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骨膜瓣对位翻转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0度广角鼻内镜,与穿孔前后或上下分离粘-骨膜,并向对侧翻转移位,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粘贴两层鼻中隔黏-骨膜瓣。结果 18例鼻中隔穿孔病例一次性修补愈合。结论鼻内镜下带蒂黏-骨膜瓣翻转对位粘合修补鼻中隔穿孔是治疗鼻中隔穿孔行之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骨膜瓣对位翻转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0度广角鼻内镜,与穿孔前后或上下分离粘-骨膜,并向对侧翻转移位,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粘贴两层鼻中隔黏-骨膜瓣。结果18例鼻中隔穿孔病例一次性修补愈合。结论鼻内镜下带蒂黏-骨膜瓣翻转对位粘合修补鼻中隔穿孔是治疗鼻中隔穿孔行之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底粘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鼻底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结果 10例患者鼻中隔穿孔均修补成功,并一期愈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1.5年,鼻中隔未见再次穿孔。结论经鼻内镜鼻底粘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具有术野清晰,取材方便,容易存活,是修补鼻中隔穿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旋转鼻底带蒂黏膜瓣复合阔筋膜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效果.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准备移植床及鼻底带蒂黏膜瓣,利用大腿阔筋膜作为移植材料,复合瓣法修补鼻中隔穿孔6例.结果 随访0.5~1年,6例鼻中隔穿孔均愈合,未发生再穿孔.结论 鼻内窥镜下旋转鼻底带蒂黏膜瓣复合阔筋膜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于焕新  刘钢 《职业与健康》2010,26(9):1055-1057
鼻中隔穿孔修补一直是耳鼻喉科医生认为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目前对有症状的鼻中隔穿孔仍以手术修补为主,近年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成功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大穿孔的修补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我们对鼻中俪穿孔的病因、临床表现,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以及术中所用移植物进行总结,并提出鼻内镜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硅胶片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一种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新材料和方法。方法 局麻下在鼻中隔软骨前缘切开粘骨膜,剥离术侧粘骨膜,在两侧粘骨膜之间形成环状粘骨膜植入档,其宽度0.4cm左右。按软骨缺孔大小切取硅胶片,在周边密集打孔,植入到粘骨植入床,将其嵌于骨缺孔内,回复两侧粘骨膜,然后作鼻腔堵塞。结果 12例鼻中隔穿孔用本法修补成功11例,分别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 本方法的修补材料来源丰富,操作较容易,无排异反应,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修补鼻中隔中穿孔 ,改善鼻腔的生理功能。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用耳屏软骨修补鼻中隔中穿孔。结果  1 3例患者 1 2例一期愈合 ,1例再补而愈。结论 应用耳屏软骨修补鼻中隔中穿孔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性鼻中隔穿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因为创伤性鼻中隔穿孔的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以及手术修补的效果。结果 12例患者中经过3月~5年多的观察随访,11例愈合,1例在鼻中隔穿孔的后缘裂开约有2mm缝隙,因为没有症状,未再治疗。结论对因为创伤引起的鼻中隔穿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创或者修补,兼顾其他外伤的治疗,复合瓣效果好,游离瓣膜可根据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传统手术252例,鼻内镜下鼻中隔成行术235例,术中只切除少量的偏曲软骨和骨,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和正常骨质。结果传统组252例患者中,其中治愈186例,好转43例,无效23例;治愈率73%,好转率17%。鼻内镜组235例,治愈225例,好转10例,无无效者;治愈率95%,好转率5%。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鼻中隔成行术具有术野清晰、安全性高、操作精细、损伤小等优点,可有效避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鼻中隔穿孔等各类并发症。特别处理高位、后段偏曲,电视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优于传统方法,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鼻中隔穿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因为创伤性鼻中隔穿孔的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以及手术修补的效果。结果12例患者中经过3月~5年多的观察随访,11例愈合,1例在鼻中隔穿孔的后缘裂开约有2nml缝隙,因为没有症状,未再治疗。结论对因为创伤引起的鼻中隔穿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创或者修补,兼顾其他外伤的治疗.复合瓣效果好,游离瓣膜可根据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4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41例患者均一次矫正,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疗效满意,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汪洋  卢兵  谢彗星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27-142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4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后,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观察组72例,采用局部麻醉后,在鼻内窥镜下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61%,对照组为95.83%,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对鼻腔通气改善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鼻中隔偏曲及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全部行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如在鼻中隔三线减张成形术、中鼻甲内移固定术、双侧中鼻道鼻窦对称开放术及下鼻甲外移固定术等,针对不同病例行个性化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165例中,治愈117例,好转44例,总有效率97.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鼻中隔,中、下鼻甲正常组织结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改善鼻腔通气起到了明显效果,并将手术提升到微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史荣芬 《现代保健》2013,(20):84-85
目的:分析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64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8例患者换药时晕厥,29例患者进行根治性内窥镜鼻窦手术,35例患者进行功能行手术,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5.31%。结论:优质的护理对于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十分重要,可明显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手术中鼻中隔软骨的整形方法。方法:将10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以不同方式行鼻中隔矫正术,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实验组48例患者术中行鼻中隔软骨整形,术后随访3~6个月无鼻中隔穿孔、血肿及鼻腔粘连,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将鼻中隔软骨整形可以有效降低术后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机率。  相似文献   

16.
汪武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2):241-242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探讨鼻腔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9例鼻腔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作为观察组;共有18例患者采用了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院时的治疗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均无并发症及复发病例,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满意率为39例(95.12%),对照组为13例(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比,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并获得患者好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传统手术252例,鼻内镜下鼻中隔成行术235例,术中只切除少量的偏曲软骨和骨,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和正常骨质。结果传统组252例患者中,其中治愈186例,好转43例,无效23例;治愈率73%,好转率17%。鼻内镜组235例,治愈225例,好转10例,无无效者;治愈率95%,好转率5%。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鼻中隔成行术具有术野清晰、安全性高、操作精细、损伤小等优点,可有效避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鼻中隔穿孔等各类并发症。特别处理高位、后段偏曲,电视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优于传统方法,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窦冲洗在鼻腔手术后的应用。方法 126例鼻腔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1例鼻腔术后行鼻窦冲洗和输液抗炎治疗。对照组65例仅行输液抗炎治疗,随后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缩短了临床疗程,提高了1级治愈率。结论鼻腔手术后进行鼻窦冲洗有利于术腔内的清洁,减少了术腔结痂,缩短了临床疗程,提高了1级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