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局部基因治疗能促进牵引区新骨的生成,但关于基因治疗后对局部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截骨后3d开始下颌骨牵引,0.8mm/d,连续牵引7d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牵引区注射2μg(0.1g/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IRES-hVEGF165、空质粒pIRES及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之后施加电穿孔刺激。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在细胞胞浆中表达,给药7d时骨端骨细胞、编织骨痂骨细胞、骨痂表面成骨细胞呈转化生长因子β1染色阳性;14d时新生成的编织骨痂骨细胞、骨痂表面成骨细胞、肉芽组织中的间质细胞、单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染色阳性;28d时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其中注射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IRES-hVEGF165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多于注射空质粒pIRES及生理盐水(P<0.05或P<0.01)。说明基因治疗能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促进牵引区细胞基质的形成和新骨生成。  相似文献   

2.
背景:体内外研究都已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的分化、诱导异位骨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控制哺乳动物骨骼不同形态特征形成的功能。目的:使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基因枪进行局部基因注射以治疗陈旧骨缺损。方法:7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陈旧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按所截骨长度均分1.5 cm组、2.0 cm和2.5 cm组。各组又随机分为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组)和对照组(自然愈合组)。于转染后1,3,8,9周拍摄X射线平片,1,3,8和9周取骨折间软组织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Western blot检测,于1,3,8和9周时取标本大体观察,评价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大体标本观察发现治疗组骨痂生成量多于对照组。②治疗组转染后1,3,8,9周的Lane-Sandhu X射线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骨形态发生蛋白2浓度定量,各时间点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浓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应用基因枪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局部转移治疗陈旧骨缺损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能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不可逆地分化形成软骨和骨,从而导致新骨的形成.目的:观察在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应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成骨的影响.方法:选用日本成年大耳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建立下颌骨牵引模型,分别将空白胶原、1.5mg和3.0mg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胶原复合物植入下颌骨切开处,固定、牵引0.4 mm/次,2次/d,共计5d,总延长下颌骨4mm.在稳定期第1,3,7,14,28天分别处死各组动物,取牵引区新生骨痂行放射学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中的新生骨组织较空白胶原对照组中多且成熟,3.0mg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较1.5 mg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新骨形成多且成熟.结果表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能促进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小鼠胫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在牵引成骨过程中局部给予携带了LacZ的腺病毒载体后观察其表达情况,以探讨基因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01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完成。①实验分组:取雄性8周龄CD-1小鼠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②实验方法:所有小鼠接受左胫骨中上段骨干横行截骨安置特制延长外固定架,胫骨牵引过程包括5d静止期,10d牵引期,牵引速率为0.1mm/次,2次/d,共0.2mm/d。牵引期第7天实验组牵引骨痂局部注射5μL携带了LacZ的腺病毒载体,对照组局部注入等量未含LacZ腺病毒液。③实验评估:注射后第3天麻醉后杀取动物,采集左胫骨标本,分别作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纳入小鼠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在牵引第10天,牵引骨痂中纤维间区形成,两端的新生骨由骨折两端中心生长延伸。骨髓腔内外可见大量新生骨形成。X-Gal底物染色显示,在实验组新生骨组织内可见大量细胞呈阳性染色;而对照组未发现阳性染色细胞。结论:在牵引成骨过程中,骨痂局部注射携带LacZ的腺病毒,能成功转染局部的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并表达LacZ基因,为临床应用基因治疗促进骨牵引延长或骨折愈合提供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牵张成骨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在矫正小颌畸形、下颌后缩、半侧颜面萎缩,修复颌骨缺损,牙槽嵴增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应用前景.目的:阐述在动物实验中不同牵引速率和频率对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由作者分别以"牵张成骨,牵引速率,牵张频率"和"distractionosteogenesis,distraciton rate,distraetion frequencies"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和Medline database数据库(1989/2009),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58篇文章,纳入25篇分析全面的动物实验及治疗进展类文章,分别从不同牵引速率及频率对牵张成骨的影响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牵引速率和频率是影响牵张成骨效果及疗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小的牵引率达不到刺激新骨生成的目的,过大的牵引速率能会导致纤维组织形成而无新骨生成,甚至造成骨不连.在一定的牵引速度下增加牵引频率可促进成骨,高频率牵引或连续牵引是促进牵张成骨的有效方法.动物实验证实1 mm/d牵引,2~4次,d的频率成骨的质量和数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外有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血管和促肌肉生长的研究较多,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促成骨的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观察重组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pLXS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全骨髓中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纯化后分为4组:①retroviruspLXS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培养液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重组反转录病毒。②retroviruspLXSN组:培养液中加入反转录病毒空载体。③阳性对照组:培养液中添加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钠。④空白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结果与结论:经多次换液传代,人骨髓基质细胞呈均一梭形形态。处理后retroviruspLXS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与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逐渐趋于扁平,突起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retroviruspLXS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明显强于其他3组。retroviruspLXS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阳性对照组可引起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和矿化结节及骨胶原形成。提示基因重组反转录病毒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复方丹参对抗泼尼松性大鼠的骨丢失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但对高脂血症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效果如何未见报道。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丹参对大鼠胫骨和腰椎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骨丢失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乳剂组、复方丹参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高脂乳剂、高脂乳剂和复方丹参,连续16周。结果与结论:与高脂乳剂组相比,复方丹参可使高脂大鼠胆固醇明显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可以有效改善高脂乳剂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复方丹参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成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破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减少(P〈0.01),反映骨形成及骨矿化的指标变化不明显;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髓腔面积百分数减少(P〈0.01),骨内外膜的形成和矿化均无明显变化;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宽度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减少(P〈0.01)。提示长期高脂乳剂灌胃会导致大鼠骨量丢失,复方丹参能有效对抗高脂大鼠胫骨上段、中段骨、第5腰椎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8.
背景:复方丹参对抗泼尼松性大鼠的骨丢失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但对高脂血症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效果如何未见报道。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丹参对大鼠胫骨和腰椎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骨丢失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乳剂组、复方丹参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高脂乳剂、高脂乳剂和复方丹参,连续16周。结果与结论:与高脂乳剂组相比,复方丹参可使高脂大鼠胆固醇明显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可以有效改善高脂乳剂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复方丹参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成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破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减少(P<0.01),反映骨形成及骨矿化的指标变化不明显;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髓腔面积百分数减少(P<0.01),骨内外膜的形成和矿化均无明显变化;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宽度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减少(P<0.01)。提示长期高脂乳剂灌胃会导致大鼠骨量丢失,复方丹参能有效对抗高脂大鼠胫骨上段、中段骨、第5腰椎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不同牵引节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是否可以产生影响?分组比较其效果,以探索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牵引方法。方法:①对象:选择2005-10/2006-04山东省立医院门诊和病房以及济南华飞骨伤医院病房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男116例,女104例;年龄(17~68)岁;病程1d~3年。②分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一维牵引慢牵快放组60例,一维牵引快牵慢放组60例,三维牵引慢牵快放组50例,三维牵引快牵慢放组50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均衡。③干预:各组患者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不同牵引节奏的牵引治疗。一维牵引慢牵快放组和快牵慢放组:应用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WQL-307型牵引床,牵放时间分别为3~5s/0.5s,0.2s/1s;三维牵引慢牵快放组和快牵慢放组:应用济南市华飞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C型电脑三维牵引床,牵放时间分别为3~5s/0.5s,0.2s/1s;各组牵引距离为40~60mm,均牵引一两次,间隔不少于5d。④评估: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总评分变化。结果:2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临床疗效:一维慢牵快放牵引组的总有效率优于一维快牵慢放牵引组(91.67%,78.33%,P<0.05);三维慢牵快放牵引组的总有效率优于三维快牵慢放牵引组(96.00%,80.00%,P<0.05)。②治疗前后JOA总评分比较:一维慢牵快放牵引组前后差值与一维快牵慢放牵引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8.50±3.89,6.02±2.61,P<0.05),三维慢牵快放牵引组前后差值与三维快牵慢放牵引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9.14±4.09,6.78±2.45,P<0.05)。结论:无论是一维牵引慢牵快放还是三维牵引慢牵快放的疗效都优于传统的快牵慢放牵引法。慢牵快放牵引法能使手法的颤压力更有效地传递到突出物上,在安全前提下可牵引距离更大,相应椎间隙加大,后纵韧带牵张力增加,更有利于突出物变位还纳。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对雌激素B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对人成骨样细胞骨保护素、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先前含有最有效干扰序列及非特异性shRNA的反转录病毒分别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后,筛选稳定克隆并扩大培养,以空白及非特异性shRNA作为对照,检测稳定抑制雌激素受体β的效率。分别向3组细胞即MG63细胞、雌激素受体βshRNA反转录病毒感染的MG63细胞、阴性对照shRNAnc反转录病毒感染的MG63细胞加入17β-雌二醇(E2)干预,检测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的骨保护素、RANKLmRNA和蛋白表达隋况。结果与结论:用pRNAT-H1.4/Retro-雌激素受体β-shRNA3进一步稳转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与空白及阴性病毒对照组相比,筛选出雌激素受体β表达稳定抑制的人成骨样细胞株,雌激素受体βmRNA抑制率为(88.17±1.17)%(P〈0.05),蛋白抑制率为(89.01±1.22)%(P〈0.05),证实实验成功建立了人成骨样细胞ERβ亚型基因敲低细胞模型。雌激素干预48h后,显示雌激素受体β稳定抑制的MG63细胞较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骨保护素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RANKL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骨保护素RANKL表达上调(P〈0.05),提示雌激素受体β可能通过调节骨保护素/RANKL在骨代谢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Straub SJ  Johns LD  Howard SM 《Physical therapy》2008,88(1):50-7; discussion 58-62
BACKGROUND AND PURPOSE: Previous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at not all ultrasound transducers heat at equal rates; however, the cause of this disparity is unclear. Variability in spatial average intensity (SAI)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is disparity at 3 MHz. This variability has not been explored at 1 MHz. METHODS: Sixty-six 5-cm(2) ultrasound transducers were purchased from 6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Transducers were calibrated and assessed for effective radiating area (ERA), total output power, and SAI using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RESULTS: Total output power values fell within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but there were large variations in ERA. The resulting SAI values showed large deviations (-43% to +61%) from the digitally displayed value. Intra-manufacturer SAI values varied up to 53%.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Spatial average intensity can vary largely from the values displayed on these ultrasound generators; in a calibrated cohort, this difference is primarily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ces in measured ERA. Patterns of SAI variability within the manufacturer at 1 MHz do not follow previous reports of variability at 3 MHz.  相似文献   

12.
牵引重力、持续时间对颈椎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不同重量、不同持续时间时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将6具带头颅新鲜颈椎标本,颈椎后伸5°固定在CSS44020电子万能实验机上,经头颅牵引弓进行拉伸实验。结果:拉伸实验载荷分别为40N、50N、60N时,维持下拉颈椎时间20min、30min、40min,椎间应变0.5mm—1.66mm。C4、5C5、6C6、7C7T1椎间应变较上段明显,C6、7最明显,C5、6,C7T1次之。结论:颈椎牵引后伸5°,载荷在40N、50N、60N时,椎间应变随着牵引量递增,拉伸实验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颈椎椎间下段应变较上段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正常人颈椎应变与牵引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颈椎牵引的合适治疗时间。方法20例健康男性行颈椎牵引,每分钟测量一次颈椎的应变,并作出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图。结果在牵引开始阶段(0~5min),应变增加迅速,此后逐渐减慢并保持稳定,大约18min后,应变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颈椎牵引时间不应太长,15~20min可能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163例不同禁欲时间的精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163例不同禁欲时间的精液分析,了解禁欲时间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仪(WLJY-9000)型对在本站男科体检的163例精液常规检查,分析不同禁欲时间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前向性精子运动百分率、pH值、异常精子变化。结果按禁欲时间分为小于2d、3~5d、6~7d、大于7d等4组,各组之间精液量、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液量、精子密度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各组之间的精液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3组之间精子正常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与前3组之间精子正常率、异常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禁欲3~7d,精液量、精子密度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禁欲时间超过7d对精子质量有影响,精液检查最佳时间是禁欲3~7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不同时间窗内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度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临床确诊为HIE的常规MRI、DWI图像,根据日龄分为2组,其中早期病例组(≤7 d)38例、中晚期病例组(8~28 d)39例.对两组病例进行T1WI、DWI分度并与临床分度比较.结果 与临床分度结果 相比较,早期病例中:DWI对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25%(9/16)、100%(14/14)和100%(8/8);T1WI对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5%(4/16)、71.43%(10/14)和25%(2/8).DWI分度与T1WI分度无统计学差异(U=-1.899,P=0.058).中晚期病例中:DWI对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1/12)、28.57%(6/21)和66.67%(4/6);T1WI对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9/12)、95.24%(20/21)和100%(6/6).DWI分度与T1WI分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U=-3.778,P=0.000).结论 不同时间窗DWI和T1WI对HIE分度评价不同.DWI对早期HIE进行分度可行,并与临床分度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但与T1WI分度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中晚期HIE DWI分度明显不及T1WI分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索大鼠不同时间点睡眠剥夺后脑干中缝核群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AS)的反应. 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在脑干中缝核群的表达,分组为睡眠剥夺 3, 6, 12, 24, 96 h组,大平台对照组和正常单独饲养组,每组 4只. 结果睡眠剥夺后 GFAP在中缝核群均有表达,中缝苍白核和中缝背核有较高表达,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中缝苍白核表达逐渐减少,中缝背核表达逐渐增加. 结论睡眠剥夺影响 GFAP蛋白的表达, AS参与睡眠调节.  相似文献   

18.
不同保存期全血辐照后红细胞保存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全血在不同保存期辐照的红细胞的活性及功能的变化,确定不同保存时期的红细胞制品辐照后可保存的时间。方法 每袋CPDA-全血分成若干份,于采血后1、8、15、22d进行25Gy辐照,并设不辐照对照组。于辐照后即刻及辐照后7、14、21、28、35d取样测定各项红细胞活性、功能指标。结果 CPDA-全血于采血后1、8、15、22d不同保存期进行辐照,在继续保存至36d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未引起其红细胞ATP含量、2,3-DPG含量的明显降低及血浆游离Hb的明显升高,表明不论是新鲜血或是库存血,25Gy辐照对红细胞活性、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各辐照组保存至36d时,其红细胞ATP含量仍保持在76.6%以上,表明仍有良好的细胞活性;但所有辐照组血浆K~+含量均于辐照后的一周内升高迅速,表明辐照对红细胞膜有一定的损伤,可引起红细胞内K~+的渗漏。结论 初步的体外研究表明,采集的血液无论何时进行辐照处理,与不辐照血比较,在35d有效期内,均未影响红细胞制品的活性和功能。建议25Gy辐照CPDA-全血保存期与不辐照CPDA-全血相同,也可保存35d;但由于血液在辐照后的一周内K~+升高迅速,因此对于不能耐受较高K~+的新生儿、早产儿、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快速大量输血的患者等,血液辐照后应立即输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