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菏泽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与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发病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分析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干血片苯丙氨酸(phe)浓度和TSH浓度。【结果】1998年11月~2005年12月,菏泽市共筛查了381141人,CH发病率为1/2611,PKU发病率为1/9529,CH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发病率,男女患儿性别比为1:2.1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KU发病率稍高于国内发病率,男女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CH与PKU患儿,避免智力低下,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吉林省近5年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情况,提供吉林省PKU流行病学基础数据。方法:调查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吉林省出生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所有筛查对象均在出生72 h并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血滴在特定滤纸片上,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统一检测血苯丙氨酸(Phe)含量。结果:筛查的585 654例新生儿中,确诊为PKU 154例(其中4例为BH4缺乏型),发病率为1/3 803,确诊PKU阳性患儿接受系统治疗。结论:吉林省PKU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人口素质、防治PKU患儿智力低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聊城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率,更好的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方法对2001年7月-2010年12月聊城市八县一区出生的新生儿共568017例进行 CH 及 PKU 筛查。结果568017例新生儿确诊 CH 患儿293例,发病率1/1939,确诊 PKU 患儿58例,发病率1/9793。所有患儿均得到及时治疗。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 CH、PKU 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全市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筛查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给予及时干预,避免痴呆儿的发生。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上,采用荧光方法测定血中苯丙氨酸(phe)的含量。结果:筛查973907例新生儿,检出苯丙酮尿症(PKU)151例,其中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7例,发病率1/6443。结论:通过PKU患儿早期筛查的结果分析,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蓉  王枫  徐小兰  黄志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72-4873
目的:总结1997~2005年江西省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经验和体会。方法:CH检测指标为血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DELFIA)法;PKU检测指标为苯丙氨酸(phe),分别用细菌抑制法和化学荧光分析法。结果:①共筛查新生儿214246例,CH患儿147例,发病率1/1458。高苯丙氨酸血症12例,发病率1/17855,其中恶性PKU(BH4D)4例。②我省筛查总体覆盖率5.53%,可疑阳性患儿的总体召回率95.1%。结论:强化政府行为,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和可疑阳性患儿召回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对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进行鉴别诊断的必要性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经新生儿疾病筛查血苯丙氨酸(Phe)浓度持续大于120μmol/L(2 mg/d1)确诊为HPA,根据血Phe浓度进行苯丙氨酸、BH4联合负荷试验或BH4负荷试验,观察服用BH4后Phe浓度有无下降及下降幅度,对可疑者须进一步作DHPR活性测定.服用BH4前留尿作尿喋呤谱分析,测定尿新蝶呤(N)、生物喋呤(B)及生物喋呤百分比B%[B/(B+N)].[结果]121例HPA中,BH4负荷实验及尿喋呤分析,确诊经典型PKU 97例,BH4缺乏症16例,轻型PKU 8例.本地区HPA发病率1:6 932;其中经典型PKU占85.2%,BH4缺乏症占6.6%,轻型PKU占8.2%.16例BH4缺乏症患儿中4例经筛查早期确诊为BH4缺乏症,无阳性体征,治疗效果良好,另12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确诊.[结论]BH4缺乏症在HPA中有较高发病率,且对患儿危害严重,应对所有HPA患儿常规进行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贻误患儿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了解沈阳市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类型。方法对沈阳市2008-2012年沈阳市新生儿筛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年间沈阳市筛查新生儿247177例,检出HPA43例,发病率为1/5748。其中,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23例、中度PKU6例、轻度HPA13例、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1例。结论沈阳市的新生儿HPA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指导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由于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是目前可治疗的先天性遗传代谢障碍病之一。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智力障碍的发生。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自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对20882例新生儿进行筛查,确诊苯丙酮尿症患儿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成都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4年来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情况和发病率。方法:1992年9月~2006年9月参加成都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的医疗卫生单位出生的348468例新生儿,在出生后72h采足跟血,采用细菌抑制法和定量荧光分析法进行血苯丙氨酸浓度测定。结果:在召回复查的1560例可疑阳性患儿中检出苯丙酮尿症20例,其中经典型PKU14例,中度HPA6例,轻度HPA3例,发病率为1/17423。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苯丙酮尿症的重要措施,同时要严格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患儿智能发育才可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辖区217526例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筛查,以降低残疾儿的发生。方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筛查CH;检测苯丙氨酸(phe)PKU。结果:筛查的覆盖率由2003年1.78%上升到2007年的35.35%,CH发病率为1/1413,PKU发病率为1/6042,CH、PKU治疗率分别100%、83.3%。结论:该省CH和PKU发生率高于全国、PKU治疗率未达100%,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张掖市2010—2016年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和防治现状。方法 依据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对张掖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9月30日—2016年10月1日产科新生儿实施疾病筛查,主要筛查项目为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hypothyroidism,CH)浓度。结果 本次研究共筛选79249例新生儿参与IMD疾病筛查,PHE阳性率为1.60%、复查率为78.91%;CH阳性率为0.49%、复查率为69.15%;79249例新生儿经过筛查确诊PKU 28例,确诊率:28/49249;确诊CH 15例,确诊率:15/49249。28列PKU确诊患儿中,经鉴别诊断确诊1例BH4缺乏症。确诊的28列PKU患儿在筛查中心接受治疗,治疗率96.15%。14例CH患儿得到较好的治疗,1例放弃治疗,其余2例患儿在随访中。GROWTH儿童体格发育测评:1例-2s,3例 -(1S~2S),9例+1S,13例+(1S~2S),2例+2S,无+2S以上患儿。经NDP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价,发现1例中上智能、18例中等智能、5例中下智能、2例低智能。结论 通过筛查得出张掖市2010年-2016年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具体情况,为疾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minemia, HPA)患者治疗随访及预后。 【方法】 对在本院诊断治疗的1 066例HPA的治疗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在1 066例HPA患儿中,共有1 016例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即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50例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tetrahydrobiopterin deficiency, BH4D)。在这些PKU患者中,有369例(34.62%)患儿在新生儿筛查时被确诊并在3个月内开始规律治疗,241例(22.61%)在生后3~12个月内确诊, 456例(42.78%)在1岁后才确诊。2)3个月内筛查治疗的患儿智力发育明显高于非筛查确诊的患儿(96±15, 69±11;t=14.19,P<0.01﹚。3)3个月后才确诊的经治疗后智力水平也有明显提高﹙46±15,69±11,t=7.13,P<0.05﹚。4)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22例HPA患儿的脑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浓度表明患儿血、脑Phe浓度与智商均呈负相关关系(r=0.505,r=0.647,P<0.01)。 【结论】 对所有HPA患者均应进行鉴别诊断,尽早确诊和治疗, 控制血、脑苯丙氨酸浓度是减少智能落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四川省10年间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血单位医务人员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经家长知情同意后对出生72 h后的新生儿进行血样标本采集、保存和递送;新筛中心及时验收血样标本,对合格标本进行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筛查,对可疑或阳性结果进行复查,复查阳性者通知确诊。结果 10年来本省新生儿PKU和先天性CH筛查率和覆盖面逐年明显提高,2009年筛查率达到67.50%,市(州)筛查覆盖率达到100%,县(区)筛查覆盖率达到87.29%,采血单位覆盖率达到90.98%;2000-2009年本省新生儿PKU和CH筛查数为1 721 340,确诊PKU67例,PKU发生率为1∶25 692,CH699例,CH发生率为1∶2 573。结论 10年来本省新生儿PKU和先天性CH筛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显示出明显的社会效益,但仍有提升空间,筛查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HP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27例HPA患儿采用口服BH4(20 mg/kg)负荷试验。对其中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小于6 mg/dl患儿采用口服Phe-BH4联合负荷试验,结合尿喋呤分析、血红细胞二氢喋呤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结果 (1)在BH4负荷试验中,不同类型HPA患儿的血Phe浓度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改变。27例HPA患儿中,共鉴别出5例BH4缺乏症,9例BH4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13例BH4无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2)在22例中度苯丙酮尿症(PKU)患儿中,9例为BH4反应性PAH缺乏症。结论 BH4负荷试验在HPA早期鉴别诊断中十分重要,部分中度PKU对BH4有反应,可使用BH4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1997-2007年四方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情况.总结经验.使新生儿筛查工作更加正规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智障儿的发生。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72h采足跟血滴于美国进口滤纸上,用荧光法检测血促甲状腺素(TSH),苯丙氨酸(Phe)浓度。结果 四方区11年来共筛查29814例,确诊CH14例.(男:女=1:2.5)发病率为0.470%。;PKU患儿1例,发病率为0.033%。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PKU患儿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政府支持、政策得力、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及严格控制实验室质量.保证100%的追访治疗率.是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有效降低智障儿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并分析2010-2016年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及治疗、随访情况。方法 新生儿出生72 h后采集足跟血,制成干血滤纸片,采用荧光法检测滤纸干血斑中苯丙氨酸(Phe)、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Phe ≥2.0 mg/dl、TSH ≥10 μU/ml为阳性,阳性病人召回复查,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Phe、酪氨酸(Ty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TSH、T3、T4、FT3、FT4)而确诊。结果 2010-2016年全省助产机构活产数共2 751 268例,接受筛查2 329 335例,筛查率84.67%;确诊轻度HPA 131例,发病率1/17 781;确诊苯丙酮尿症(PKU) 300例,发病率1/7 764; 确诊CH 966例,发病率1/2 411。确诊后即建立病历档案,分别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及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L-T4)替代治疗。通过Gesell发育量表监测发育情况,发现6月龄内开始接受治疗的PKU患儿智商(IQ)水平明显优于6月龄后开始治疗的患儿(P<0.01),筛查确诊后即坚持治疗随访的CH 患儿,其IQ与正常同龄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筛查覆盖率,尽早规范化开始治疗及长期随访监测,可使PKU、CH患儿避免体格和智力不可逆损害,对改善其预后和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促甲状腺素(TSH)浓度,采用细菌抑制法测定苯丙氨酸(Phe)浓度,筛查CH和PKU.结果:从2000年6月~2005年12月共筛查标本37198份,占出生活产儿的61.08%.确诊CH18例,患病率1:2067;PKU 2例,患病率1:18599.结论:CH在马鞍山市常见,PKU也有发现,有必要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临床类型以及治疗情况。方法:取出生72h后并喂足高蛋白奶6次以上的95471例新生儿足跟血,应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苯氨酸(phe)水平,对PKU患儿给予低phe饮食。结果:在95471例新生儿中检出phe增高(phe≥2mg/dl)的可疑者15例,经血清氨基酸分析,确诊PKU患儿2例,均为经典型PKU,总发病率为1/47736。PKU患儿经治疗后智力明显提高,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中山地区PKU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PKU采用的治疗方法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市新生儿筛查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云港地区新生儿筛查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0年9月—2005年8月出生的共139604名新生儿,采集其出生72h后的足跟血于干血滤纸片上。采用测血苯丙氨酸(Phe)作为PKU的筛查指标,用盖氏细菌抑制法测定:采用促甲状腺素(TSH)作为CH的筛查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结果确诊CH病儿58例,发病率41.54/10万(1/2407);经甲状腺核素显像40例,其中甲状腺异常22例(55%);临床流行病学调查58例病儿分布在全市的4县3个城区的43个乡镇(街道),男女性别无差异,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区(P〈0.05),发现1对双胞胎CH病儿;确诊苯丙酮尿症病儿15例,发病率为10.74/10万(1/9307);以上病儿父母未见近亲结婚和显性遗传家族史,母孕期正常,经干预治疗。病儿身体与智力发育与同龄儿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CH、PKU在连云港地区呈散发性分布,发病率属国内平均水平,进行新生儿筛查是发现CH、PKU的唯一有效手段,使病儿得到早诊治,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