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调查郑州市医疗机构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郑州市公立医疗机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各2家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对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收集到311名护士的完整资料,其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最低9分、最高36分,平均(21.69±5.47)分;态度评分最低17分、最高42分,平均(30.54±5.91)分;行为评分最低3分、最高14分,平均(8.94±2.70)分。学历(β'=0.291)、职称(β'=2.014)、科室(β'=0.583)、护理工作年限(β'=0.226)、相关培训情况(β'=0.765)、乳腺癌家族史(β'=0.180)、乳腺疾病史(β'=0.657)是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状况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已婚β'=0.309)、科室(β'=0.307)、护理工作年限(β'=0.462)、相关培训情况(β'=0.479)、乳腺癌家族史(β'=0.448)、乳腺疾病史(β'=0.096)、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β'=1.973)是护士乳腺癌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年龄(β'=0.565)、婚姻状况(已婚β'=0.309)、相关培训情况(β'=0.126)、乳腺癌家族史(β'=0.357)、乳腺疾病史(β'=0.159)、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β'=2.106)、乳腺癌相关态度评分(β'=2.231)是护士乳腺癌相关行为状况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医疗机构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的护士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通过品质圈活动增强护士心电监护使用技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名具有心电图基本知识的护士进行此次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全部护士均采用品质圈活动进行培训,并检查对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比较品质圈活动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电监护知识掌握评分,实施后(91.3±4.6)分高于实施前(P<0.05);比较品质圈活动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电监护使用技能评分,实施后(90.4±4.5)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践评分、理论评分方面,实施前分别为(81.62±11.89)分与(78.41±11.23)分,实施后分别为(95.05±18.23)分与(92.34±15.71)分,实施后较实施前高,差异明显(P<0.05);设备安装调试所需时间方面,实施前为(79.81±10.04)s,实施后为(53.58±9.74)s,实施后比实施前少,差异显著(P<0.05);护士对心电监护仪的管理满意度方面,实施前为70.00%,实施后为95.00%,实施后比实施前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品质圈活动对护士开展培训工作,不仅可以大幅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绵阳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相关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循证护理能力量表、循证护理实践自我效能量表,对绵阳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827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827名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总均分为48.21±4.53,其中证据形成能力得分为13.07±2.22,证据整合能力得分为10.12±1.97,证据传播与评估能力得分为6.16±1.15,证据应用能力得分为18.85±2.57。循证护理实践自我效能总分为115.38±12.32,与循证护理能力呈正相关(r=0.75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参加循证护理培训、职业态度、现任职务、工龄、职称、学历、循证护理实践自我效能是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欠佳,有待进一步提升。循证护理实践自我效能、是否参加循证护理培训、职业态度、现任职务、工龄、职称、学历与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有关,管理者应着重关注,以全面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者循证护理能力,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为推广循证护理提供改进思路。方法:2017年2月,采用访谈方法,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单中心内各个科室的10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护士的循证素质,包括知识、循证态度、循证行为、循证技能四个方面,同时进行循证护理实践障碍量表调查。结果:循证态度的良好率最高,其次为循证技能,循证知识、循证行为的良好率均低于10%,循证知识的非常差比重最高,其次为循证行为,再次为循证技能,循证素质总分非常差占4%。护士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得分≤25%比重最高,其次为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75%比重最高,其次为研究报道的质量。循证知识、循证技能与研究报告质量,循证态度与研究报道质量、护士对循证护理的认识、障碍问卷总分,循证行为与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研究报道质量,循证素质总分与障碍总分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较多年,其中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不足是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06-01至2019-05-31期间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CAB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中按照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n=50)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方式,n=50)。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术后压疮、尿潴留、心律失常、腹胀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通过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尿潴留、肺部感染、压疮、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ABG患者,在移植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中有效实践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外科护理工作科学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室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骨外科护理工作,而实验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双重护理。然后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认知能力,并使用应用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对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做出科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16.5±6.6)分、对健康教育态度(16.7±6.3)分、对健康教育行为(16.5±3.6)分、健康教育环境(16.8±4.1)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评分(52.37±3.08)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35.61±2.24)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3.6±5.3)分、(24.1±5.2)分、(24.3±5.7)分、(23.7±6.0)分。结论对骨外科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后,再加上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知识教育,对于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以及加强自身的健康教育认知能力,达到避免医护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纠纷产生的目的,并最终实现提高护理效果的目标。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外加健康教育在骨外科护理工作当中有非常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缩短腹部择期手术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将187例全麻下腹部择期或限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6小时,实验组根据患者需要术前禁食6小时,术前2小时饮用水、果汁、茶或低脂饮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低血糖的发生率,术前胃液量,术前患者口渴、饥饿程度,术中呕吐或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前胃液量、术中呕吐、误吸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前低血糖发生率,口渴、饥饿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并未增加患者术前胃液量、术中呕吐、误吸的发生率,因而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可减轻因禁食、禁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低血糖及口渴、饥饿等不适。增加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四川省护士静脉认知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做好临床护士的静脉输液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随机对四川省符合纳入标准的260名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四川省护士静脉认知能力评分总均值为3.57±0.59,其中知识认知能力评分均值为3.57±0.61,态度认知能力评分均值为3.86±0.56,行为认知能力平均分4.07±0.53,知识-态度-认知能力回归分析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婚姻状态下知识认知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身份、不同婚姻状态、不同学历、不同医院等级的护士在态度认知能力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行为认知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川省护士行为认知能力高于其态度认知和知识认知能力,静脉认知与护士知识、态度、行为能力均有呈显著正相关,医院等级、学历、不同身份及不同婚姻状可影响护士的态度认知,行为认知的高低也受工作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理骨干心理护理实践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构建系统性心理护理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知信行及需求调查问卷、自编心理护理培训需求问卷等对2018年4批次接受任职教育培训的103名军队医院护理骨干调查。结果军队医院护理骨干心理护理知识、行为、态度、需求维度分别得分56.18±12.61分、28.52±2.38分、57.94±12.93分、18.62±1.72分;97.1%的护理骨干希望接受心理学相关培训,83%希望将“护士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作为培训内容,89%希望培训中应用案例分析;军队医院护理骨干的心理护理态度、需求、知识得分分别在工作年限、初始学历、工作科室与培训经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队医院护理骨干心理护理知识掌握不足,一定程度阻碍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亟需开展心理护理培训;并且应根据军队医院护理骨干对心理护理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的需求,侧重于临床实践应用,构建系统性、模块化、参与式培训,以切实提高军队医院护理骨干心理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罗坤金  杨燕玉 《中国校医》2018,32(6):467-468
目的 研究ICU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调查问卷对福州三甲医院ICU护士进行调查,350名ICU护士完成了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问卷均分为4.23 ,态度维度得分最高,均分为4.56;其次实践维度,均分为 4.03;、知识维度最低,均分为3.6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职务对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影响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分析结果显示:知识维度、文献阅读情况、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是循证实践、知识和护理态度的预测变量。结论 ICU护士态度积极,实践知识少,行为水平不乐观,有必要提高ICU护士循证护理知识、实践及态度。知识维度、文献阅读情况、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是影响临床护士循证实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比较健康教育培训前后食品安全知识的变化,为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1所初中和1所高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自填问卷调查。问巷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食品安全知识、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结果共调查390名学生,其中高中生140人,初中生250人;男生202人,女生188人。培训前,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7.6±2.0)分(满分11分),初中生平均得分(6.7±2.2)分;培训后,高中生平均得分(9.4±1.8)分,初中生平均得分(8.5±1.9)分,初、高中学生无论培训前还是培训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前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总知晓率为64.1%(2750/4290),培训后提高到80.5%(3453/4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均高于初中生(均P〈0.01)。在食品安全态度方面,高中生平均得分(3.7±0.7)分(满分4分),初中生平均得分(3.6±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的食品安全行为平均得分(5.5±1.9)分,初中生平均得分(5.7±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6%(369/390)的中学生认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90.3%(352/390)的中学生觉得有必要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44.6%(174/390)的中学生会经常关心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78.2%(305/390)的中学生曾购买路边小摊小贩的食品。结论中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但食品安全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高风险行为;通过短期培训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但仍需要加强系统性的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规范化培训应用于儿科低年资护士中的有效性,评定操作能力评分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2014年1月-2018年1月,该院开始建立规范化小组,根据儿科基础护理程度,意外事故发生情况,紧急发生情况以及常用操作手段,整合为综合案例,培训小组对7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考核和测定。分别在培训前以及培训后1年予以专业理论技能,基础操作技能以及综合技能的评定,同时记录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理论知识评分(81.0±5.5)分、基础技能操作评分(90.3±4.2)分以及综合能力评分(86.1±3.4)分均高于培训前(78.3±5.0)分、(86.2±4.1)分、(83.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满意度90.00%高于培训前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模式能够让儿科低年资护士更为有效地担任工作,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护士护理技能评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医学高职院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及其关系。[方法]2008年11月,对某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7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72人,营养知识的主要来源为报刊(占62.13%)和科普书籍(占42.65%);选择食物的依据主要为口味或习惯(占90.07%)、营养需求(占40.81%)和食物价格(占52.94%);营养知识得分、营养态度得分、饮食行为得分分别为(20.4±2.4)分、(14.0±2.1)分、(10.0±3.2)分。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得分,女生分别为(20.6±2.2)分、(14.1±2.0)分,男生分别为(19.3±3.2)分、(12.8±2.9)分(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营养知识得分高、营养态度得分高、独生子女饮食行为得分较高。[结论]某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营养知识,有积极良好的营养态度,有待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
余思萍    潘碧  刘秋霞  孙鸿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8,(22):4105-4108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多点执业的知晓程度和意愿,了解护士在多点执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泸州、成都、宜宾、重庆等城市部分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护士共515人,采用自制《护士多点执业知晓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多点执业知晓度总分为(63.05±10.74)分,基本知识得分(51.15±15.36)分,态度得分(72.57±10.86)分;不同性别的护士对多点执业知晓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医院等级的护士在多点执业知晓情况方面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护士赞同和支持护士多点执业。结论 绝大多数临床护士缺乏多点执业相关知识,但态度积极,应加强护士多点执业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完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组织氛围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6月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创新行为量表、护理组织氛围量表对广东省3所精神病专科医院36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创新行为总均分为(3.14±0.63)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产生想法(3.37±0.63)分、取得支持(3.15±0.62)分、实现想法(3.06.±0.74)分。经单因素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学历、职称、聘用方式、专科护士是精神科护士创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总解释量为25.4%。护理组织氛围总分为(3.63±0.26)分。创新行为得分与组织氛围得分及其4个维度(公平支持行为、同事行为、人际氛围行为、亲密及进取氛围行为)均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注重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应急状态下重症监护室护士俯卧位治疗混合式培训课程,并评价其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重症监护室俯卧位治疗培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2022年12月—2023年1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监护室和急诊缓冲监护室5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理论知识、临床实操评分,以及对测评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针对课程的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6、0.318。课程设置内容效度指数S-CVI/UA和S-CVI/Ave均为0.948。俯卧位治疗混合式课程包括线上线下培训共计10学时。培训后护士理论知识为(89.68±12.51)分,高于培训前的(35.48±15.24)分;培训后临床实操评分为(91.97±3.75)分,高于培训前的(66.45±8.85)分;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评分为(11.9±0.32)分,接近满分(12分)。结论 本课程设置科学合理。重大传染病疫情下,采用线上线下混...  相似文献   

17.
谢稚梅 《现代医院》2011,11(9):114-116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技能系统培训模式对提高新聘护士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和相关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改革基础护理临床技能培训模式,落实新招聘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开展系统、全面、规范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结果新招聘护士培训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结论系统培训后新招聘护士操作规范,积极学习进取,可应用基础护理技术和基本知识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的知、信、行现状,为广州市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创建环境优美城市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市25个社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知、信、行总分分别为15.18分和10分。
结果 共发放问卷1 256份,回收有效问卷1 2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96%。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平均得分(6.15±2.87)分,行为平均得分(4.25±1.67)分,均未超过总分的一半;态度平均得分(10.98±2.37)分,超过总分的一半。95.7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需经常接受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与教育。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两两呈正相关(rs=0.485~0.754,P < 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垃圾分类经历、有垃圾分类培训经历是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的影响因素;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是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高的影响因素(P < 0.01或0.05)。
结论 广州市居民乐意接受垃圾分类,但有关知识水平较低,垃圾分类行为尚不理想。管理部门应考虑实际情况,加强对居民有关知识的培训,改善其态度和行为,力争为广州市顺利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霞 《现代保健》2012,(27):47-48
目的:对照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施行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比较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产科各项护理指标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前产科各项护理指标考评总分为(90.15±2.20)分,患者满意度总评分为(91.65±2.43)分。实施优质护理后产科各项护理指标考评总分为(96.32±2.51)分,患者满意度总评分为(97.46±2.3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住院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院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为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学生486人进行自行设计营养KAP问卷调查,分析其KAP评分。结果全部学生平均得分为34.82±4.53分,仅占总分的75.7%。男生营养KAP总评分为33.76±5.25,女生总评分为35.21±4.17,女生营养KAP总评分高于男生(P〈0.01),男生不及格率为24.8%(32/129),女生不及格率为10.4%(37/357),男生营养KAP不及格率高于女生(P〈0.01)。男生优秀率为44.2%(57/129),女生优秀率为55.5%(198/357),女生营养KAP总分优秀率高于男生(P〈0.05)。高年级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和总评分分别为12.73±2.41、8.16±2.03、14.65±1.66和35.54±4.03,低年级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和总评分分别为12.06±2.79、8.02±2.34、14.31±1.81和34.40±4.75。结论医学生营养知识较缺乏,应加强医学生营养教育,促使其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促进医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