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硬化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硬化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将2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的病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VC,n=14)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12)。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且下降程度也较后者明显。Pringle组有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Pringle组病人术后并发腹水显著高于HVC组。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比第一肝门阻断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大肝癌外科治疗时肝血流阻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较大肝癌病人外科治疗时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应用及累及下腔静脉肝癌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观察分析我科近3年47例大肝癌病人行肝切除时入肝血流阻断的不同方式对手术能否切除的影响及病人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 47例病人中行常规肝门阻断27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16例,综合性肝门阻断4例,全部病人手术治疗都成功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大肝癌病人,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资料及肝功能等级,术中熟练的切肝技术等综合因素,合理选用一种肝血流阻断法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病人顺利恢复,提高中晚期肝癌人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肝癌切除术中肝血流控制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时采用4种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对术后肝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38例(40.4%)行常规第一肝门阻断,34例(36.2%)行选择性半肝阻断,4例(4.3%)行全肝血流阻断,18例(19.1%)未阻断肝门。全部成功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24例次,术后死亡2例(2.1%)。结论:大肝癌切除时肝血流控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大小、部位、肝功能、切肝难易程度及术中探查结果等因素综合决定。合理的肝血流控制方法是保证肝切除手术成功、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切肝术(附213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切肝术在防止术中肝脏大出血及术后肝功能衰竭方面的作用。方法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肝硬化情况,采用半肝血流阻断,半肝全血流阻断,交替半肝血流阻断,交替半肝全血流阻断,单纯门静脉阻断及肝褥式缝合等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切除肝肿瘤共213例。观察肝门阻断时间、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半肝血流阻断144例,其中左肝门阻断32倒,右肝门阻断112例。半肝全血流阻断39例,其中右肝门 右肝静脉阻断26例,左肝门 左、中肝静脉阻断13例。交替半肝血流阻断7例,交替半肝全血流阻断5例,单纯门静脉阻断8例,局部褥式缝扎10例。肿瘤切除率100%, 第一肝门及肝静脉分离均成功。无一例发生肝静脉破裂出血及空气栓塞,术后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术后胆漏6例,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对防止肝静脉破裂出血,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与第一肝门阻断技术在肝癌半肝切除中的优点与缺点,为临床半肝切除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34例肝癌行半肝切除的患者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VC组,n=19)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n=1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第1、5天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VC组术后1 d、5 d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恢复较Pringle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较第一肝门阻断操作相对复杂,但安全、可行,对肝功能损害轻,更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肝硬化的大肝癌病人行肝切除术时肝血供阻断方法的选择。方法:观察分析21例大肝癌病人行肝切除术时选用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对手术的影响及病人后恢复的情况。结果:21例病人中行常规肝门阻断8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11例,综合性肝门阻断2例,全部病人肿瘤均获完整切除,术手恢复良好,结论:对合并肝硬化的大肝癌病人,根据肝硬化的程度,术前肝功能等级术中探查结果等综合判断,选择一种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法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病人的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 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 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2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人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观察半肝血流阻断法(A组)与Pringle法(B组)术后血清ALT和AST及术后恢复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清ALT和AST术后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在保证术中出血不增加的前提下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法行肝部分切除较Pringle法有较多的优点。结论 选择性的人肝血流阻断法是肝部分切除的一种良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时肝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观察分析65例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时选用不同的肝血流阻断对手术及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 65例肝癌患者中行常规肝门阻断16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26例,肝内双向血流阻断22例,全肝血流阻断1例。全部患者肿瘤均获完整切除,除1例死亡外,其余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肝切除时肝血流阻断方法的选用应根据病变的位置、范围大小及手术类型和肝硬化程序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法更适用于肝硬化病人的肝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半肝血流阻断法( A组)与Pringle法(B组)术后血清ALT和AST及术后恢复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清ALT和AST术后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 在保证术中出血不增加的前提下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法行肝部分切除较Pringle法有较多的优点。结论:选择性的入肝血流阻断法是肝部分切除的一种良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肝内双向血流阻断与肝门血流阻断肝切除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不同肝血流阻断法比较,探讨肝切除时肝血流阻断法合理选用。方法:本文对肝内双向阻断法与肝门阻断法肝切除术病人术前病变大小,位置,术前及术后肝功能,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平均出血量和引流量,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8例肝切除中肝内双向阻断法28例,肝门阻断法40例,肝内双向阻断法肝切除术后转氨酶升高程度是65-560U/L,恢复正常时间是3-8d,胆红质恢复正常时间是4-14d,术后Child A/B/C分级是3/8/17,术中平均出血量650ml,术后总平均出血和引流量780ml,术后无上消化道出血和死亡病例。肝门阻断法肝切除术后转氨酶升高程度是470-9780U/L,恢复正常时间是5-38d,胆红质恢复正常时间是7-52d,术后Child A/B/C分级中0/2/38,术中平均出血量950ml,术后总平均出血量和引流量1200ml,术后上消化道出血4例,出血1例,死亡4例。结论:肝切除时肝血流阻断方法的选用应用根据病变的位置,范围大小及手术类型和肝硬化等综合考虑而定。肝内双向阻断法较肝门阻断法肝切除肝损伤小,利于术后病人恢复,肝内双向阻断法更适用于肝硬变病人的肝切除。  相似文献   

12.
预结扎病侧肝脏入出肝血管切肝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预结扎病侧肝脏入出肝血管切肝术与阻断肝门切肝术的优缺点。方法  32例病人包括两组 :甲组 2 0例 ,肝切除时阻断肝门。乙组 12例 ,肝切除时预结扎病侧肝脏入出肝血管。对两组病人的术中失血量 ,术后平均出血量和引流量 ,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甲乙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是 85 0ml和 4 5 0ml (P <0 0 1)。术后平均出血和引流量分别是 30 0ml和 15 0ml(P <0 0 1)。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 6~ 35d和 3~ 7d ,AST恢复正常时间分别是 5~ 30d和 4~ 8d ,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 7~ 6 0d和 5~ 14d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0 %和 0 % (P <0 0 1)。结论 预结扎病侧肝脏入出肝血管切肝术优于阻断肝门切肝术  相似文献   

13.
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用于肝硬化肝癌的肝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因肝癌行肝切除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44例(A组)、半肝血流阻断76例(B组)、半肝血流阻断加选择性肝静脉控制85例(C组).比较3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3,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43.7、415.8、324.5 m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96,P<0.001);在术后3 d和6 d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水平比较,B组和C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半肝血流阻断可防止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外控制肝静脉,可显著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供体和肝病患者行右半肝切除术后的预后是否相似。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肝脏移植中心2009~2010年期间的连续病例,包括40例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肝供体(活体肝移植供体组,简称LDLT-D组)及80例因肝病行右半肝切除的患者,其中40例为无肝硬变的肝病患者(无肝硬变肝病组,简称LD-NC组)及40例伴肝硬变的肝病患者(肝硬变肝病组,简称LD-WC组)。分析3组患者术前肝功能和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以及术后肝功能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前特征相似。LDLT-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LD-NC组多〔(765±411)mL比(584±242)mL,P=0.008〕,与LD-WC组〔(666±224)mL〕接近(P=0.136),但3组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相近(P=0.108)。术后第1天和第3天,LDLT-D组患者的TB和INR水平高于LD-NC组和LD-WC组(P〈0.05),LD-WC组患者的ALT和AST水平均高于LDLT-D组和LD-NC组(P〈0.05)。LDLT-D组、LD-NC组及LD-WC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0.0%(12/40)、27.5%(11/40)和37.5%(15/40),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06),但LD-WC组的ClavienⅢ级并发症发生率〔27.5%(11/40)〕高于LDLT-D组〔7.5%(3/40)〕及LD-NC组〔10.0%(4/40)〕,P=0.024。结论在右半肝切除术后早期阶段,活体肝移植供体肝功能损害更重;活体肝移植供体、无肝硬变的肝病患者和伴肝硬变的肝病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相近,但伴肝硬变肝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活体肝移植供体及无肝硬变肝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Liver resection for a neoplasm was performed in 100 patients between 1979 and 1987. There were 43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70% of them arising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28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s, 20 benign tumors, and 9 miscellaneous tumors. Forty-nine patients had a major liver resection, 36 a segmentectomy, and 15 a nonanatomic liver resection. Great care was taken to avoid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including late ligation of the hepatic vein, the use of Kelly fracture and resorbable clips for hemostasis of transection planes in 74 patients, and temporary clamping of the portal pedicle in 22. Drainage of the abdomen was avoided in 21 patients to prevent ascitic leakage to decrease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Operative mortality was 1%. There were eight major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one bile leak, one subphrenic abscess, and three subphrenic hematomas. The use of resorbable clips significantly reduced operative time an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temporary clamping of the hepatic pedicl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lood loss. Avoiding drainag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在肝脏切除手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可有效减少肝断面出血,然而,低中心静脉压(CVP)所产生的相对低血压和潜在低灌注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这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研究探讨CLCVP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伴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的44例原发性肝癌伴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组医生手术,其中24例患者术中采用CLCVP技术(观察组),另外20例患者术中未采用CLCVP对照组(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Child分级、肝硬化程度、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术后均未见低CVP相关气栓、肝肾损伤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动脉收缩压、CVP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与肝门阻断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和手术输血率明显降低,但术中乳酸指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的术后出血、感染、胸腔积液、胆汁漏的发生率以及肝肾功能指标、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做好术前肝功能评估和术中密切观测患者灌注指标的前提下,CLCVP技术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是安全可靠的,虽然低CVP会使机体灌注减少,机体无氧代谢增强,乳酸含量增高,但对肝肾功能及肝癌的复发无明显影响,而且较低的CVP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长和肝门阻断时间,降低长时间缺血缺氧对肝脏的打击。总之,在无严重心、肺、脑、肾基础疾病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CLCVP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控制肝断面出血技术。  相似文献   

17.
Zhou WP  Li AJ  Fu SY  Pan ZY  Yang Y  Tang L  Wu MC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9):591-594
目的比较入肝血流加肝静脉血流阻断术与单纯第一肝门阻断术在第二肝门区域肿瘤切除中的作用。方法从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施行2100例肝脏肿瘤切除术,其中235例肿瘤紧贴或压迫1根以上主肝静脉,根据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不同,将235例患者分为两组: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SHVE组,125例)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11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在SHVE组,完全SHVE(阻断第一肝门和所有主肝静脉)25例,部分SHVE(阻断第一肝门和部分主肝静脉)100例。肝静脉阻断方法有3种:丝线结扎肝静脉,止血带阻断和辛氏钳阻断。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肝硬化发生率、HBsAg阳性率、术中热缺血时间和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HVE组的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少于Pringle组(P〈0.05)。Pringle组有17例发生主肝静脉破裂,其中大出血14例,空气栓塞3例。而SHVE组无1例肝静脉破裂、大出血或空气栓塞发生。Pringle组术后再出血、再次手术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HVE组,ICU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SHVE组(P〈0.05)。结论SHVE较Pringle法能更有效地控制术中大出血,防止肝静脉破裂导致的大出血和空气栓塞,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病死率。用辛氏钳阻断肝静脉较结扎法和止血带阻断法更安全和简便。  相似文献   

18.
阻塞性黄疸术前行PTCD对提高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术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对围手术期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8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分为术前PTCD术组(n=46)和直接手术组(n=39);术前PTCD组观测入院时和行PTCD置管后第3、7天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PTCD组行PTCD置管后肝功能改善,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ALT、AST、TB指标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TCD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直接手术组(P<0.05)。结论 PTCD可作为阻塞性黄疸术前的常规应用,可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的耐受性,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肝下下腔静脉(IIVC)阻断与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12月行复杂肝切除术的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Pringle法控制入肝血流,其中56例行IIVC阻断(IIVC阻断组),47例行CLCVP技术(CLCVP组)降低中心静脉压(CVP)。比较两组切肝过程中CVP的变化、切肝过程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术中尿量、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与肾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切肝前对比,两组患者在切肝过程中CVP均明显下降,但IIVC阻断组CVP较CLCVP降低更明显,且IIVC阻断组切肝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术后第3天ALT和术后第3、7天TBIL均明显低于CLCVP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尿量、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IVC阻断联合Pringle法操作简单方便,相对于CLCVP技术,其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肝功能恢复更快,且更容易降低CVP,减少术中肝脏断面出血,有利于提高复杂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