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鼻-鼻窦炎对儿童哮喘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慢性鼻-鼻窦炎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倍受医学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鼻窦炎是儿童哮喘致病和发展的危险因素[2],与哮喘的难治性关系密切。对鼻部疾病的早期干预也极大地影响着气道疾病的转归和治疗效果[3]。一、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相关性的流行病学在美国,经医师诊断的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达42%,其中约20%~38%合并哮喘,罹患变应性疾病的父母,其子女更易发生变应性鼻炎和哮喘。亚太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大约为6%~10%,约29%合并哮喘[4]。2004年我们对南京市1100例9~10岁儿童的调查表明,经医…  相似文献   

2.
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已于2006年11月13日正式发表。新版GINA建议采用新的疾病严重度分级方法,将疾病分成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提出了根据症状控制程度采用5级不同强度的治疗方案,并对≤5岁儿童哮喘的诊治进行了专门阐述。本文对新版GINA中的主要观点和与儿童哮喘相关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近年来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和生理迅速发育的关键阶段, 其哮喘管理与儿童时期和成人时期不同, 需进一步关注青少年哮喘的诊断和管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022(GINA 2022)更新了青少年重症哮喘评估和治疗的内容。现对GINA 2022中与青少年哮喘的诊断、评估、初始治疗及方案调整、重症哮喘管理和青少年哮喘自我管理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为临床工作中青少年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以期提高青少年哮喘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200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有关儿童哮喘的诊治指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哮喘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人群。200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收集了2004年1-12月有关哮喘防治的研究成果共298篇论文,其中25篇文章被专家们确定加入或取代已有的参考文献,引入新的观点,成为推荐防治方案中的内容。本文着重编译了与儿童哮喘诊断、防治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和早期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主要特点是总体简化、具体细化、依据循证、注重实用。虽然不同年龄哮喘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相似,但在疾病的诊断手段、严重度的评估、对不同药物的治疗反应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为此针对临床上在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及给药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2006GINA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列出专门章节对5岁及以下儿童的哮喘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1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类型在婴幼儿期,发作性的喘息和咳嗽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但并非所有的婴幼儿喘息都是哮喘。这次GINA将5岁及以下儿童的…  相似文献   

6.
鼻-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被称为联合气道疾病。鼻-鼻窦炎是哮喘新发和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对于联合气道疾病,治疗鼻-鼻窦炎及综合管理对哮喘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该文就儿童鼻-鼻窦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及治疗方案作一述评,为联合气道疾病的诊疗及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儿童哮喘的临床控制及其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哮喘控制的概念在过去的10年中一直在不断变化中,1998版GINA对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以一段时期(3个月)患者白天和夜间哮喘发作的频度和肺功能(FEV1/PEF)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及PEF变异率为依据,分为间歇发作、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4级,并以此为依据提出4级阶梯式的哮喘控制治疗方案,但此方案对治疗过程中哮喘病情反复如何分级未做阐述,故2002版GI-NA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已经规则治疗的哮喘患者还应结合该患者对原有治疗方案的反应再进行重新分级,根据治疗后的再分级情况重新确定是升级治疗还是降级治疗。2006版GIN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实施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总结讨论在哮喘防治、教育和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结果在哮喘防治和教育各方面都存有一些问题,其问题在基层医院尤其具有代表性。结论防治哮喘关键在于医生对GINA方案的全面、深刻理解,对吸入性激素在哮喘防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实践工作中重视针对医生和患者的哮喘防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对儿童哮喘防治的情况。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于2002~2003年,对参加全国儿童哮喘学术会议和山西、广东、福建等地哮喘学术报告会的临床儿科医生,于哮喘会议前或者学术报告会前统一发放哮喘防治推广情况问卷调查表,当时填写完即刻收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90份(人)。结果253人(87.2%)听说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178人(61.4%)已经执行该方案;272人(93.8%)能够正确认识到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础;峰流速仪的使用率为63.1%(183/290);208人(71.7%)认为中度以上持续哮喘最重要的治疗是联合吸入激素,医生选择联合吸入激素治疗的比例为93.4%(271/290);174人(60%)选择应用局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结论各级临床医师对哮喘基础知识、临床用药、GINA方案的应用、峰流速仪及气雾剂的掌握情况均较6年前有明显改善。今后哮喘防治工作应该继续推广GINA,将该方案从大、中城市扩大到小城市、乡村卫生机构等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10年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儿童中。哮喘已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并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已成为全球防治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