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胆道蛔虫疾病中的作用.方法:67例胆道蛔虫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并给予解痉止痛、利胆驱虫、抗感染等手段处理.结果:本组67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2~20 d,平均5 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驱虫彻底,复发率低,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和急性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192例,效果满意.报告于下cl临床资料1.工病例:男对例,女121例,年龄8~78岁。8超在总胆管内出现两条平行的中强回声光带,中间为晴区。胆级内蛔工则在胆囊腔内显示虫体的条索状回声。实时显像时可观察到活蛔虫的蠕动、回缩及给曲现象。1.2临床分型:①羊纯型(包括复发型):多为发病24~48h者,无明显胆道感染证象95例。②炎症型;腹痛拒按,体温与血象升高,有炎症表现88例、③并发症型:寒战、高热、黄殖、皿象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2例。l·3治疗方法1.3.1单纯…  相似文献   

3.
4.
1 临床资料11 治疗方法:①654—22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针刺中脘、足三里、百虫窝,每日1次。以上两种治疗方法上、下午交替应用。③中药茵陈30g,乌梅50g,大黄6g,黄柏15g煎服,每日1付。连服3日。④伴有胆道感染者加抗感染药,选用抗G-菌类抗...  相似文献   

5.
1990年1月至1997年5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症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8例中住院41例,(诊7例;男性19例,女性29例;年龄7-58岁,40岁以下37例,41岁以上11例;发病至人院时间2小时-5天,平均1.4天;剑突下钻顶样或阵发性绞痛32例,持续性胀痛9例,钝痛7例;伴恶心呕吐36例,吐蛔11例,发热24例(37.5-38.5℃19例,>38.5℃5例),轻度黄疽4例;9例剑突下或偏右触痛,肌紧张及反跳痛;白细胞计数:<10.0×109/L35例,10.0×109/L-15.0×109/L9例,>15.0×109/L4例;大便徐片镜检蛔虫卵…  相似文献   

6.
7.
文锦丽 《中外医疗》2011,30(22):76-76
目的总结胆道蛔虫症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口服中西药物治疗。结果治愈18例,占90%;无效2例,占10%。结论口服中西药物治疗胆道蛔虫症副作用小,疗效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胆道蛔虫症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1989-1994年收治800例,应用普鲁卡因、左旋咪唑结合连海安蛔汤加减方治疗,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临床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顶撞样剧烈疼痛.病程48小时内,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内见成“二”样强光带.且不合并胆石症及消化性溃疡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384例.男63例,女321例,平均年龄26岁.治疗组416例,男71例.女345例,平均年龄25岁。1.2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阿是穴5(上腹正中线找敏感点)皮下注入1%普普卡因10ml,于大冲(右)、足三里(右…  相似文献   

9.
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胆道蛔虫病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在7~39岁,其中12~24岁25例,平均18岁。多见于儿童、青年。 胆道蛔虫病人由于高热、胃酸降低,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或服不足量祛蛔虫药物,影响了蛔虫的生活环境,因蛔虫有喜碱恶酸和钻孔的癖性,于是,向上窜动入胃、入胆道。虫动则痛虫静则止,如此反复发作。久之引起感染、化脓、出血导致肝脓肿、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胆道出血等并发症。虫入胆道伏死而不动,不影响肝胆疏泄功能,称之为“隐型”。 辨证分型;①气滞血瘀型:右上腹“钻顶”绞痛,阵发性发作,腹软喜按。病因病机:脾胃虚寒蛔虫上窜入膈。②肝胆湿热:发热、黄疸、腹痛拒按。肝胆气滞血瘀,郁而化热。⑧脓毒败血型,中毒休克,肝胆湿热,伴高热,吐血便血,神志恍惚,亡阴、亡阳。病因病机:蛔虫入膈,气滞血瘀化热,湿热壅结,热腐酿脓,毒入营血或热伤血络。④隐型:蛔虫伏死胆道,不影响肝胆疏泄。  相似文献   

10.
<正>胆道蛔虫症是农村中的常见病,近五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症6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与对象 本组62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4例,女38例。年龄15~65岁,平均腹痛开始后12.5小时入院,最早的3小时。诊断主要根据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其中53人作急症B超检查,证实有胆道蛔虫存在。入院时,体温高于37.5℃者22例,有恶心、呕吐者31例,便秘者49例占79.03%。白细胞计数>12.0×10~9/L者25例。54例住院前用阿托品、654-2、VitK等药物未见效。 二、治疗方法:入院后,立即舌下含硝苯啶10mg,并用25%硫酸镁20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在腹痛稍减轻或间歇期立即口服生大黄粉5g,以后每日3次,每次5g。同时服驱蛔药,其中30例服驱蛔灵糖  相似文献   

11.
笔者用645-2静脉给药配甩针刺穴位及中药清热利胆治疗胆道蛔虫症3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46例青海省儿童医院刘淑贤,孟英我们自1988~199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①一般情况:男24例,女22例,年龄3~14岁,最大16岁3例,男女发病之比为1:1。②临...  相似文献   

13.
胆道蛔虫症是由于蛔虫上窜钻入胆道引起的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少年儿童。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9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9例病例中,男性11例,女性18例。年龄6~41岁,平均27岁。21例表现为中上腹剑突下突发阵发性绞痛,有“钻顶样”感,余8例还伴有右肩背  相似文献   

14.
张永智 《吉林医学》2011,(30):6458-645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0例胆道蛔虫症患者,采取中药乌梅丸方和四逆散加减,配合西药解痉止痛抗感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8例治愈,12例有效,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乌梅丸方和四逆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胆道蛔虫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130例疗效分析321300永康市中医院范太升,应美红我们从1985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胆道蛔虫症1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为主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男48例,女...  相似文献   

16.
胆道蛔虫症(下称胆蛔)与中医的"蛔厥"相似,是农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92年7月~1997年7月共收治132例.其中随机抽取各50例用西药治疗(称甲组)和中酉医结合治疗(称乙组),经分析乙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I临床资料.本文100例中农村人口78例,余为郊区城镇居民。其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2岁,8~35岁占7晰。100例中并发胆道感染发热52例,占总人数的52%,其中甲组22例,乙组30例;并发胰腺炎9例,甲组2例,乙组7例;伴发黄疽8例,甲组3例,乙组5例。临床诊断依据及分型:既往或发病时有吐虫及排虫史.粪便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应用自拟中药虎梅饮加小剂量33%硫酸镁(0.1g/kg/次)口服,每日2 ̄3次,三日为一疗程,治疗小儿顽固性胆道蛔虫症42例。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2例,治愈3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用单纯西医疗法治愈13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中西医结合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19.
陈生杰  秦有明 《中外医疗》2008,27(13):68-68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胆道蛔虫患者同时服用中药自拟的利胆驱蛔汤和西药.结果 100例中于3d内治愈73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可以取长补短,瓦能消炎利胆,扶正固本,又能解痉止痛,驱除胆道蛔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