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23-1124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2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4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C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SV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相较于阿托伐他汀可以更好地改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经过3个月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HDL-C等指标的变化值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疗效更为显著,而且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60岁)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剂量为5mg,每晚1次口服。治疗前后,评价心功能改变,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6个月时,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CRP水平均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和降低CR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在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血脂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略低于常规组,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40例采取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CRP及心功能指标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对心室重构起到了预防作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匡东东 《中国校医》2020,34(4):308-309
目的浅析冠心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4例,利用掷骰子法1:1分组,各47例,研究组使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比对照组有着更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更高的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的应用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前者能更好改善患者血脂异常情况,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心功能,促进病症恢复,同时不易产生不良反应,患者长期服用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神经缺损、生活能力评分、总体治疗效果、血脂、空腹血糖、血流速度、血流变指标与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TC、TG、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与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BI指数、ACA、MCA与PC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周佾龙 《中国校医》2020,34(4):272-273,29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依折麦布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70.59%(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0018年3月至0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0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LVES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6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分别为(3.50±0.63)mmol/L、(2.15±0.38)mmol/L,对照组分别为(4.16±0.82)mmol/L、(2.67±0.49)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691、7.481,均P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分别为(26.6±12.5)U/L、(23.3±11.3)U/L,对照组分别为(33.2±13.8)U/L、(30.7±11.8)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186、4.083,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调脂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根据空腹或即刻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分组,分成血糖正常组(A组,38例)、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33例)和糖尿病组(C组,35例),并对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冠脉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和糖尿病组(C组)与血糖正常组(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冠脉积分显著增高(P<0.05),C反应蛋白也显著增高(P<0.01),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可加重冠脉病变程度,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郭红梅  徐标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2):1878-188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与心功能、冠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次日静脉FBG水平,将235例AMI患者分为以下两组:FBG正常组(n=72):FBG〈6.1mmol/L;FBG升高组(n=163):FBG≥6.1mmol/L;比较两组入院时Killips分级、一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住院30天病死率。结果①基线情况无差异的两组入院时Killip分级、一周LVEF无显著差异,FBG升高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FBG正常组;②相关分析显示FBG与LVEF负相关,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升高对于总体住院30天病死率及溶栓治疗住院30天死亡率均有显著预测价值。结论 FBG升高为院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探讨其病变特点与发病时间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行常规药物治疗,于发病2周后接受冠脉造影加支架术患者83例,根据其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二组:上午组(6:01-12:00,n=52)、其他时间组(12:01-次日06:00,n=31),由两名医师双盲进行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光盘阅读和测量,结合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血管病变特点,包括部位、梗死血管病变形态、类型及狭窄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午组、其他时间组间梗死相关血管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心性病变上午组较其他时间组显著多见(P〈0.0125),同心型、复杂型病变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而血栓性病变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病变上午组较其他时间组显著多见(P〈0.0125),B型病变、C型病变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中,A型病变及偏心狭窄病变与发病时间有关且多发生于晨起及上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参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使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超敏C-...  相似文献   

15.
陈文萍 《现代保健》2014,(29):83-85
目的:分析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4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重症护理和基础护理合格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20/40),且重症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路径这一较为新型的护理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宋琼  陈长香 《现代预防医学》2016,(18):3448-3452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应激反应情况及其与性格、胸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7 - 12月唐山工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1例,采用一般资料、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尺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急性应激反应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评测。结果 301例患者SASRQ分均值为(42.43±26.679)分,SASRQ总分介57 ~150分者82例,占27.2%;年龄、文化程度、性格、胸痛和社会支持进入SASRQ总分回归方程,文化水平低、内向、胸痛严重及社会支持度低者在SASRQ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反应,社会支持低、内向性格和胸痛越严重则AMI患者发生急性应激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不采用其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22%、0.00%,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78%、13.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疾病宣教及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三天内排便率为60%,五天内排便率为95%;对照组三天内排便率为10%,五天内排便率为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便秘率,避免患者因便秘而诱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疾病宣教及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三天内排便率为60%,五天内排便率为95%;对照组三天内排便率为lO%,五天内排便率为50%。两组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便秘率,避免患者因便秘而诱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原因及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50名发生便秘的患者,统计这些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然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患者因心理N素和身体因素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概率明显高于环境因素及饮食因素,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原因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