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VEGF与PCNA在30例良性乳腺疾病和67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EGF在良性乳腺疾病和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30)和56.7%(38/67)。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c-erbB-2的表达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有关,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VEGF与PCNA之间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及肝癌组织中PCNA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研究20例慢性肝病(7例CPH、8例CAH、5例LC)和39例原发性肝癌(肝细胞性肝癌34例,胆管细胞性肝癌5例)组织中PCNA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小于3%.在慢性肝病中,CAH(7/8)和LC(5/5)组织中的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CPH(3/7)(P<0.05),肝癌组织中PCNA阳性强级表达明显增高,且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PCNA检测可作为慢性肝病发展或向恶性转化的重要预测因子,对预测肝癌的发生及早期发现肝癌有重要意义,并有且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幼保健》2019,(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VEGF、Ki67、PD-L1表达水平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武汉市汉阳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1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组)及100例子宫良性病变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组织中Ki67和PD-L1蛋白阳性率,分析联合检测三者表达水平评估宫颈癌预后的价值。结果 3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宫颈组织Ki67、PD-L1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宫颈癌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宫颈组织Ki67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其余两组,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组织PD-L1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CIN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宫颈组织Ki67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Ki67蛋白阳性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 05); PD-L1蛋白阳性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 05)。100例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8. 00%(48/100)。VEGF、Ki67及PD-L1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宫颈组织Ki67、PD-L1蛋白阳性率显著上调,且三者的表达与宫颈癌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SPP2和PCN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ASPP2和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2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52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ASPP2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ASPP2 mRNA和PCNA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之间存在差异(P<0.05),并且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PCNA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ASPP2 mRNA和PCNA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结论:ASPP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与细胞增殖活性及复发明显相关,可用来评估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5.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的椎间盘组织和不同类型突出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41例来源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取得的椎间盘组织(其中包含型17例,非包含型24例)和13例来源于脊柱侧凸前路手术及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所获得的椎间盘组织作HE染色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椎间盘组织VEGF表达均为阴性,突出椎间盘组织中包含型VEGF阳性表达率为41.2%(7/17),非包含型为79.2%(19/24),其细胞来源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非包含型及包含型VEGF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包含型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包含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包含型病程在一年内者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病程在一年以上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以诱导产生VEGF且与突出类型、病程相关,即非包含型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包含型,非包含型病程一年以内者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病程一年以上者。提示VEGF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自发性吸收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组织PCNA、C-erbB-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PCNA、C-erbB-2表达与腋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对44例乳腺癌标本PCNA和C-erbB-2基因表达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PCNA阳性39例,阴性5例;C-erbB-2阳性29例,阴性15例.PCNA过度表达与腋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0.05,RR=2.6).C-erbB-2过表达与腋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0.05,RR=6.1).结论乳腺癌组织PCNA与C-erbB-2呈高表达,并与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癌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与cyclin D1和PCNA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PC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些组织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D1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7^kip2和cyclin D1、p57^kip2和PCNA之间表达负相关(r=-0.429,r=-0.585,P〈0.01)。流式细胞术: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DNA含量增高,异倍体细胞增加(P〈0.01);G0/G1期细胞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增殖指数(PI)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论p57^kip2低表达与cyclin D1和PCNA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增殖细胞核抗原(Por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能原映细胞增殖分数和所处周期的指标[1,2],与一些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我们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54例食管癌PCNA的表达及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链蛋白p120(p120ct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组)及40例正常膀胱黏膜(正常组)中的p120ctn、VEGF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间及蛋白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和正常组p120ct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和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组织中p120ctn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和肿瘤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趋势。结论 p120ctn和VEGF的表达水平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并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特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肠肿瘤生物学特性及预后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PCNA表达状况同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并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DukesAB同DukesCD期间增殖指数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存组间明显不同。结论 PCNA增殖状况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重要特征,可以独立预测大肠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ER、PR、PCN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机理。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子宫肌瘤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70%,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3.33%,相应子宫肌层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3.33%、33.3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肌瘤增殖细胞核抗原明显高于子宫肌层组织,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及PCNA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细胞增殖核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Ι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学基础。方法: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近年子宫内膜癌标本档案蜡块及同期子宫内膜标本档案蜡块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和病理分级分组,观察不同阶段病变组织细胞中GLUTs和PCNA的表达。结果:细胞增殖核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程度成正相关(r1=0.85;r2=0.82),简单增生组织细胞中不表达或少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结论:细胞增殖核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可靠依据,可为其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评定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患者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患者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探讨其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和56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者(IUGR组)的胎盘VEGF水平。结果(1)对照组VEGF为(11737±3328)ng/L,IUGR组VEGF为(6545±2483)ng/L,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IUGR组胎盘重量〔(465±58)g〕较对照组〔(575±98)g〕显著下降(P<001)。(3)IUGR组新生儿体重为(1987±506)g,较对照组(3176±503)g显著下降(P<005);两组新生儿身长差异无显著性(P>005),胎盘VEGF的表达与胎盘重量和新生儿体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UGR患者胎盘VEGF水平下降,可能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1994-2009年公开发表的关于VEGF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OR值为效应指标,应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 4.2.2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合并OR值及95%CI.结果 最终进入系统评价的文献共有3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儿童肾母细胞瘤98例(病例组),对照组48例.病例组中VEGF阳性表达数为56例,对照组为7例,合并OR值为6.66,95%CI为2.71-16.40,P<0.01.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而与 组织类型(P>0.05)、肿瘤转移(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VEGF的表达可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临床医师判断病情与治疗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环境雌激素(EEs)的经典代表己烯雌酚(DES)对雄性胎鼠睾丸引带肌动蛋白(AC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怀孕雌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实验组于孕9~17 d分别给予DES 0、25、50、100、200μg.kg-1.d-1,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溶剂,对照组给予等体积NS。孕17 d处死母鼠取出胎鼠,取下腹部,常规固定、制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引带ACTIN和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雄性胎鼠睾丸引带发育较差,ACTIN、PC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均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DES降低雄性胎鼠睾丸引带ACTIN和PCNA的表达,从而影响睾丸引带的收缩及增殖活性,这可能是EEs影响睾丸引带发育及导致隐睾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范秋霞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9):36-38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阐明VEGF在肾母细胞瘤侵袭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0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肾母细胞瘤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因感冒发热症状就诊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儿血清VEGF水平.结果 肾母细胞瘤组患儿血清VEGF水平为(567.90±189.30) ng/L,对照组为(55.46±18.49) ng/L,肾母细胞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4.757,P< 0.05).VEGF的表达与患儿的NWTS分期、预后组织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NWTS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预后组织分型不良的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NWTS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预后组织分型良好的肾母细胞瘤患儿(P<0.01).结论 血清VEGF水平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清VEGF水平与NWTS分期、预后组织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高水平的VEGF提示肾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进展,患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I(Ang—Ⅰ)和Ang-Ⅱ在药物流产异常子宫出血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方法20例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者官腔刮出物行病理学检查,另外选取20例药物流产后无异常出血者的宫腔排出物及20例早孕人工流产者的官腔刮出物做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Ang—Ⅰ、Ang-Ⅱ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Ang-Ⅰ、Ang-Ⅱ蛋白在药物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组织的腺上皮及内膜基质细胞和血管壁中均有表达,以在腺体表达为主;异常出血组VEGF、Ang—Ⅰ和Ang-Ⅱ的表达强度较药物流产无异常出血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早孕手术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流产后绒毛和蜕膜的残留可能是导致患者出血时间延长和出血量多的主要原因;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者子宫内膜中Ang的表达增强,可能引起血管生成的异常,从而使绒毛和蜕膜不容易脱落或子宫内膜的修复受影响,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62例乳腺癌患者血浆标本为实验组,112例乳腺良性疾病及50例健康人群血浆标本作对照组。用酶联法检测VEGF、TSGF,用免疫放射法检测CA153及CA125。结果:VEGF、TSGF、CA153及CA125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2.2%、85.4%、74.2%及40.3%;特异性分别为68.5%、66.0%、91.3%,及72.0%,VEGF、TSGF、CA153及CA125联合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9.6%。结论: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提高了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又有较好的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bF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癌症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对照组织)中VEGF、bFGF、CD。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VEGF在癌症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3.33%,在癌旁组织中为90.00%,在对照组织中为16.67%。bFGF在癌症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0.00%,在癌旁组织中为83.33%,在对照组织中为6.67%。CD34在三种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VEGF、bFGF、CD。的平均光密度在癌症组织比癌旁组织和对照组织均高。VEGF和bFGF的表达在癌症组织、癌旁组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96。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增多对肿瘤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VEGF、bFGF在促进血管形成中有协同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