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贫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u C  Gao Y  Li L  Xing L  Liu S 《中国肺癌杂志》2010,13(10):968-974
背景与目的癌性贫血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常见并发症,不但严重影响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还影响其化疗疗效和预后,本研究通过统计NSCLC患者化疗前后贫血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贫血对NSCLC患者QOL及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140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探讨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与化疗疗效、预后的关系;并应用QOL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评价贫血对NSCLC患者QOL的影响。结果 140例NSCLC患者,化疗2周期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化疗前(71.4%vs47.1%,P<0.001),贫血严重程度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而加重。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PS评分、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发生癌性贫血密切相关;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仅白蛋白水平是引发治疗后贫血的危险因素。贫血者与非贫血者的QOL量表得分在症状、躯体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无论化疗前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贫血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03年11月—2005年3月接受住院治疗的500例初次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乘积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血红蛋白水平以初次诊断时的所得值为准,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定义为贫血。结果:50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7.17个月,1年生存率为73.4%。贫血患者有147例(29.4%),无贫血者为353例(70.6%)。贫血的发生率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加而升高,第4周期化疗后贫血发生率为84.3%。贫血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1.38个月,1年生存率为64.3%,而无贫血组则分别为30.82个月和76.8%(P=0.028)。男性患者中贫血对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Ⅲ期患者中贫血与无贫血组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而Ⅰ、Ⅱ、Ⅳ期患者中贫血对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显示贫血、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功能状态评分和是否手术切除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次诊断时血红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相关,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70岁以上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体能状态、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治疗方式等6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态、分期、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别、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P=0.016)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积极的放化疗较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541例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随着女性肺癌发病率的攀升,其独特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及良好预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41例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死亡。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全组腺癌占80.2%(434/541),总体中位OS为15个月(95%CI:13.87-16.13),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3.7%和3.20%。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ECOG评分、体重下降、临床症状、血行转移和一线治疗后化疗方案数>1、一线化疗有效、曾接受靶向治疗或放疗均与中位OS明显相关(P值均<0.05)。治疗前体重下降、ECOG评分、靶向治疗及一线化疗有效为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体重下降、ECOG评分、接受靶向治疗及一线化疗有效可能成为女性晚期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7.6%、8.6%、1.9%,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95%CI:7.9~10.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以及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治疗方式可能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肺癌患者治疗前后癌性贫血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癌性贫血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QOL)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治疗前后癌性贫血的发生率,分析其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PS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化疗的关系.应用QOL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评价癌性贫血对肺癌患者QOL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240例肺癌患者,总体癌性贫血发生率为52.5%,治疗后癌性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15.8%,P=0.000).化疗者癌性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化疗者(57.7% vs 36.2%,P=0.004),化疗后明显高于化疗前(57.7% vs 19.2%,P=0.000).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均证实,年龄、临床分期、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化疗是影响癌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均<0.05).性别和病理类型与癌性贫血无关.癌性贫血明显影响肺癌患者的QOL;发生癌性贫血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未发生癌性贫血者(9个月vs14个月,P=0.00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癌性贫血、临床分期、PS评分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癌患者有较高的癌性贫血发生率,癌性贫血与年龄、临床分期、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化疗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分期越晚,癌性贫血发生率越高越重.癌性贫血不但影响肺癌患者的QOL,还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70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63例福建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70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36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8个月,1年生存率为28.0%。ECOG评分、临床分期、肝转移、一线治疗疗效和靶向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05)。结论 ECOG评分>2分、Ⅳ期、有肝转移、一线治疗后进展和从未接受靶向治疗的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影响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7年1月~1989年12月共收治肺癌599例,就有关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讨论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 1资料和方法 男472例,女127例,男女之比为2.86:1。年龄17~80岁,5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组。全组均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证实。鳞癌232例,腺癌180例(包括肺泡细胞癌3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78例,鳞腺癌4例,大细胞癌5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探讨影响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1990年1月~1996年12月间根治性放射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Ⅰ~Ⅲb期NSCLC患者256例,生存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以多因素分析时各因素的变异系数乘以分组值计算预后指数。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4.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1%和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临床分期早;在较短的总疗程时间内接受较高剂量的照射;病理类型为鳞癌和放射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较好的患者预后较好。综合以上4种因素的预后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的预后亚组。结论临床分期、放射治疗方法、病理类型和放射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是放射治疗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预后指数模型能够比TNM分期等单个因素更好地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目前对p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尚不一致.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 影响因素与pIIIa/N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5月13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经以外科干预为主的综合治疗后的无瘤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跳跃转移、淋巴结转移 站数、手术类型、病理分型、辅助治疗等.应用SPSS 16.0软件统计生存率.结果 133例pIIIa/N2期入组患者总的5年 生存率为32.33%,单站淋巴结转移亚组与多站淋巴结转移亚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9.62%和27.50%;临床N0-1分期 (cN0-1)亚组与临床N2分期(cN2)亚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7.78%和20.93%.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站数 (P=0.013, OR=0.490, 95%CI: 0.427-0.781)及cN0-1(P=0.009, OR=0.607, 95%CI: 0.372-0.992)与N2患者预后呈正相关.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cN分期、淋巴结转移站数目与pIIIa/N2期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在严格入组条件下,可以对 选择性pIIIa/N2患者进行以外科治疗为主、联合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并可获得较满意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朱江  杨雨  曹丹  蒋明 《中国肿瘤》2007,16(11):943-945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局部射频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89例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分为热化疗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观察近期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热化疗组有效率26.8%,单纯化疗组为25.0%(P=0.844);热化疗组肿瘤控制率为78.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5.8%(P=0.002)。两组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均为9个月。[结论]热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明显提高肿瘤控制率,但在生存期方面较单纯化疗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其与肿瘤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215例NSCLC患者(其中10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10例患者行化疗)和10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CRP表达水平,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结果] NSCLC患者手术后血清CRP浓度(12.52±4.37)mg/L与术前(18.13±5.78)m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化疗后,30例缓解组患者血清CRP浓度(10.49±3.85)mg/L与治疗前(18.64±4.63)mg/L相比显著下降(P<0.05);44例进展组患者血清CRP浓度(20.14±7.68)mg/L与治疗前(14.53±4.56)mg/L相比显著升高(P<0.05); 36例稳定组患者血清CRP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CRP阳性率显著下降,而化疗后阳性率下降不明显.手术前CRP阳性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率(26.7%)高于术前阴性患者(7.5%).[结论]检测NSCLC患者血清CRP水平对预测肿瘤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助于疗效的评估以及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一线GC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3例,均接受吉西他滨1250mg/m2(38例)或1000mg/m2(45例)联合卡铂(AUC=5)化疗。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和比较。[结果]吉西他滨高剂量组(1250mg/m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2个月,低剂量组(1000mg/m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8个月(P=0.67),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15.8个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31.6%和35.6%(P=0.7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9%和73.3%(P=0.55)。吉西他滨高剂量组血小板降低比例高于低剂量组。[结论]与1250mg/m2化疗组相比,吉西他滨1000mg/m2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期相当,但不良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15.
16.
放射治疗同时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放疗同时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68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放疗采用累及野照射,2.0 Gy/次,1次/d,5 d/周.总DT(66~68)Gy/(6.6~7.0)周.化疗方案为鳞癌采用EP方案,腺癌采用MVP方案.结果总有效率化放组为76.5%,单放组为52.9%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121,P=0.044.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化放组为70.6%、50.1%、35.3%,单放组为52.9%、26.5%、14.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似,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加放疗同时治疗晚期NSCLC可以增加局控率,减少远处转移率,从而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Osimertinib is used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positiv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FLAURA trial. However, as with any othe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resistance also develops for osimertinib. Various genetic aber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molecular heterogeneity of cancer cells contribute to osimertinib resistance.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hoose an appropriate subsequent treatment for osimertinib-resis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his overview, we discus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osimertinib resistance and the efficacy of possible subsequent treatment measures.  相似文献   

18.
After failure of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any patients remain candidates to receive further antitumor treatment. To guid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and to suggest priorities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Panel of Experts met in Naples (Italy) in April 2007. Results and evidence-based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Single-agent chemotherapy with docetaxel or pemetrexed is the recommended option for unselected patients with performance status 0 to 2 who are candidates for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ocetaxel has demonstrated superiority compared with best supportive care. Pemetrexed has been shown to be noninferior to docetaxel, with a more favorable toxicity profile. Erlotinib is effective in pretreated patients, and can be given second-line in patients not suitable or intolerant to chemotherapy, and in all patients as third-line treatment after failure of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Gefitinib failed to show superiority to placebo as second- or third-line treatment, but it has been shown to be noninferior to docetaxel. In selected patients such as lifetime nonsmokers or those of East-Asian ethnicity, erlotinib, or gefitinib (where licensed) may be considered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even if they are fit for chemotherapy.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addition to active treatment remains important for all patients, but may be the exclusive option for patients unsuitable for more aggressive therapy. Further research is mandatory, to find better treatments, and to identify clinical and molecular predictive markers of efficacy, both for chemotherapy and for novel biologic agents.  相似文献   

19.
孙佳  姜秀峰  惠复新 《肿瘤学杂志》2014,20(10):787-79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versican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中versican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时间(OS)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0例NSCLC肿瘤组织中,versican蛋白全部表达,其中强阳性表达率36.3%(29/80),弱阳性表达率63.7%(51/80)。Versican蛋白在晚期NSCLC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NSCLC(P=0.006)。Versican蛋白强阳性和弱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12和22个月(P=0.000)。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NSCLS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versican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和versican蛋白的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Versican蛋白的表达情况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