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1病历介绍患者,男,52岁,因双下肢无力,小便潴留近13个月以截瘫收入院。入院时小便潴留,不能自主排尿,需留置导尿,最大尿流率为3 mL/s,B超残余尿为300 mL,24 h排尿次数为10次,夜尿4次。膀胱超声示:膀胱充盈良好,内未见结石及占位,胸椎增强核磁提示:脊髓T2—6节段轻度肿胀,脊髓前脚异常信号,无明显强化,中医诊断为:癃闭、截瘫(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西医诊断为:尿潴留、脊髓前动脉栓塞。取穴:次髎(髂后上嵴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中髎(次髎下内方,适对第三骶后孔)、会阳(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操作手法:患者取俯卧位,针刺次髎、中髎:28号4寸(90 mm)毫针斜刺入骶后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不全性脊髓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不全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肌力指数评分、步行能力、ADL疗效均优于常规药物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对不全性脊髓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电针夹脊穴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 3 0例患者进行治疗 ,并与中成药“截瘫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治疗组中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大 5 3岁 ,最小 3 0岁 ;病程最长 4年 ,最短半年 ;A级 1 0例 ,B级 8例 ,C级 6例 ,D级 4例 ,E级 2例。对照组中 ,男 1 9例 ,女 1 1例 ;年龄最大 5 0岁 ,最小 2 9岁 ;病程最长 3年 ,最短 5个月 ;A级 1 0例 ,B级 8例 ,C级 6例 ,D级 4例 ,E级 2例。以上两组临床资料及Frankel分级经 x2 检验 ,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2 .诊断标准 根据文献 [1 ]采用标准如下。(1 )症状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治疗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夹脊穴排刺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夹脊穴排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尿潴留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排刺配合温针治疗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夹脊穴排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间歇导尿,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7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91.18%;对照组痊愈30例,好转17例,无效17例,有效率占73.44%。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膀胱排尿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性截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SIA) 92’标准 ,随机选择在实验期间住院的脊髓性截瘫患者 3 0人 ,并经脊髓MRI或CT证实。全部病人来源于 1 996年7月~ 1 999年 3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病房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1 9例 ,女性 1 1例 ,男 :女 =1 .72 :1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5 6岁 ,平均年龄 3 4 .7岁 ,病程最短 1 8天 ,最长 1 3个月。病因 ,病损程度及病损平面见表 1。表 1 30例患者的发病病因、损伤平面、病损程度病因 损伤平面 颈段 颈以下 病损程度 完全性损伤 … 相似文献
10.
马卫芬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5):79-80
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由于膀胱功能失调,常引起排尿异常,尿潴留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一般采用留置导尿,但极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本科2007年6月~2009年8月共收治脊髓损伤致尿潴留病例64例,采用预防和控制泌尿系感染的措施进行护理,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患者泌尿系感染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笔者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夹脊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 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改良的Allen′s法造成T11-T12脊髓撞击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急性期伤区脊髓组织含水量及组织总钙含量动态变化和术后4周大鼠瘫肢运动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包括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生化、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早期继发性病理损害,并能有效促进损伤后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夹脊脉冲电场对脊髓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确诊为脊髓损伤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夹脊脉冲电刺激治疗。治疗9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痉挛程度、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痉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腱反射、痉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痉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及感觉功能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脉冲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分,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脊髓损伤后治疗尿潴留的方法。方法:将99例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取强刺激肾俞和次醪等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揣,对照组为81.8%。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肾俞,次醪穴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疗效优于常规取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会阳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以针刺次髎、会阳俞穴,配合电针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并设非同期对照组以新斯的明1 mg臀部肌注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次髎会阳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18.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方法,对照组28例,采用康复治疗及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大小便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及客观评价。结果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大小便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及西医常规治疗,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性截瘫6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从1991年~1997年,尝试运用以脊电针为主治疗脊髓损伤性截瘫6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纳入标准 参考刘润田主编《脊柱外科学》之脊髓损伤诊断标准,即外伤后病情稳定,出现神经功能异常:①感觉异常;②运动功能障碍;③深浅反射消失或出现病理反射;④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⑤X线照片显示脊柱骨折或CT、MRI显示脊髓损伤。1.2 一般资料 67例患者均为经确诊后收住本院针灸科的病人。其中男性50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者382天,最短者30天。接受伤部位分类:颈段脊髓 相似文献
20.
电针治疗脊髓病变所致尿潴留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针治疗脊髓病变所致尿潴留30例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61)杨毅红潜江县人民医院(433100)周大玉1一般资料本文60例脊髓病变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24~60岁。根据病种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急性脊髓炎各14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