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有效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结核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在过去30a间已经明显下降。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结核性心包炎仍然常见,其发病率约占内科住院人数的0.2%,其预后远较其他浆膜腔结核恶劣。结核性心包炎患若不治疗,仍有半数的患最终会发生缩窄性心包炎。因而为了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减轻患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我院针对结核性心包炎患45例在抗结核基础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与非特异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9年5月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心包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组(42例)与非特异性缩窄性心包炎组(11例)。结果两组比较,男性、年龄大、病程短、发热史、结核中毒症状、合并肺/其他部位结核活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阳性、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心包积液腺苷脱氨酶40 U/L,这10项临床特征在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中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这些临床特征能为鉴别结核性与非特异性缩窄性心包炎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心包腔内灌注尿激酶与地塞米松结合心包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总结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治疗经验。方法 1998-2004年我院收治的有心包填塞症状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12例,经心包穿刺置管行心包引流,并给予尿激酶与激素冲洗心包。结果 12例患者引流通畅彻底,引流时间2~5d,随访6~24个月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结论 经皮导管引流并使用尿激酶冲洗心包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防止或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于快速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的结核性心包炎(快速进展型结核性心包炎)治疗效果、并发症、死亡率、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对结核性心包炎的治疗获得更好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对38例快速进展型结核性心包炎的治疗方式、外科手术干预时机、手术方式及疗效、并发症、死亡率和随访情况等,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包穿刺引流术、心包开窗术、心包剥脱术等。同期观察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15例。 结果对于快速进展型结核性心包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随访1~5年。所有患者均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单纯药物治疗5例,全部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早期行心包穿刺引流术12例,治愈1例,其余11例进展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早期行心包开窗术10例,进展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例,治愈9例;早期行心包剥脱术11例,无进展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病例。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与同期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相比,快速进展型结核性心包炎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较低(4.8% vs 24.3%,P<0.05),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好(100.0% vs 80.7%,P<0.05),术后5年随访生存率较高(100% vs 78%,P<0.05)。 结论快速进展型结核性心包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和心包穿刺术治疗,有很高比例的患者会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外科干预能显著降低快速进展型结核性心包炎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概率,从而改善患者总体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心包腔内灌注尿激酶与地塞米松结合心包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经验。方法 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有心包填塞症状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12例,经心包穿刺置管行心包引流,并给予尿激酶与激素冲洗心包。结果 12例患者引流通畅,引流时间2—5天。随访6—24月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结论 经导管引流并使用尿激酶与激素冲洗心包治疗结核性心包炎能防止或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心包炎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992年-1999年24例急性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热、咳嗽、体重减轻和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有心音遥远、心界增大和肝肿大等表现,血性心包积液占85.7%(12/14),10例患者因心包积液复发为缩窄性心包炎而行手术切除。结论:心包积液的性质、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和合并其它部位结核灶等有助于诊断。早期心包填塞可能是缩窄性心包炎的预报因子。复发性或危及生命的心包填塞以及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切除的指征。  相似文献   

7.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在我区是比较多见的,其中以结核性心包炎为常见,化脓性心包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风湿性心包炎等较为少见。我科于1959年6月至1982年4月共收治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64例,其中临床治愈与症状明显改善者47例;进步者9例;死亡8例。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们的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切除术后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切除术后的病因诊断,以提高其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行心包切除术并有病理检查结果的62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病历资料。【结果】结核性18例(29.0%),化脓性4例(6.5%),非特异性改变40例,其中2例为创伤性、1例为放射性,其他37例(59.7%)原因不能确定。与非特异性组比较,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病程较短(P<0.01),有发热、急性心包炎、中至大量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病史者较多(P分别<0.01、0.05、0.01和0.05)。【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病因不明,在已知的病因中,以结核多见。  相似文献   

9.
缩窄性心包炎4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萍  付华  潘戈英 《华西医学》2003,18(2):230-230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院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情况。方法:对48例经手术证实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2.5%(30/48)的患者病因未明,结核性者占31.3%(15/48),化脓性者占4.2%(2/48),恶性间皮瘤占2.1%(1/48)。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的病因未明。在已知的病因中结核仍是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心包炎在临床上较其它浆膜结核为少,但治疗相对困难,如果排液不及时,病情迁延会严重影响预后。 我院自1990~1999年共收治本病35例,其中急性渗出性心包炎29例,亚急性渗出性心包炎4例,慢性化脓性心包炎(缩窄性)2例。通过对35例临床资料分析,探讨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抽液对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的治疗价值。 临床资料 男19例,女16例,年龄5个月~70岁,B超探及心包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对32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CCP)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6例,女6例,18~64岁,平均32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34个月。病因、结核性心包炎16例,化脓性心包炎2例,原因不明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引流应用于结核性心包炎(tuberculosis percarditis,TBP)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并出现心包填塞症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包穿刺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均给予个体化全程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心包炎积液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有效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操作简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缩窄性心包炎超声心动图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缩窄性心包炎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约占心脏疾病的1.6%,大部分由结核、类风湿和非特异性心包炎引起[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可靠手段,但是对于超声表现不典型的缩窄性心包炎,漏诊率很高。文献[2]报道超声心动图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符合率仅51%~73%,漏诊率高达27%~49%。本组对12例超声心动图表现不典型的缩窄性心包炎进行分析,总结其漏诊原因,为今后临床工作中减少漏诊提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60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化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心包穿刺组(常规组)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组(引流组)每组30例。结果引流组3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6.7%)发生心包反应,仅1例(3.3%)发生缩窄性心包炎而转外科手术。总有效(显效加有效)率96.7%。常规组13例(43.3%)心包反应而停止抽液,5例(16.7%)发生缩窄性心包炎而转外科手术。总有效率83.3%。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具有安全,方便,起效快,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缩窄性心包炎16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断率。方法: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心包炎临床表现、ECG、X线超声心动图、CT、MAI、手术及病理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9例(56.3%)病因未明,在已知病因中,结核性6例(37.5%),是主要的原因。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的病因不明,只能结合病史来考虑,在已知的病因中,结核仍是最主要的原因。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可显著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提高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疗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年来 95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其中结核性心包炎 5 4例 (5 6 .84 % ) ,慢性炎症 2 0例 (2 0 .0 5 % ) ,非特异性炎症 8例 (8.4 2 % ) ,化脓性心包炎 13例(13.6 8% ) ,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死亡 5例 ,死亡率 5 .2 6 %。术后 2年有 3例死于心衰。症状好转 11例 ,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 76例。结论 :术前心功能 ,病史长短 ,心包切除范围 ,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心包炎是胸外科常见病,约占心脏病人总数的3%左右,由于初期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所以误诊率甚高。1964—1978年间,我组收治307例心包炎中,早期诊断为胸膜炎、肝炎、肾炎及腹水等病竟达104例,误诊率为33.88%。无论结核性或化脓性缩窄性心包炎,均应在心肌发生萎缩变性之前,行早期心包大部切除,效果较好,如延误诊治时间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肺及肺外结核患者是否能使用激素是目前颇有争议的临床问题,结合1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心包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情,用循证临床实践的方法,就是否使用激素进行床旁循证治疗。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MEDLINE、www.guideline.org,查找和评价高质量临床证据,并根据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11个RCT,2个Cochrane系统评价,9个指南。证据表明:①糖皮质激素能降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死亡风险,也能降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风险;②泼尼松龙使结核性心包炎患者总体死亡率降低(P=0.044),同时使心包炎所致的死亡风险也显著降低(P=0.004);③激素能否使肺结核患者获益仍有争议。结合患者病情和意愿,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等治疗7周后,患者脑脊液基本恢复正常,心包积液消失。结论对于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如何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治疗疗程仍未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6例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在调整心功能、改善全身情况及处理原发病因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心包剥脱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26例患者手术时间129~276(151±79)min;中心静脉压平均值降至(0.89±0.45)kPa。手术中6例游离时造成胸膜较大破损者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3例剥离时不慎造成右房前壁破裂出血者压迫并用4/0滑线间断褥式修补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53个月,无远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7例,Ⅱ级9例。心包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结核性心包炎18例,炎性细胞浸润5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最有效、安全的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剑突下全程实时心包腔置管治疗顽固性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顽固性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以ALP[丁胺卡那霉素(A)、左旋氧氟沙星(L)及对氨基水杨酸钠(P)]为基础化疗方案,加用1~2种未曾应用过的抗结核药物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超声引导经剑突下心包腔置管,定期抽液及注药(异烟肼、利福平及地塞米松)治疗,平均治疗3个月.结果 51例患者心包穿刺均获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引流导管留置时间21~60 d,平均(32±3)d,引流液量1700~3800 ml,平均(2400±55)ml.所有患者原有的不适症状消失,心包积液完全吸收,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结论 超声引导经剑突下心包腔置管治疗顽固性结核性心包积液安全,可避免损伤心肌,留置导管可持续引流,使引流彻底,便于灌洗及注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