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幼儿园暴发疫情特点,探讨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病20例,集中在2个班。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幼儿园防病意识淡薄,防控措施不到位所致。结论:应加强对幼儿园管理,提高防病能力,切实落实晨检、消毒、疫情报告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明本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为今后预防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手足口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该小学共发生手足口病19例,罹患率8.64%,采集10名患者粪便标本检测,有6份标本结果阳性,为EV71肠道病毒,发病有班级聚集性.结论这是一起由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科萨奇A组16型(CoxAl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以手、足、口腔局限性黏膜皮疹、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手、足、口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了解我市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状况,更好地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对2008--2010年全市手足口病进行如下结果报告及流行病学疫情分析: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研究 2013–2018 年东莞市大朗镇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东莞市大朗镇手足口病患者 3174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 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 Poisson 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手足口病在一年 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发病高峰主要在夏季,发病数最多的时间为 4 ~ 7 月。所有手足口病患者中,男性 2057 例,占比 64.81 %, 女性 1117 例,占比 35.19 %,二者比例关系为 1.84:1。其中本地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 61.38/10 万,外来人口年平均发病率 为 167.61/10 万,外来人口发病率比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病年龄方面,5 岁以下患者 3088 例,占比 97.29 %,3 岁以下患者 2807 例,占比 88.44 %。散居儿童患者 2615 例,占比 82.39 %,幼托儿童患者 500 例, 占比 15.75 %,总例数 3115 例,占比 98.14 %,学生患者 48 例,占比 1.51 %。发生幼儿园聚集性病例 34 起,家庭聚集性病 例 12 起,共涉及病例数 129 例,占比 4.06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 10 例,其中肠道病毒 71 型(EV71)为 8 例,柯萨奇病 毒(CoxA16)为 1 例,其它肠道病毒感染 1 例。结论:手足口病在发病人群、发病季节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分布特点,在流 行季节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对重点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发现的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避免疾病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学校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理经验,以便更好地及时处理同类疫情。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防治措施。结果:经积极调查,认定本起疫情为普通流感在学校内的爆发流行,通过实施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疫情大爆发的关键,流感的早隔离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了解174例确诊的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74例确诊手足口病病例患者的年龄、性别、主要临床特征、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74例确诊手足口病病例中,以2-7岁患儿居多,148例,(85.05%);发热158例(90.8%),咳嗽10例(0.057%),咽痛60例(34.48%),手部疱疹100%,足部疱疹100%,口腔粘膜疱疹100%,合并扁桃体炎104例(59.77%).结论:手足口病病例年龄分布以幼儿、小学生为主,临床表现大多以手足口部疱疹并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部分病例出现腹泻、呕吐,大部分是轻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均痊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武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爆发、流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长武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例及爆发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武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6.80/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爆发疫情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结论: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手足口病爆发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是防止本病发生和爆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江苏泗洪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发现,为今后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手足口病疫情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93例临床病例中男女性别为1.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组(占98.6%),其中以0~2岁幼儿发病较多(占57.6%);散居儿童(占87.1%)发病高于托幼儿童(占12.8%);发病时间则全年均有发生,其中2009年主要集中在3、11月;2010年上半年集中在5、6月份,因我科自2008年主要集中在10月起收治手足口病患者,时间短,故未做月份发病率分析。结论:手足口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幼儿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对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2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从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及地域分布等几个方面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结果: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患儿多来自当地。该病不会产生后遗症,但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结果:对手足口病患儿应加强日常监测与报告,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早隔离,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恶化。  相似文献   

10.
石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111-112
目的:探讨玉屏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订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方法及依据。方法:运用国家疾病监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报告的2012年手足口病相关数据,导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玉屏县手足口病年发病率为457.45/10万。全县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但也相对集中在人群聚集的乡镇。结论:玉屏县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季节、地区和年龄差异,今后应在夏秋季节加强人群聚集乡镇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防控,防控重点对象为散居儿童和幼儿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医院防控措施,提高基层医院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方法:对本院2009年至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基层医院应对手足口病采用的防控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时间以夏秋多见,地区分布:全乡各村均有发病病例,各年度发病地区发病病例数逐年下降。经规范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手足口病在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的同时,重点提高基层防病意识和防病知识方面是防控本病传染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赤壁市报告一例重症手足口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赤壁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赤壁市手足口病防控指挥部,启动了赤壁市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预案Ⅳ级响应,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下的工作机制.确保不发生群集性病例,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实行市镇村干部包保责任制,为了解手足口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赤壁市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开展了专项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防治措施。方法:对1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细致观察治疗、流调分析及实施相关的防控措施。结果:本组患儿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防控措施得当,属地范围内无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结论:手足口病是数种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特征。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其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所收到的预期效果是非常优良的。  相似文献   

14.
张志刚  蔡钢 《河北中医》2012,34(5):651-652,655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并探讨手足口病与中医"温病"理论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收治的268例住院及门诊手足口病患儿从发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职业分布、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石河子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多为散发,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6~8月为高发季节,以5岁以下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临床发病以轻型多见,起病急,可见发热、口腔疱疹、皮疹等。结论手足口病符合中医"温病"的临床特点,该病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造成了危害,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应将防治措施重点放在幼托机构,并在6~8月作为防控重点期,加强知识宣传,提高家长与教师的卫生意识,可最大限度的控制该疫情。  相似文献   

15.
望都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红 《亚太传统医药》2011,7(5):197-198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望都县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18例,其中寺庄乡发病数最多,占25.79%,5月份为发病最高峰,占56.92%,1~2岁发病率最高,占29.25%,散居儿童占77.67%,男女之比1.59:1。根据调查及时掌握手足口病疫情动态,针对发病特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特征,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总结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2009~2012年诊断的2123例手足口病病例,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诊断手足口病人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历年发病有明显季节性,病例多为男性、5岁以下散居儿童。结论:做好健康教育及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是防控手足口病发生和流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传染控制中,全面防控策略实施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中心接诊健康体检幼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0例,分别采取常规防控措施与全面防控策略,观测两组手足口病发病率。结果对照组手足口病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手足口病发生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传染预防控制中,通过全面防控策略的实施,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3):127-127,132
目的:了解杨陵区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0年辖区各医疗单位及外地各医疗单位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手足口发病比去年同期发病明显增多,报告发病率为115.63/10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全区波及1个街道5个乡镇,4岁以下儿童为发病主要人群,共190例,男女性别比为2.94:1。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份。结论:4-7月加强手足口监测及防控工作,尤其对散居儿童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风疹爆发因素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临床调查方法,确立流行强度、爆发的因素。结果疫情发生于春夏交替季节,历时43天,发病42例,均为在校学生,年龄分布在16~19岁,全校学生罹患率为2.59%,发病高峰为4月13日,当日发病14例。结论:学校人群集中有利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免疫空白和疫情迟报是引起本次风疹疫情暴发的重要因素。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并与教育部门加强配合,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落实相应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关于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方法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中,抽取80例展开研究,对其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症状。结果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是1~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的临床症状以及皮疹和发热,其中发病部位多累及手、足、口或臀;患儿为不规则的发热,体温多处于37.5~38.5℃之间;患儿的白细胞数量大多为4×10~9/L~10×10~9/L;病程时间(5.0±1.2)d左右。结论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症状,并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