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MSCT多平面重组对十二指肠憩室及主要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十二指肠憩室患者69例影像学资料,多平面重组评价憩室发生部位、大小、憩室内表现,以及是否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炎症、胆囊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合并症。结果 69例患者共检出十二指肠憩室89个,单发54例,双发12例,多发3例。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61例,水平段4例,升段1例,降段与水平段多发憩室3例。主要合并症:憩室炎症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58例并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炎症9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8例;急性胰腺炎2例;单纯性胆总管扩张5例。结论 MSCT多平面重组能从不同方位对憩室本身进行评价,还可同时评价合并的胆胰疾病以及腹腔内其他病变,并初步判断是否与憩室有关。  相似文献   

2.
胃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35例以门静脉期更著;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各12例,远处转移ll例;增强分期准确性87.5%。结论 多层螺旋增强可对胃癌作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疑似早期肺癌74例,均行胸部X线片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74例中,经病理检查确诊23例为诊周围型肺癌,23例为中央型肺癌,9例为肺结核,7例为纵隔恶性淋巴瘤,7例为肺部感染,5例为肺部纤维瘤;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度(89. 19%)、灵敏度(91. 30%)、特异度(85. 71%)、阳性预测值(97. 67%)、阴性预测值(85. 71%)均较X线高(67. 57%、71. 74%、60. 71%、75. 00%、56. 67%];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查费用(652. 43±53. 67)元,较胸部X线片(110. 62±20. 68)元更高,检查时间(8. 44±1. 21) min较胸部X线片检查(2. 32±0. 81) 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胸部X线片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早期肺癌可获得更佳的临床诊断效果,且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多层螺旋CT(MSCT)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胃癌患者48人.结果 胃壁增厚41例,厚度从3.0~10cm不等,其中37例增厚的胃壁呈不规则状,4例较规则.48例中转移至肝脏4例、肺2例、肾上腺1例;种植转移至网膜、系膜引起其增厚的2例,腹水2例.48例患者中共15例患者24处出现肿大淋巴结.全部病变在CT图像上均显示,均可作出定位诊断,CT定位诊断率为100%.36例行手术治疗者,MSCT评估可切除者即可行根治术者23例,不能切除即行单纯姑息手术者13例,手术证实行根治术者22例,行姑息手术者14例,MSCT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为94.44%.结论 多层螺旋CT以其独特的优势、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显著地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分型有较大的帮助,是目前最可靠、最具潜力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临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常规CR/DR检查,然后经多层螺旋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结果常规CR/DR检查均未显示骨折。多层螺旋CT扫描确诊60例隐匿性骨折,其中肋骨骨折11例,胫骨平台骨折10例,腰椎骨折8例,踝关节骨折7例,骶尾骨骨折6例,腕骨骨折5例,髋臼骨折4例,肘关节骨折3例,距骨骨折2例,髌骨骨折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1例,鼻骨骨折1例。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临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的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CT表现及发生机制,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对临床观察的30例患者临床及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典型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表现为十二指肠圈降段内侧与胰头间的囊袋状影,内可以是气体或气液平面。结论 CT扫描可以很好地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放射科医师应该重视并提高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吴文娟  王成达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46-114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62例腮腺肿瘤的MSCT表现,所有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良性肿瘤包括多形性腺瘤17例、腺淋巴瘤13例、淋巴管瘤9例、脂肪瘤4例,恶性肿瘤包括黏液表皮样癌15例、腺泡细胞癌2例、囊腺癌1例、淋巴瘤1例。MSCT平扫可清楚显示病灶及其大小、形态和范围,增强扫描能显示肿物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以及对周围组织的推移及侵犯。结论 MSCT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的效能,以及不同肺癌类型患者的CT征象及CT值.结果 88例疑似患者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癌70例,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l69例肝吸虫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肝内末梢胆管扩张159例(94.1%);末梢型扩张的112例增强CT,平扫显示不清而增强门静脉期显示清晰的69例(61.6%);肝内胆管轻度扩张123例(72.8%),均为薄层重建后明确;末梢胆管小结石或钙化63例(37.3%)。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MPR后处理技术能显著提高末梢胆管扩张检出率;肝吸虫疫区,发现肝末梢胆管扩张,应首先考虑肝吸虫病;当合并末梢胆管小结石或钙化,可进一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0.
高永炳  龚波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9):1374-137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主动脉夹层CT表现,应用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T等后处理。结果 25例中,DeBakeyⅠ型9例,Ⅱ型1例,Ⅲ型15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累及范围、真假腔、内膜片及夹层的旋转方向、血栓的形成得到满意显示。结论 MSCTA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科进行检查的30例肺部疾病患者,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剂量(160mAs)扫描检查和低剂量(20mAs)扫描检查,其他相关参数相同,对两种剂量扫描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比不同扫描方式所产生的辐射量。结果:两种剂量扫描所发现的结节、肿块、钙化灶、结核空洞等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的影像片在病灶特征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扫描产生辐射量为(1.02±0.02)mSv,常规量扫描产生的辐射量为(2.75±0.61)mS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低剂量扫描能够发现间质性肺疾病、肺结核、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瘤等肺部疾病中的病变,效果与常规剂量扫描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辐射剂量较低,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危害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观察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显示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全部准确检出颌面部骨折(100.0%,167/167),显著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88.6%(148/167),尤其是对于眶壁、上颌窦壁和副鼻窦积液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建MPR图像显示优于多层螺旋CT横断面,二者皆优于3D-VR图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较高,且MPR图像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24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肾上腺增生7例,腺瘤6例,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囊肿3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良性病变直径多小于3 cm,边界清晰。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好,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食管食源性骨性异物穿孔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食管异物穿孔诊断及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搜集行CT检查的食管异物患者资料45例,并结合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X线表现:①食管穿孔14例,大块骨异物35例,小块骨异物8例,未发现异物2例。②CT表现:食管穿孔45例,食管周围炎31例,食管脓肿4例,食管-气管瘘2例,食管-纵隔瘘3例,吸入性肺炎5例,气胸1例。结论多层螺旋CT采用VR、MIP等后处理技术是诊断食管食源性骨性异物穿孔的首选方法,对发现食管小骨块异物穿孔等并发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食道造影检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3例共有64个病灶:皮质腺瘤15例21个病灶,嗜铬细胞瘤18例21个病灶。皮质腺癌6例6个病灶,转移瘤4例6个病灶,神经母细胞瘤5例5个病灶,淋巴瘤1例1个病灶,肾上腺囊肿2例2个病灶,节细胞神经瘤2例2个病灶。结论大多数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GE 8排螺旋CT LightSpeed高压部分和旋转阳极的工作原理,详细总结了一次高压故障的检修过程,同时提供了一种高压部件故障鉴别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A成像造影剂跟踪、造影剂测试及常规计算时间延迟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6层螺旋CTA血管成像,其中6例伴Stent支架治疗。造影剂量按1.5mL/kg,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按3种方法进行:①Bolustracking即造影剂跟踪扫描35例;②testBolus即造影剂峰值测试进行时间延迟28例;③常规计算时间组25例。3组图像分别由高年资医师阅片,比较3种方法的差异。准直器宽度1.25mm,重建层厚1.5mm,扫描范围从胸廓上缘至耻骨联合处。数据重建在3DWorkingStation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显示(VR)等。结果第一组35例和第二组28例经MIP及VR等成像,所有夹层动脉瘤均能清晰显示真假腔,并可见受累的血管部位及程度,并可见Stent支架的长度和所在部位;第三组25例中,6例图像模糊;第三组与第一、二组图像质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16层螺旋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成像中扫描延迟时间应用Bolus tracking和TestBlous为佳,常规计算延迟时间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技术的最佳扫描参数,强化延时时间及图像重建方法。方法:对21例行主动脉血管造影患者采用团注追踪法CT增强扫描。速率3.0 ml/s、对比剂1.5~2 ml/kg,经肘静脉团注。当感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完成增强数据采集,经图像重建处理,显示主动脉。结果:主动脉对比剂流入峰值时间平均为20 s。按2.5 mm层厚重叠50%进行数据重组,然后行VR、CPR、MIP、SSD图像重建。结论: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追踪对比剂浓度技术,采用优化的扫描参数、恰当的图像后处理技术,MSCT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CT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要点,提高与其他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3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与增强后的表现。结果共检出36个病灶,28例为单发病灶,4例2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轻微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强化,其中19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病灶呈等密度;17个病灶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CT正确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对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可明显提高与血管丰富的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等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