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体质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代谢、机能及结构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所发生的疾病类型的倾向性。体质本身是生理学上的概念,是研究人个体在年龄的变化和生活条件及劳动等影响下所形成的体质结构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机制、意义等。形成体质的要素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地理环境、气候特征、自然条件、生活环境、社会条件等。人体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及预后,了解疾病应先了解机体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体质,又称禀赋、禀质、气禀、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换句话说,体质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而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既包括身体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并  相似文献   

5.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华中医药学会将体质判定为九种类型[1]:气虚体质、湿热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气郁  相似文献   

6.
孙广仁 《天津中医药》2008,25(4):304-306
讨论了中医学的精气生命说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生命说对中医学体质理论构建的影响,指出人体之精是人类个体体质形成的根本和基础,而人体之气在个体体质的形成和改造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代哲学的精气生命说是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思想基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类个体或人群体质的形成和改造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形态、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其形成过程与先天和后天密切相关,是人体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这种人体的固有特质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由于不同的体质类型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有所不同,因此体质类型有其特有的发病倾向性。对疾病易感性和发病倾向性的体质特征存在于疾病状态,对疾病状态的治疗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未病"状态更应重视体  相似文献   

9.
妇女体质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体质,是在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下,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态和机能上的特殊性,祖国医学称之为“素体”。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医对疾病的辨证施治在很大程度上以其人体体质为重要基础。本文拟就妇女体质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试陈管见.  相似文献   

10.
<正>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2009年4月9  相似文献   

11.
体质(人体特质、体质特性、禀赋)是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表现为结构、  相似文献   

12.
气虚体质研究的渊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后天禀赋的基础上 ,在先天环境的影响下 ,形成的物质、结构、形态、功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有属性 ,是对人体的物质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综合评价。气虚体质是指在生命过程中 ,由于先后天因素的影响 ,所形成的以人体之气虚弱 ,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属虚弱体质的一种。中医学立足于整体观念 ,对于体质的认识一直贯穿医学发展的始终。尤其在气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1 气虚理论的《内经》渊源气虚体质作为一种重要的体质类型 ,在《内经》中已有较多的论述。《灵枢·寿夭刚柔》曰 :“(…  相似文献   

13.
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在中医体质学说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病理概括。  相似文献   

14.
体质是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代谢等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殊性的素质。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之偏倾和机能代谢活动之差异的反映,代表了个体的整体特征[1]。  相似文献   

15.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体质因素贯穿于温病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病后调理的全过程,故应当重视体质因素对温病的影响,辨证论治时充分考虑体质因素,平素也应重视调理体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奚兴  张雪芳 《河北中医》2011,33(10):1578-1581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1]。体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的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易罹性,而许  相似文献   

17.
王洪彬  赵舒  崔建美  李雪青 《河北中医》2013,(11):1709-1710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性质、诊断、治疗、转归及预防等密切相关,我国古代医家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在诸多医籍的医案中有着明确的体现,现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体质的形成受先天及后天因素共同的影响,如《灵枢·寿夭刚柔》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此即说明人体在出生时已经存在着体质的差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相似文献   

19.
正高血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很多患者朋友在常规的降压治疗以外还想了解一些日常的调护和保健方法,这就得从高血压病的体质分类说起了。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稟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  相似文献   

20.
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稳定的固有特质[1]。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2]。根据2009年4月中华医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断标准》,常见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