跨越颧大肌并相互间有吻合。结论面神经颧支的分支依据走行在颧大肌的表面和深面分为浅支和深支,浅支多走行在颧大肌的上1/3部分,在本组材料中出现率较高(91.67%),除皱术中剥离颧大肌表面时可提前体表定位浅支的位置,在安全范围内剥离,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除皱术中以颞中静脉为标记,定位面神经额支的方法,以预防损伤.方法 对12具防腐成人头部标本和2具新鲜成人灌注头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颞中静脉与面神经额支的位置关系.结果 ①额支位于颞浅筋膜深面和颞深筋膜浅层之间的组织内;颞中静脉位于颞深筋膜浅、深层之间的颞浅脂肪垫内.有颧颞中静脉和颧颞侧静脉两个分支,收集眶周深层的静脉血,回流到颞浅静脉.与上、下睑静脉、眼静脉、睑外侧静脉形成交通.另外,与颞深静脉吻合,并借此与翼静脉丛相通.②在耳屏点与额骨颧突的连线上,颞中静脉的交点,距耳屏点的平均距离是(18.2±2.3)mm.颞中静脉与最近额支的距离是(9.3±4.3)mm;最远额支的距离是(23.5±3.6)mm.结论 在耳屏点与额骨颧突的连线上,距颞中静脉5.0~27.1mm的区域,是面神经额支所在的"危险区".  相似文献   

3.
以颞中静脉为标记定位面神经额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除皱术中以颞中静脉为标记,定位面神经额支的方法,以预防损伤。方法对12具防腐成人头部标本和2具新鲜成人灌注头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颞中静脉与面神经额支的位置关系。结果①额支位于颞浅筋膜深面和颞深筋膜浅层之间的组织内;颞中静脉位于颞深筋膜浅、深层之间的颞浅脂肪垫内。有颧颞中静脉和颧颞侧静脉两个分支,收集眶周深层的静脉血,回流到颞浅静脉。与上、下睑静脉、眼静脉、睑外侧静脉形成交通。另外,与颞深静脉吻合,并借此与翼静脉丛相通。②在耳屏点与额骨颧突的连线上,颞中静脉的交点,距耳屏点的平均距离是(18.2±2.3)mm。颞中静脉与最近额支的距离是(9.3±4.3)mm;最远额支的距离是(23.5±3.6)mm。结论在耳屏点与额骨颧突的连线上,距颞中静脉5.0~27.1mm的区域,是面神经额支所在的“危险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确保面神经与下颌舌骨神经顺利吻合提供参考。方法 在 2 5具 (5 0例 )尸头上解剖观察了下颌舌骨神经在颌下的走行、分支及双侧分支吻合情况。结果 下颌舌骨神经从下齿槽神经分出后在下颌舌骨沟内至下颌骨下缘处为第一段。从下颌骨下缘向前行至第一次分支为第二段 ,其长度为 13.6 1± 3.0 9mm ,直径为 1.2 1± 0 .14mm。从第一次分支后分别至二腹肌前腹与下颌舌骨肌的各分支为第三段 ,其中至二腹肌前腹支长度为 13.0 7±2 .49mm ,直径为 1.0 3± 0 .12mm ,至下颌舌骨肌支长度为 11.2 1± 1.75mm ,直径为 1.0 4± 0 .11mm。两侧之间有吻合。结论 该神经易于暴露 ,走行及分支均较恒定。适合于进行神经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确保面神经与下颌舌骨神经顺利吻合提供参考.方法在25具(50例)尸头上解剖观察了下颌舌骨神经在颌下的走行、分支及双侧分支吻合情况.结果下颌舌骨神经从下齿槽神经分出后在下颌舌骨沟内至下颌骨下缘处为第一段.从下颌骨下缘向前行至第一次分支为第二段,其长度为13.61±3.09mm,直径为1.21±0.14mm.从第一次分支后分别至二腹肌前腹与下颌舌骨肌的各分支为第三段,其中至二腹肌前腹支长度为13.07±2.49mm,直径为1.03±0.12mm,至下颌舌骨肌支长度为11.21±1.75mm,直径为1.04±0.11mm.两侧之间有吻合.结论该神经易于暴露,走行及分支均较恒定.适合于进行神经吻合.  相似文献   

6.
7.
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0,自引:7,他引:50  
目的 为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观测12只新鲜成人手标本48个手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出的出现率、直径、走向及分支。结果 示、中、环指及小指桡侧指固有神经发出的单一分支形成背侧支者占92.86%(78.84),背侧支缺如者占7.14%(6.84侧)。各指背侧支均在近节手指近、中1/3平面发出,并从指侧面斜向指背远端走行。在近指间关节桡背(或尺背)侧向背面及中节指背发出2-5条分支。除小指外,2-4指指桡、尺侧背侧支的直径粗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桡侧>尺侧。小指飞侧无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结论 示、中、环及小指的桡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恒定,可包含在同指逆行岛状皮瓣内,适用于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为腕掌部手术避免损伤掌皮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5 0侧成人上肢标本的掌皮支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营养动脉等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掌皮支在腕远横纹的“0”点近端(4 4 .9± 2 1.6)mm处发自正中神经桡侧 ,在该点近端 (18.6± 11.5 )mm处穿出前臂深筋膜后 ,紧贴深筋膜和屈肌支持韧带浅面 ,越豆、舟顶间线的中、外 1/3交点至手掌。在“0”点远端 (8.2± 3 .4)mm处穿出掌腱膜。掌皮支干长 (4 9.7± 2 5 .2 )mm ,起点处宽 (1.2± 0 .9)mm。掌皮支主要分支有 3支者占 5 2 %(2 6侧 ) ,2支者 3 4% (17侧 ) ,1支者 14 % (7侧 ) ,它主要分布于手掌的大鱼际区和掌中区。桡、尺动脉发出营养支 (84.69% )与掌皮支干伴行后进入神经 ,掌浅弓发出营养支 (89.62 % )直接进入掌皮支的手掌部分支。结论 腕掌部手术应靠近尺侧作纵切口以免损伤掌皮支  相似文献   

9.
腮腺外面神经颊支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测面神经颊支出腮腺后的各级分支,为相关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20侧)防腐人头标本,描述面神经颊支出腮腺后的走行、定位及层次。结果:面神经颊支出腮腺后分为2~4支,均走行在SMAS筋膜下;颊Ⅰ、颊Ⅱ恒定出现,其一级分支距腮腺导管分别为(1.1±0.5)cm及(0.5±0.3)cm,且分别向前走行(1.3±0.9)cm及(1.8±0.5)cm后发出二级分支。结论:面神经颊支较为恒定,在面瘫治疗中健侧面神经颊支的二级分支可以作为受体神经,可不损伤面神经颊支主干。面神经颊支的分布及走行也可指导除皱术、扩张器植入、瘢痕切除等手术的剥离范围,不致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面神额支在颧弓及颢部的软组织走行层次和分布。方法对9具尸头(18侧)颜面行大体解剖观察。结果面神经额支的分支数目为3~7支,平均5支,无恒定的行径及体表投影。将颧弓均分成三段,统计跨过各段表面的额支分支数,发现额支并非仅限于颧弓的中后段,而是近全颧弓均有额支分支跨过,其分布密度以中1/3段最高,占总数的44.44%(40/90);前1/3段次之,占38.89%(35/90);后1/3段又次之,占16.67%(15/90)。额支分布于颧弓和颞部的浅筋膜层(即 SMAS)的深面,其前段表面分支支配下外侧的眼轮匝肌,中段表面分支支配外侧的眼轮匝肌及少部分额肌,后段表面分支支配额肌和耳前肌。结论行骨膜下剥离面部上提术时,为减少面神经额支的损伤,应注意辨认颞部和颧弓部位的软组织层次,并非靠限制颧弓部位的解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