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1例多次输血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报道,强调抗体筛选和鉴定对输血的重要性。方法:应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卡式抗人球法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抗体筛选和鉴定。结果:筛选出患者血液中有不规则抗体存在,通过抗体鉴定检出不规则抗体为抗-C、抗-e。结论:不规则抗体存在是引起配血不合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多次输血产生不规则抗体及配血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次输血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及配血时间过长的解决方案.方法 对1例在不同输血阶段产生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抗体鉴定,并提供相合的红细胞,分析平均产生每次血清学交叉配血需要多花费的时间.结果 该患者在第3次交叉配血前不规则抗体鉴定为抗-E,第5次输血前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鉴定为抗-E及抗-c,第16次交叉配血前抗体鉴定为抗-E、抗-c及抗-Mur,平均每次血清学交叉配血多花费时间37 min.结论 多次输血患者将不断地产生不规则抗体,将延长交叉配血的时间,选择自体输血或电子配血将避免产生不规则抗体,并能保证血液供应的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3.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查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浆)中的不规则抗体,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coombs IgG卡对6486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将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用coombs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不规则抗体阳性24例,阳性率0.37%。其中,抗-D3例,抗-E4例,抗-C2例,抗-A1 1例,抗-M2例,抗-EC2例,抗-Cc 1例,抗-JKa 2例,抗-JK^b1例,抗-FY^a2例,抗-Le^a 1例,非特异性抗体3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姜敏 《吉林医学》2012,33(28):6079-6080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对2 600例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保证输血安全的意义。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12例(0.46%),其中特异性抗体9例(0.34%),非特异性抗体3例(0.12%),特异性抗体中抗-M抗体2例、抗-D抗体2例及抗-E抗体2例,抗-C、抗-Lea、抗-JKa分别检出1例;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输血反应。结论:输血前给予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降低各种输血反应,保证输血及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旻洁 《现代医学》2010,38(2):194-195
目的:通过对1例多次输血致输血反应病例的报道,分析其输血反应的原因,强调抗体筛选和鉴定对输血的重要性.方法:应用盐水法、聚凝胺法、卡式抗人球法对患者和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抗体筛选和鉴定.结果:筛选出患者血液中有不规则抗体存在,通过抗体鉴定检出此不规则抗体为抗-C、抗-e.结论:不规则抗体的存在是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个原因,因此,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并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对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输血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临床配血不合病例进行原因分析,更好地指导临床输血,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对标本进行直接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同时用盐水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做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结论由免疫反应引起的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最主要原因。建立稀有血型血库,保存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稀有血型,能有效解决血液稀缺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慧 《吉林医学》2013,34(5):896-897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输血中遇到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有效地进行。方法:回顾性分析输血过程中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5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输血前的检测中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血标本58例。结论:临床输血前正确的正反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正确的交叉配血实验可保证患者能选择合适血液进行有效输注,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并对阳性结果 进一步确定分析,以保证临床安全输血.方法 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用盐水、酶、抗人球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5891例标本阳性共20例,阳性率为0.34%,分别为抗-D抗体4例,抗-E抗体5例,抗-C、e抗体3例,抗-C、抗-Al抗体各2例,抗-c、E抗体、抗-C、E抗体、抗-H、抗-M抗体各1例;椐分析,不同人群阳性率存在差异.结论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查可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究输血或妊娠对于交叉配血结果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初次输血和有无妊娠史分为观察组(n=83)和对照组(n=77)。所有患者进行血型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鉴定抗体并筛查不规则抗体,分析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比较两组交叉配血不合率、正反定型不一致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交叉配血不合率与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正反定型不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不规则血型抗体对交叉配血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结论输血或妊娠过程都可能导致不规则血型抗体的产生,进而对交叉配血造成影响,因此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是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1例两次输血检出不同特异性抗体原因分析,探讨输血前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输血史、妊娠史在安全输血方面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交叉配型、抗体筛查、抗体鉴定等实验。结果:初次输血患者血清中存在lgG类抗-E,再次输血检出lgG类抗-E及抗-C两种不规则抗体。结论: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中输血史、妊娠史,且规范进行抗体筛选试验,为安全及时输血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中出现凝集标本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对67例在交叉配血中发生凝集的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67例凝集的标本中主侧凝集11例,包括患者检出不规则抗体7例,蛋白凝集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自身抗体1例;次侧凝集57例,包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56例(其中1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主侧凝集,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也呈阳性),献血员检出不规则抗体1例。67例在输血时经过配合性输注所需红细胞制品均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交叉配血时出现凝集,要进行原因分析,结合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鉴别凝集的性质,确保临床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意义。方法分析用微柱凝胶法对临床574例受血者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结果检测临床受血者中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例,阳性率为0.70%。同期,在交叉配血结果不合的原因查找中发现,有2例是供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引起。结论对临床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等相关检查,传统方法难以开展的项目变得简单、准确,达到更安全输血.方法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ABO及RhD),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结果18800例血型鉴定发现A2B亚型1例,RhD阴性24例,5000例交叉配血发现5例配血不合,其中1例是不规则抗体 III细胞阳性;1例是不规则抗体II、 III细胞混合阳性;1例受血者血清中M抗体,无法配血;1例含自身抗体(抗A);1例为A2B亚型含抗A1抗体.结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进行输血相关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血液输血,这对安全输血的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院临床输血中1例疑难配血病例报告及配血记录。正确鉴定血型、筛查不规则抗体和规范的交叉配血试验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输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盐水法及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阳性样本送省血液中心进一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我院695例输血前患者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分别为抗-E、抗-c和抗-M,阳性率为0.43%。结论:对输血前患者常规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对保证输血安全,降低免疫性溶血反应发生,及时寻找相容的血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幼医院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避免或降低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对531例妇产科和新生儿科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标本3例,阳性率为0.56%,分别为抗-D 1例,抗-E 1例,抗-C 1例,另有不规则抗-A 1例。结论:在妇幼医院中,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有利于保障输血安全,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效价的测定、在新生儿中的筛查等有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防止由免疫性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通过1例交叉配血试验不合后检出IgG抗-E抗体的病例分析,探讨Rh系统抗原和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前筛查并尽可能同型输注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特异性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E抗原阴性且多次输血患者会产生相应抗-E抗体而引起主侧配血不合。结论:对于需多次输血患者为避免产生免疫性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和,应先行抗体筛查试验,并尽可能行Rh系统同型输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意义和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对所有申请输血的病例,在输血前用微柱凝胶法检测IgG类不规则抗体,并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抗体筛查结果阳性和交叉配血不合(指主侧或主次侧均凝集,以下同.)者进行核对、分析.结果 对14255 例申请输血的病例作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阳性35例,阳性检出率0.25%,以妇产科为多,占91.43%;其交叉配血不合主要见于Ⅰ、Ⅱ、Ⅲ型抗筛细胞均阳性者(15/16).抗筛阴性而交叉配血不合有23例,以新生儿ABO溶血病居多(15/20).结论 抗筛阳性多见于妇产科病人,其配血不合多见Ⅰ、Ⅱ、Ⅲ型抗筛细胞均阳性者;抗筛阴性配血不合以新生儿ABO溶血病居多;抗筛阴性或阳性均应重视交叉配血,以确保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9.
不规则抗体鉴定在疑难配血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德义  彭明喜  董国飞 《重庆医学》2008,37(11):1217-1219
目的鉴定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配血困难时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受血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抗体效价检测,以确定该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在21例配血困难受血者中,检出各类已知特异性抗体13例,其中抗-E 8例、抗-D 1例、抗-e 2例、抗-c 1例、抗-M 1例。结论对有交叉配血不合、输血史、妊娠史等需要接受输血者,特别是配血困难者作常规抗体筛选试验,鉴定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输血和手术备血患者21 384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并对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种类鉴定。结果共检出不规则抗体89例(0.42%),其中抗-D 2例、抗-E 13例、抗-C 1例、抗-c 1例、抗-Ec 2例、抗-M 12例、抗-s 1例、抗-JKa 1例、抗-Fya2例、抗-K 1例、抗-Lea 2例、抗-Leb 1例、自身抗体1例,49例未检出特异性抗体。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输血前常规检测项目,且应推广使用微柱凝胶技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