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在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蛋白尿方面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组(22例)应用缬沙坦80mg,每天1次;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组(23例)应用缬沙坦80mg,每天1次;加用肾炎康复片每天3次,每次5片。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无变化(P均〉0.05);缬沙坦组24h尿蛋白定量由(2.12±0.49)g明显降至(0.82±0.29)g(P〈0.05),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组24h尿蛋白定量由(2.04±0.50)g明显降至(0.43±0.30)g(P〈0.05);且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单用缬沙坦和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均能有效降低慢性肾炎的24h尿蛋白定量,而联合应用肾炎康复片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肾炎康复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浆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可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和雪梅 《中国医疗前沿》2012,(10):30+68-30,68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红花黄色素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92例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组)和治疗组(贝那普利+红花黄色素组),每组46例。在治疗前及终点分别检测2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肌酐等实验室指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完全缓解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24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红花黄色素能有效地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巴曲酶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巴曲酶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福辛普利组(以下简称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在降低尿蛋白、血纤维蛋白原、血尿素氮与肌酐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血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巴曲酶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改善和保护肾功能,疗效优于福辛普利组;在降低血压方面与福辛普利组相当。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单纯补肾化瘀利水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 氮、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P<0.05)。而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流失,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愈率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联用肾炎康复片及缬沙坦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录并治疗的5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纳入观察对象,随机等分成2组,给予2组常规基础治疗,以单纯缬沙坦治疗者为对照组,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者为观察组,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5%,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的肌酐、尿素氮与尿蛋白水平相仿(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且以观察组改善最显著(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有不适出现,但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提供肾炎康复片与缬沙坦联用方案治疗,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佳,适合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阿魏酸钠合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的疗效。方法:90例CRF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和阿魏酸钠;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等降压药,均未服用或未坚持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观察患者血压、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治疗组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较对照组下降,GFR组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魏酸钠能有效延缓CRF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曹氏清补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缬沙坦80 mg~160 mg/次,1次/d,观察组予缬沙坦联合曹氏清补通络方口服,1月为1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87.50%,可改善肾功能,升高血清白蛋白(P0.05或P0.01),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尿水平(P0.05或P0.01)。结论曹氏清补通络方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降低蛋白尿及血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65.8%(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有明显降低(P<0.01);肌酐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5mg/次,qd,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氨氯地平5mg/次,qd,缬沙坦80mg/次,qd,3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O.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二者联合能够协同降压,有效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有效保护肾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秦祝梅 《中外医疗》2013,32(26):9-10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3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18例),治疗组患者运用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患者运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均每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血压变化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压在服药以后和服药以前的降压作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81.3%,总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3.4%,总的有效率为81.4%。该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焕忠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02-103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康复病房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5例使用缬沙坦治疗前后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缬沙坦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缬沙坦治疗后患者的24h尿蛋白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具有降压和降低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云芹 《中外医疗》2013,(33):117-118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3月-2013年2月间入选的76例肾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1例)与对照组A(n=35例),观察组患者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方案,对照组予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方案,疗程8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血压与肾功能变化.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血压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值较之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BUN、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且能一定程度上保护肾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日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日降压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PV和ABI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V、24 h DBP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 SBPV、24 h 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ABI与治疗前比较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改善大动脉弹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规范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组加用缬沙坦80mg/d,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检测AT-Ⅱ及TGF-β_1水平,两组在疗程结束24周内分别有15例及13例患者复查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应用缬沙坦治疗后血清AT-Ⅱ较治疗前升高,而血清TGF-β_1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两指标数值均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TGF-β_1治疗后表达均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组织学表现,严重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66例,并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60例轻、中度高血压进行对照。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为82.81%,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总有效率为84.2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高效、安全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综合治疗后加用卡托普利片,治疗组加用缬沙坦和金水宝片。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肌酐及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缓解率为88.8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疗效显著、副反应小、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养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肾汤。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改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蛋白(Upro)、血红蛋白(Hb)和尿红细胞计数(URBC)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维生素E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同时给予缬沙坦80mg/d,加用口服维生素E0.1g/d;对照组39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同时单用缬沙坦80mg/d,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hUAER、BUN、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UAER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UAE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BUN、SCr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维生素E治疗糖尿病肾病在减少尿白蛋白方面有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疗效比单用缬沙坦好。  相似文献   

20.
梁婧 《中外医疗》2010,29(11):16-17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其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UAER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UN、Scr未增高,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