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应用二维和四维超声分别对625例高危孕妇进行常规产前胎儿的心脏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声像图,并用出生后检查或引产后解剖证实。结果在625例孕妇中,二维和四维超声仪分别检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66例和68例,检出率分别为10.56%和10.88%,出生后检查或引产后解剖证实患有天性心脏病胎儿共有69例,其中二维超声漏诊8例,误诊5例,四维超声漏诊2例,误诊1例,二维及四维准确率分别为88.41%和97.1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及四维超声均能较正确地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但四维超声诊断效果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脏超声心动图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对230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大动脉交叉切面、三血管切面、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弓的长轴切面。结果 2300例胎儿产前检查中共发现胎儿心脏心态异常69例,其中检出23例先天性心脏病,有3例漏诊,1例误诊。结论心脏超声心动图可以有效诊断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婴儿病死率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产前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检出效果.方法 150例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心脏切面的显示情况;以引产解剖及产后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CHD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四腔切面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800例行产前超声筛查孕妇,产前行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对引产解剖和分娩下的胎儿再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情况,作为对照,研究产前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0.67%,产后超声检查检出率为0.67%。结论产前对胎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后,可以显示胎儿心脏结构,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作为一种经济、实用、准确、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可准确诊断该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24-225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产前诊断中心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胎儿产前畸形筛查对胎儿心脏病诊断及漏诊情况,对我院目前的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和诊断模式进行临床评估。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等。胎儿心脏的超声诊断是在以上切面的基础上更多切面的检查。计算不同切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4365例胎儿中,其中胎儿畸形397例,产前超声诊断361例,漏诊36例,超声检出率为91.1%;其中心脏畸形26例,产前诊断23例,漏诊3例,超声检出率88.4%。四腔心切面诊断的敏感性为56.87%,特异性为99.65%。结论四腔心结合流出道切面对心脏畸形的宫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目前的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查和诊断模式可较全面地了解胎儿心脏结构,发现异常率高。临床上切实可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孕期胎儿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筛查中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所选的44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受孕孕妇均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全部胎儿都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同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产前超声诊断在大的室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左室发育不良、心内膜垫缺损、右心房增大伴三尖瓣反流、左心室发育不良伴主动脉狭窄、三尖瓣反流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准确率较高,均为100.00%,只有主动脉弓缩窄、小的室间隔缺损分别有1例患儿漏诊。结论在孕期胎儿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筛查中行产前超声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芳  曾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24+126-124,12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临床意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超声医学科心脏超声室2008年8月。2011年8月联合应用五横切面筛查法对孕20~24周的1260例非高危胎儿进行心脏筛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10例,含严重先天性心脏病5例。其中8例经产前超声筛查检出,漏诊2例(房间隔缺损、法络四联症各1例)。所有患儿均本院引产后尸解证实(经论理委员会及家属同意),主要原因为胎儿体位异常、羊水过少以及母体腹壁过厚。结论对非高危胎儿在孕中期有专业人员实施产前全面细致的心脏畸形超声筛查.可使患有较轻的心脏异常疾病的胎儿在产前基本得到诊断并做出必要的保障措施。保证在出生后得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产科进行产前诊断的5705例孕20~4l周孕妇。应用超声筛查5772例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即应用超声对胎儿的左右室流出道、四腔心和三血管切面进行筛查。通过计算掌握不同的切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参加诊断的5772例胎儿中,筛查出得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24例,在后续工作中发现漏诊的胎儿3例;运用四腔心切面发现了17例得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在这24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合并其他器官系统异常的有8例。结论:通过利用对胎儿的左右室流出道、四腔心和三血管切面进行筛查的这种方法,我们发现,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有很高的检出率,在临床上安全可靠,操作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情况。方法分析我院超声科筛查的孕妇6000例临床资料,通过尸检或者生后检查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和尸检或者生后检查证实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共计检出51例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其中产前超声有1例法洛四联症未检出,准确率为98.0%。结论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较高,同时其无创、操作简便,利于在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某院接受产前筛查的中晚期孕妇3462例中,针对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行单独二维超声诊断、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并与引产或胎儿出生后结果对比。结果:3462例中晚期孕妇共娩出胎儿3485个,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P0.05);经临床证实173处畸形中,有99处为体表畸形,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比单纯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高(P0.05)。结论: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603例孕妇做胎儿心脏的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先天性心脏病26例,占1.62%,误诊1例。准确率为99.93%。结论超声检查对于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高,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行常规超声检查的孕妇2568例,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产前筛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三血管气管断面观察、主动脉弓及动脉道弓切面,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追踪和随访,以便进行验证。结果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14例患者均确诊,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2例、单心室1例、左右心发育不良2例。漏诊病例为室间隔缺损1例。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是准确可行的,对围生期临床正确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超声的筛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中晚期胎儿先心病的筛查技巧和诊断价值,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此类畸形的检出率,减少漏误诊.方法 应用高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20~40周胎儿采用六切面法进行常规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疑有复杂心脏畸形者加做大动脉短轴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扫查,观察内部血流的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情况,并与尸解和产后超声随访对照.结果 产前共筛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78例,其中包括心脏位置异常、心内结构异常、心脏大血管畸形及心脏肿瘤等.产前超声筛查漏误诊先天性心脏病6例,包括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不伴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狭窄2例,轻型法四2例.另有3例产前筛查发现室间隔缺损,产后超声随访闭合.结论 产前超声应用常规六切面法加大动脉短轴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扫查,可检出绝大部分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分阶段动态产前超声检查可减少某些渐进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及探讨胎儿畸形超声诊断,防止低智儿、畸形儿的出生,以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对我院2001~2005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7299例围生儿中有先天性缺陷的182例进行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生出生缺陷率为2.49%,其中产前超声诊断112例,占61.54%.产后临床、超声、放射等诊断70例,占38.46%.结论 孕期最少做一次以上产前超声筛查,推荐孕妇在18~24周内进行一次详细的胎儿畸形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少先天性畸形儿、低智儿的出生,从而能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黄昀 《贵州医药》2012,36(8):746-747
胎儿心脏超声是胎儿产前超声检查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一项工作[1],也是筛查胎儿先天性畸形中最常应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常见的胎儿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占活产婴的7‰~8‰[2],故孕妇产前进行超声检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超声仪器的改进和检查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认识的不断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心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933-93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孕中期胎儿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经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超声筛查孕妇3 027例,采用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种检查方法,分析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资料。结果:3 027例孕妇中42例胎儿心脏异常,检出率为1.39%,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71.43%、85.71%及95.24%,特异度为96.7%、98.2%及99.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孕中期胎儿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传统超声检查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先天性心脏病,且安全、准确、简便,对诊断胎儿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意义重大,是产前排除胎儿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万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3,(1):103-104,106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采用二维超声进行产前筛查的中晚期孕妇2193例,诊断为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联合使用四维超声检查,待胎儿出生后对二维超声与联合诊断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在胎儿畸形诊断中,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的诊断准确率(95.3%)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单独诊断的诊断准确率(80.4%)。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中,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的诊断准确率(96.2%)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单独诊断的诊断准确率(7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是四维超声的基础,经济且安全。四维超声能更好地动态观察胎儿的体表畸形部位,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梁萍 《江苏医药》2008,34(6):644
先天性心脏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发病率为8‰,是严重影响围产儿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超声诊断仪是筛查和诊断胎儿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它对大动脉和心室流出道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易漏诊,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诊断仪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影响宫内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生存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在胎儿畸形中的发生率较高,目前研究发现胎儿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找到安全有效的诊查办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查中的应用,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误诊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 324例进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孕妇,对出生前后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漏诊、误诊。结果出生后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产前漏诊的先天性心脏病12例、占受检胎儿的3.7%,5例被误诊、占受检胎儿的1.54%。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误诊存在各种各样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应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用标准的切面、适宜的产检时机、先进的仪器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