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9个丰台区街乡镇的27个居委会/行政村,从每个居委会/行政村中按北京市18~79岁常住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等比例选取10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调查问卷共调查2700人。结果北京市丰台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2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8.14%。非北京市户籍、男性、文化程度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和家庭收入较低的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都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的组别之间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和安全与急救两个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9.97%和78.09%;对慢性病预防和地方病两个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为65.74%和60.50%。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尚可,但特定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仍较低,不同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差别较大,需针对不同人群和知晓率较低的健康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居民高血压病知信行的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地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城乡结合部两个居委会的常住居民,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统一的方式进行面对面访谈并测量血压.用x2检验、非参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为46.6%、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知晓率为16.5%、高血压病各种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41.4%~45.7%、高血压病各种并发症的知晓率为18.3%~48.2%.单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文化程度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关.本研究发现遵医嘱规律服药者仅占既往诊断高血压病患者的44.3%,不遵医嘱的主要原因是自认为无大碍与遗忘或没有时间.结论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居民高血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健康教育干预重点可以放在较低文化层次、收入较低的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普通居民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与态度情况,探讨所持态度与防病知识的关系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文献,设计乙肝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在张家港、丹阳、泰兴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乙型肝炎防治信息知晓率偏低,各知识点大多在60%以下,总的知晓率仅为57.0%。居民对乙肝可以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知晓率仅为51.2%,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正确率低于60%。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居民个人随着乙肝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以及预防知识的丰富,态度取向更趋向于正向。文化程度、年龄、生活地区也是影响态度持有的因素。结论江苏省部分地区居民对待乙肝的知识态度亟待改善,须大力宣传乙肝防治知识,有所针对的扩大宣传面,科学防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加强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方法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等对辖区内210家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的采购、贮存、使用、产品标识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80%的餐饮单位使用了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的占14.88%;食品添加剂专用称量工具的配备率为15.48%。未发现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现象。采购时索证率为22.02%。索证知晓率为59.52%,均无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固定存放场所。标签合格率为31.25%。结论驻马店市餐饮单位存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标识不全,溯源及使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卫生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开展风险监测,强化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密云县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农村居民的健康知识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作者于2007年6月抽取密云县王各庄村18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酗酒导致高血压的知晓率最高,为84.5%;对吸烟可致高血压的认知情况,男女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对肥胖导致糖尿病的知晓率最高,为72.3%;居民对于传染病的认知水平远低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传染病中对流感相关知识水平高于霍乱和伤寒;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认知也较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高,但对国家的艾滋病政策认知水平较低。结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慢性病相关知识、国家艾滋病政策的宣传;同时应将流感、霍乱、伤寒等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无锡市居民酒后驾驶(简称"酒驾")相关认知与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开展酒驾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完成1,086名居民的调查。93.09%的被调查居民对酒驾行为持反对态度;46.50%的居民认为目前缺乏酒驾健康教育;63.90%的居民认为开展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酒驾干预。居民最希望了解的前3项内容为酒驾相关法律法规、不良社会后果和应对劝酒的方法。对酒驾危害的知晓率为63.72%。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酒驾危害知晓率较低的组别分别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组(OR=0.430)、居住地为市区的组(OR=0.489)和不驾驶机动车组(OR=0.643)。结论无锡市居民已建立反对酒驾的理念,但是知识和技能尚不足。现有的健康教育未能满足居民需求。应重点对酒驾法律法规及酒驾不良的社会后果开展宣传,提高居民应对劝酒的方法和技能,强化针对饮酒者与劝酒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居民食源性疾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5个区抽取社区居民,对其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家庭食品加工制作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8521人,食源性疾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1.73%,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为74.74%;26~45岁人群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9.99%;城市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的掌握高于农村居民,为79.36%;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知识知晓率有上升的趋势,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知识知晓率为82.81%;教师和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2.35%和83.09%;每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家庭知识知晓率较低,为71.87%。87.00%居民愿意了解食源性疾病知识;居民在家庭食品储存、制作等环节正确行为持有率为44.67%。结论社区居民的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较高而正确行为持有率低,在今后食源性疾病的宣教中应注意更多联系实际生活,侧重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实际技能,从而有效预防与控制家庭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昆明市城镇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危险因素情况 ,为进一步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 1 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2 82 0人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 ,而且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知识、信念、行为均高于非高血压人群 ,但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仅 48 8% ,低知晓率影响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结论 昆明市城镇居民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健康行为有待提高 ,应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6年3月至4月在广州市通过分层随机抽取电话号码3000个,对抽中电话号码家庭中年龄≥18岁的广州居民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转基因食品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电话访问。结果完成电话访问的电话号码为302个,共调查302名广州居民,其中40.1%的被调查者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知晓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报刊杂志(占76.0%)、电视(占57.9%)和网络(占14.9%);对豆类、奶类及其制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知晓率分别为15.2%和11.9%。79.1%的被调查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应具有明确标识;78.1%的人不赞成儿童食用转基因食品;44.7%的人赞成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大众化推广,但62.9%的人表示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即使转基因食品的价格低于同种非转基因食品的价格,59.9%的人认为影响其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为食用安全性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文化程度影响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晓率,月收入水平影响对转基因食品大众化推广的态度,年龄、学历、食用安全性、对转基因食品大众化推广的态度影响居民的购买行为。结论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有一定的认知度,但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了较为谨慎、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形成状况,掌握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年7月对房山区4个乡镇10个社区(行政村)的18~7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房山区居民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5.15%,其中安全与急救知晓率79.4%、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77.0%、基本医疗知晓率76.7%、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知晓率75.3%、慢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67.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9.55%。结论房山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离《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和《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信、行,为下一步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成都市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各5所共计130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为53.3%,卫生行为正确率为70.7%;87%的小学生表示愿意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学生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家庭和学校;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在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和良好卫生行为形成方面比较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均较低,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福建省厦门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效果,为制定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厦门市6市区的全部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于2006、2008和2010年对厦门市的常住人口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厦门市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平均知晓率由2006年的62.1%提高到2010年的83.0%,正确态度持有率从60.8%提高到78.7%,艾滋病相关政策信息总平均知晓率由41.4%提高到58.3%。2010年城市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和政策知晓率均高于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政策知晓情况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71.6%),网络(56.4%)、报刊/杂志(46.8%)、广播(42.8%)、宣传材料/宣传栏(38.4%)。结论厦门市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城乡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泰州市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泰州市超市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及对食品安全现状的看法,为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8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核和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为89.6%;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持有率为78.8%;超过1/3的被调查者半年内会遇到问题食品;52.4%的人认为卫生部门开展的卫生知识培训是获取相关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74.2%的人对目前的卫生监督工作表示基本满意,而女性对这一问题的要求明显高于男性。食品安全意识随着从业年限、文化程度提高而提高,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者高于未参加过培训者,女性从业者高于男性,销售人员高于食品加工人员。结论泰州市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整体水平不高,问题食品发生的频率较高,卫生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超市食品安全整顿,加大对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和监管力度,以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为大学生的食品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1 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0%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40.1%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更高;39.9%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有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作用;34.0%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中含有的细菌与病毒等基因会对人体有害;63.5%的学生赞成在中国推出转基因食品,并希望加快发展速度;75.7%的学生认为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并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明确的标签。结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缺乏认知,应加强对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贵阳市中学生的食品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贵阳市城乡各2所初中,共603人,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贵阳市中学生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7.78%,城市学生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知晓率(70.89%)高于农村(64.61%),女生(69.24%)高于男生(6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安全正确卫生行为形成率为84.58%,城(85.03%)乡(8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食品安全正确卫生行为形成率(85.82%)高于男生(8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86%的学生愿意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途径首选电视(65.28%),其次为纸媒(16.28%)。结论贵阳市中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形势不容乐观,应侧重于农村学校和男生,开展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以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并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6.
张天璐  郭燕  于茂河  周宁 《职业与健康》2014,(22):3284-3286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城市社区居民、农村行政村居民、青年学生以及流动人口4类人群共8 416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态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0.4%(5 875/8 416),其中,城镇居民为65.3%(1 472/2 254),农村居民为62.8%(1 080/1 721),流动人口为63.5%(895/1 410),青年学生为81.8%(2 478/3 031);其中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仅为43.3%;仅26.10%的受访者认为应允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继续工作和学习,有32.7%的受访者愿意继续同感染了艾滋病的朋友或亲戚来往。结论天津市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且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社会宽容度也不容乐观,亟需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俊峰 《中国健康教育》2014,(11):1013-1016
目的探讨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偶遇的方法调查济南市居民1527人,对被调查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的KAP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0.2%,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大学和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P〈0.05),25~35岁组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65.8%),与其他年龄组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P〈0.05),女性的知晓率(62.4%)显著高于男性(57.8%)(χ2=33.3,P〈0.05),随着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增加的趋势;92.9%的居民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居民最常选择超市购买食品,最担忧农药或者兽药超标的食品安全问题,但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处理不够积极。结论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率不高,但态度比较积极,食品安全相关行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尹秀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868-3870,3873
目的 提高城市家庭主妇膳食营养知信行水平,探索其营养干预措施.方法 ①根据居民小区的地理分布,采用整群随即抽样的方法,对520名固原市原州区城市家庭主妇进行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②对调查对象采取综合营养干预措施1个月后,重复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干预后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总知晓率提高了13.0%;提高最多的为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内容知晓率,对食物营养价值和营养素相关知识及疾病与膳食的关系的知晓率上升10%左右.②干预后调查对象在主动获取有关食物的营养和卫生安全方面知识的态度有了较大提高,对食物安全方面的要求较对食物的营养态度方面改变更大.③烹调习惯和饮食行为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本次对城市家庭主妇营养干预在知识和态度方面效果较显著,在行为改变方面不明显,在借鉴此方法进行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同时,尚需加强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知信行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两工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为进一步开展工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和深入研究的线索。方法:横断面现况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深圳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区两家工厂251名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信息。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6.6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56.00%)高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37.30%);18.33%的调查对象同情通过性途径和吸毒途径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者,正向态度率最低;65.74%认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该享有教育和就业的权利,正向态度率最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人群和未知晓人群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率(28.21%、3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方法和非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需要重点宣传。歧视态度仍然普遍存在于新生代农民工中。深入了解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可借鉴其他研究方法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交通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于2007年3-6月对深圳1:3岸皇岗、罗湖、沙头角3个体检点的交通员工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约80.0%的交通员工知道艾滋病经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交通员工对艾滋病有不正确的认识,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1.2%。交通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例如“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1.7%。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HIV知识及格与否的交通员工对HIV相关行为的态度不同。约有50%左右的交通员工表示出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宽容。54.0%的交通员工承认自己有过婚前性行为,26.4%的交通员工承认有过婚外性行为。743(13.0%)人自报告曾经与性服务小姐(暗娼)有过性关系。交通员工在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很低,在自报告与性服务小姐(暗娼)发生性行为的743人中,经常使用的占6.2%;每次都用的仅占3.5%。[结论]深圳口岸交通员工对艾滋病有所了解,但仍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安全性行为的比例也不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员工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他们的自我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