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各有特点,中国医学是个体化的医学,化解性医学,其研究方法是外内法。西方医学是群体性的医学,对抗性医学,其研究方法是内外法。根据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的特点,寻找出中西医结合是最佳切入点,真正做到两者相互移植,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即有利于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又为西医学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促进人类健康的发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医学与西医学发展的基础上,两者相互兼容,相互渗透,优势互补,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和西医药两种学科相互渗透、理论互补及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医学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之一。近50年来的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在保障与增进人民健康、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丰富现代医药理论知识、加强国际医药学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4.
试谈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交融对中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洁 《医学与社会》2004,17(2):37-38
中医和西医这2种医学体系分别走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至16世纪,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西医学传入中国,在中国出现了2种医学体系同时并存、相互争鸣的局面。西医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思维方式不断地向中医界渗透、冲击。从而出现了“汇通学派”,其后又有中西医结合的多种尝试。西医学的引进逐步影响、改变着中医界人员的思维方式。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传统的思维方式面临着来自许多方面的挑战,中西医2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理念和方法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新的思维定式,主导着中医…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在临床中不能机械地结合,而应优势互补,从产生两种医学不同的思维方法相互融合开始,以中医为基础,各取所长,裨补阙漏,从而提高疗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文章从中、西两种医学诊疗方法的结合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以及两种医学思维方法的结合存在不容忽视的难度和必要性等方面,尝试探讨"中西医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自20世纪以来西方医学在中国迅速发展并传播,中国本土传统医学在受到挑战的同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和进步,从"衷中参西"到"中西医结合",中、西医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而形成的两种医疗体系,因各自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研究工具而按照不同的方向发展,故此"中西医结合"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中西医结合包括的内容有:结合疾病的诊治;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结合方剂药物的研究;结合针灸及经络研究。中西医结合教学必须从以上内容出发采用讲授法、直观教学法、床边教学法、医学模拟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方法以达到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中西医结合包括的内容有:结合疾病的诊治;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结合方剂药物的研究;结合针灸及经络研究。中西医结合教学必须从以上内容出发采用讲授法、直观教学法、床边教学法、医学模拟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方法以达到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消息     
国际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征文通知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是“结合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中医学和西医学基础研究上的新型学科。如何将西医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成果引入中医药研究中,使中西医结合医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急需总结经验。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7]42号文批准,定于2007年11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内院士、知名专家及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所的国际知名大师、专家、学者做特别讲演。1会议主题①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国际示…  相似文献   

9.
1 调查背景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在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医学思想和医学体系.上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倡导和推动下,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汲取了中医药学宏观整体和西医药学微观局部的优势,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两者的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各自优势的集成,是整体医学时代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和西医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之所以提出"中西医结合",正是因为中、西医学之间存在差异。西医学的文化特质是求真与求实,而中医学的文化特质是求善与求实,求真与求善在临床实践中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方式。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属于具象思维,其思维是由"象"到"证"的过程。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属于抽象思维,其思维过程是由"病"到"因"。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中医的学习不能采取简单对号入座的线性思维模式,正确的方法是用中医的思维去认识、理解中医,才可继承好中医,进而开展好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1.
当归补血汤是一首补气生血的经典方剂,中医临床多将之用于血虚证,因其疗效确切,自问世以来广为使用。从目前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出中、西医学对其所涉及病证、治疗机理等认识存在着某些共性,为寻找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从中、西医学两方面对当归补血汤进行探索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及联系。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概念及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是在融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以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研究方法学等组成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其主要任务为研究中西医结合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以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方法学;阐释中医理论基本概念,建立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病证,建立中西医结合病理学;研究中药、方剂基本理论及作用机制,建立中西医结合药理学;最终构建中西医结合基础三级学科分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历经5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目前已成为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学科[1],其五年制本科教育目前已成为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主流层次,临床基础技能培养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西医临床医学专  相似文献   

14.
杨先玉 《中外医疗》2007,26(21):27-27
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按照西医学护理程序,结合中医辨证施护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更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提出的整体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中最重要的临床学科之一。由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目前仍处在中医内科学与西医内科学二者进一步相互兼容、相互渗透、优势互补、相互结合的过程,因而在教授本门课程中,应分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学科特点与发展现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医学文献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述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渗透产生的新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1].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与西医学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医学观和医学模式 ,中西医结合研究要突破 ,需要在医学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功能上寻求统一 ,要消除中西医两种医学模式之间的差异 ,要冲破疾病医学的疗效观和评价标准 ,要以“健康医学”模式和生态医学观作为结合的基础 ,要坚持和发展中医学的生命健康生态医学观 ,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务本之道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中药是中国伟大的宝库,也是世界医学的瑰宝。中西医结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日趋深入,成果斐然,世界瞩目。中医中药既要传承更要与时倶进,发展中西医结合,国家政策是引领,学科交叉和团队合作是关键。中西医两种医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推动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补血汤是一首补气生血的经典方剂,中医临床多将之用于血虚证,因其疗效确切,自问世以来广为使用。从目前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出中、西医学对其所涉及病讧、治疗机理等认识存在着某些共性,为寻找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从中、西医学两方面对当归补血汤进行探索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及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源远流长。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地侵略,西方医学也逐渐传入了我国,并很快的站住了脚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此在中国的大地上,两种医学长期并存。在长期并存中也就孕育着两种医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种子。这颗种子逐渐萌芽,处于萌芽状态的中西医结合,以唐宗海、张锡纯、恽铁樵等人为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