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改良剔除术与传统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4个≤肌瘤数目≤10个)患者42例,其中改良腹腔镜剔除术21例(A组),传统腹腔镜剔除术21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肌瘤遗漏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手术时间、肌瘤遗漏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与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子宫肌瘤,特别是直径小于2cm的肌壁间肌瘤,术中定位困难,寻找肌瘤时间长,小肌瘤容易被遗漏,改良后的手术方法解决了肌瘤的定位难题,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肌瘤遗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经阴道与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6例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50例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住院花费、术后情况、肌瘤复发率及肌瘤残留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及镇痛剂使用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剔除的肌瘤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肌瘤复发率、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剔除的肌瘤数多,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创伤小,粘连发生率低。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子宫肌瘤的数目、大小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南通市瑞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抽样,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术后妊娠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正红 《工企医刊》2013,(6):465-466
目的 研究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比较.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实验组,剔除肌瘤个数多于实验组,实验组术后病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肌瘤最大直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手术方式,保证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33-1434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于腹腔镜下采用电动子宫肌瘤粉碎器旋切剔除子宫肌瘤及其包膜,缝合创面;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有效标本离体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有效标本离体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58-3459
[目的]研究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和优点。[方法]选取39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并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时不同大小、数目子宫肌瘤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影响。[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越多、越大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方面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myomectomy,L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2013年金堂纺织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LAM组80例,行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8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LAM组(82.73±15.27)min少于LM组(133.43±17.56)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LAM组(95.10±30.16)mL少于LM组(137.37±28.95)mL(P0.05);两组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与LM均是成熟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式,但LAM可简化缝合操作,对瘤体较大缝合较多的子宫肌瘤剔除较为有利;术中触摸可最大限度发现肌瘤,降低肌瘤复发率,更适合腹腔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行改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20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取同期患者临床特点相似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20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子宫切口和缝合方法的改进,达到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快的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谢国秋 《药物与人》2014,(8):191-192
目的:观察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对产妇术中及术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5月-2013年12月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7例进行观察。对照组单纯行剖宫产术,研究组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术。研究组术中见单发肌瘤62例,多发肌瘤25例。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恶露干净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100%,5例发生皮下气肿,1例出现肩部酸痛不适等症状。开腹手术组有4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效果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种不同缝合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65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不同缝合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六种方法分别是:腹腔外配合拉线腹腔内间断“8”字缝合法(A组),腹腔内连续褥式缝合法(B组),腹腔内分层连续褥式缝合法(C组),腹腔内分层间断“8”字缝合法(D组),助手固定腹腔内连续褥式缝合法(E组)。结果:16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A组和E组所需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既简单又实用且快速有效的缝合方式,能很好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术中对患者血压(BP)、心率(HR)和手术牵拉反应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血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2,X2=6.251;P〈0.05);②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局麻药的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78,X2=9.674,X2=12.256;P〈0.05),③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76,P〈0.01)。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26例和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2年无复发,经阴道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阴道组胃肠反应率、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均少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术后恢复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的炎性应激反应。方法:选取13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手术)和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每组65例。检测术后炎性因子水平,观察手术创伤指标,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892,t=11.842,p〈0.05)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2,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42,t=7.283,t=8.213,t=7.883,P〈0.05),④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评分均与IL-I呈正相关,,0分别为0.485、0.521、0.442、0.451,与TNF-α呈正相关,r2产分别为0.556、0.513,0.423及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缓解术后炎性应激反应,且炎性应激程度与手术创伤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观察组予以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两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腹腔镜手术相比,经阴道手术操作快速精确,且较为经济,但阴道空间狭窄,易损伤邻近脏器,因而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以达到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钦萍  周宏 《现代保健》2014,(26):29-31
目的:比较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VI缝合的效果,选择更好的子宫切VI缝合方法。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子宫切121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连续单层缝合组(单层组)和连续套锁缝合组(套锁组)各150例。单层组采用连续单层子宫切口缝合法;套锁组采用连续套锁子宫切171缝合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术后恶露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并随访1年,记录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结果:单层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分别为(48.46±7.35)111in、(32.8±5.9)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分别为(263.6±112.4)mL、(36.74±0.83)℃、3.33%和(3.7±0.6)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随访1年。单层组术后1年内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为2.67%和8.67%,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单层组月经复潮时间为(4.46±2.18)个月,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相比于连续套锁缝合,连续单层缝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恶露时间,并且降低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本院妇科收治的直径8~12cm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同期30例小切口及3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延长切口或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开腹组显著短于腹腔镜组[(63.55±21.95)minvs(91.33±36.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122±84.75)mlvs(148.9±211.2)ml],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开腹组显著高于腹腔镜组(50.0%vs13.3%)(P<0.01),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5.87±8.47)hvs(25.92±7.38)h](P>0.05),术后病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巨大子宫肌瘤小切口开腹及腹腔镜下剔除术均为微创术式,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腹腔镜手术需要医师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缝合技术,手术时间延长;合并肌壁间多个肌瘤时开腹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促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子宫出血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5月行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97例,分成3组,欣母沛组(A组)31例,垂体后叶素组(B组)34例,缩宫素组(C组)32例。比较三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3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C组手术时间较长和术中出血量较多,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5 min后术中血压B组升高明显,A组轻微升高,C组无明显变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0 min后3组血压比较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组药物应用后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术中应用均较安全,副反应较轻,欣母沛和垂体后叶素应用效果要明显好于缩宫素,但欣母沛价格较高,术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凡  王丹波 《现代保健》2013,(12):31-3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7例患者作为A组,行单纯剖宫产术,另外25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A、B两组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产后恶露干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明显增加手术难度、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