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血清瘦素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中的水平。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5 8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2 5例 ,健康对照组 4 0例 ,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测甲状腺功能、瘦素水平。结果  (1)甲亢组与对照组相比 ,瘦素水平均升高 ,其中女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1)。 (2 )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 ,瘦素水平女性显著上升(P <0 .0 5 ) ,男性下降。 (3)甲亢组与甲减组相比 ,瘦素水平差异显著 (P <0 .0 5 )。 (4)所有观察组女性瘦素水平较男性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中存在变化 ,并与甲状腺激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GD)患者是否存在性激素水平失衡,观察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性激素的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研究对象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T)、雌二醇(E2)水平,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测定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容量(SHBG)。结果:甲减组与对照组TT为(1.70±0.60)ng/ml vs(2.40±0.20)ng/ml,E2为(0.08±0.01)pg/ml vs(0.13±0.03)pg/ml。甲减患者组血清TT、E2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与对照组的FSH分别为(18.12±1.30)mIU/L vs(10.8±1.40)mIU/L,LH为(32.89±21.64)mIU/L vs(10.20±1.10)mIU/L,甲减组FSH、L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与对照组FSH为(15.20±1.10)mIU/L vs(10.80±1.40)mIU/L,TT为(4.20±0.30)ng/ml vs(2.60±0.30)ng/ml,甲亢组FSH、TT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与对照组LH为(18.30±1.70)mIU/L vs(10.20±1.10)mIU/L,E2为(0.29±0.02)pg/ml vs(0.13±0.03)pg/ml,甲亢组LH、E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HBG的改变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性激素水平紊乱,对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捡测甲亢患者(n=60)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n=34)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亢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治疗前T、E2、LH、E2/T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巴唑治疗3个月后甲状腺激素降至正常,T、E2、LH、E2/T下降,性功能障碍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男性甲亢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随着甲亢症状控制和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性功能障碍也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设为甲亢组,2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设为甲减组,并选取同期于浚县人民医院待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甲亢组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组和甲减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组和甲减组出现流产、胎儿窘迫和低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改变产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导致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费扬  李红 《浙江医学》2011,33(3):341-343,34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将10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6例,同时分别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和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水平.结果 经年龄、性别、血压、体重等因素校正后,临床甲亢组F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临床甲减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甲亢组血TG、TC、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临床甲减组上述各项血脂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1),亚临床甲减组上述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 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除血糖、血脂外,血尿酸水平亦有明显的变化,在临床中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 (甲亢、甲减、正常 )血清瘦素 (Leptin)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分别检测 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 30例健康人血清Leptin水平。结果 :甲减组的Leptin水平 [(3.95± 1.76 ) μg/L]明显低于健康组 [(7.98± 3.0 1) μg/L],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而甲亢组Leptin水平 [(8.0 1± 2 .84) μg/L]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甲减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下降 ,而甲亢患者则无变化。Leptin与甲状腺激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障碍对人体血清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甲亢患者45例、甲减患者46例、正常对照组50例,应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法测定血清leptin水平,并测甲状腺功能,计算体重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数(%Fat)。结果甲亢患者leptin水平,男性(2.05±1.54)μg/L,女性(7.47±5.08)μg/L,显著低于正常组,而且扣除体脂因素后仍很明显(P<0.01)。甲减组leptin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但排除体脂因素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3组leptin水平均与BMI显著正相关,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呈弱负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呈弱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女性leptin水平均为男性的2、3倍。结论甲功改变通过体脂含量间接影响leptin水平。  相似文献   

8.
蔡铁铁 《湖南医学》2014,(2):318-319,322
【目的】探讨月经紊乱患者血清性激素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月经紊乱患者(观察组)和2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性激素六项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三项,分析甲状腺功能与月经紊乱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 FT3、FT4、TS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甲减以月经稀发为主,其次为月经过多;亚临床甲减以月经稀发为主;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以月经过少为主;亚临床甲亢以月经过少和过多为主。【结论】甲状腺功能的紊乱能够引起女性月经失调,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对月经紊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女性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eptin 和ghrelin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治疗前、后体脂稳定的21例初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1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女性患者,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清leptin、ghrelin及甲状腺功能,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数(%Fat),对照20例.结果 1.甲亢组治疗前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989.0±170.0)ng/L,明显低于对照组(1 205.0±338.0)ng/L(P<0.05);治疗后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1 236.0±179.0)ng/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减组治疗前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1 537.0±251.0)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 205.0±338.0) ng/L (P<0.01),治疗后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1 253.0±370.0)ng/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甲亢组和甲减组空腹leptin 水平,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除体脂因素后,提示BMI、%Fat并不是影响甲亢和甲减组治疗前空腹ghrelin及leptin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且ghrelin可能参与了甲亢和甲减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其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甲减患15例、甲亢患38例及正常体检人群40例的血清,用微粒子放免法测定总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VitB12水平,用酶法测定胆固醇。结果:甲减组总同型半胱氨酸和胆固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升高(P<0.05;P<0.01),甲减组叶酸水平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甲亢总同型半胱氨酸和胆固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P<0.01),叶酸水平在此两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甲减组总同型半胱氨酸较甲亢组显升高(P<0.01),甲减组胆固醇水平较甲亢组显升高(P<0.01),甲减组叶酸水平较甲亢组显降低(P<0.01);三组间维生素B12水平差异均无显性(P>0.05)。不同甲状腺功能人群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水平与其FT4有负相关性,结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对能对判断甲状腺功能有辅助作用,甲减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其易患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瘦素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联系,及其与垂体-甲状腺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甲亢、甲减患者清晨空腹取血,磁酶联免疫分析法和Serozyme I系统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瘦素水平采用DS珠酶免疫测定试剂盒,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亢患者TSH显著降低,FT3,FT4显著升高,瘦素水平没有显著变化,甲减患者TSH显著升高,FT3,FT4显著降低,瘦素水平明显升高,男女两性的瘦素水平在正常组,甲亢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在甲减组差异不显著,结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和瘦素共同参与机体的进食,体重,能量代谢调节,血清瘦素水平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有关,与甲状腺疾病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胡蓉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77-878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140例作为甲亢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68例作为甲减组,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无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受试者15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比较分析三组受试者TT3、TT4、TSH、FT3、FT4的检测含量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亢组患者的TT3和TT4以及FT3和FT4的检测含量均显著提高,TSH检测含量显著降低,而甲减组患者的TT3和TT4以及FT3和FT4的检测含量均显著降低,TSH检测含量则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和FT4对甲亢组患者与甲减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要优于TT3和TT4,且TSH对甲亢组患者与甲减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结论:化学发光法对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女性不孕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其与性腺轴及性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而甲状腺疾病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是育龄期女性第二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相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在临床中最为常见。随着对这两种疾病及激素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加深了对两者间相关性认识。当甲状腺调节轴及相关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后,随之影响性腺轴的调节以及卵巢功能,导致性激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相应地发生改变。可见,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甲状腺轴以及性腺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正常妊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相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不孕症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与胃肠运动及胃动素水平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其中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甲亢组、3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甲减组, 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胃动素水平, 同位素单光子辐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检测患者胃液体半排时间、食管通过时间.结果 甲减组受试者食管通过时间明显高于甲亢组及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甲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4) ;甲亢组患者血清中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甲减组患者血清中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甲亢与胃动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P<0.05) , 与食管通过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P<0.05) .甲减与胃动素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P<0.05) , 与食管通过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胃肠道功能及胃动素水平升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胃肠道功能及胃动素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代雪梅  刘丹  刘凤 《医学综述》2013,19(8):1514-1516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6例甲亢男性患者,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男性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根据不同参考范围,描述双胎妊娠孕妇孕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并探究其与早产的关联性。方法: 以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募集的双胎妊娠孕妇为对象,根据Siemens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盒标识的普通成人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既往研究建立的单胎妊娠特异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和双胎妊娠特异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描述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情况;根据Siemens公司生产的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标识的参考范围,描述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情况;先后以所有参考范围均判定正常的孕妇、双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正常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孕妇为对照,采用多变量对数二项式模型分析甲状腺功能与早产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双胎妊娠孕妇570例,根据普通成人、单胎和双胎参考范围的甲减检出率依次为1.2%、1.6%和3.5%,甲亢检出率依次为32.6%、18.1%和1.1%。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根据三种参考范围判定均正常的孕妇相比,根据双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为甲亢者的早产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调整相对危险度(adjusted relative risk,ARR)为1.4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4~1.75],根据双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为正常但根据单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为甲亢者(ARR=1.00,95%CI:0.81~1.25)和仅根据普通成人参考范围判定为甲亢者(ARR=1.06,95%CI:0.85~1.32)的早产发生风险均未见显著增加;根据普通成人或单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为甲减者(ARR=1.40,95%CI:0.88~2.22)和仅根据双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为甲减者(ARR=1.53,95%CI:1.03~2.28)的早产发生风险均临界显著或显著增加。综合双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结果与甲状腺自身抗体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双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为正常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者相比,单纯甲减者、单纯抗体阳性者以及甲减合并抗体阳性者的早产发生风险均临界显著或显著增加,ARR依次为1.46(95%CI:0.93~2.27)、1.32(95%CI:1.15~1.52)和1.78(95%CI:1.30~2.44)。结论: 根据普通成人或单胎特异参考范围判定双胎妊娠孕妇孕早期甲状腺功能可能会漏诊甲减、误诊甲亢,甲减漏诊孕妇早产发生风险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甲亢误诊孕妇早产发生风险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相仿,表明亟待建立与推广双胎妊娠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范围;此外,对双胎妊娠甲减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和治疗时还应考虑甲状腺自身抗体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436例(老年T2DM组),以及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人群372例(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状况,并对436例老年T2DM组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老年T2DM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为31.6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22.70%(甲减患者占9.63%,亚甲减患者占13.07%),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8.94%(甲亢患者占4.12%,亚甲亢患者占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男性(P〈0.0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者186例(42.6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者158例(36.23%),女性TPOAb(+)和TgAb(+)率均高于男性(P〈0.01);老年T2DM组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高达74.08%,单发结节与多发结节的发病率相当(48.91%vs 51.08%,P〉0.05),男女性别间结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可能影响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筛查以及定期随访老年T2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和甲状腺形态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血脂以及蛋白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92例甲亢患者的FT3、FT4、TSH、TC、TG、Alb、CG以及Glu水平并以体检健康者血清标本100份作为对照。结果:甲亢组患者血清FT3、FT4、Gl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SH、TC、TG、Alb、CG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8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甲亢患者糖、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通过监测甲状腺激素、血脂、血糖、蛋白质等相关指标,可以明确显示患者的代谢情况,方便临床对该病情况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黄晓林 《当代医学》2021,27(9):66-68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治疗剂量调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怀孕早期(8周之前)检查出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不同孕期甲状腺激素剂量变化、各个孕期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情况。结果妊娠12、16、20、24、28~32、36、38~40周时,研究组所需甲状腺激素剂量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各个孕期的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于28周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孕妇妊娠亚临床甲减患者应予以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剂量在妊娠28周后增加缓慢,临床医生需合理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与性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3例甲亢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按病程长短及甲亢严重程度分组,分别测定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和垂体泌乳素(PRL),判断甲状腺功能与性腺功能状态。结果:除男性甲亢患者P外,重度甲亢组与中度、轻度甲亢组比较,FSH、LH、E2、T、PR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程较长组与病程较短组比较,FSH、LH、E2、T、PRL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亢程度越重,病程越长,对性腺功能的抑制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