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对应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的12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术前、术后(1~2 d )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全面的影像学和临床评价,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月,平均13个月。 Odom临床疗效评价优10例,良2例。患者的颈部及上肢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下降了5.8分(P<0.05),末次随访时下降了5.5分(P<0.05)。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除3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外,未发现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结论:保留颈椎活动度的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近期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应用德国B-BRAUN公司生产的activ C人工颈椎间盘对12例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间盘置换术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5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所有患者均以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以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评分法(OND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50例患者的ONDI优良率为100%(50/50);且治疗后,患者的颈项及上肢VAS评分均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患者的疼痛不适感.  相似文献   

4.
行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口植入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随访6-12个月平均10.5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经X线片,其中优:7例已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58.3%)。良:全身状态已恢复正常4例(33.3%),改善1例(8.3%)。结论:椎间融合器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的特点,适用于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  相似文献   

5.
郭隆升  马晓春  付鹏  王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145-146,148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缓解颈椎病神经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保持颈椎稳定和节段活动。方法对13例14个椎间盘的人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了随访。随诊3。18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7例,其他6例。男8例,女5例;年龄35。53岁,平均39.5岁。单节段置换12例,双节段1例。结果术前或术后没有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JOA评分从平均8分增加到15分。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置换节段稳定并部分恢复了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CT和MRI显示,假体无移位,脊髓及神经根受压明显解除。颈椎的生理弧度没有明显的丢失。置换节段假体周围没有骨化。结论14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最大的不同点是患者恢复快,没有颈椎活动受限的缺陷。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较常被延误诊治,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检索回顾,分析其诊断、治疗现状和进展,总结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式,以有助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12名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分别经颈椎前路摘除髓核,切除椎管前方的骨赘及扩大椎管矢状径。术后近期疗效显著,6名患者已恢复原工作。本症诊断主要是依据症状与体征,本组常规摄颈椎正、侧位与过屈、过伸位 X 线片。8名患者做了 CT,2名患者行 MRI。  相似文献   

9.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丰文 《海南医学》2005,16(3):33-33,24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颈椎间盘突出症158例,综合治疗82例,药物治疗76例。结果 综合治疗组痊愈56例,治愈率相对提高26%,复发率相对降低46%。结论 综合治疗能够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54岁,四肢乏力一年加重一月入院,入院查体:颈椎生理弯曲变直,后伸受限(10°),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上肢霍夫曼征阳性,右上肢握力三级,骨间肌轻度萎缩,右上肢近端及左上肢、下肢肌力四级,JOA评分7分;MRI检查显示:C3~5节段椎间盘髓核变性,部分髓核脱出于椎管内,脊髓受压变形,T2像脊髓内小块斑片高信号(见图1)。术前常规检查无异常。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节段和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路手术减压范围及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未做钢板内固定;5例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6例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椎间盘摘除加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重点介绍了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结果平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融合情况,优良率96%。结论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问植骨融合术可不需钢板内固定,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颈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以及相邻两节段间盘突出患者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需行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固定,Windows钢板系统能够为减压节段提供足够的即刻稳定性。手术效果取决于减压彻底性及脊髓本身有无变性。  相似文献   

12.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5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或置入PCB系统。结果 54例中29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7个月,根据综合疗效评定(40分法)治疗效果,优10例,良15例,进步4例,总优良率为86%。结论 有明显的症状体征或仅有轻微体征或虽无体征、经保守治疗3个月不见改善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宜行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3.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自行研制的人工腰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腹膜外前路切除病变腰椎间盘后,用特制的手术器械将人工腰椎间盘置于相应的椎间隙,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短期效果满意,人工腰椎间盘突换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21例经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其中表现为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15例,脊髓并发神经根损害4例,椎动脉受压1例,原发性侧索硬化1例。结合文献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患病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临床应用人工颈椎间盘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用于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8月起,对9例单节或多节颈椎间盘病变为主的退行性变患者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后随访6个月~14个月。术后首先对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其次随访中对患者颈椎的生理弯曲、人工颈椎关节的活动度以及人工颈椎间盘与椎间隙终板界面间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前神经系统症状均获得满意改善。术后影像学随访与术前比较生理弯曲排列满意,原有病变形成的后凸生理弯曲消失,均获得满意纠正,人工间盘与上下终板间紧密贴合,无透光区、无位移,随访中无失稳及脱位发生。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手术操作简单,出血量少,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良好,在减压的同时重建了满意的椎间隙高度及生理弯曲,并且更重要的是恢复了椎间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朱国太  谢跃 《海南医学》2006,17(11):121-121,36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41例,均采用前路减压后植骨内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均或随访,随访时间6月~3年,按Odom评分,优11例,良24例满意6例,优良率85%.结论 颈前路减压术是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2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确诊,行微创颈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时行减压及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随访28例,平均随访时间22.6月,观察病人的椎体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融合率、内植物并发症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28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椎体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未发生内植物并发症。采用Odom评定,优22例,良4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92.8%。结论微创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及早解除脊髓压迫,并使颈椎融合节段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椎体间骨性融合率和维持术后椎体间高度,并能维持脊髓减压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5例经前路异体骨加椎间融合器固定,11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加钛网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 16例病人经评价优级12倒,良好3例,尚可1例.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及钢板松动,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前路异体骨加椎间融合器治疗单间隙椎间盘突出及椎体次全切除加钛网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突出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椎间孔后入路改良穿刺法注入胶原酶溶盘术(盘外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胶原酶组(观察组):行患侧颈椎间孔后入路改良穿刺法胶原酶溶盘术;曲安萘德组(对照组):行患椎间隙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注入利多卡因、曲安萘德混合液,1次/周,3次为一疗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追踪,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病评定标准评价比较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0.6±4.7)个月(3~15个月),观察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优良率达93.7%,对照组为7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间孔后入路改良穿刺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确,创伤小,并发症少,与常规硬膜外腔注射疗法比较优良率明显提高,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