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天津市泰达医院接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运用呼吸机实施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成功率为93.8%,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分压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呼吸机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可以将其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呼吸机在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呼吸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选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及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和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mmHg)、中心静脉压等各项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等各项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0(0/55),低于对照组的3.64%(2/55),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因急腹症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腹症合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39例,对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血气分析数据明显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以及氧气分压分别为(92.1.±6.1)%和(93.0±3.1)mmHg。其中29例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呼吸窘迫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为74.4%。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腹症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4.
朱锋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27-12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按照患者发病原因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6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肺内源性组35例和肺外源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及感染预防,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1周内死亡率和住ICU期间总死亡率。结果肺内源性组患者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高于肺外源性组患者,(14.11±3.19) vs (10.89±2.81)、(12.81±2.88) vs(6.92±1.9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肺内源性组患者1周内死亡率明显高于肺外源性组患者,(25.71%vs 2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住ICU期间两组患者总死亡率比较,34.29%vs 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死亡率较高,需针对患者不同发病原因采取对症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6%;研究组的死亡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及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急救转运急性脑梗塞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时,对照组为在救护车未配备呼吸机前时运送的患者54例,观察组为配有呼吸机后运送的患者73例;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1%。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采用早期呼吸机进行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4例。将患者根据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传统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早期呼吸机进行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PAO2、PACO2、PH以及SAO2指标水平较之对照组均与显著差异,并且在临床总有效率(95.74%)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21%),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早期呼吸机进行临床诊疗,其治疗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临床疗效高,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病理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发的呼吸困难。单纯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佳,需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加强疗效。本研究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华县人民医院2017-03-11-2019-03-28收治的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基础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CPAP呼吸机治疗,研究组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和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χ2=4.629,P=0.031。治疗12h后,研究组氧气分压和酸碱度分别为(92.33±5.80)mm Hg和(7.39±0.05),高于对照组的(80.51±8.72)mm Hg和(7.32±0.04),t值分别为6.677和6.468,均P0.001;二氧化碳分压为(40.42±3.54)mm Hg,低于对照组的(51.74±8.65)mm Hg,t=7.165,P0.001。研究组氧疗时间(t=10.627,P0.001)、机械通气时间(t=3.372,P=0.001)和住院时间(t=4.140,P0.001)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在中毒性休克患者手术中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47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手术患者,根据液体复苏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放性液体复苏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术中补液量和出血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为(176.35±43.51)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补液量为(1 984.28±431.16)ml、术中出血量为(348.72±89.17)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时间为(4.39±2.25)d、入住ICU时间为(7.64±3.7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5.45%、27.27%,病死率为9.0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中毒性休克手术中应用限制性输液,能更有效纠正脏器组织缺氧,保护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张洁 《中国卫生产业》2014,(27):37-39,42
目的:探讨肺复张联合Duo 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入我院NICU室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DuoPAP呼吸支持,呼吸支持24 h内给予肺复张(LRM),间隔8 h给予1次RM,连续3 d。对照组给予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得出实验组肺复张联合DuoPAP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0.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的(149.2±19.7)mmHg和(162.3±18.1)mmHg;通气72 h后呼吸机参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潮气量分别为(427.2±78.5)mL和(503.6±93.2) mL;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住院情况和治疗效果比较,主要包括住院天数分别为对照组的(32.2±6.8)d和肺复张联合DuoPAP治疗组的(25.9±5.1)d及死亡病例数分别为2例和0例。以上数据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复张联合Duo 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明显提高患者肺的顺应性,大幅降低呼吸机的使用条件,显著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插管率、撤机失败率、BPD、气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缩短氧暴露时间,减少呼吸机应用时间和住院费用。是临床医师治疗早产儿NRDS首选的无创通气联合治疗方式,简便易行,耐受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管室内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镇静下进行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ASA分级Ⅱ~Ⅲ级,接受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35例年龄大于60岁为老年组,50例年龄18-59岁为中青年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老年组为0.5μg/kg、中青年组为1.0μg/kg,手术开始后以0.5μg/(kg·h)持续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30、45min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给药后10、15、30、45minBIS和Ramsay镇静评分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老年组:84±22、83±22、85±15、75±23比94±5,(2.0±0.4)、(2.3±0.6)、(2.8±0.7)、(3.0±0.7)分比(1.7±0.5)分;中青年组:91±8、89±11、86±12、81±13比96±2,(1.9±0.6)、(2.3±0.7)、(2.7±0.9)、(3.0±0.9)分比(1.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10、15、30、45min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老年组:(152±23)、(144±23)、(140±21)、(135±21)mmHg(1mmHg=0.133kPa)比(165±25)mmHg,(87±11)、(83±11)、(78±8)、(75±8)mmHg比(89±13)mmHg,(106±14)、(100-I-13)、(99±12)、(95±12)mmHg比(113±16)mmHg;中青年组:(131±24)、(127±23)、(124±25)、(124±26)mmHg比(142±23)mmHg,(81±13)、(79±13)、(77±13)、(76±13)mmHg比(86±14)mmHg,(97±16)、(94±16)、(91±19)、(92±20)mmHg比(104±1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低幅度在基础血压20%以内;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SpO2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血管造影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无明显呼吸抑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袁奉金 《现代保健》2013,(24):17-18
目的:对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中心通过多导睡眠图(PSG)得到确诊的42例老年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型号为SW-SM2000C的多导睡眠检测仪对OSAHS患者进行全夜的睡眠监测(≥7h)。采用SleepStyle200系列自动调压呼吸机对OSAHS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之后,患者的鼾声、夜间多尿以及白天嗜睡等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此外,患者的AHI、夜间的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全夜小于90%血氧饱和度时间分别由治疗前的(57.8±17.2)次/h、(61.1±15.9)min、(162.7±114.2)min改善为治疗后的(11.2±5.1)次/h、(88.2±3.6)min以及(9.8±3.2)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OSAHS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评价PESI评分在这一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PESI评分的不同将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疗效.结果 高评分组患者82例,低评分组患者76例.高评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2%(19/82),低评分组为7.9%(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高评分组不良风险序贯抗凝治疗30 d累积风险也显著高于低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SI评分预测不良事件发生的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52.6%,阳性预测值为64.6%,阴性预测值为65.9%.高评分组的病死率为9.8%(8/82),低评分组为1.3%(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序贯抗凝治疗30 d后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39.4±8.1)、(27.2±5.5) mm Hg(1 mm Hg=0.133 kPa),右室内径分别为(33.0±7.8)、(21.7±4.6) mm,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75.15±12.41)、(86.36±9.22) 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21、0.016).结论 PESI评分可有效预测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短期疗效和预后.这一类患者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需要序贯抗凝以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在进行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持续静脉滴注尼可刹米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h后,治疗组在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pH值无改善,而治疗组pH值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动脉血氧分压上升[(81.7±6.3)mmHg(1mmHg=0.133kPa)比(50.6±4.3)mmHg,(67.6±7.4)mmHg比(50.8±5.2)mmHgJ和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49.6±4.5)mmHg比(78.5±10.4)mmHg,(60.8±6.1)mmHg比(76.8±8.3)mmHg],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适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ECMO辅助治疗的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14例,其中暴发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或心源性休克6例。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技术,静脉动脉.ECMO辅助治疗。监测ECMO辅助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行ECMO辅助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迅速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有所缩小,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建立ECMO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剩余碱(BE)负值明显降低(P〈0.01)。撤机前2h与撤机后24h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2±10.20)mmHg(1mmHg=0.133kPa)比(76.34±9.15)mmHg](P〉0.05),而LVEF、LVEDd继续好转(P〈0.05)。结论ECMO可为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维持重要脏器功能,为心肺功能的恢复或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和右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再同时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P、ET-1和vWF水平。各指标与除外心肺相关疾病的非PPHN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PHN组治疗前PASP、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血浆ANP、ET-1、vWF水平[(66.5±13.4)mmHg(1mm Hg=0.133kPa)、0.726±0.531、(46.3±7.2)mmHg、(59.2±7.4)mmHg、(272.6±20.3)ng/L、(221.3±24.3)ng/L、(142.5±20.3)%]与对照组[(25.0±6.2)mmHg、0.896±0.767、(88.3±7.6)mmHg、(41.1±6.1)mmHg、(68.4±7.9)ng/L、(39.8±6.5)ng/L、(95.3±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N组治疗3d后各指标[(48.3±3.2)himHg、0.841±0.416、(73.6±9.3)mmHg、(50.5±7.2)InmHg、(102.6±20.3)ng/L、(79.6±15.2)ng/L、(103.6±14.1)%]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各指标[(25.2±3.6)mmHg、0.882±0.724、(85.4±7.4)mmHg、(40.2±6.4)mmHg、(64.4±3.6)ng/L、(37.3±5.4)ng/L、(92.9±11.7)%]均较治疗3d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3、7d后ANP、ET-1、vWF与PASP、PaC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ANP、ET-1、vWF与SpO2、PaO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1)。以心脏超声监测PASP为标准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NP、ET-1、vWF评价西地那非疗效的灵敏度分别为82.2%、86.4%、85.1%,特异度分别为83.4%、87.6%、84.7%。结论ANP、ET-1、vWF可能在西地那非有效治疗PPHN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适时检测PPHN新生儿血浆ANP、ET-1、vwF水平可客观评价西地那非对PPHN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研究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择了2010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中的2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上述230例呼吸急性窘迫患者,死亡152例,占66.1%。66例肺源性死亡(77.65%),86例肺外源性死亡(59.31%),肺外源死亡率要明显的低于肺源死亡率,(P<0.01)有显著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导致呼吸急性衰竭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病死率最高的原因为脓毒性休克(28.29%)和心功能衰竭(22.37%),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的例数并不多,仅占15.13%。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呼吸急性窘迫仍是较为严重的常见危重症,脓毒性休克、心功能衰竭这是导致疾病死亡的率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机械通气早产儿拔管后喉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09 年 3 月 -2012 年 3月在本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拔管后出现喉头水肿症状的早产儿 160 例,随机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80 例,治疗组给予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万托林、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喉头水肿症状持续时间、雾化吸入后 1 h 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和心率.结果:治疗组喉头水肿症状持续时间为 (27.60±15.38) h,对照组为 (34.94±19.53) h,治疗组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41,P〈0.05);雾化后 1 h 治疗组氧分压为 (85.15±24.19)mm Hg,对照组为 (77.60±17.09)mm Hg,治疗组氧分压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80,P〈0.05) ;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为 (43.70±8.52)mm Hg,对照组为 (47.03±9.55)mm Hg,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25,P〈0.05) ;治疗组呼吸频率为 (49.59±7.79) 次 /min,对照组为 (52.33±7.76) 次 /min,治疗组呼吸频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27,P〈0.05) ;治疗组心率为 (146.95±14.22) 次 /min,对照组为 (148.86±14.78) 次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34,P〉0.05).结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可以缩短喉头水肿症状持续时间,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