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东 《齐鲁药事》2005,24(3):135-137
药品检验所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实施技术监督检验的法定机构,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监部门实施行政监督的重要技术依托。《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对药品检验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计量法》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办法》等法规也对药品检验实验室的能力、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组织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等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冯文学  任红心 《中国药事》2003,17(4):207-208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 ,加强了对药品检验工作的管理 ,规定了法定药品检验机构的设立和职责 ;明确了药品检验的经费来源和收费原则 ;作出了药检机构的行为限制 ;加大了对违法药检机构的处罚力度。针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省以下地方药检机构应该怎样定位 ,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药品监管工作实际需要的药检体系及运行机制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此我们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商榷。1 尽快建立一支有利于药品监管的技术监督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保证队伍政治坚定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教…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是一把“双刃剑”。它改变了1984年公布的第一部药品法中法律主体即管理者和管理相对人之间权力与义务的不平等问题,加大了管理者的义务、责任条款。既赋予了监管部门相应的权力,又规定了行使权力的程序和所承担的义务,特别是在法律责任中对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或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加强药品留样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莉  关辉 《安徽医药》2007,11(10):956-956
药检机构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实施监督检验的法定机构,是药品行政监督的技术依托。其中药品留样制度是药检所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步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同时《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也为公民、组织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当事人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有权要求申请复验。如申请复验项目得到批准,其样品在原留样中调取。为此,药检机构对留样药品的保管极为重要,如保管不当,可导致药品质量发生变化,造成复验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不一致,而损害…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全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国家药品检验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置药品检验机构。地方药品检验机构的设置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 ,确定符合药品检验条件的检验机构承担药品检验工作。第二章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第三条 开办药品生产企业 ,应当…  相似文献   

6.
杨智海 《中国药事》2002,16(11):675-677
本文结合我国药品检验机构的现状,从药品检验机构的地位,职能,作用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谈了学习《药品管理法》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依法检验,努力做好药品技术监督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绿江  高其品 《中国药事》2003,17(6):339-34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依法检验工作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 ,使我们对此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1 依法检验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和义务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一章第六条指出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 ,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工作”。由此确立了各级药品检验机构的法律地位并赋予其法律权力和义务。《药品管理法》第九章第八十七条规定 :“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不实 ,造成损失的 ,应…  相似文献   

8.
彭坚 《中国药业》2000,9(2):6-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198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一部综合性药品管理法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医药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药品管理法》中部分内容已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笔者现就修改和完善《药品管理法》的某些观点和意见,作以下综述。  一、《药品管理法》的修改应体现“能细则细”的立法指导思想。  现行《药品管理法》立法指导思想采取的是“宜粗不宜细”、“宁一疏勿密”的原则,许多条款规定得过于概括、抽象,难以操作。如现行《药品管理法》第53条规定:“违反本法关于药品生产…  相似文献   

9.
《首都医药》2012,(3):18-19
为加强药品质量监督,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和我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抽验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我市药品监管实际,制定 《2012年北京市药品抽验工作计划》,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0.
陆竟恒 《中国药事》2006,20(12):727-728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药品检验结果之日起七日内向原药品检验机构或上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申请复验,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申请复验  相似文献   

11.
《Substance use & misuse》2013,48(9-10):1031-1050
Drug involvement is such an intensely social behavior that it lends itself to the notion of a subcultural existence. The social aspects of drug involvement generate a value system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dominant order. Using a longitudinal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wo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types of drug use, marijuana-only versus illicit drug involvement, that correspond to a subcultural or contracul-tural phenomenon. The elements of a subculture or contraculture are amenable to empirical measurement and can be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dominant value system. Marijuana use reflects a type of subculture activity that maintains ties to the conventional order. Illicit drug use, on the other hand, is a contracultural activity, representing a pronounced break with the dominant culture.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抗肿瘤药具有治疗指数低、毒性大、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的特性 ,临床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以达到个体化给药。但治疗药物监测最基本的条件———量效关系 ,对大多数肿瘤药而言只是量毒关系 ,基于提高临床疗效的治疗药物监测除少数药物外目前尚不可行  相似文献   

13.
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龚时薇  张亮  黄杰敏  詹学锋  姜卫  王成江 《中国药房》2007,18(22):1687-1690
目的:保障用药安全,降低用药风险。方法: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借鉴欧美实践,对药品风险管理的内容、药品安全与药品风险的关系和药品风险因素的类型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引入风险管理可促进我国药品全过程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最大化药品的收益,最小化药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抗肿瘤药具有治疗指数低、毒性大、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的特性,临床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达到个体化给药。但治疗药物监测最基本的条件——量效关系,对大多数肿瘤药而言只是量毒关系,基于提高临床疗效的治疗药物监测除少数药物外目前尚不可行。  相似文献   

15.
医院用药与新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药品消费大国,药品消耗的主要途径是医院,新药的研究开发与医院用药规律密切相关,医院用药应改变"洋、新、贵"的倾向,采取引进与创新的方针,提高国产药品竞争力是开发新药的主要方向。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受发明专利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开发前景良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功能改善药物的研制亦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b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rug discovery such as identifying new hits, enhancing molecule binding affinity in hit-to-lead, and reducing toxicities in lead optimization. Drug metabolism is a major consideration for modifying drug clearance and also a primary source for drug metabolite-induced toxicity. With major cytochrome P450 structures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recently, structure-based drug metabolism predic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attractive. In silico methods based on molecular and quantum mechanics such as docking, molecular dynamics and ab initio chemical reactivity calculations bring us closer to understand drug metabolism and predict drug–drug interactions. In this study, we review important progress in drug metabolism and common in silico techniques adopted to predict drug regioselectivity, stereoselectivity, reactive metabolites, induction, inhibition and mechanism-based inactivation, as well as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hit-to-lead drug discovery.  相似文献   

17.
The abundance of research on drug use has yielded an expanded and sophisticated data base, a multiplicity of predictors and a proliferation of theories. It is evident that simple models cannot adequatley incorporate the range of influences, and that we must develop multivariate frameworks which include relatively st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son and of the environment. Sixteen such projects are reviewed most of which incorporate longitudinal designs over various period in the life span. Interaction of person and environment can mean a linear addic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structural modeling, alternate configurations such as person-environment "fit" and mediating influences, and composites of risk factors. Issues involving the direction of causal inference, the role of psychopharmacology and the criteria variable are reviewed. Psychosocial interactionism has not yet become formal, testable theory, and that is good.  相似文献   

18.
儿科临床研究与儿童用药安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分析我国儿童用药现状,介绍国外儿科药品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早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药品研究政策,进而指导儿科医师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郭瑞臣  王本杰 《中国药事》1996,10(3):202-204
药物羟化代谢表型测定与药物血液浓度常规测定结合,可使经羟化作用代谢而浓度-效应曲线陡峭,对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确定治疗效应和毒性效应以及毒性大、疗效确实的药物的合理安全很有用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