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照分析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表现及手术结果,探讨MRTA在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诊断三叉神经痛53例,面肌痉挛42例,行MRZ维时间飞越稳态梯度回波序列(3D—TOF—SPGR)采集图像,利用原始图像对两侧三叉神经和面神经进行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观察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3例三叉神经痛中,有48例MRTA重建显示明确的异常血管,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三叉神经,阳性率为90.56%。42例面肌痉挛中有40例MRTA显示了面神经起始段有微血管跨越或对面神经有轻微的推压改变,阳性率为95.24%(40/42),与手术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MRTA对发现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具有重要价值,MRTA原始图像及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是显示神经血管接触的敏感方法,对选择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肌痉挛 (facialspasm )在中、老年人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特别是女性尤为多见。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收缩 ,常起始于眼轮匝肌 ,随即波及到口轮匝肌 ,只限于一侧面部 ,又称为半侧面肌痉挛。安静时减轻 ,情绪激动时加重。以往大部分患者找不到病因 ,因而称其为原发性面肌痉挛。但近年来许多作者发现绝大部分的面肌痉挛都是有原因的。手术及尸检材料已证实面肌痉挛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的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 ,绝大部分病人是由于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 ,如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载瘤动脉近端闭塞在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采用血管内载瘤动脉近端闭塞治疗的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治愈4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神经功能障碍,1例造影见动脉瘤显影,但是无再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在治疗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破裂出血时,血管内载瘤动脉近端闭塞可闭塞夹层动脉瘤,同时又保持小脑后下动脉通畅,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组患者行耳后小切口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后98%的患者疼痛及面肌抽搐得到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58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后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 3588例中均见到有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术后治愈3378例,显效103例,有效67例,无效37例,死亡3例.3013例得到0.6~24年随访,有2735例治愈,111例显效,50例有效,38例无效,79例疼痛复发(其中有49例行第2次或第3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异常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神经根周围蛛网膜增厚粘连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术者的经验和熟练操作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58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后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 3588例中均见到有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术后治愈3378例,显效103例,有效67例,无效37例,死亡3例.3013例得到0.6~24年随访,有2735例治愈,111例显效,50例有效,38例无效,79例疼痛复发(其中有49例行第2次或第3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异常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神经根周围蛛网膜增厚粘连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术者的经验和熟练操作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头部最粗大的神经之一三叉神经的一种慢性疼痛。其特征是剧烈、间断发作、触电样锐痛、刀割样疼痛、突然的烧灼般面部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秒至2分钟不等,而后迅速缓解。如50%以上的疼痛发作表现为突然发作、间断出现、刀割样或触电感锐痛,可伴有烧灼感,则为三叉神经痛I型;如50%以上的疼痛表现为持续的酸痛或烧灼感,则为三叉神经痛II型。是什么导致的三叉神经痛?一般认为三叉神经痛多为三叉神经出脑干部位受到血管压迫所致,其压迫可导致神经的保护性外衣即髓鞘受到磨损。三叉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山丹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单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检查,包括T1-VIBE和T2-SPC两个序列,由神经外科医师和影像学专家共同分析检查结果中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并分析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检查中,疼痛侧的三叉神经有血管毗邻或者压迫现象的33例,与邻近血管无关的7例;未发生疼痛侧的三叉神经有血管毗邻或者压迫现象的9例,与邻近血管无关的31例,邻近血管毗邻或者压迫与三叉神经痛关系密切。结论通过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检查可显示两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状况,清晰度高,对临床诊断有指导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磁共振应用常规及特殊成像序列诊断三叉神经痛(TN)及面肌痉挛(Fs)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TN及Fs患者52例,行SET1WI、T2WI扫描,排除占位后再行3D—TSE序列和3D—VIBE序列扫描。经3DMRP、MIP、min—MIP后处理图像,观察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16例TN和8例FS为肿瘤引起,行切除术:23例TN和5例FS为血管压迫所致,行微血管减压术。3D—VIBE、3D—TSE序列综合判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2%(23/25)、33.3%(1/3)、96%(24/25)、85.7%(24/28)。结论:磁共振扫描对明确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病因具有重要价值,3D—TSE序列和3D—VIBE序列是显示血管神经空间关系的敏感方法.对TN和FS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术后疗效与神经受压迫程度有无关联及其可能原因。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在2009-2010年间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了1 074例面肌痉挛患者,从中找出了48例(A组)面神经受压严重或有明显变性,萎缩的典型面肌痉挛患者,并与同期680例(B组)面神经受压不明显的典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学检查,术中所见及术后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中,痉挛完全缓解37例(77.1%),明显缓解减轻9例(18.8%),好转2例(4.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5.8%。B组患者中,术后症状完全缓解563例(82.8%),明显减轻86例(12.6%),好转29例(4.3%)无效2例(0.3%),总有效率95.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与神经受压程度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面肌痉挛患者面听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面肌痉挛患者22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统计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面听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23例面肌痉挛患者中,有64例患者术后出现面听神经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70%;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有血管压迹、手术时间≥120 min、责任血管发出穿支血管包绕神经出髓区以及骨窗前缘至颞骨岩部内侧面的距离2 cm均为面肌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听神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听神经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重视引起患者面听神经并发症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治疗措施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总结3例三叉神经痛伴有面肌痉挛患者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微血管减压术后遵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体位及饮食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遵医嘱给予面部按摩、热敷治疗,每日早晚2次,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帮助面部感觉神经恢复。患者进食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预防口唇溃疡。结果本组3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均未发生头痛、恶心、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暂时麻痹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伴有面肌痉挛患者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TN)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1月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的108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2年内疼痛的改善情况,同时结合年龄与病程,以及压迫血管的类型,是否出现明显压迫切迹等情况,对TN的复发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全部患者均存在血管压迫,其中93例出现明显压迫切迹,包括存在动脉性压迫85例,静脉性压迫15例,动静脉联合压迫8例,其中动脉性压迫患者中有74例存在明显压迫切迹,而静脉性压迫中有11例出现明显压迫切迹,8例动静脉联合压迫均能够见到明显的压迫切迹.术后1周,患者动脉性压迫均获得明显改善,其中79例被判定为优,6例被判定为良;静脉性压迫患者9例效果达到优,6例达到良;而动静脉联合压迫患者5例效果达到优,3例达到良.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5例动脉性压迫出现复发,其中3例为部分复发,2例为完全复发;6例静脉性压迫出现复发;2例动静脉联合压迫患者均出现完全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压迫类型、血管压迫切迹、病程为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压迫类型、血管压迫程度、病程为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N患者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其中病程、血管压迫类型以及压迫程度是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比较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伽玛刀治疗的10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评估其疗效,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靶区剂量、单双靶点、药物治疗是否有效、术前MRI是否提示三叉神经根受血管压迫以及术前是否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26个月,根据BNI疼痛量表,随访期内总有效率87.3%(90例),靶区剂量为80~90 Gy,双靶点、口服药物有效、伽玛刀术前未行微血管减压术可能是伽玛刀治疗TN有效的预后因素.结论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可达85%以上,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6具(共12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模拟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 通过调整头位和显微镜角度,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后组颅神经、脑桥腹外侧面、小脑半球外侧面、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结论 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符合微创原则,可良好显露岩斜区重要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6具(共12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模拟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凋整头位和显微镜角度,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后组颅神经、脑桥腹外侧面、小脑半球外侧面、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结论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符合微创原则,可良好显露岩斜区重要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越法序列(3D-TOF)和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3D-CISS)扫描在三叉神经痛(TN)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104例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MR 3D-TOF及3D-CISS序列扫描,并综合分析,观察三叉神经近脑干端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了解有无血管压迫三叉神经,预判责任血管.术中根据MR影像的指导,探查并处理责任血管.结果 术前磁共振3D-TOF序列联合3D-CISS序列扫描责任血管的阳性率为96.2% (100/104).手术探查发现,总的扫描结果与手术探查符合率达97.1% (101/104).结论 术前综合分析3D-TOF及3D-CISS序列扫描影像,可以对神经和血管的关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预判责任血管,使术者有的放矢,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大部分阵发性面肌痉挛者,其面神经在行程中存有压迫刺激相当于局限性面神经的癫闲发生。当无任何明显压迫性病变时,后颅窝探索在颅后凹进入脑干处面神经受到动脉血管压迫而致微小创伤。这种血管搏动性收缩的反复创伤可导致面神经干形成压迹,这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方法 16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均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进行面神经监测,通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后对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约93.8%),6个月后面神经功能Ⅰ级+Ⅱ级共占81.3%。结论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总结MRI成像技术在三叉神经痛诊断治疗中应用。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单侧三叉神经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来院后接受T1-VIBE和T2SPC两种序列的核磁共振扫描方法检查三叉神经,分析MRI成像提示的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患者临床表现间联系,总结MRI成像技术应用于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统计参与研究的患者临床症状与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情况间的关联,90例患者有痛感侧MRI提示血管压迫或者接触93.33%,MRI提示未发生血管压迫或者未发生接触6.67%,而无痛感侧MRI提示血管压迫或者接触5.56%,MRI提示未发生血管压迫或者未发生接触94.44%,两侧相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采用MRI成像可以显示血管压迫和接触程度,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