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评价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实施非手术治疗期间,冈患者病情不稳定而中转手术者3例,其中因排便用力者1例,其余2例由于过早下床进行活动,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发生血压降低及严重腹痛、心率增速、血红蛋白降低,B超及CT结果均显示脾脏裂口增大,腹腔中积液量增多。保脾成功23例,患者经随访3个月以上,CT检查显示脾破裂均愈合。结论:采取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给予正确护理及严密病情监测,能够提高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在ICU的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36例危重症患者的监测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危重症患者进行CVVH治疗81例次,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和机器运作情况,并给予有效的管道护理、液体管理,预防并发症及心理护理等。结果36例重症患者在治疗24 h后生命体征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进行CVVH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实行严密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周霞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7):444-444,44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6例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并采集数据,同时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128例患者均一次性检查成功。18例失败(4例未能屏气、14例扫描过程中末控制好心率致图像质量差)其中10例重新检查,获得良好的图像。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状造影检查成功与否取决于患者的配合,护理工作则贯穿于检查的每一步,重视训练呼吸和控制心率,防范对比剂过敏可保证检查质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恒温恒速胃肠营养对危重症患者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的作用。方法:利用胃管恒温恒速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不断总结护理经验。结果:94例患者中造成吸人1例;腹泻2例;呕吐1例。其中85%的患者营养指标检查逐渐达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结论:恒温恒速胃肠营养支持护理增加了危重症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减少胃肠营养并发症,提高救治水平。恒温恒速胃肠营养支持护理对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给予落实,并对并发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CT强化扫描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采用CT强化扫描进行诊断的患者60例,分析其在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有关资料.结果:本实验所选取的60例调查样本中,诊断失败2例,其中1例在CT强化扫描过程中感到不适,1例血管渗漏现象严重,必须停止扫描.扫描诊断后出现1例中度过敏,1例轻度过敏,诊断有效率93.3%.结论:护理人员需要为实施CT强化扫描的患者提供专门的护理干预,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预先置备好相关的器械及药品,制定完善的抢救措施,持续观察并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的体会、分析,探讨外伤性破裂急诊护理的最佳方式。方法:以外伤性肝破裂为例,分析外伤性破裂的临床急诊护理。随机抽取2012年1~6月医院急诊收治的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对其临床急诊护理过程进行整理、总结。结合患者并发症、疼痛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分析外伤性破裂的临床急诊护理的最佳途径和对策。结果:经临床急救,无一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对外伤性破裂的临床急救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外伤性破裂的并发症,延缓、预防患者的疼痛感,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与总结CT室突发性事件的抢救、护理以及预防措施,为降低CT室突发性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的40例CT室突发性事件临床资料,回顾突发性事件的类型,统计突发性事件在性别及年龄上的分布情况,总结患者结局,探究针对CT室突发性事件的有效抢救、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 CT室突发性事件主要有含碘造影剂过敏、呼吸心跳骤停、休克、癫痫发作、突然昏厥、咯血;女性突发性事件发生率排名前三的为癫痫发作、突然昏厥及休克,男性突发性事件发生率排名前三的为癫痫发作、突然昏厥及咯血,其中含碘造影剂过敏、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率较低;年龄在<20岁以及20~44岁为癫痫发作的主要群体,其他突发性事件年龄特征并不明显;40例患者中39例转危为安,于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仅1例患者因重症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结论 CT室突发性事件情况危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突发性事件发生率,但日常抢救、护理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干预,降低对患者的危险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症甲型HINI流感伴气胸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伴右侧气胸患儿各种临床表现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结果该患儿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化痰,抗病毒等治疗及护理,两周后治愈出院。结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对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愈危重症甲型HINI流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3):90-92+100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行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5.79%(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EF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FEV1、FEV1/FVC、KPS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细节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地恢复,改善其肺功能和预后状态,利于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外伤性昏迷患者3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外伤性昏迷患者护理重在及时进行病情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随之变化的观察,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对症护理方法地处理。3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中,抢救成功32例,抢救成功率为89.47%,死亡4例,病死率10.53%。结论对于外伤性昏迷患者,护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而且要有勤于观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运用护理知识有效抢救护理患者,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危重新生儿周围静脉营养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减少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方法:32例危重新生儿经周围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对进行胃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31例危重新生儿中除1例死于重症感染和呼吸心跳骤停外,30例顺利完成治疗,患儿每日体重增加15-20g。治愈27例,好转4例。结论:周围静脉胃肠外营养是危重新生儿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良好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随机分为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肾功能指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例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高于治疗前;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心包填塞、低氧血症以及穿刺点感染、血肿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护理对防止危重患者肠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ICU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并观察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颅脑损伤并发症:腹泻22.4%,呕吐10%,消化道出血7.1%,误吸3.1%,脱管41%,堵管51%。胸外伤并发症:腹泻112%,呕吐4.1%,消化道出血61%,误吸20%,脱管2.0%,堵管2.0%。脊髓损伤并发症:泻8.16%,呕吐5.1%,消化道出血41%,误吸20%,脱管1.0%,堵管1.0%。腹泻等并发症发生低于不给予肠内营养史持的患者。结论ICU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对防止胃肠道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应用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12年1--6月ICU清醒患者51例实施人性化护理,与2011年1--6月51例清醒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效果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约束情况、约束不良事件和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约束率明显降低,无因约束原因引起皮肤损伤,家属投诉减少。结论:ICU清醒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降低约束带使用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追踪法在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追踪法对急诊危重患者所接收的医院护理服务进行追踪调查,分析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统计实施追踪法前后急诊科室投诉情况发生率和,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采用追踪法进行分析和评价,迅速找到了原因;改进方案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全院的投诉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P〈0.05),从而降低了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结论:追踪法在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是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改进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危重患者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50例PICC置管患者,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期间穿刺部位渗血1例;静脉炎2例;导管脱落2例;局部感染2例;导管堵塞本组导管堵塞2例,无l例出现导管断裂和全身感染。结论 PICC置管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能长时间保留,为救治危重患者提洪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护理是提高PICC成功留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表现。结果:5例肾上腺血肿,3例位于右侧肾上腺,2例位于左侧肾上腺,1例伴脾脏破裂及胰腺假性囊肿,1例伴有后腹膜血肿、胃结肠韧带挫伤,4例并发骨折。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外伤性血肿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王爱华 《现代保健》2014,(24):86-88
目的:探讨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0例需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照组),56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精细护理(观察组),包括心理护理、静脉注药护理、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周身发热189例(33.39%),感喉部烧灼紧束10例(1.77%),12例(2.12%)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2例(2.12%)扫描结束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荨麻疹样皮疹,10例(1.77%)患者发生渗漏,其中2例渗漏严重,导致扫描失败;其余注射顺利,全部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周身发热15例(44.12%),感喉部灼烧紧束3例(8.82%),3例(8.82%)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4例(11.76%)扫描结束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荨麻疹样皮疹,2例(5.88%)患者扫描结束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4例(11.76%)患者发生渗漏,均较严重致扫描失败;2例(5.88%)患者出现轻度耳、喉头水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时采取精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利于CT增强扫描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莱芜市人民医院救治的98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678,t=5.9103;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178,x2=10.2424,x2=5.9905;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总结4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GCS 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3例GCS 3~8分重型颅脑损伤恢复良好237例(51.2%),中残51例(11.0%),重残19例(4.1%),植物生存9例(1.9%),死亡147例(31.7%)。结论:专科治疗配合早期ICU监护,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显著改善GCS 3~8分STB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