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淼  孙培军  綦淑杰 《山东医药》2009,49(15):73-73
2004年3月~2008年9月,我们应用米雅、培菲康胶囊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4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83例SBP患者,男57例、女26例,平均年龄51.2岁,肝硬化病史(16.2±5.5)a;发热55例,腹痛83例,腹部压痛48例,伴腹泻2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患者均为不同程度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从轻微症状到典型腹膜炎表现。其中93例(83.0%)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57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50.9%),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肝硬化合并SBP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重要而可靠的指标;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抗感染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潘志刚  陆才金  苏东星  肖晨 《内科》2009,4(5):717-7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特点,为科学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发热37例(74.0%),腹胀41例(82.0%),腹痛30例(60.0%),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者43例(86.0%),腹水细菌培养阳性27例(54.0%)。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敏感指标之一。大肠杆菌为该疾病主要病原菌,对头孢噻肟和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敏感,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肝硬化并SB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护肝、三代头孢菌素、支持对症等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观察2组患者症状(发热、腹痛、腹胀)、体征(腹部压痛或反跳痛)变化情况,并检测腹水白细胞(WBC)、多形核白细胞(PMN)、血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比较以上各项目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胀改善程度及血清内毒素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0.6%)(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增强肝硬化SBP综合治疗,并对肝脏炎症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测4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IL-6和TNF水平,探讨其对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意义和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44例中男31例,女 13例,年龄26-69岁,平均43.7岁。肝硬化按1991年全国肝硬化专题学术讨论会制定的标准诊断。44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失偿期,其中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者23例,单纯腹水者21例。SBP的诊断标准为:(1)有腹痛、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6.
庞家武  黄杰安 《内科》2008,3(3):362-364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白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收治的86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86例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者35例(40.7%);腹水细胞数符合诊断标准者(PMN≥0.25×10^9/L)者69例(80.2%);腹水细菌培养53例阳性8例(8.39%),药敏试验均对头孢三、四代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抗菌治疗选用头孢三代及左氧氟沙星,有效率70.9%。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要综合分析;符合诊断标准者或疑诊者,选用头孢三代和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4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求文对我院468例肝硬化住院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总住院率为0.12%,肝义后肝硬化为68.2%。Child分类[1]C级患者症状重,合并症多,预后差.肝硬化主要井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42.3%)及肝性脑病(20.5%)。住院病死率37.6%。本文就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进行了探讨,并将我国部分地区肝硬化临床分析的报道[2~3]与本文进行了比较,结果;肝硬化发病的高发年龄在40~50岁,病因各地均以肝炎后肝硬化为首位,腹水征均>50%,青海、北京>70%。住院病死率均为30%~40%。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和/或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8.
背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腹水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108例次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腹水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次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9%(142株).革兰阳性菌占31.1%(64株)。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治疗前单类耐药和多重耐药比例分别为50.9%和27.8%.治疗后多重耐药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73.8%对27.8%,P〈0.01)。结论:对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合理选用抗生素,从而达到有效抗菌目的,并抑制或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院内感染自发性腹膜炎(SBP)后肾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观察162例院内感染SBP患者肾功能的变化,分析肾功能损害(RI)的演变过程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有SBP的患者肾功能损害(SBP-RI)发生率明显高于无SBP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P<0.05),63例发生SBP-RI的患者中,进展型SBP-RI占36.51%,稳定型SBR-RI占33.33%,一过型SBP-RI占30.16%,进展型和稳定型SBP-RI死亡率(73.91%、42.86%)显著高于无SBP-RI者(16.16%),一过型SBP-RI(15.79%)不增加死亡率。引起SBP-RI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它的高死亡率与肾损害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姜春燕  王宝恩  王建成  张福奎 《肝脏》2008,13(3):190-194
目的探讨应用PCR技术检测肝硬化患者腹水细菌移位(BT)的可行性,并通过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影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在细菌16S核糖体RNA(16S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细菌通用引物,分别对14株标准细菌菌株、白色念珠菌DNA、人基因组DNA、HBVDNA、21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腹水和血清进行PCR扩增,对腹水和血清细菌DNA阳性者进一步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鉴别细菌的种属。半年后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临床转归,对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影响SBP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所有14株标准细菌菌株均可见预期370bp左右长度的细菌通用引物DNA条带,而白色念珠菌DNA、人基因组DNA及HBVDNA未见该条带。21例SBP患者腹水细菌DNA阳性19例(90.48%),血清细菌DNA阳性14例(66.67%)。经基因序列鉴定,腹水和血清中的细菌均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同一患者腹水和血清中的细菌鉴定结果均为同一菌种且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与SBP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预测指标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结论应用PCR技术检测细菌DN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BT的临床研究。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中移位的细菌来源于肠道,单个细菌克隆参与BT和全身循环过程,且极有可能细菌从肠道直接经肠壁进入腹腔。SBP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基础肝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法,检测45例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34例白发性腹膜炎和11例肝硬化无菌性腹水)治疗前后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甘露醇后尿液排泄率比值(LAC/MAN)情况,评估病人肠黏膜通透性水平;采用鲎试剂三肽显色基质偶氮法检测病人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LPS)水平,另1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肝硬化SBP尿LAC/MAN、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菌性腹水(SA)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尿LAC/MAN改变与血浆LPS水平呈正相关(r=0.187,P〈0.001)治疗1周后肝硬化SBP患者尿LAC/MAN及血浆LPS水平平行下降。结论肝硬化SBP患者存在肠黏膜通透性异常,且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与内毒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药补泻交替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源1.1一般资料11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为我科2000年1月-2005年3月住院病例,诊断均符合2003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21~66岁,平均41.5岁;病程3个月一6年,平均3.6年;其中肝炎肝硬化58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胆汁性肝硬化2例,其他3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2例,其中SBP组48例,非SBP组54例。结果并发SBP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ph分级均比未并发SBP的患者差(P〈0.05)。SBP组临床治愈27例(56.25%),好转13例(27.08%),死亡8例(16.67%);非SBP组临床治愈35例(64.81%),好转16例(29.03%),死亡3例(5.56%)。结论SBP患者肝功能状态差,但治疗后近期疗效尚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10例肝硬化并发继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肝硬化并发继发性腹膜炎的常见原因有胃肠溃疡穿孔、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胆囊炎。肝硬化并发继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腹痛不明显,外周血象偏高、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外周血象细胞计数、腹部CT及腹部X光检查是诊断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37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并发SBP组(91例)和未并发SBP组(28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BP组年龄、Child—Pugh分级、脾脏厚度、门脉径主干宽度、总胆红素等均高于无SBP组,白蛋白低于无SBP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的性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甲胎蛋白、HBV—DNA定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Child—Pugh分级C级、严重低白蛋白血症、脾脏肿大、门脉径主干增宽、高胆红素血症均为乙肝肝硬化并发SB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以往病死率超过 5 0 %。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院收治肝硬化腹水合并 SBP患者 11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0例患者中男 78例 ,女 32例 ;年龄 2 0~ 73岁 ,平均 5 0岁。乙型肝炎肝硬化 82例 ,丙型肝炎肝硬化 8例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肝硬化 5例 ,酒精性肝硬化 8例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硬化 5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按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标准 :A级 32例 ,B级 6 7例 ,C级 1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胀、腹泻、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根据 FongTL的 SB…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低蛋白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高危因素进行了调查。 1.资料和方法:(1)病例为本院1998年4月至2000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肝硬化伴低蛋白腹水的患者98例,男69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56±6)岁。按CAild-Pugh评分,A级4例,B级39例,C级55例。参加研究的患者均排除了重度肝肾功能不全和原发性肝癌并通过标准实验室技术对腹水和静脉血进行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生化检查。(2)方法:患者均在门诊进行定期随访,对腹水增长迅速或顽固性腹水者收入病房治疗。…  相似文献   

18.
陈荣玲 《山东医药》2006,46(23):90-90
2003-2005年,我院共收治5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现将抗生素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1964年开始,对肝炎、肝硬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ig90年自拟中药复方制剂——乙肝复平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等患者150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l分组:乙肝复平治疗组(治疗组):150例乙肝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0~9岁16例,10~19岁46例,20~39岁54例,40~60岁34例。其中男96例,女54例,男性患者高于女性一倍以上,干部、工人、农民三者发病率相近。其症状以乏力(126例):纳差(118例)、恶心(78例)、腹胀(98例)为临床主要症状,少数患者有头晕、头痛、发热、腹痛、肝区痛。治疗以服乙肝复平胶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抗生素治疗方法。方法 2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接受头孢噻肟或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7天,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治疗后腹膜炎控制率为71.43%(20/28),死亡2例。结论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SBP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